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閒唐最新章節列表 > 163、第 163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63、第 163 章

秋冬打高麗耗資甚巨, 春夏也不好, 春夏正是地裡離不開人的時候, 大肆征伐會讓糧食跟不上來。一年四季裡頭並沒有特別適合打仗的,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壞處, 算下來都耗錢。

想省錢,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打。可這高麗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大唐威嚴, 簡直就像是牛尾巴上的蒼蠅, 你說它威脅很大吧, 算不上;你說不管它吧,又煩人。不把它打服了, 怎麼能讓四方來朝?

李二陛下還是不想放棄, 繼續和魏徵等人槓著。

李元嬰左等右等等不到李二陛下下旨讓自己就藩,又跑去給李二陛下出了個主意,說高麗這麼弱小, 突然大軍壓境會讓他們嚇死的,不如讓皇家使團再出使一次,去高麗那邊宣個旨, 再給他們一次改過機會。

上回是老三領隊, 這回該是老四了, 就讓老四去跟高麗那邊說,你再不聽話,明年不早一天不晚一天,準時準點打你!你佔新羅四十城,就吐出八十城來, 四十城還給新羅,剩下四十城大唐幫你保管,不多要你的,也不少要你的,讓你也嚐嚐被人佔掉四十城的痛苦!再把大唐出師要用的整體軍費算出來讓他們還,一個子都不能少,還不上可以分期付款。

李元嬰這廝為了去封地,卯足勁把軍費預算添油加醋地算了出來,李二陛下看到都心驚肉跳,這小子可真不要臉的,居然把地裡沒人造成的損失都算上了,怎麼不把“如果這人在家養頭豬過年還能賣大豬”也算上?!

李元嬰還覺得自己挺佔理的,這不都是打高麗帶來的損失嗎?既然要打了,那就得全算高麗頭上,讓他還!不能光投降認輸,必須一個子都不能少地還錢來!

李元嬰道:“我聽老李說,高麗可不要臉了,說投降就投降,一點骨氣都沒有,回頭又繼續幹壞事,我們得先把事情和他說們清楚,讓他們知道輸了要付出什麼代價,打明明白白的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二陛下覺得天底下最沒臉沒皮的就是李元嬰這小子,結果他還振振有詞地說人家不要臉!他收下李元嬰寫上來的摺子,讓李元嬰且先回去,他得和其他人商議商議。

李元嬰一走,李二陛下讓人把魏徵他們叫來,給他們看李元嬰上的摺子。

為了早早讓徵高麗之事有個定論,李元嬰是下足了功夫的,這幾天都在和小夥伴們費心蒐集資料和進行資料推算,雖說有的款項看起來相當無恥,但仔細一琢磨好像確實是該高麗賠的。

若是平白無故要人賠這麼多錢、割這麼多城,那是要叫人戳脊梁骨的,可要是先派個使者過去給他們選擇,讓他們自己決定聽不聽話、說明他們違逆大唐旨意要承受什麼後果,那不是挺名正言順的嗎?是他們自己選的!

魏徵木著臉看完李元嬰詳實有據的“軍費預算”,覺得李元嬰對戰爭的害處理解得還挺透徹的,怎麼就不用這個來勸說李二陛下別打,偏偏用來勸李二陛下明年再打?個混賬小子!

君臣一人坐下來一討論,都覺得提前劃出道道來的建議挺好,既然要打,那就不能白打,至少不能讓朝廷虧了。是高麗的錯,當然得讓高麗出這個錢!

至於那四十城,自然是大唐派人幫他們代管,要是他們表現好可以考慮還他們,表現不好就算了!

就是這使者的人選,長孫無忌等人都覺得李泰不太適合,李泰到底是李二陛下和長孫無忌的親兒子,讓他去做這事不太好,萬一高麗那邊突然發難對李泰下手怎麼辦?

別看李二陛下現在把李泰圈在封地裡不讓他回京,李泰真要出了事,他們這些沒阻止李二陛下選他出使的人保不準會被李二陛下記上一筆。

長孫無忌還提議:“照我看,誰出的主意誰去最適合。”

魏徵嘴動了又動,終歸沒說出什麼話來。

這事他不能反對,他反對了,豈不是坐實了李元嬰在坑李泰。他知道李元嬰肯定沒那個意思,畢竟要是李二陛下真讓李元嬰去高麗,李元嬰肯定高興得蹦上天去!

李二陛下看了一圈,見沒人反駁長孫無忌的話,心裡覺得自家么弟在朝中真沒人緣,連個幫他說話的人都沒有,他王妃的祖父還是魏徵,整天橫眉豎臉一臉兇相!他拍板定案:“就讓青雀為正使,馬周為副使,擇日啟程前往高麗。”

決定完了,李二陛下又讓岑文本、褚遂良擬份國書出來,照著李元嬰的摺子擬,但是要寫得語句優美些、措辭婉轉些,總之,得寫得聽起來比較要臉,但是實質上還是那麼不要臉。

岑文本和褚遂良臉上的表情都很一言難盡。

不管怎麼樣,朝中的拉鋸戰總算拉下帷幕。李元嬰從魏徵那得知長孫無忌曾經提議讓自己去高麗,很是扼腕地跑去問李二陛下怎麼不答應,早知道還能讓他去,他就提名自己好了!

李二陛下挑眉:“你還敢去高麗?”但凡有人洩露出這主意是誰的手筆,李元嬰就別想回來了,人家高麗可能覺得反正都要被大唐打得回不了血,索性先弄死他再說!

李元嬰道:“怎麼不敢了?他們要是不先幹壞事,大唐又怎麼會要打他們?皇兄您都說了,我們大唐是仁義之師!我就和他們算算賬,他們還敢對我動手不成?也不看看我是誰的弟弟!”

李二陛下對這話很受用。當然,該打擊的還是得打擊。他睨著李元嬰說道:“出使的事你就別想了。”

李元嬰有這種一張嘴就能出損主意的本事,李二陛下真不放心他往外跑,挺怕一個不注意他就被人弄死了。畢竟,也不是沒人知道他都提出過什麼想法的,至少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他們就知道,而且他們看起來都不那麼喜歡李元嬰。

李元嬰本來就清楚出使肯定沒戲,聽李二陛下這麼說也不失望,又暗搓搓地提出去封地的事。

自從李元嬰從太原回來,不管話題是什麼他都能想法子繞到就藩上去。李二陛下聽他腆著臉再提,面上淡淡的,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只讓他先回去。

過了些時日,李元嬰收到了鄠縣那邊送來的葡萄和萇楚。葡萄是他教人種的,有些已經結果了,有些還在長,都被照料得挺不錯。這不,有人給他送來讓他嚐鮮了!

其實西瓜成熟時也有人送來了,但那會兒李元嬰在太原,沒吃著。

至於萇楚,那本是終南山中的野果,後來大夥發現挺好吃,就各自圈起來當自家的了。系統告訴他這東西其實就是獼猴桃,營養挺豐富,應季時吃點對身體好。李元嬰叫人切出來給他嚐嚐,酸酸甜甜的還挺不錯,便拿去給柳寶林獻寶。

這幾天天氣有些熱,柳寶林照著櫻桃酪的做法給他做萇楚酪,往切出來的萇楚果肉上澆些飴糖汁和鮮羊奶,再擱冰裡凍一凍,取出來嘗了點,口感很不錯,滋味也比現吃要好,便叫人拿去給李元嬰解解饞。

李元嬰吃了柳寶林給他做的萇楚冰酪,心情舒爽,感覺日子美得不得了。

這時李泰也回到了長安。

這是李泰就藩後第一次回長安。一路走來,李泰心裡始終憋著一股氣,很想去找李元嬰問個清楚: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放過我啊?我不叫你么叔了,叫你祖宗行嗎?!

可到了長安,李泰心裡那點氣突然沒了。

要不是他父皇想讓他去,李元嬰再怎麼說都沒用,說到底,這是他父皇的意思。是好是壞,是高是低,其實都是他父皇一道旨意的事,逮著李元嬰恨實在沒意思。至於父皇,那也不是他能恨的。

李泰規規矩矩地接旨,規規矩矩地準備,除了必須出席的場合,基本沒和任何人接觸。李二陛下兩年多不見這個兒子,覺得他瘦了,人也消沉了,有些心痛,留他說了會話,但父子間終究沒了往日的親密無間。

李承乾本來聽說李泰回來就很擔心,再知曉李泰被李二陛下留下,心裡更擔憂李二陛下會因為李泰撒個嬌又把李泰抬起來。這種事他以前經歷過太多回,由不得他不多想。

就在李承乾坐立難安之際,賀蘭楚石找過來說侯君集想和他見一面。

李承乾和侯君集沒什麼接觸,但賀蘭楚石是他身邊的人,又是侯君集女婿,他想了想,叫賀蘭楚石把侯君集帶到東宮。

侯君集是來投效李承乾的,實在是他被壓著沒事可做,想走走東宮這邊的門路。別看他位列凌煙閣,實際上現在只是個沒實權的富貴閒人,這樣的日子叫他如何過得甘心?

侯君集朝李承乾抬起自己的雙手說道:“殿下,你看我這雙手可還用得?若殿下用得上,單憑殿下差遣!”

李承乾心中一跳。他穩住心神勸勉了侯君集一番,說來年朝廷徵高麗,必定有這雙手的用處。

侯君集見李承乾只說朝廷,不提其他,心裡有些失望。若不是沒自己的機會,他怎麼會來投效李承乾?他跟著李二陛下打天下的時候,李承乾還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子,現在也好不到哪裡去!

原以為東宮在軍中沒什麼得用的武將,只要自己表露投效的意圖李承乾肯定會萬般熱情,不曾想李承乾居然連拉攏他的姿態都沒擺。

侯君集不好拉下臉再說什麼,想到李泰回京之事,便說起另一件事:“聽聞魏王回京後不曾來拜見殿下?當真是目無兄長!”

李承乾道:“青雀此番回京是有要務在身,既已見過了,就不用另外拜見了。”

侯君集意有所指地道:“這‘要務’可是滕王替他求來的。”

李元嬰這人侯君集看不透,但自從李元嬰來獄中勸他認罪,他對李元嬰便多了幾分關注。經過這幾年的觀察,侯君集發現不知是有意的還是運氣著實好,李元嬰行事看似沒有章法,實際上卻每次都十分巧妙地踩在安全線上。

既然投效東宮不成,侯君集想往李承乾心裡埋根刺,讓李承乾警惕警惕李元嬰這個邪乎的傢伙。

這小子整天左右逢源,做什麼都像在玩兒,偏李二陛下慣著他,李承乾又和他親近,著實讓人礙眼!

李承乾客客氣氣地送走侯君集,想到侯君集最後提起了李元嬰,心情居然奇妙地安定下來。

對啊,這事是李元嬰提議的,李元嬰總不會害他,他擔心什麼?何況青雀現在也不是當初的青雀了,哪怕他還是對東宮之位有想法,也沒人再往他身上下重注了。

李承乾豁然開朗,每日勤勤懇懇地跟在李二陛下身邊學習如何處理政務,見著李泰也能擺出好兄長的架勢詢問侄兒們的近況,還問他可有請得名師,沒請到的話可以從弘文館撥人過去,么叔說了,好的老師很重要,給侄兒們開蒙一定要選對人。

李泰著著實實被李承乾的好哥哥好伯父作派噁心了一把,只想早點出使去!

這傢伙該不會是跟李元嬰學的吧?!

要不怎麼一個兩個都關心起他兒子來了!

李二陛下對此卻很滿意,覺得承乾總算有點兄長的樣子了。他們兄弟間哪怕有些嫌隙,也不必延續到下一代,回頭讓小孩子湊一起處一處,兩家的關係自然回來了,也算是另一種和美圓滿。

李二陛下一高興,終於把讓人把讓李元嬰就藩的旨意擬了出來。

只不過這旨意才送到中書省那邊,房玄齡等人就炸了,聯袂找李二陛下提反對意見!

作者有話要說:

侯君集:殿下,讓李泰回來的主意是滕王出的!

大侄子:對啊,原來是么叔出的,那我放心了。

侯君集:?????

早早更新!

勤快如斯!

居然有人想謀害全勤君!不可能!全勤不會輕易倒下!

有人說去封地就完結!為什麼去封地就完結!不可能的!小王爺才區區十四歲!都沒去幾個地方,憑什麼完結!難道寫得很像要完結嗎!qaq甜甜春受到了驚嚇,需要大家澆灌營養液壓壓驚!(喂)

注:侯君集確實和承乾說過“此好手,當為用之”然後兩個人就密謀造反了。古人記錄的東西真有意思,比如隋煬帝逃亡時攬鏡自照,十分痛苦地感慨:“我這大好的頭顱,將來不知會被誰人砍去!”(大好頭顱,誰當斫之? )真是悲傷之中又帶著一絲絲沙雕自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