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回檔1990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章:你好,關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章:你好,關公!

李去病匆忙地吃完飯後就和廣軍一起騎上腳踏車去上學了。

村裡到鄉中的路還是土路,一路的各種小小的坑坑和細細的溝溝,坐在二六車那鐵質的後座上,李去病感覺自己的屁股已經不是自己的了。

“也不知道這條路什麼時候能修成柏油路。”李去病無話找話地說。

“我聽我爸說再等兩個月收了秋就該修了,每家每戶都要出人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你看標語說的多好!不過咱們這裡修了路也富不起來。”

“為什麼呀?”

“咱們這裡,一不靠海、二不近山,沒有礦也沒有什麼資源,更沒有什麼大的工廠也沒有什麼學校,除了產糧食和人多之外就什麼都沒有了。難呀!”

不知道為什麼,李去病非常想和這個兄弟一訴衷腸。

也許實在是憋得慌吧。

“照你這麼說,咱們這裡不是還要窮下去。”

“可不是麼?你看電視上的燕京的樓多高呀。再看看咱們的縣城,最高的3層樓!”

“是呀,要是咱們這裡能有燕京那麼好就好咯!”

“想得美。對了,廣軍,將來你準備做什麼呀?”

“我呀,我想考中專。”

“考中專那麼難,如果考不上怎辦?”

“考不上我就去當兵。”

“可你是農村戶口,當兵就兩年,回來後也不安排工作,你準備幹嘛?”

“我也不知道呀,除了當兵和考學好像也沒什麼可以做的了,就剩在家種地了。難不成要在家種這幾畝地?”

“也是。要好好學習,爭取考學考出去,要不然真要在家種地了!”

“是呀,種地多辛苦呀,起早貪黑的,沒幾年就累成小老頭了。”

在兩人的東拉西扯中,學校到了。

沒有什麼特別的,晚自習,然後睡覺,一天的勞累讓李去病一覺睡到起床鈴響。

洗洗刷刷走進教室,迎接新的一週的到來。

李去病感覺到很奇怪,因為每個見到自己的人都會盯著自己看幾眼。

難道自己臉上有髒東西或者其他不妥?就趕快問同桌:“小東,你看看我臉上是不是有什麼髒東西呀?”

鄭小東仔細地看了李去病幾眼說:“沒有呀。”

“沒髒東西為什麼大家都會盯著我看?剛才你好象也盯著我看了!”

鄭小東一下子樂了,嘿嘿一笑,說了一句:“關公,你好!”

一頭黑線從李去病的頭上掉下了:“什麼關公?什麼鬼?”

“你是關公呀!”

“我怎麼成關公了?”

鄭小東扭過頭去借了第二排一個女生的小鏡子,遞給李去病:“自己照鏡子看。”

李去病急忙接過鏡子一照,我靠,真是關公!演關羽不用化妝!滿臉通紅!

靠!這肯定是昨天曬的!自己本來就白,這一曬就變成紅的了。

當李去病還小鏡子的時候,第二排的幾個女孩子看到李去病的樣子,也一下子樂了。

“哈哈,神經病變關公了!”

“哎,神經病,我聽說元旦節的時候班裡要組織活動,要大家表演節目,我看你去演關公得了,再去找把木頭刀,關公耍大刀!”

“你還可以找咱們班那個胡志磊,他又黑還有鬍子,可以當張飛,再找個劉備,你們3個結拜!”

......

三個女人一臺戲,古人誠不我欺!

雖然只是幾個小女生,李去病也被戲謔的不輕!幸虧不是大學,要是大學,估計就不是幾個女生了,那會是全年級的女生一起圍觀關公!嗯,要是在大學一定要收她們的參觀費。李去病恨恨地想。

“幾位女俠嘴下留情,老關我在這裡求你們了!”

“哈哈,你還老關,你是咱們班第二小的好不好!”

“好吧,幾位姐姐饒了在下吧!”

“關弟弟,你昨天在家都幹嘛了?怎麼一下子就變關公了呀?”

李去病嘆了一口氣,故意哭窮道:“沒辦法呀,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昨天我可是切切實實地在太陽底下忙活了一整天。”

“得了吧,我可是聽說你是你們家的寶貝蛋兒,在家什麼活都不幹。”

“你打聽我了?為什麼打聽我呀?難道你暗戀我?”

李去病一句話結束了整個閒聊,畢竟那個年代還是一個保守的年代。何況還是剛剛進入初中的小孩兒,更是保守。李去病這句話一出,整個聊天就完全無法進行下去了。而且,被李去病說的那個女生的臉一下子就變成了紅布,趕快把頭低下,不敢再抬頭看李去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去病當關公整整當了半周,到週四的時候臉上的紅才慢慢地褪去,下次一定從早上起就戴上草帽,不能再當關公了。

透過寶民叔的關係,李去病很快就找齊了初中三年的課本。

當李去病拿到課本之後,李去病和任課老師的矛盾也就來了,因為他不聽課,第一排在老師眼皮子底下竟然不聽課。不僅不聽課還在課堂上看其他的書!這簡直是在挑戰任課老師的權威。

班主任谷偉是第一個行動的,當他把李去病看的那本書拿到手裡的時候,谷偉愣住了!

一本初二下半學期的語文書。

“李去病,你怎麼不聽講?”

“你講的我都會了呀!再聽講那是浪費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浪費時間是可恥的!”

“...你說你都會了怎麼證明?”

“課本上的文言文和古詩詞你隨便抽,我都會背!”李去病說完後一吧咂嘴:“不僅初一上半學期的,下半學期的我也都會背了。暑假的時候我都背完了,所有的課文我也讀完了。”

英語老師、數學老師、歷史老師......李去病再次名揚全校!

初中的生活真的是太無聊了,李去病所做的就是把曾經會背誦的古詩詞再撿回來、那些看了會拼寫但寫下就出錯的單詞再重新記憶,數學公式再次重新熟悉——但這些的難度都比不過書寫,上輩子用了將近20年的電腦,用筆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以至於重生後第一次想在筆記本上寫點什麼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寫了一句拼音。寫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麼,寫完後仔細一看:靠,拼音!整個人頓時凌亂了!

家裡的磚窯早就開始燒磚了,在前兩窯磚由於控制的不好有不少廢品後,後面就很少有廢品了!李去病的的溫度計、溼度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以至於大人在做什麼決定的時候都要找李去病商量商量。

隨著時間的流逝,樹葉黃了,秋天到了。

下午就要放秋忙假了,同學們的心也早已不在課堂上了,早已飛向了田間、地頭兒。

下午在上了一節課之後,整個校園頓時沸騰起來,收拾東西的、呼朋喚友的、高聲呼喊的,人聲、收拾東西的聲音、腳踏車聲、腳踏車鈴聲聲聲入耳。

李去病的東西早上起床時就收拾好了,也沒什麼東西要收拾,回到寢室提起自己的蛇皮袋就開始找廣軍一起回家。

這個時代農村的天空是藍色的,沒有後世秋收時那整日霧濛濛天空;這個時代農村的空氣是清新的,沒有後世秋收時那股煙熏火燎的味道;這個時代農村的道路是行人稀少的,沒有後世那來來往往的各種車輛;這個時代農村的勞動是辛勞的,沒有後世秋收時那慢慢悠悠的悠閒。

當李去病回到家裡的磚窯時,平時人聲鼎沸、異常繁忙的磚窯就剩自己的家人了,親戚、朋友、幫工都不在了。

黃淮平原的秋收相對比較簡單,玉米、大豆、紅薯、芝麻、花生這幾種農作物佔了絕大部分。

收玉米是一個辛苦活。

掰玉米的時候需要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裡鑽來鑽去,玉米葉那喇手的刺激和煩人的碎屑、玉米纓子那惱人的粉末,再加上炎熱的天氣和密密麻麻密不透風的田地,忙碌上一會兒就會讓人全身發癢、汗流浹背。

砍玉米稈則是一項氣力活兒,一畝地幾千棵玉米,要一棵棵地用殺勾鏟(當地俗稱,一種砍玉米的專用工具)一顆一顆地砍倒。由於玉米的根系發達,砍玉米的時候要儘量靠近根部,要不然就會留下大大的根部,對犁地、耙地都有影響。但是越靠近根部根系就越發達,就越難砍、越費力。

運輸相對來說是比較輕鬆的,只需要把玉米從地里拉回家就OK了,但是玉米產量較大,一家至少有萬把斤,要一車一車的拉回去,也是個力氣活。

拉回家之後就是晾曬,把玉米棒子編起來,掛在架子上可是晾曬。如果遇到天氣不好,那就需要好好遮蓋、通風,以防止發黴。

脫粒,不僅僅辛苦,而且耗時很久。九十年代的玉米脫離全是手工,用大螺絲刀頂住玉米粒的一排用力地推下去,一排玉米粒就自然而然地掉落。一個玉米棒子推個四五排粒之後就用手把剩餘的玉米粒一粒一粒地都掰下來。

晾曬,這是收玉米最後一道過程,把玉米粒拉到場裡晾曬幹,然後裝袋。

這就是收玉米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