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章 藩撫勾結(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章 藩撫勾結(一)

大明官制,四川巡撫是差事,本銜則是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副都御史或者右僉都御史,故又稱部院、都督或撫臺。有明一代,官署大多建在城市中心的北面。可四川巡撫衙門是後來設立的,所以建在了蜀王府的西側,即現在成都市人民公園西側將軍衙門街。倒與朱平槿前世每天上班的地方,相距非常之近。

巡撫衙門後堂一個密不見風的小屋裡,朱平槿口中的慵懶無能之昏官,此時正在床上躺著,額上敷著一疊熱騰騰的毛巾。

“老爺,有客人前來探視。”廖大亨最喜歡的小妾劉惠蓮扭著豐潤的臀部走進來。她用餐盤端了一碗米粥,一疊小菜。

“是誰呀?不相干的人,收了禮物便讓下人打發了。”廖大亨眼睛都沒睜開,躺著哼哼道。

“哎呀,不是外人,是奴家的本家哥哥。”小妾溫軟的話語,讓廖大亨睜開了雙眼。

“哦,是劉先生。他可有教我之策?快請,快請!”廖大亨揭了毛巾,掀了被子,便要坐起來。

“哎呀,老爺!您床上坐著就行,起來幹嘛?又不是外人。來,先把粥喝了,晚上不吃飯怎麼行吶?”

劉先生很快出現在門口,他作勢要跪,廖大亨卻不耐煩地揮揮手。

劉先生沒坐,徑直走到床前,翻開廖大亨的眼皮,又摸摸額頭,道:“目赤微燒,風熱之症。部院大人可有耳鳴之狀?”

“時不時有耳鳴。”廖大亨邊喝稀粥邊回答,也許說急了,咳了幾聲。小妾連忙用痰盂接了。

“還有黃痰,這便是典型的風熱之症。不妨,像部院大人這般強健的身子骨,戒了辛辣,每日清粥小菜,再加幾副溫涼之藥調理,不出幾日便會康健如初。”

“好得了什麼?”廖大亨擱下碗,富態的面龐上遮不住滿臉的憂慮。

他長嘆道:“城外亂民鬧騰得如此厲害,只怕全川都騷動起來了!

昨日,本撫得到訊息,提學副使陳士奇他們幾個已經聯名上了奏摺,參劾本官橫徵賦稅,暴凌鄉民,激起民變,全川震動。於民亂之際,又束手無策,唯鎖城自保而已!

正月裡,獻賊在黃侯城大敗猛鎮,出川入了湖廣,又失了襄藩,朝堂上的烏鴉們便要群起彈劾本撫,好在前面還有楊閣部擋著。可是這次,再沒人為本撫擋著嘍!

劉先生,你說這群正人君子啥事做不來,幹嘛非要把本撫往邵捷春的絕路上逼?難道他們沒想到,早晚有一天,他們也是本撫的下場!哎!既然在劫難逃,不如本撫現在便寫下休書。你帶著族妹遠走他鄉,省得惠蓮將來賣進勾欄,受那群宵小的欺凌!”

聽廖大亨說得悲涼無比,小妾嗚嗚地哭起來。劉先生倒是微笑依舊,他擺擺手讓族妹先出去,然後開口道:“部院大人一省牧守,何作如此不吉之語?小弟今日前來,正與此事有關!”

廖大亨聽到此語,連忙坐直了身體:“劉先生的生意遍及五湖四海,江湖上朋友無數,可有什麼法子讓本撫脫了此厄?”

劉先生哈哈一笑道:“小弟可沒部院大人說的本事!我只是一個重利輕義的賈人,做些小買賣,養家餬口而已。只是前幾日,小弟偶爾聽說了一個故事,特來講給部院大人聽聽。”

廖大亨一臉急切道:“哎呀!劉先生也學起我們讀書人掉書袋的毛病了。什麼故事,快講快講!”

劉先生道:“小弟有個表外甥,名叫郭世喻,也是城中的一家大戶。前幾日他上門探望,說了他近期的一番際遇。”

於是,劉先生將郭世喻在仁壽縣與李崇文、劉紅婷的一番交鋒細細道來。末了,劉先生加上自己的理解,“小弟覺得,此番城外亂民喚作除五蠹,都與田租賦稅太高有關聯。我想,世子屬官在仁壽縣搞投獻減租,莫非便是一個平息民亂的好法子?”

劉先生原來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廖大亨饒是在官場上修養多年,臉上也掩蓋不住的失望之色:

“哎呀,劉先生,他王府收的投獻越多,交稅的人就越少。朝廷現在缺銀子,陛下追繳欠稅的旨意是一個接一個。他王府倒是得了好處,倒黴的是官府,是我們這些俸祿養家的朝官!”

本想獻個重寶,結果剛送進去就被別人扔出來。劉先生是個八面玲瓏的人物,他也不惱,只是笑著道:“我有些生意在雅州,聽說那裡已經平歇了亂民,如今正在大肆招商,要與康藏那邊做茶馬生意。部院大人不妨想想,雅州那邊能平,為何我省城這邊就平不得?”

“雅州那邊天全土司出了兵,護送世子回成都,正好遇到雅州民亂。雅州知州王國臣與滿城士紳聯名請救,所以……”

沒等廖大亨解釋完,劉先生便冷笑道:“聽說世子在雅州四門大肆招兵,當那個護……”

“護商隊。本撫還親筆題寫了隊旗。”廖大亨精疲力竭,哼了哼。

“部院大人燭照萬里,原來什麼都知道!”劉先生恢復了慣有的笑容。他拱手道:“既然部院大人什麼都知道,為何不好生利用呢?小弟言盡於此,先行告辭!”

“利用?怎麼利用?我還不知道利用?沒錢怎麼利用?降租降稅,我說了能算嗎?盡出些餿主意!”送走劉先生,廖大亨半躺在床,閉著眼睛冷笑。突然,或許想起了一件事情,他猛地坐了起來,“惠蓮!惠蓮!”

“老爺,啥事?我還要送大哥呢!”小妾嘟著嘴走了進來。

“惠蓮,你安排你族兄先在府中住下。可能有事還要麻煩他,萬萬不可怠慢了!”

“知道了,老爺!又不是外人,還客氣啥!”

“還有,讓管家把幕友都請來!”

幕友便是師爺。

師爺制度自明代便開始逐漸興盛,地方大員多半都僱有幾個私人幕僚。廖大亨一省巡撫,大事小事成堆,僱的師爺便有十幾個。這些私人幕僚除了在東翁背後出謀劃策,還為幕主處理政務,甚至作為官員的私人代表,監督下屬官吏。只是小妾惠蓮明白,老爺要見得的,並不是全部的師爺,而是他最信重的百家姓前四位:趙錢孫李。

趙師爺是個老秀才,老爺的雲南家鄉人。從老爺出仕開始,他便跟著老爺,算是師爺裡的老前輩了,最為老爺信任。

錢師爺是山西舉人,老爺在京師當六品主事時入的幕府,為人精靈敏捷,最為老爺倚仗。只是因為爭寵,與趙師爺有些打頂張(注一)。

孫師爺也是個舉人,南直隸人,在案牘文字上極有功底。老爺的奏摺行文,大都出自孫師爺之手。

李師爺是京師人士,沒有功名,卻因家中是個商人,對錢糧一事極為諳熟。文官領軍,最重要的便是要控制錢糧,所以老爺須臾離不開李師爺。

聽說老爺深夜相邀,四位師爺不敢怠慢,很快趕到了老爺房間。廖大亨坐在床上,身邊只有小妾劉惠蓮侍候。他道歉一聲,只說身體有癢,無法全禮。四位師爺連忙躬身道無妨。廖大亨說明深夜相邀之意,又複述了剛才劉先生剛才講的故事,問道:“劉先生建議我利用王府世子,何去何從,敬請諸位先生直言。”

趙師爺資格最老,年齡最大,歷來都是他先開口。他面帶憂色道:“老爺,現在您最憂的是什麼?不是城外的亂民,是城裡的那群烏鴉!烏鴉上奏摺彈劾您,您要是沒個自辯的說法,那大禍不遠矣!”

錢師爺介面道:“趙先生所言不差,關鍵是要找個什麼樣的說法。城外幾萬幾十萬亂民,今天搶這家,明天搶那家,找個啥說法也沒用。朝廷不是瞎子聾子,自有廠衛給皇上暗地裡遞摺子。成都的大小官員們也不是啞巴,劾書今天發了,明天還可以發。再這樣亂下去,我們遲早死路一條!”

兩位師爺剛說話便掐起來,廖大亨不由苦笑道:“本撫能做到一省督撫,幾位先生功不可沒。現在本撫大難臨頭,還望幾位先生能同舟共濟,勉度難關!”

聽廖大亨說得懇切,趙師爺含淚道:“學生跟了老爺幾十年,雖無主僕之名,實有主僕之義。老爺如落難,學生義不獨生!”趙師爺一表態,另外三位也不甘落後,都道同舟共濟。

廖大亨見自己的悲情牌打出效果,便乘勢說道:“趙、錢兩位先生說得不錯。城外亂民是標,城裡烏鴉是本。標要治,本更要治。城外不能這樣任憑亂民胡來了,王府長史司已經行文十幾次,讓本撫出兵彈壓。王妃還放出風聲,再不出兵,要親到本撫這小廟來鬧事。看來老夫這回是躲不過去了。本撫剛才得了劉先生提醒,突然想到了王府世子和土司兵,我們能否用一用呢?”

“上回雅州知州王國臣和天全土司來報捷,說他們平定了雅州民亂,還附了一長串請功請恤的單子,”孫師爺憑藉出色記憶力,回憶了當時的公文處理情況,“東翁有命,四川各地皆有民亂,功勞無法核實。留待將來另為請功。所以學生暫未處理。”

“現在看來,還是儘快準了才是!”錢師爺斗膽直陳道:“奏摺上去,好歹可讓朝廷知道,東翁在川並非無所事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廖大亨頷首不語。錢師爺說的對,有了功勞不報,現在被別人搶了先手。別人報了,那對自己來說,可就不是什麼功勞,而是罪過!

趙師爺問孫師爺:“難道在報捷文書上,沒有提及世子?”

“在天全土司的文書上,只提及護送世子回省城,碰巧遇到雅州民亂……”

孫師爺的話沒說完,就被錢師爺打斷:“碰巧?騙鬼呢!東翁,學生斷定,那世子定與天全土司互相默契。東翁若不信,只要翻看那請功單子,有沒有天全土司以外的人就知道了!”

廖大亨如夢初醒,忙不跌叫喊:“叫管家,快!快!讓下面把報捷文書找來!”

錢師爺冷笑一聲:“東翁,還得把王府長史司的行文都找來。說不定我們還有漏掉的!”

注一:頂張,麻將術語。打過麻將的人都知道,沒打過的人請問打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