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位面商人在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371何為根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71何為根本

就秦良玉的勤王軍隊來說,白桿兵是崇禎皇帝特別照顧的強兵,從大運河邊上行軍的話,他的軍隊給養供應是由運河兩邊的漕運倉庫負責的,因為這些漕運倉庫是朝廷直接管理的,所以理論上秦良玉軍隊的給養供應的問題還不怎麼大——但問題大家知道什麼玩意一旦理論上如何如何,實際上就是往往相反的。

崇禎皇帝說地方上要照顧白桿兵,也沒說其他勤王軍半點不給啊——這麼說就是逼人造反了,但是別的勤王軍也要吃糧不是,自然就就進打起了漕運倉庫的主意,文明一點的,用行賄的辦法從漕運倉庫得到軍糧,野蠻一點的,就直接開始搶了.而秦良玉根據地又是在大西南,就算是她和其他勤王軍相比是龜兔賽跑中的兔子,也只能來晚了——所以理論上被崇禎皇帝特殊照顧能從漕運倉庫得到充足補給的秦良玉,實際上的情況就只能呵呵呵了!

於是秦良玉這只理論上被崇禎皇帝特別照顧,補給充足的部隊,就不得不因為補給不足轉向了,秦良玉的軍隊在目前還比較太平的河南境內碰到的給養供應的問題還比較小,可是離開了河南,到了北直隸,那些地方的官府就完全不肯供應了。不是秦良玉不體恤士兵,她的軍隊早就餓肚子了。秦良玉用自己的銀子去買糧草供應自己的軍隊。

當然秦良玉的老家不是一般的窮,靠土地那點產出,秦良玉養活不了白桿兵,秦良玉養活白桿兵的錢主要是來源於走私——別誤會,秦良玉可沒東林黨那樣的大本事,西南當時也沒啥大規模的對外貿易,秦良玉不過是把四川甚至湖廣的特長拿到河南,河北來賣而已.

問題是大明朝國內貿易也是要過各種關卡的,秦良玉身為總兵官貨物免稅的額度其實也是有限的——所以秦良玉為了勤王,為了報效崇禎皇帝,就必須先是貪汙,然後偷稅漏稅才成…….

但是秦良玉沒有想到關內明軍那麼廢物,整個河北都被滿清打爛了,很多城市都成了一片焦土,秦良玉進的商品又賣給誰去?雖然後來崇禎皇帝從內庫中撥了銀子,也只是讓秦良玉的白桿兵吃個半飽而已,隨著四城之戰滿洲被攆出關內,大明文官兔子沒死就殺獵狗的習慣又發作了,對於勤王軍百般剋扣,就指望著勤王軍早點回家——其實就是不想讓勤王軍趁機討要拖欠工資…….【所以說袁崇煥說毛文龍經商是個罪名那純是欲加之罪,這是大明的體制問題,沒辦法.】當然被拖欠工資的明軍即使譁變,那就是地方政府的問題了,和中央政府無關就是.

秦良玉的白桿兵自然也不例外明白了這個問題以後,我們也都知道了秦良玉的白桿兵面臨的難題了吧。

論起商業來,劉白羽掌握的商業資源可比這些只懂得佔過路費便宜的勤王軍在行多了,為了解決友軍們的商業難題,劉白羽開辦了一個臨時市場,方便各路友軍交易物資和商品,當然實在賣不出去的,劉白羽也幫著兜底,這次馬祥麟來,就是求著劉白羽賣一些土產的…….

“算賬,算賬,算的腦子都快一團漿糊了,姐夫,我是帶兵的,為啥需要算賬啊!”

“繼續算,帶兵的怎麼了?你行軍需要多少糧食給養,別告訴我說都是那些參軍什麼的算的!”劉白羽覺得這傢伙有點中學生厭學的架勢,隨手在他腦袋上來了一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實這都是小道,真正利國利民的都是道德文章——比如姐夫你寫的……”

劉白羽有點兒無語:“我說的什麼道德文章都是騙人的,這你也信,實幹才能利國利民.我的實幹這何止是‘利國利民’啊!我這是‘利天下’的大事。”

劉弟沒想到姐夫身為當時大儒,居然對儒家經典實際上是這個看法,愣了半天才反問:“姐夫您搞這些東西,既沒有施捨別人一個銀幣、一塊麵包,連一個窮人都救濟不了,怎麼利天下?還不如我們劉家莊收攏難民……”

劉白羽踹了他一腳:“窮人成天唸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其實說的穿了,朱門酒肉何時不是臭的,為什麼有的時候路有凍死骨,有的時候沒有?朱門的問題不是酒肉臭,而是能力不足,協調不好內部矛盾,又不能對外擴張,結果弄得到處都是路有凍死骨——我現在做的就是準備透過勤王軍貿易的商品,來推斷各地商品流通情況,將來才能做好……這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做好了怎麼不是‘利天下’?難道非要天天搞仁義倫理才是利天下?”

“你這成天錢錢錢的,都快成管仲一流了,離孔孟之道差的是越來越遠了,還想不想當聖賢了?”劉弟吐糟道.

“天下人想過上好日子,卻只崇拜鼓吹仁義的‘聖賢’,輕視實際提高人們生活狀況的生產與組織。孔丘那套仁義道德,真到了亂世是一錢不值,可見相對於管仲的實幹,孔丘的仁義道德,說的好聽些,是皮毛,說的難聽些,就是浮華了,重孔丘而輕管仲,賞皮毛而忘骨肉,以浮華為尊而賤視大本。這樣錯亂的行徑比指鹿為馬還糟糕!你跟了我這麼長時間,還沒看明白嗎?”劉白羽嚴肅的說道.

劉白羽以前在人前講述孔子的時候,劉弟是聽過一些的,於是他質問道:“孔子提倡仁智禮義信,這是做人和做事的重要原則,怎麼能說這是浮華呢?”劉白羽答道:“你只知孔丘說過‘仁智禮義信’,你以為孔丘的所說的這些,就是真正的‘仁智禮義信’?”

劉弟愕然:“難道不是嗎?”

劉白羽嚴肅的高聲道:“當然不是!!!孔丘的‘仁’絕非‘慈愛、同情’,而是有其特定政。治含義的!!!孔丘自己一開始就把這秘密說穿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孔丘的‘仁’,基礎是孝悌,而根本目的其實是——周禮所確立的周王,諸侯大夫,世卿世祿不變的天下統治秩序!!!這才是他‘仁’的最終核心!他身為私生子,好不容易才得到了貴族圈子的確認,卻發現整個貴族圈子生存的基礎都被破壞了,自然對此不滿,要恢復周禮了.”

“但是姐夫,儒家不是在漢武帝之後就被獨尊,漢朝建立後的禮教也是學儒家的啊.”劉弟被劉白羽震住了,姐夫說的怎麼和別的先生說的完全不一樣?

“周禮?其實漢朝沿襲秦朝的多,你知道周禮是怎麼回事麼?”

“周自稱“小邦周”,對殷則稱“大邑商”或者“天邑商”周朝有謙遜的傳統。周天子會見同姓諸侯,則稱對方為叔父;會見異姓諸侯,則稱對方為舅父-----儒家敢讓劉邦對諸侯王這麼稱呼,估計劉邦直接砍人了……”

“這……”劉弟雖然讀書少,對於歷史的瞭解基本來源於說書先生,不過顯然皇帝是不會稱呼同姓王為叔父,更不會把異姓王稱為舅父的,天子這麼做,還要不要了臉了?

“其實說的穿了,就是秦始皇步子邁得太大了,單純的郡縣制度穩定不了,所以才要引入異姓王制度和郡縣制度的混合體——什麼周禮都是虛的,關鍵還是生產力的發展.”劉白羽下了最終結論.

“但是孔子不是說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麼…….”

“雖然他也講要照顧底層民眾,他也說要惠及所有人,但這都是有個根本前提——‘不能違反周禮所確立的統治秩序——最好恢復井田制這種和世卿世祿配套的東西’。他所希望的互惠互愛互利的社會,是大家都遵守周禮世卿世祿統治秩序的社會,。”

“孔丘說他最喜愛的弟子是顏回,顏回死了,他哀嚎說像自己死了一樣,悲痛之情,情真意切。看起來很有愛吧。但顏回家裡窮困,死後無錢按照貴族習俗下葬。他父親顏路請求孔子賣掉車子,給顏淵買個外槨。孔子說:“雖然顏回和孔鯉一個有才一個無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兒子。孔鯉死的時候,也是有棺無槨。我沒有賣掉自己的車子步行而給他買槨。因為我還跟隨在大夫之後,是不可以步行的。”

“最喜愛的兒子死了,也不能違背周禮、不能違背世卿世祿的統治秩序啊。這才是孔丘真正的‘仁之理想’。他真的愛顏回嗎?他只愛他的‘周禮世卿世祿天下統治秩序’罷了。他真的愛天下人嗎?他只愛他所認同的世卿世祿政1治體1制罷了。可是世卿世祿天下統治秩序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礎之上的,井田制已經無法實行下去了,這你讓周禮如何立得住?”劉白羽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