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崇禎五百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貳章 崇禎十七年四月#021 午時風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貳章 崇禎十七年四月#021 午時風沙

“大王,久戰無益,恐敵人有詭詐,宜速退兵。”

“哼,又來了又來了。”劉宗敏聽罷,當場嗤笑:“我看李巖是膽小如鼠,才動不動提撤兵。根本三桂是強弩之末,垂死掙扎。”

左右看風向拍馬屁道:“對極,對極。想來吳三桂久不現身,應該是準備棄關逃走。”

“哼,我軍兵士連天接海,他走得到哪裡?”

“關外!是關外!”李巖急道:“大王,吾恐三桂會調轉馬頭,往北逃去。關外是大清勢力,大順不能追出去。”

李自成一時沒有主意,眾將士各有理據,兀自對質,心煩意亂。

“他敢棄城逃亡,我便追上去殺他!”

“萬萬不可!這形同冒犯關外,使清兵有藉口攻擊我軍。”李巖不得不全力勸止李自成:“憑現在我軍戰力,尚未足以與清對戰。”

“嘿嘿嘿!連明軍都成我們大順軍手下敗將。區區清狗,何懼之有?”

劉宗敏一直在旁邊胡說八道,李巖好辛苦想忍住一口氣,沒有一拳揍往他的臉上。

無知者之恐怖,莫過於斯!

李自成這邊指揮陷入混亂,苦無良計突破困局,反而陷入泥沼之中而不自知。

士兵只知道持續攻城,而無其他指示,開始迷失目的。

更要命的是,軍中一部份人開始背心離德,不積極作戰。

這一切都隱藏於水面以下,未曾公開,只有奏依賴權具知悉。

朱慈照回城後整頓裝備時,見奏在馬上吟笑,遂問:“姨娘,有何好笑?”

“一切順利照計劃進行。”奏合上書本,仰天一望:“快到午時了,反擊的時間到了。”

幾經辛苦,終於成功將戰鬥拖延至午時。

除去奏,以及事前通知的明軍核心將領,誰都料不到一下子昏天黑地。

一時大風迅起,塵沙遮天。無所準備下,猛然而襲,吹得大順軍混亂不堪。

李自成及其部將仰頭觀天,一時口鼻都是沙塵塞來,眼前咫尺莫辨。

在風沙的籠罩下,對面幾乎不見人,更別說行軍進攻。

大順軍猝然停手,但不代表奏會停手。

她花費那麼多功夫,就是要利用這場大風沙,一舉逆轉勝利!

城門再開,奏、朱慈照及冷允登等再度率五百騎兵衝出。

只是不再是追殺攻城兵,而是長驅直入,衝去大順軍本陣,李自成所在位置。

由於風捲黃沙,眼不能視物,大順軍將士俱一無所知。

當聽到又有人大喊“敵羞吾去脫他衣”時,人已經被刀劃過,當場斃命!

他們看不見人,奏同樣看不見人,但是憑權具知道何處有人!

明軍早就以布掩住嘴鼻,防止黃沙吹入。他們只收到兩個命令:緊跟前面隊友;凡不呼“敵羞吾去脫他衣”者,如右肩無白布,即斬!

與此同時一直隱伏在外圍的吳三桂同及發難,依奏的指示整個早上按兵不動,埋伏於此。

在黃風卷沙中,同樣以布遮臉,右肩膀上亦系白布,發難攻向自成處。

“敵羞,吾去脫他衣!”

吳三桂等人根本不知此句意涵,就只是按本子照念。

在漫天風沙中,聽到對方沒有念這句,而且右肩膀上沒有白布者,即時砍殺。

憑此區分敵我,一路猛銳衝入大順軍中。

對方根本無法看到敵人,亦無分辨敵我之法,一瞬間衝破缺口,所向披靡。

奏之前收買的降兵早知此暗號,登時私語四周士兵:“大家照著念,便不會死!”

又取白布系上肩上,當然他們才不是想叛變,只是不想死。

人都是愛惜生命,誰想在此地死得不明不白胡里胡塗?

眾人見之,即時照做。

反正等風沙過去,脫下白布,不再念奇怪的口號,裝作沒事兒即可。

就算上面要查,此時能見度不過數米,屆時死口不認,還查個屁啊?

一時之間四方八面都有人大叫:“敵羞,吾去脫他衣!”

連一堆不知內情的人,都跟著叫。

果然只要一說出口,就沒有人殺自己,當堂喜不自勝,又再大叫多一次:“敵羞,吾去脫他衣!”

風沙只會妨礙視線,而不會堵截聲音。

李自成等將領駐馬高坡,聽到四周俱是這句怪異口號,一時嚇破膽:“天呀,三桂有多少兵馬?”

這就是奏聰穎之處,她只要花一點銀兩,收買一些降兵,藉由風沙掩飾,便偽冒出“四下皆兵”的假象。

“第一次聽說要降敵時,我是拒絕的,因為你不能叫我降,我就馬上去降。跳槽到吳軍之後,萬一被闖王打敗,抓回來豈非要判叛變罪?……咦?是銀兩!雪花花的銀兩,我平生都未見過這麼大的銀兩!原來對方不是強拉我過去吳軍,還好心釋放回去李軍。臨走之前更說之後在戰場上交鋒,只要念某句暗號,右肩系白布,就不會殺害我們。”

以上是節錄某位大順軍士兵事後回憶,對於明軍那位仙子女將的恩德念念不忘,不然在山海關之戰中,早就命喪於風沙之中。

大家要明白,小兵都是人,再笨都識時務,會審時度勢,見風駛舵。

吳三桂形勢比人弱,怎麼會隨便投降跳過來?

所以奏反其道而行,讓他們回去大順軍,更親授“保命秘笈”。

他們知道這樣子叛變,事後根本無從追究,卻能保全性命。

無後果,無承擔。本小利大,貪小便宜,豈有不從之理?

就像人體內的癌細胞擴散般,迅速將大順軍“策反”,令李自成錯判形勢,誤會吳三桂大軍襲來,四面是敵。

至於為何會用“敵羞吾去脫他衣”當暗號?

單純是奏一時惡作劇,別無深意。

虧李巖費盡心機想其中含意,真是對不起啦。

李巖心中冒起不詳之兆,急道:“大王危險,請及早迴避!”

李自成問:“避甚麼啊?”

劉宗敏大喝:“沒可能!我軍有十萬之眾,敵人再強,亦不可能於一時三刻內攻至。”

戰鬥力,從來都不是以人數多寡決定的。

當大順軍驕傲地以“人數”炫耀時,已經犯下驕兵之勢。

現代戰爭中依靠精密通訊,才能維繫龐大軍隊的指揮與運作。

古代沒有這些科技,只能依賴號角、戰鼓、令旗來傳遞軍情。

但如今塵沙蔽日,連戰場全貌都看不見,還談何指揮?

號稱十萬,其實一半是老弱病殘,都是推去前線攻城做頭送死。

真正能打的只有一半,大部分還是投降過去的明軍。

黃沙漫漫,不辨東西南北,構成複雜軍心不穩的弊端一下子浮現。

大軍各處陷入混亂,群龍無首。情報延遲,註定他們必敗的結局。

奏及吳三桂各領一批騎兵長驅直入,有權具協助,又開啟巴羅尼的氣牆,驅散前方風沙。

吳三桂比較麻煩一點,他只能照奏之前指示的方向走。

幸好兵強馬壯,一直潛伏蓄銳,才能殺對方一記猛攻。

至於沿途的大順軍早就亂成一團,四周皆有人呼喊“敵羞吾去脫他衣”,又有敵人直衝撞入,紛紛左右退卻。

縱然有人想反擊,亦不知敵人在何方,更先一步被奏劈倒,談何戰鬥?

如是者幾乎一直線衝到李自成面前,唐通最先發現不對勁,抽劍出來,在風沙中擋下剃刀的刺擊。

奏並沒有停下,驅馬直衝,強行撞開唐通。

目睹一位黑甲女將及白銀戰馬,尚未回神,身後更有朱慈照與冷允登,帶同五百精騎到臨。

“逆賊李自成!還不束手就擒?”

朱慈照大喝一聲,長刀遞出。

敵人出奇不意現身,霎時嚇壞李自成。

不過最出人意料弓外,第一個逃走的竟是劉宗敏!

一見敵人殺到眼前,連李自CD不管,立即縱馬逃命。

李自成一時驚慌失措,幸得左右將士保護,擋下奏的剃刀,才免去一死。

定神之後,立即下令撤退,麾蓋先走。

他原意只是叫身邊人退走,先離開高坡,待拉開距離,避開鋒芒,再重整勢態反攻。

遺憾左右將士不會讀心,哪知道如此詳細?

見將軍說撤退,當然跟著他一起夾屁股走。

一時情急,命令既出,當然不可能收回。

上面的大人物走,下面小人物自然都跟著走。

當風沙退去,視野晴明時,部隊最先見到李自成及主要將領策馬奔走,後面一隊明軍追去。

另一邊吳三桂亦引兵深入,與奏左右進逼,奔騰而不可止。

大順軍上下見到李自成逃跑,又見明軍突然深追突入,出現在闖王身後,一時大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們不知來龍去脈,以為闖王戰敗逃跑,頓時陣腳大亂。

原本已經分崩離裂的軍隊產生軍牌效應,不知誰先說“大順輸了”“闖王逃了”,謠言一發不可收拾。

“李自成正龜孫子,有本事就和我一戰!”

吳三桂發夢都想不到,昨天將他打到灰頭土臉的李自成,今天會夾著尾巴倉皇而逃。

看見李自成變成喪家之犬,心中大爽,神采飛揚,不禁得意起來。

“放箭!別讓他們逃了!”

一聲令下,騎兵紛紛引箭浪射,絕不讓他們有命逃回京城。

這就是戰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自成無法殺死吳三桂,便改由吳三桂追殺李自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