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一章 藩撫勾結(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一章 藩撫勾結(二)

第九十一章 藩撫勾結(二)

錢師爺的推斷沒錯,王府的行文果真有漏掉的!

責任不在孫師爺,也不在巡撫衙門裡的任何一個書辦下吏,唯一的責任者是廖大亨本人。

自從“除五蠹”民亂開始,王府因為接連收到省城周邊的王莊王店求救,便連篇累牘向巡撫衙門行文,要求巡撫廖大亨出兵彈壓亂民。這些文書中,長史司出的正式行文並不多,多的是蓋了王妃印寶的文書,有時一天竟多達七篇。

一個女人公然吆喝一省撫臺,這讓廖大亨惱怒異常。他下令屬下,凡非王府長史司的正式行文,其餘一律不必上報。下吏們受了撫臺大人的訓斥,又不敢招惹王府,於是對這些不符格式標準的文書只是當面接了,轉身就塞進故紙堆,乾脆連封都不拆。

朱平槿在蒙頂山王莊向廖大人發出的重要資訊,因為沒有經過長史司,也遭遇了同樣命運。天全土司向巡撫衙門的請戰文書,因為與朱平槿的文書裝在同一個信封中,也許送信的人沒有說清楚,也許收信的人心不在焉,同樣被連累了。

“天誤我也!天誤我也!”廖大亨讀完兩封信函,慘叫一聲。

“老爺不必憂慮,此事還有轉圜餘地。”趙師爺連忙勸慰,“只是這宗蕃與土司攪在一起,學生總覺得不是什麼好事。”

錢師爺料事如神,壓住心中得意反駁道:“是否攪在一起,雅州知州王國臣比我們更清楚。他都沒說啥,我們不妨假裝信了王知州的話。”他手指這兩封信函,“兩封信裝在一起送來,傻瓜都知道他們穿一條褲子!”

孫師爺點點頭道:“錢先生所言極是,此事正好裝聾作啞!不過,我們既然要用他們,倒要想想他們要我們回報些什麼?”

錢師爺得了孫師爺的支援,說話更加大膽:“還要想想那世子暗示我們的功勞是什麼!東翁如今有難,這功勞要夠大夠響亮才夠份!”

排名最後的李師爺一直沒有發言,這時冷不丁開口道:“那功勞若是獨一無二,那買的人就多。下手慢了,被別人搶了先,那便再也沒機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師爺的話一出,立即得到了所有人一致贊同。

廖大亨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奇貨可居也!”

既然廖大亨表態了,錢師爺便繼續順著杆子往上爬。

“土司願意打仗,大人就給他們名義!土司平了民亂,大人便給他們請功!土司要劫掠百姓,大人就睜只眼閉只眼!只是要給他們說清楚,布政司藩庫裡那是一文錢也沒有!錢到哪兒去了,都花在四省追剿大軍身上!大人更不可能為他們爭取賞銀。若是爭取銀子,那藩司說不定也要參劾大人一本!都司那裡也沒有援兵,衛所的兵都被方總兵帶到川東打獻賊了。要援兵,只有大人的撫標可以出動部分,也就幾百千把人!”

錢師爺的建議條理清晰,毫無風險。廖大亨微笑著點點頭。

孫師爺估摸著文字工作又要落在自己肩頭,不得不出言提醒道:“大人,有些話能說不能寫啊!學生建議,要行文,只需寫上讓土司兵剿滅亂民即可,萬不可留下把柄!”

孫師爺的提醒合情合理。廖大亨再次含笑點點頭。

眼見一份正式決議就要圓滿出 臺,這趙師爺卻來煞風景。

“老爺,學生多句嘴。宗蕃,朝廷百官盯得緊,皇帝盯得更緊!地方大員與宗蕃過從甚密,乃是為官者之大忌。這世子與土司攪在一起,那他圖的什麼?一般人,要麼圖官,要麼圖錢。可世子乃蜀藩儲君,圖官何用?無非下人賞個微末。圖錢何必?蜀地就封了一個王,誰還能比蜀王府有錢?要麼圖的是……”

趙師爺停住不說,可是人人都知道他想說什麼。

趙師爺的忠心廖大亨是清楚的,他的話雖然不好聽,但是句句都是為自己著想。廖大亨漸漸收起笑容,沉思起來。他回想起正旦大朝那一日,朱平槿與他討價還價,為了一顆懸掛在承運門前的人頭,世子竟然公然以茶馬走私來交換。此子雖幼,但是膽識過人啊!廖大亨心裡感嘆道,人不可欺幼……

就在這時,廖大亨猛然驚醒。朱平槿當時所說的行刺親藩,搞不好便是他自己以身涉險,然後轉過頭把罪名按在那顆人頭身上,再以此來恐嚇自己這個新任的四川巡撫!

廖大亨想到這兒,不禁頭痛欲裂。朱平槿要謀反,的確已具備了很好的條件。首先他有護商隊幾百兵力,王府左護衛還有五六千;其次他有天全等土司兵助力,少說也有兩三千;再次,他還有劉先生說的仁壽縣土地莊戶支援,多則上萬!

還有雅州知州王國臣,搞不好也是朱平槿一黨。朱平槿的信函、王國臣的呈文,兩封文書的風格一致,書體類同,分明便是一人所寫!

想到朱平槿,廖大亨又痛苦地回憶起一件事:那旗幟上的“護商隊”三字,乃他親筆題寫。將來朱平槿謀反事敗,僅憑此一條,他廖家就要滿門抄斬!

趙師爺不知老爺突然怎麼了。

自他說完,老爺便失神落魄。老爺的手指一抓一伸,彷彿想握住什麼失去的東西。廖大亨做到一省巡撫,人前人後都表現得那麼慷慨揮灑。只有他知道老爺這個奇怪的習慣。每當老爺如此,定是遇到了難以抉擇的難事。

“再等等,讓老爺自己下決心。”趙師爺對自己說,“老爺多謀善斷,必能逢凶化吉!”

可是錢師爺等不及了。在他看來,老趙這番話,純屬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什麼事情能比掉腦袋更重要呢?就算朱平槿謀反又怎樣?天底下換個姓朱的當皇帝,說不定自己還會活得好些,反正都是他們老朱家的家事,幹自己鳥事!好歹自己也是個舉人功名,憑啥自己不能像進士官,謀個一縣一州來噹噹?

錢師爺給今晚配合得很好的老孫使個眼色。孫師爺心領神會,又給老李使個眼色。電光火石間,三人透過眼色迅速結成了利益同盟。

為了當上這個四川巡撫,廖大亨在官場混了二十幾年。可當上這個巡撫,這才三個月。只要廖大亨三年不倒,那麼他們幾個身邊人就可以憑藉廖大亨狐假虎威,把過去的投入連本帶息全部賺回來!

那時,即便廖大亨被滿門抄斬,他們也可以到鄉下買個莊園,做個逍遙快活的地主老財。因為,幕友與東翁之間,只是僱傭關係,滅十族也輪不到他們!

趁著老爺舉棋不定,錢師爺率先對趙師爺發難。

“趙先生忠心護主,學生欽佩有加!只是趙先生所言,過於危言聳聽了吧!世子今年不過十五,尚是幼衝之齡。其上王爺、王妃正值壯年,身體康健。王爺不謀反,哪裡輪得到世子謀反?世子謀反,那就先得謀他爹媽的反!這可能嗎?

廖大人,前幾日王妃行文要我們出兵平亂,與其說是王莊王店被禍害,不如說王妃擔心她嫡子的安全!瞧她們母子情深的,哪裡有謀反的樣子!

趙先生所說,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王爺要謀反。可若要往外說王爺謀反,那必成蜀地一大笑話也!蜀人皆知,蜀王府詩書傳家,蜀地文風之源也。學生冒昧說一句,這天底下的王爺盡反,蜀王府也不會反!”

廖大亨從焦慮中醒過神來。他對錢師爺料事如神的本事頗為佩服,錢師爺剛才的表現也再次證明了他的判斷能力。只是兩個主要幕僚在關鍵問題上不能形成共識,讓他非常為難。是的,他自己對朱平槿也有很深的戒心。但他更清楚,明天自己的腦袋還結結實實長在頸項上,這才是重點!

廖大亨把詢問的目光投向另外兩位,多一個人表態,或許就能正確幾分。

“東翁,學生覺得世子、土司,抑或王府,都不可能謀反!”孫師爺開宗明義表明立場。

“他們要謀反,不可能給我們行文遞書,只需在雅州、天全、成都三地舉旗即可!您看王府左護衛的那個指揮劉胖子劉盡忠,話都說不利索,人更是猥瑣不堪,哪裡像個能謀反的樣子?王府左護衛的兵也是不堪。學生初到蜀地,便聽說他們幾年前在皇城壩與流氓打群架。堂堂朝廷經制之軍,竟然打不過流氓街皮!沒了王府左護衛,世子土司憑什麼謀反?就憑他們那兩三千土司兵或者護商隊?學生竊以為不必杞人憂天。”

孫先生說得十分在理,廖大亨點點頭。左護衛的兵與流氓打群架,結果是落荒而逃,連劉胖子都被打了一棒。這事成都人人都知道。依靠這幫子爛兵謀反,那是天下最滑稽可笑的事。

“當斷不斷,自取其亂!適才趙先生問世子圖什麼,小生這裡便可以回答。”四大師爺排名最末的李師爺不說話則已,一說便語驚四座,“世子圖的是投獻、是土地。說到底,圖的是銀子!”

見趙師爺不服,想要開口反駁,李師爺連忙語似連珠,不給他插話的機會。

“何也?一曰其父;二曰其母;三曰其人!

先道這王爺。自王爺給自己在王府北邊修了行宮別院,便日日花天酒地。小生打聽得知,王爺足不出府,這花銷卻絲毫不少。錦繡羅綺(QI)、山珍海味、華堂秀戶、花木魚鳥,還有漂亮女人,樣樣都要化銀子,一年少說也要十幾萬兩!再道這王妃。蜀地皆知這王府實際管事的是王妃,最會敲骨吸髓,王莊租子收到七成五。小生看他倆是絕配,一個掙錢,一個花錢!”

八卦的事情總有人喜歡聽,旁邊已經有人笑出聲來了。李師爺不受任何干擾,繼續條理清晰地向廖大亨稟明自己判斷的依據:

“灌區十一個縣的土地,王府已佔了七成,官、軍兩成,民只有一成。可王府仍然貪得無厭。獻賊未退,王妃就急著在金堂縣收投獻撈錢。她不撈錢,王府再大,也禁不住王爺這般折騰法!

最後道這世子,學生以為,他此番雅州之行,便是奉王妃之命,去走私茶馬,廣收田土投獻的!”

趙師爺終於插進一句話反駁道:“李先生又如何得知?”

李師爺微笑著,藏著一絲不屑:

“趙老前輩,學生請問:如果你是佃農之家,主家收你七成五租子,你還剩幾成?”

“只剩兩成五。”

“正確!”李師爺肯定道,然後繼續發問:

“如果有人出佃田土,只收你五成租子,其餘賦稅一樣沒有,你去還是不去?”

“當然要去。五成跟七成五,相差何其大也。”

“正確!”李師爺一步步把趙老前輩引入陷阱。

“可你走了,原來那東家的田土佃給誰呢?”

“以天下之大,哪裡沒有種田的人?”

“趙老前輩,這回您可錯了!仁壽縣就沒有種田的人!你原來的東家無奈之下,只好把田土投獻給您現在的東家,也就是王府!

王府不交稅賦,只要把田租降下來,天下除了皇爺,誰也不敢和他們爭!所以,別看現在王府鬧得兇,其實正在歡笑呢。若是蜀地亂上三年,學生擔保,這蜀地之田土盡歸王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