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亮劍:開局收了黑雲寨最新章節列表 > 378 一顆蘑菇倆個鎮國大殺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78 一顆蘑菇倆個鎮國大殺器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

高建武來到了西北大漠某處。

“高部長,幸不辱命,我們4所終於在高部長提供的情報資料下完成了453計劃的第一代原型熊大,今天就是第一次起爆試驗!”饒儉如教授帶著伍大猷和錢強倆個助手,有些激動地向剛剛抵達的高建武彙報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儘管高建武對這一天早就有所預料,但是沒想到真正來臨的時候,自己的內心中還是感覺到十分的激動!

這可是真正的鎮國大殺器啊。

“饒教授、伍教授和錢教授,以及參與453計劃熊大專案諸位同志們辛苦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趕上了世界核利用領域先進水平,同志們都功不可沒!”高建武緊緊握著饒教授的手,對他們三人動情的說道。

“這一劃時代的成就,將會對我們民族復興具備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同志們都是新華夏真正的科技元勳!”

“不敢當,不敢當,高部長繆贊了,我們只不過按照高部長提供的技術資料進行了實踐而已。”饒教授有些誠惶誠恐地推辭道,高建武給他們的榮譽太高了,科技元勳那是一般人能當得起的嗎?

“諸位都當得起這稱號的,只不過現在還不是公開諸位科技成果的時候,我們這個鎮國神器,必須在關鍵時刻才能亮出來,在此之前,還沒法讓諸位揚名立萬。”高建武握住饒教授的手,堅定地說道。

“不過今天,讓我們看看熊大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高建武說完,放開饒教授同伍教授、錢教授也緊緊握手表示致謝。

確實,他只是一個技術資料的搬運工,而這些教授們才是真正的科技研究者,將他提供的資料變成了現實,其中要克服多少艱難困苦。

“在試驗前,安全保護措施大家都做齊全了嗎?接觸核材料的人,務必嚴格按照技術資料要求的防護措施進行人體防護,試驗場周邊五百公裡人員清理工作有沒有做到位?”

高建武轉身對跟著他的試驗基地指揮官武成問道。當初去美洲撈人才的時候,武成還是他同行的護衛,但是成長很快,被高建武丟在沙漠中來做試驗基地的指揮官了。

“報告高部長,基地守備團,已經按照要求在方圓200公里路口及人員可能通行的地方設立了警示標誌或崗哨,兩架偵察機不間斷在試驗區內進行偵察,確認未發現任何不明人員!”武成立正高聲報告道。

“那就準備午時起爆,看看我們熊大這顆人造太陽同真的太陽誰更閃耀。”高建武也不囉嗦,直接拍板確定了試驗的具體時間。

熊大這個綽號,顯然是高建武個人的趣味,讓基地中所有人都想不出是什麼出處,不僅僅是第一個試驗品叫熊大,而且第二個試驗品也被叫熊二。

甚至453計劃第三次第四次試驗的物件,高建武都取了一個個擬人化很強的綽號,第三次試驗的試驗品叫灰太狼,第四次試驗的試驗品叫紅太狼!

幸虧453計劃一共就規劃了4次試驗,否則不知道高建武又會給他們取什麼樣奇葩的名字出來。

當然美麗國當年的蘑孤蛋綽號也不高大上,最初的三顆分別叫“小玩意”“小男孩”“胖子”,一看就是農村大爺想出來的賤名,因為名字賤好養大!

不過大夥兒從來都不敢問高建武為啥要叫這樣的名字,事情就這樣定下來,發現也挺好的,這個東西不但保密性好,而且大家還感覺到挺親切的。每次彙報說起我們家熊大現在怎麼怎麼樣了,熊二現在怎麼樣了,賊帶親切勁兒!

“高部長,熊大的當量我們基本按照技術資料中說明的美洲第一次試驗當量來製造,大約爆炸威力相當於2萬噸三硝基甲苯(TNT)炸藥。”饒教授帶著高建武一行來到試驗觀察區介紹道。

這個技術參數都是高建武提供的,高建武當然很清楚。

但是具體威力怎麼樣,高建武真不知道,只看過會升起大大的蘑孤雲和無比閃亮的紀錄片畫面。

但是透過螢幕和現場看到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就像現在,高建武的心跳一下子飆升到一百以上!

中午12點,天氣良好,試驗基地幾乎風力為0,彷彿因為這一刻靜止了一般。

熊大被靜靜放在一個30米高的鐵塔上面,等待著最後起爆的時刻來臨。

儘管開發熊大有全套的技術資料支撐,給出了所有的有效計算引數。極大的降低了研發熊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4所仍然花費了一年的時間,才把熊大送上這個試驗高臺。

饒教授,武教授和錢教授他們現在感覺非常的緊張。眼睛死死的盯著遠處高臺上的熊大,心彷彿都揪成了一團。

作為453計劃的發起人。高建武要求擔任了計時者的責任。

“鉤!”

“拐!”

“柒!”

高建武強迫自己沉穩下來,用雄厚而穩定的聲音大聲計數,周圍的人聽著高建武的聲音,一個個心跳飆升到了120以上!

在這個時刻,所有人幾乎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陸!”

“伍!”

“肆!”

隨著起爆的時間臨近,這下子大夥兒乾脆都失去了呼吸,就這樣憋著一口氣緊緊地盯著遠處的熊大圓乎乎的軀體,誰也不知道當真正引爆的時候,這個安靜的玩偶會發出何等狂暴的威力!

“三”

“兩”

“么”

“洞!”

“起爆!”

錢教授勐地按下了起爆按鈕!

這一刻,時間彷彿停滯了一般,所有人帶著耳罩也沒有聲音,只聽到了自己心臟跳動。

彷彿隔了一秒鐘,又或是隔了一個時代。

一個巨大的火球一下子閃出來,彷彿有一千個太陽一樣亮,要不是提前大家都準備好了墨鏡和耳罩,這一下哪怕大家都在安全距離上,劇烈的閃光也要直接把人幹失明好久!

驚天動地的響聲,接著傳來巨大的衝擊波,將試驗高臺附近依次擺放的飛機(模型)、軍艦(模型)、大炮、坦克、裝甲車、橋樑、鐵路、戰時工事和民用樓房,還有馬、狗、猴於、老鼠、種子試驗物件,靠近爆炸中心點的一下子被巨大的衝擊波摧毀!按照測算結果擺放在合理位置的各種測試儀器設備,則忠實記錄下這第一次爆炸留下的痕跡。

遠處,倆臺電影攝像機把完整的爆炸場面也如實記錄下來。

緊接著巨大的蘑孤雲開始升上高空,如果在遠處看,就會發現天空中出現一片巨大的黑雲,還有閃亮的光,能刺激眼睛生疼,整個天空變得異常詭異,好像又有了一個大太陽出來了一樣。

在爆炸過去了幾個小時後,晴朗的天空開始下起了白色的“雪花”,但是在陽春三月沙漠哪裡會有雪,如果觸碰這種奇怪的雪花,你會發現這些東西根本不像雪那樣冰涼,而是有些溫熱!

因為這並不是真正的雪花,而是蘑孤蛋爆炸產生的放射性沉降物!

對於人體有著巨大的傷害!

高建武深知這些危害,所以試驗基地的人哪怕是負責清潔衛生的,也被要求穿上厚重的防輻射服,而且禁止外出。

基地雖然離核心爆點遠,但是保不住風一吹,就把這些放射性塵埃吹過來。

哪怕天氣預報說了今天幾乎無風,高建武也不希望大家冒險。

最終觀察統計,這次核爆產生的蘑孤雲長達160公里、寬達48公里,那些雪花狀放射性沉降物降落在了雲層下方的沙漠中,幸虧這裡是無人的沙漠區。

核輻射的影響被降低到了最小程度。

即便如此,高建武下令核試驗中心10公里內,禁止任何試驗無關人物靠近,哪怕是穿著防輻射服也不行,只有取樣試驗人員才能在重重保護下去現場拍照,以及進行簡單的環境檢測資料。

...

熊大當量是2萬噸,高建武是想復刻資料裡面曼哈頓計劃成果,確保成功係數,果然在最短時間內,4所的科研人員成功復刻出來了曼哈頓計劃的成果。

熊大驗證了整個蘑孤蛋製造的工藝和原理。

首次成功後,驗證了高建武提供的資料沒有任何問題,十萬當量的熊二早就完成了外殼的定型製造,開始最後引爆部分的精心製造,預計最多半年後就可以進行第二次爆炸試驗。

熊二是進一步驗證蘑孤蛋技術的成熟性和可控性,特別是作為投擲武器的一些定製化措施,是否可以透過戰機投擲引爆!快速完成武器化。

而灰太狼則是三十萬當量,紅太狼是五十萬當量的大威力測試應用,這倆個巨型大家夥將採用地下引爆的方式驗證,否則對於周圍環境的汙染和損害就太大了,哪怕是西北那麼多沙漠都不好找到試驗的地方。

除非在太平洋去尋找一些無人島嶼海域試驗。

...

蘑孤蛋弄出來,哪怕不用,這玩意也能嚇唬不少人,讓一直揪心的高建武總算可以松一口氣了。

由於他的加入,美麗國的小男孩和胖子可沒有用上,哪怕他們現在也只有這兩在手,但是高建武也不敢掉以輕心,因為這個時期,大家對這個蘑孤蛋認識都不深,遇到事情逼急了,那是真敢往下扔!

但是如果自己手裡也有了這個東西,那就真不怕對手頭腦發熱了。

...

好事成雙,月底的時候,高建武收到了1所的剪綵邀請。

這次是1所下屬的奉天101廠發動機分部的里程碑記錄。

他們將高建武提供的渦噴5技術復刻出來,已經完成了點火測試,成功實現了最大推力26千牛、加力狀態下最大推力37千牛的目標,這就意味著設計中的J-5戰鬥機有了一個可用的動力,儘管現在還沒有進行長時間的老化測試,發動機壽命是多少小時根本沒有測試驗證的資料。

但是在這個時代,首先解決的是能用問題,壽命在戰爭面前根本無關緊要,很多戰機都堅持不到產品的壽命期結束。

何況第一代研發出來的鎳基單晶高溫合金,工作溫度已經達到了1100℃,並且驗證了技術方案中針對鎳基合金的新加工工藝,如等溫鍛造、擠壓變形、包套變形等生產工藝,加上鈦合金和高強度鋁合金的綜合應用。

質量方面由於材料比之前的產品強悍太多,不用測試也知道壽命相對於原來的產品只會更長。

新合金材料的應用,使得新出爐的渦噴5重量比設計原型中的總重量還要輕了一百多公斤,淨重只有850公斤,推重比接近4.5,這已經是當前噴氣發動機世界先進水平。

比起毛熊那邊原型機推重比3.84來說,已經強了不少,當然鈦合金等應用導致製造成本也高了不少。

只不過現在高建武手裡有了好幾個鈦鐵礦,現在鈦合金生產量已經有了穩定的保障,提供航空方面的用途問題不大。

渦噴5的完成,實現了高建武研發噴氣式戰鬥機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環。

在此之前,基於渦噴5發動機研發的第一款戰鬥機,在之前高建武透過史密斯拿到了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ME262型資料,研究團隊在這架原型機基礎上,融合了生產野馬戰鬥機技術,以及高建武記憶中MIG-15、MIG-17戰鬥機外形的一些設計元素,和少量從美麗國P-80流星留出來的一些外形圖片,項目組透過摸索出來全新設計的一款噴氣式戰鬥機,研究代號直接被高建武命名為J-5。

從外形來看,採用機首進氣的J-5更趨向於MIG17的樣子,但是機艙設計和操縱這塊,大量採用了P51野馬戰鬥機獲得的技術,武器系統採用了2門20毫米機炮,分別備彈400發,另外預留了4個掛載位置。可以分別掛載空空導彈或者火箭彈或者航空炸彈。

兩架原型機的機體早就製造完成,並且經過了多次的風洞測試,渦噴5的剪綵,讓J-5原型機的試飛日期逐漸明朗,透過組裝生產線測試和地面滑跑測試後,定於五一的時候進行試飛。

看到101廠這邊這樣給力,高建武反手把J-79-GE17A渦輪式發動機全套資料再扔過去,開始讓項目組立項直接按照這個工藝設計資料去研發和生產。

新的這個渦噴當然不會給出原來的名字,而是被高建武命名為渦噴7丟出去。

渦噴5方面只是高建武給他們練手的東西,未來很快也會被替代,給出的資料也是成熟生產工藝設計,項目組需要做到的就是生產方面的控制,確保同資料要求的工藝設計指標精度一致甚至更高。

接下來圍繞渦噴五當然也有進一步迭代更新的潛力,但是比起J-79-GE17A渦輪式發動機來說,高建武覺得現階段還用不著他們自己摸索,直接把J-79趕緊弄出來,然後把F-4鬼怪式戰鬥機拿出來才是取得天空優勢最關鍵的事情。

不過這些是高建武的打算,下屬的那些人可不知道啊。

101廠廠長和主任工程師拿到高建武提供的資料,只看了一部分腦袋就炸裂了。

新給出的渦噴7任務目標的推力直接要求翻一番!

這要求簡直離譜,但是廠長和主任工程師當初拿到渦噴5資料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心情,因為他們還只是從國外一些期刊上聽過一鱗半爪的渦噴發動機資訊。

但是高建武提供給他們的資料,讓他們完全可以忽略掉許多研發環節,直接把製造工藝吃透就行了。

就這樣他們硬著頭皮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標準造出來,中間有些關鍵性材料在高建武的指示下用了更好效能的合金替代,所以取得了比原設計更好的結果。

所以哪怕現在他們潛意識覺得這個步子邁太大了,但是還是硬著頭皮把這個任務接受下來。

畢竟有了渦噴五的生產製造經驗,如今再度按圖索驥去生產是有難度,但是應該不會不可克服。

噴氣式戰機的進展,讓高建武很是滿意,現階段看,最多到年底就有噴氣式戰鬥機要開始進入測試驗證階段,陸興國他們空軍那邊,現在不但要為試飛開始選擇隊員進行早期訓練,未來噴氣式戰鬥機的戰隊也要做準備了。

這可是全新一代的戰鬥機,無論是操控還是戰術戰法由於有了噴氣發動機這種把戰機推動到上千公裡時速的大殺器,面對螺旋槳戰鬥機已經有了代差壓制,如何利用好這種代差壓制是空軍下個階段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完成噴氣戰鬥機入列形成戰鬥力的任務。

而真正形成新一代戰機碾壓優勢的,除了動力和速度之外,更重要的是雷達和空空導彈!

雷達團隊那邊圍繞多普勒雷達技術,現在不僅僅是在為驅逐艦打造對空搜索和對艦搜尋雷達,還要在這個技術基礎上為戰機定製化小型對空搜索雷達,從技術原理來說問題不大,不過從實現來說從大做到小在工藝實現上卻非常不簡單,涉及到許多方面的技術積累,短時間內肯定是做不出來的。

好在高建武反手F-4鬼怪式的航電系統分拆一下,把AN/APR-36雷達尋的和警戒系統,AN/FSA-32自動火力控制系統,AN/APQ-120火控雷達等子系統合成一個JSK-40天眼雷達系統丟給電子所雷達團隊,先把這個東西製造出來作為噴氣式殲擊機的第一代雷達搜尋和火控一體化系統。

系統採用的計算機,在墨子一代電晶體計算機問世後,基本上計算性能夠用,這就開始補齊P51航電上面的不足。

未來在JSK-40天眼雷達系統基礎上面,可以在計算機效能更強的時候,繼續演進迭代提升效能。

有著未來圖書館的高建武,為他們提供具體的指點做不到,但是指示努力的方向卻一點問題都沒有,可以保證研究團隊大方向不會走偏。

想到一年內,兩大殺手鐧都要開始形成戰鬥力,高建武心中底氣就更足了。

面對黃清源他們的請求,高建武的回答是放手去做,絕不會坐視不理。

甚至派出了第一批500人的叢林戰訓練顧問和500人的防空作戰訓練顧問開始進入半島。

極大穩定了黃清源和秦佳峰他們的軍心,按照高建武的建議,他們開始制定必要時刻採用全面遊擊戰術來爭取時間的計劃。

另外一方面,也推出區域內全面經濟振興計劃,各大家族拿出真金白銀推動這個惠及絕大部分人的經濟發展計劃,教育、醫療、就業等方面沒有種族區別化對待,推動經濟快速發展,讓區域內老百姓能實實在在見到實惠,區域內經濟以肉眼可見速度在快速增長,很多人都獲得更多工作機會。

同帶英的殖民時代來說,完全有一種脫胎換骨的變化,老百姓對比周邊地區,開始有了明顯的優越感,對黃清源他們的支援度越來越高。

除了舊時代少數的大種植園主,幾乎沒有什麼人願意再回到殖民時代,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蒙鍋馬利感覺不能等下去了。

東南亞半島的戰爭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