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明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四節 南征北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四節 南征北伐

楊天奉這人辦事是很有效率的而且他對穆拉圖侯賽因阿賈尼三個王子的影響力都很大。第五軍在白羊王國征戰了六年多這三個王子簡直就將楊天奉這名不敗將軍當作了崇拜的物件一般。而在楊天奉的遊說下三人都同意了這種輪流坐莊的辦法。當然當國王的順序是抽籤決定的在楊天奉做了一點手腳之後阿賈尼成為了新制度下的第一任國王而侯賽因是第二任穆拉圖則派到了最後。當然其他各種相關的政策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內出臺了並且以此為基礎出臺了白羊王國的第一部憲法也是白羊王國通用了數百年的一部憲法。

對於楊天奉這種高效率的辦事能力朱祁鈺是感到很滿意的。而且楊天奉確實有著不錯的政治才能他所擬定的草案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問題朱祁鈺也只是做了一些細節方面的修改比如對國王輪換的週期還有政權過渡的方式等等做出了比較合理的而且更為明確的規定。當然朱祁鈺也接見了三個王子用帝國皇帝的威嚴向三人做出了鄭重的保證以穩定三人的情緒。而帝國皇帝的保證其實就是帝國的保證。後來帝國出臺了外事法就主要是將這類與附屬國之間達成的協議包括皇帝的口頭承諾都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顯然這也讓帝國能夠更為有效的維護所建立起來的全球秩序。

在楊天奉忙著為白羊王國確立基本的政治制度的時候朱祁鈺的精力集中到了一件新的事情上那就是遠征作戰行動這才是朱祁鈺千里迢迢的趕到西亞來的主要原因穩定白羊王國的局勢這也是在為遠征做準備如果沒有這個必要地話朱祁鈺才不會因為一個小王國的內部紛爭而耽擱他寶貴的時間呢。

當時明帝國的其他附屬國答應派遣的軍隊都已經到位了袁晨皓的艦隊甚至還專程到了白羊王國的港口一趟。接上了以朱見澤為主的一批要加入顧成林的西面遠征軍的年輕軍官當然袁晨皓這小子自然也忘不了到迪亞巴克爾來一趟名義上是要覲見皇帝實際上他是想跟楊天奉陳豫謝正卿這幾個關係還算比較好的朋友喝酒。當然揹著白古女王跟這幾個爛友去偷腥也不算是什麼怪事吧。

當時明帝國的眾多附屬國都為這次遠征提供了協助兵力其中僅華人共和國派遣的軍隊就到達了兩個軍近六萬人的規模。雖然華人共和國的軍隊編制普遍要比明帝國的正規軍小一些比如一個步兵軍的正常編制還不到兩萬八千人而當時明帝國幾大重型步兵軍中規模最小地第七軍都達到了三萬七千人而規模最大的第三軍則已經過了四萬五千人。而華人共和國的軍團編制規模小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配套的炮兵部隊要少很多。當然在眾多的附屬團中華人共和國的軍隊是最強悍的。當時只有華人共和國得到了明帝國的全面支援與援助後來小明國這個同樣由明帝國後裔建立起來的國建也享受了同樣的待遇。這一點在明帝國出售的軍火商就完全看得出來。在其他的附屬國只能使用明帝隊的淘汰產品或者是在生產時就已經降低了效能的低劣武器時華人共和國使用的所有武器裝備是與明軍一樣的這次李天正派來的兩個軍就是華人共和國第一批裝備了明軍新式武器的地部隊他們用的槍全是後裝槍。步兵軍裝備的火炮都是鋼炮而騎兵部隊裝備的火炮都是於第五軍所使用的完全相同的輕型野戰炮。顯然這兩個華人共和國的軍團完全可以當作主力作戰部隊使用了

相比較而言其他的附屬國的軍隊裝備雖然要差些不過其戰鬥力絕不在白羊王國的正規軍之下。而且這次是朱祁鈺最後一次率軍進行大型遠征作戰這些提供配合與支援軍隊的附屬國都想在帝國皇帝面前露一手贏得皇帝的信任與重視這對他們今後的展肯定有不小的幫助。說不定明帝國在佔領了新的土地之後也會如同當初對付莫臥兒帝國一樣將這些新的土地分配給有功勞的附屬國這樣一來派兵參戰其實就是在為他們自己謀取利益了。所以各個派兵參戰的附屬國提供的都是最優秀的軍團如同朝鮮王國日本王國琉球王國白古王國錫蘭王國還有波利加王國這些已經從明帝國這裡獲得了很多好處的國家或者是希望能夠獲得更多好處的國家甚至將君主的御用部隊都派了過來。

最初朱祁鈺認為這些王國簡直就是在給遠征增添負擔即使是各個附屬國都答應自己負擔軍費以及為前線部隊提供保障物資而不需要麻煩明帝國。但是在朱祁鈺看來協調十幾個國家的軍隊爭戰這簡直就是在自找麻煩。不過現在朱祁鈺可不這麼想了他之前還真沒有想到白羊王國會生這麼多的事情顯然這些附屬國的軍隊雖然不用上前線作戰但是他們在為明軍提供後勤保障的同時也可以用來控制住白羊王國的局勢。幾十萬軍隊這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就算這些軍隊的素質在朱祁鈺眼裡確實不怎麼樣不過用來鎮守後方這顯然還是非常有價值的。

當然有好處就有麻煩。要統一指揮這些軍隊確實是件麻煩事。在國內朱祁鈺就讓陳懋成立了一個聯合司令部安排明軍將領來擔任司令其他各隊的統帥協助。不過這個聯合司令部是成立了可是當時朱祁鈺手裡就沒有合適的人選。如同楊天奉陳豫衛平這幾個將軍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他們都要指揮各自的軍團作戰。另外在那些附屬隊的統帥中光是大元帥就有好幾個當然這都是附屬國自己的大元帥而不是明帝國的大元帥。如果派遣一名將軍去指揮這些大元帥的話光是軍銜上的差距就能產生很多問題了。

最後朱祁鈺不得不親自擔任了這個聯合軍團的最高司令當然其他人是不會有任何意見的。朱祁鈺不但是帝國皇帝而且也是帝隊的大元帥這軍銜上是不會有問題了。而對於眾多的附屬隊統帥來講他們能夠在合作輩子接受帝國皇帝的領導跟隨帝國皇帝征戰那恐怕是他們三生修來的福分了。不過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因為朱祁鈺的精力必須要集中在指揮明軍作戰上他哪有多餘的精神來管理這支雜牌軍

唯一的辦法就是朱祁鈺將指揮權委託給一名將軍。不過當時他確實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想來想去朱祁鈺不得不趕緊給陳懋去了一封信讓陳懋把一直駐紮在日本的羅國棟給調過來。羅國棟是帝國6軍大將而且再升一步就是元帥了同時是帝國6軍參謀長景泰十六年接替郭登。不論是年紀地位軍銜還是威望羅國棟都是最好的選擇。同時羅國棟也是帝隊老一輩將領中頭腦比較精明的一個處理國際關係的經驗也很豐富所以由他來代替皇帝管理這支雜牌軍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

安排了這些人事關系以及指揮機構之後朱祁鈺給萬後世的一個戲稱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各隊按照劃分的區域前去鎮守白羊王國的各個地區為明軍爭戰提供支援。當然於此同時朱祁鈺也公佈了萬的第一部軍規。其中詳細的列明了幾十條應該做以及不應該做的事情以此來約束這些附屬人的行為。顯然朱祁鈺已經認識到一支雜牌軍將要產生多大的麻煩而他這部軍規至少讓白羊王國的百姓免遭了很多災難。

等到朱祁鈺把這些事情處理好之後時間就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連他都不得不感慨時間的流逝度。不過這些時間是必須得花的而且這三個多月下來朱祁鈺也為遠征打好了基礎。現在他需要解決最後一個問題了那就是到底是先北上還是先南下或者是北上與南下同時進行。不過這個問題卻在明軍內部引了很大的爭議。

北上肯定是重點只要我們迅消滅了奧斯曼帝國要掃蕩阿拉伯半島上的宗教以及部落勢力還不易如反掌嗎陳豫是堅定的北上擁護者。

有可能迅的消滅奧斯曼帝國嗎謝正卿則堅決反對陳豫的北上計劃奧斯曼帝國幅員遼闊就算我們擊敗了奧斯曼帝國都要面臨著收拾殘局的麻煩到時候我們不得不分兵去消滅分佈在整個奧斯曼帝國其他地區的軍隊兵力將非常吃緊我們哪有能力在這個時候南下

如果我們不先消滅奧斯曼帝國而是選擇先對付宗教勢力的話那麼就存在被奧斯曼帝國從背後襲擊的可能陳豫地態度非常堅決而且我們已經耽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按照楊天奉將軍提供的情報奧斯曼帝國在戰線附近駐紮了大量的部隊第五軍每次的襲擊只是拖延他們的戰略進攻時間。而第五軍是在四個月前結束上一次突擊的四個月的時間足夠奧斯曼帝國組織一場大規模的進攻了如果此時我們轉為南下那麼北面的戰局就將非常危險而且很有可能因此導致南下行動失敗

如果我們不先消滅宗教勢力以及阿拉伯半島上的部落力量難道他們就不會協助奧斯曼帝國拖我們的後腿

朱祁鈺微微的皺了一下眉毛他沒有去制止兩人之間的爭論畢竟兩人的這些意見都是值得他參考的。

陛下如果我們讓奧斯曼帝國先動進攻的話僅僅奪回戰場主動權這就將讓我們耗費大量的戰鬥力這是很不划算的衛平這時候也加入了進來不過他的話語就要平靜很多了而且從我們的總體戰略來看勝是關鍵而勝的關鍵是我們必須要掌握戰場的主動權。不管是南下還是北上讓奧斯曼帝隊疲於奔命才是關鍵只要我們控制了戰場的主動權那我們就可以選擇任何一種進攻辦法了

雖然衛平的聲音並不大不過陳豫與謝正卿兩人之間的爭論也就停了下來其他那些將軍也都看著皇帝雖然這些將領的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沒有表現得如同陳豫與謝正卿那樣直接而是準備先聽取皇帝的意見。

其實衛平將軍的話是很有道理的不管是南下還是北上掌握主動權才是這場戰爭的關鍵朱祁鈺看了眾人一眼最後目光落在了衛平身上衛平如果朕讓第三軍控制北方戰線並且由白羊王國的部署在那邊的幾支軍團還有華人共和國的兩個軍作為你的補充力量的話你有把握擋住奧斯曼軍隊的進攻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衛平略微遲疑了一下說道:如果我們主動進攻的話可以拖上幾個月不過進展不會很大。相反如果我們被動防禦的話除非把第八軍加強過來不然我也沒有多大的把握

那麼朕讓第二軍頂替第五軍按照第五軍的方式來展開突擊行動呢

這衛平笑了一下這樣的話那我就有絕對的把握了

朱祁鈺點了點頭目光落到了陳豫的身上。陳豫你有信心讓第二軍做得比第五軍還要好嗎

陛下第二軍絕不會讓你失望的陳豫當然不會承認第二軍比第五軍差。在第一軍改編為了混成軍團之後第五軍就是第二軍的最大競爭者。

那麼你們知道該怎麼做了嗎朱祁鈺看了兩人一眼這才將目光轉向了其他將領朕決定先南下掃蕩阿拉伯半島利用袁晨皓的白古王國艦隊作為支援迅獲得南面的勝利然後我們再集中力量對付奧斯曼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