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25章 條條大路通咸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25章 條條大路通咸陽

“《易文令》先在寧、遼、塞、南等東方二十藩王國試行。西方諸藩王國中,先在呂國試行。”

“陛下聖明!”

群臣山呼道。

寧、遼、塞、南等東方二十藩王國,封邦建國已經有十一二年的時間,推行吳化,有了一定的基礎,會比較順利一些。

而且,諸如後世的東三省、內蒙、越nan、mian甸等地區,生活在那裡的人,跟原始人差不多。

他們之前還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是大吳諸藩王們帶去了先進的文化,讓他們過上了“青銅器時代”的日子,勉強溫飽。

這些地區生活的野蠻人,可謂是一片空白,還沒有形成像樣的文明,從無到有的推行吳化,在這些藩王國是最順利的。

大吳北部的遼國、寧國,以及西部的塞國,推行《易文令》的難度可能更大一些。

不過慶忌猜測,也不會出現太大的亂子。

唯一讓慶忌感到不安的,還是在原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疆域之上,設立的二十個藩王國。

在那裡生活的番邦異族,如呂底亞、埃及、敘利亞、花剌子模等等,他們早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文明……

有鑑於此,西方二十個藩王國之中,慶忌只選取了一個呂國(呂底亞)試行《易文令》。

倘若引發的影響太過惡劣,到時候慶忌再想辦法扭轉危局,也是為時不晚的。

畢竟,他現在屬於是摸著石頭過河,一不小心可能栽到了河裡。

“陛下。”

這時,范蠡手持牙笏站了出來,向慶忌進言道:“臣以為,只是推行《易文令》,讓諸藩王國的番邦異族說吳語,寫吳字,可能還不夠,還不夠徹底。”

“陛下應該進一步對他們推行吳化,從衣冠上入手,跟我大吳相近,如此一來,想必諸藩王國吳化的效果更佳。”

《易服令》嗎?

范蠡果然是想把事情做絕。

慶忌依稀記得,歷史上的man清韃子,也推行過易服令,跟剃髮令同步,統稱為“剃髮易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韃子的險惡用心是母庸置疑的。

他們強迫漢人改變其髮式、衣著,強制性地改變漢人固有的風俗習慣和民族觀念……

現在,慶忌一樣可以這麼做,以此來摧殘番邦異族們的文化習慣,強迫他們穿上以交領、右衽、無扣等為主要特色的吳服。

“善。”

慶忌微微頷首道:“那就再起草一道《易服令》,強令諸藩王國之番邦異族,所有人都穿上我大吳之衣裳,男子束髮,不許再披頭散髮。”

“文種,還是由你來起草《易服令》。”

“諾!”

“鄧析、曾參。”

“臣在!”

“由你們負責督促國內的商賈、工坊,儘快趕製出衣裳,越多越好。實在不夠,可以從民間收購黎庶的舊衣裳,賣到諸藩王國去。務必要保證,人手一件。”

“諾!”

鄧析和曾參即刻答應下來。

西方人跟吳人的衣著打扮,還是截然不同的。

最典型的就是吳人以布冠、木冠束髮,而西方人卻多是披頭散髮,跟野蠻人一樣……

慶忌的這一次改革,註定是影響深遠的。

慶忌又沉聲道:“《易服令》頒佈一年之後,諸藩王國大吳衣冠齊備的情況下,若仍有還穿著舊衣裳,是過去的打扮,不穿吳服,披頭散髮的話,一經發現,罰錢一千,並tuo光衣裳遊街示眾一日。”

“三次過後,屢教不改者,殺!”

“陛下聖明!”

公卿百官們都異口同聲的山呼道。

慶忌想要讓諸藩王國跟大吳本土保持一致,書同文,衣同裳,車同軌,統一貨幣,統一語言,統一度量衡。

現在就還剩下一個“車同軌”的問題了。

這個問題,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

大吳現在設立的四十個藩王國當中,除了海外諸國之外,在大陸之上的諸藩王國,實際上都能跟大吳本土的官道接上,形成龐大的交通網絡……

“二三子,朕打算修建若幹條直道、馳道,從大吳本土直通諸藩王國,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這……”

慶忌的這一番話,讓群臣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大吳原本就是“基建狂魔”,對於修橋鋪路的事情,那是駕輕就熟的。

別的不說,現在大吳本土的直道、五尺道和馳道那是四通八達的,跟已經竣工的南北大運河一樣,構成了大吳發達的交通網絡。

直道、馳道以大吳西都咸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標準化道路,類似現代的高速公路。

根據車同軌的標準,大吳馳道均寬五十步,可並馳二車,以利管理列國舊地,和方便戰爭前線的補給,還能使慶忌出巡時暢通無阻。

五尺道的話,從成都出發東可通越nan、西可達mian甸,以致可以不絕遠至yin度、波斯。

這便是大吳之前的陸上南邊絲綢之路。

可謂是“條條大路通咸陽”!

“陛下。”

文種手持牙笏出列道:“如此浩大的工程,不知道要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物力、財力還好說,這人力方面,恐怕百萬昆侖奴也不夠用……”

大吳本土資源豐富,國庫充裕,就連水泥路都到處鋪設了。

但,慶忌要把東西方所有藩王國的道路跟大吳本土的道路連接起來,要投入多少的人力?

“文大人,人力那不是現成的嗎?”

御史大夫伯嚭笑吟吟的道:“除了昆侖奴之外,諸藩王國的黎庶,未必不可充當勞役。”

“服勞役,這本就是他們作為子民應盡的義務。”

“善。”

慶忌點了點頭,贊同了伯嚭的這一看法。

服勞役?

現在的大吳黎庶,基本上都不會服勞役了,他們要承擔的是兵役,然後享受國家給予的各種福利待遇即可。

“太子。”

“兒臣在!”

“興建直道的事情,交給你全權負責。除了投入一百萬昆侖奴之外,其餘藩王國,也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得延誤,你一定要好生督促。”

“諾!”

太子恆當即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