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死心的楊景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死心的楊景堂

晚上,李明峪在官署後宅設宴為趙烈接風洗塵,中午已經在範記酒樓有過接風宴,所以晚上的時候,就是家宴性質。

李明峪的夫人,兩個兒子,李濟、李弘,兒媳蔣氏、盧氏,兩個孫子,一個孫女以及李霖全部作陪,男人一桌,女眷一桌,因為趙烈同李家的熟識,兩桌之間沒有放置屏風。

李濟已是而立之年,氣度沉穩,言語溫和,頗有乃父之風,四年前高中舉人,李弘二十四五,面色蒼白,身形消瘦,保有幾分年青人的朝氣,對於趙烈的海外經歷十分的好奇,多有問詢。

當然,李明峪對於趙烈的事情沒有同兒子們詳談,只是說年輕人不願安於荒僻衛所,更喜出海多加歷練,因此久不在任,庶務多交於他。

李霖則是默不作聲,只是在一邊聽著眾人閒話,很是有點悶。

“李大人此番回來在千戶所安居幾日?”李濟問道。

“幾年以來,來往海上,經風見雨,多有疲累,此番恐怕是要多休息些時日了。”趙烈也是確實有點厭倦海上路程。

李霖的目光閃動,但是沒有多言。李夫人注意到這點,心中更是鬱悶,兩年來多次談及婚事,李霖只是不允,言道無心出嫁,願在家中侍奉父母,讓李明峪老兩口是心急如焚,不過也是知道她的性子,麵皮薄,過於自傲,如果用強後果不堪設想,也就拖延至今。

“海外仙山多是怪力亂神之說,不可輕信,反是大人所轄千戶所軍戶們生活安逸富足,乃是大明首屈一指之地,此為大人之政績。”李濟說道。

“大哥所言極是,大人之功德在千戶所中人人傳頌,和相鄰千戶所比,更是雲泥之別,如今相鄰人家都是以嫁入大人千戶所的軍戶家為榮。”李弘喝點米酒後。臉色微紅,好了不少。

“本將經年在外,所內諸事多是李先生操勞,本千戶所能有今日皆李先生之功。”趙烈急忙推辭。

“大人不必過謙了。我在此地不過是以大人吩咐行事,若是有功則是微末之功。”李明峪笑道。

“可惜,大人乃是武職啊。”李濟嘆道。

他們兄弟一路走來,多地災荒,餓殍遍地。盜賊橫行,如不是老父派人護送,恐到不了此地,只是到了千戶所見到世外桃源般的情景,兩相對比,對趙烈更是深為佩服,也為之嘆息,在他這個舉人眼裡,趙烈畢竟是粗陋武職,不可能得到治世的機會。

“當今之世。本將幸為武者,內可安邦護國,外可擊殺敵酋,幸甚啊。”趙烈長笑一聲,朗聲說道。

兩兄弟面面相覷,他們通曉史書,當然明白歷朝歷代只有亂世武將才能顯名,趙烈這話就是暗示亂世將來。

李明峪心情複雜的看著面前的高大黝黑的青年男子,在他身上已經不見了迷惘和青澀,如今在他面前的是一個充滿自信、威嚴。還有野心的藩主,是的,李明峪給趙烈視為趙藩的藩主,坐擁數萬水步軍。鉅艦數十艘,東臨大海,坐看大明風雲,伺機而動。

沒有人象他那樣的明白趙烈的可畏,幾年前預言關外建奴必成大患,大明內部不穩。

如今建奴圍困寧錦。大明在遼東只剩下寥寥數城,就連朝鮮也被建奴打的滿地找牙,屈膝求和。

自去年來,陝北、山西乾旱少雨,莊稼歉收,絕收,大明內閣、戶部卻拿不出銀錢來賑濟災民,坐看餓殍遍地,民亂遍起,處處烽火,彈壓的軍兵連糧餉都發放不全,何談綏靖。

民亂未止,兵亂又起,西南夷亂,東南不穩,山東等地歉收,大明真的是大亂不止,處處印證了這個年輕粗鄙之武將的預言,當真是可怕之極,如果趙烈是粗鄙之武夫,那麼大明朝廷上下皆是有眼無珠之人。

“酒後之胡言亂語,實不足論,不必掛懷。喝酒,喝酒。”趙烈看到兩兄弟驚詫的表情,不禁莞爾,還是高估了他們的承受能力。

“大人,他們自曉事以來就苦讀經史,從未出門歷練,空談尤多,不比大人,雖年紀輕輕已是上陣殺過建奴,下馬治理衛所,久經歷練,不可道裡計。”李明峪無奈說道,自家的兒子雖比趙烈年長,不過閉門讀書不通庶務,與趙烈不可比。

“父親,如今各地雖不甚太平,也未必如大人所言那般危急吧。”李濟說道,也是對於趙烈說法的一種委婉的反駁,畢竟趙烈父子是老父的東主,不好直接駁斥。

李弘則是橫了趙烈一眼,很是不忿,不過是個黑炭頭,多些閱歷而已,父親讚譽太過了。

“今日家宴,此事日後再說。”李明峪打斷話題,自家兒子的疑問日後自己自會明言,就不再此多言了。

“大人,小女子聽聞西夷大多紅毛捲髮,不知是否如此。”李霖問道,她是以此來轉移話題,讓兩位兄長不必過於尷尬,當然對於提及的夷人事宜,她自有思量。

李明峪夫妻對視一眼,對於李霖的心思心知肚明。

“西夷分為幾十個國家,有的是黑髮黑眼睛,皮膚比我們略白,有的是黃髮,紅發,藍色眼睛,或是綠色眼睛。種種不一而足。眼窩大多深陷,顴骨隆起,身量比我明人高些。”趙烈笑著普及,他心道女人就是關心如此八卦問題。

“鬚髮,眼睛還有如此顏色,嘶,如此豈不駭人。”李弘驚道。

其他人包括李霖在內也是齊齊點頭,紛紛贊成。李明峪無奈搖頭,這是李霖不忿,暗貶夷人,提點趙烈。

“這個不一而足,有的西人很是耐看,有的確是駭人。”趙烈心道,這就看個人的看法了。

無論東西方的人種都有英俊美麗的也都有醜陋駭人的。他是全然沒有體會李霖的意思,作為後世來人對於所謂華夷之辨沒有太多的感想。

趙烈此後又回答了若干西人的問題,包括食物、服飾、禮儀等等不一而足,各人各有所好,女人們當然對於服飾、禮儀更感興趣,李家父子則是對於西人的議會、內閣等更感興趣。

家宴在八卦之聞中結束,趙烈好好做了一番普及功課。

登州南大街一個四進三重的院落裡。也在進行一番對話,話題可是不太輕鬆。

登萊都指揮同知楊景堂安坐書房主位,下首坐著一位髮髻灰白的軍將,兩人一邊飲茶。一邊敘談。

“常大人此番前往靖海衛,本家多有助力,想來常大人資歷深厚,深孚眾望,也是當仁不讓的人選。”頗有氣度的楊景堂笑道。

尼瑪。都是你們逼我前往的好不好,什麼深孚眾望,資歷深厚,還不是拿我家長子世襲的職位威脅與我。

明代軍戶都是世襲,就拿鼎鼎大名的戚繼光來說,就是在十七歲時接替病逝的父親就任登州衛指揮僉事一職,不過世襲只是保證了軍職,是否佔據實職,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今軍將實職僧多粥少,大多軍戶世襲不過就是個虛職。領取些不多的餉銀罷了,兩代而默的例子數不勝數,常汝寧為了長子也是拼了。

“本將能夠從登州衛指揮同知升任靖海衛指揮使,都是楊大人抬舉,本將在此拜謝大人,小小石島的事情本將必會盡心竭力。”心中雖然腹誹,不過,常大人口中確是恭維有加。

“常大人,此番石島事宜,只需尋得趙烈此人的短處。將其貶斥即可,我等需要的是包括石島在內的左千戶所千戶職位。”楊景堂此時將心中所想和盤托出。

對於石島為何如此得楊景堂的青睞,常汝寧不知,不過。他只是知道必須為楊景堂達成此願,事關家族存續。

“楊大人,聞聽此人是剛剛升任登萊都指揮同知,威海水師指揮使趙海明的次子,如將其貶斥,其父豈肯善罷甘休。”常汝寧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常大人不知。家兄在京中早已打探明了,趙海明在吏部,兵部有些門路,皆是用銀錢打點出來的,沒有大的臂助,何況,此番也非你死我活,只是將其調往他處而已,趙海明應當不會為此大動干戈,即使退一步,趙海明不依不饒,本家也是不懼。”楊景堂傲然說道。

你不過是多多仰仗京中堂兄行事罷了,常汝寧心中腹誹,口中卻稱,“楊大人一族根底深厚,當然不是趙家可比,想來趙海明只能退避三舍了。”

“常大人過譽了,此番只要將趙烈貶斥調離即可,如此,本將定會讓常大人得償所願。”楊景堂說出了承諾,畢竟讓馬兒跑得快,就得不斷喂清草。

從內心來說,楊景堂不太願意用常汝寧此人,此人有些優柔寡斷,不是個太好跟班,做不到指哪打哪,但是能夠升任指揮使的資深軍將不是太多,他有把握掌控的更是稀少。

常汝寧年紀已是五十有餘,對於嫡長子的世襲實職的奔走不是一兩日了,楊景堂就從此下手,利誘常汝寧聽命從事,當然讓其升任指揮使也是頗費了周章,楊景堂自認對得住常汝寧了,下一步就看常汝寧的行事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話說費盡周折,驅離趙烈,楊景堂是對趙烈的幾處生意很是看好,一旦到了他的手裡,憑著楊家在登萊的人面這幾個貨品更要紅火。

最為緊要的是楊景堂看中了石島這個港口,他早就相中了這個港口,家中到朝鮮日本的船隊都是私船,當下都是在別的豪族私港靠港,受制於人。

不過,石島灣從無到有疏通港口,建造筧橋碼頭,建造庫房、住所所費繁巨,只好放棄,此番趙烈將石島修造起來,楊景堂可是垂涎欲滴,只要將趙烈貶斥,這塊肥肉就算入嘴了。

當然順道將年前當眾被趙家打臉的仇也一道報了,豈不快哉。趙海明不好動作,趙烈這個在都司內的還不好動手嗎。

常汝寧當然知曉將趙烈貶斥調離後,楊景堂必會將心腹之人安插在左千戶所千戶一職,只是這與他無關了。

兩人的會面沒有逃脫軍情司的窺伺,不出兩日,趙烈就得到了常汝寧升任靖海衛指揮使的訊息,同時軍情司也遞上了常汝寧的資料,以往任職,家族人士,住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