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被蘇軍俘虜最新章節列表 > 天國曆險記 第18章(宮中查案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天國曆險記 第18章(宮中查案一)

天國歷險記(長篇小說)張寶同

那天,國王將我召進湖心苑,滿心憂鬱地對我說,“我有個故事想講給你聽。”我還從未聽國王講過故事,就說,“甚好,國王的故事一定不同凡響。”國王迷了迷眼睛,像是沉浸一般地講道,“這是一個貴人與貧女的故事。事情發生在不久以前。貴人出遊時遇見一民女。那民女年方二九,身材勻稱,步履端正,神態安祥,秀色迷人。貴人見得此女,心魂若失,再見此女家中窮困,更覺得此女可憐可愛,便娶了女子為妻。那女子知恩圖報,對貴人侍奉極周,加之那女子性情溫和,心智極靈,使貴人更是憐愛不已。但只是那女子常常抑悶憂鬱,不苟言笑,使貴人心有疑慮,卻不能解。貴人便想莫非是嬌妻另有所愛。於是,貴人便想一試嬌妻是否真心愛他。一日,貴人私下出外巡遊,日久未歸。有人就說貴人怕是途中遇難了。那女子便四處派人尋覓查詢,終無結果,所以,也就不再尋找了。不久,妝扮農人的貴人便發現嬌妻開始與一年青英俊的男子相好,兩人恩恩愛愛,朝夕不分,過去那種抑悶憂鬱全然不見,臉上整日掛著嬌媚與迷人的光彩。貴人私下一打聽,才知那後生原本就與嬌妻是一對相好的戀人。”國王說到這裡,就停下話來,長長地舒了口氣。

我朝國王望了一會,問道,“後來呢?”國王說,“後來嗎,朕也不知,故朕要將故事說於你聽,欲請你來作一後續。”原來如何,這有何難,於是,我連想都沒想,就說,“想畢這貴人是個達理明智之人。他發現嬌妻屈嫁自己完全是由父母作媒,實出無奈,而嬌妻所真愛者乃是過去的戀人。於是,他百思不解:覺得自己雖身為貴人,享有富華,卻不如一年輕後生。他雖是痛心傷感,但還是心懷慈悲,覺得夫妻唯有真情才能彼此親愛,和諧美滿。於是,他便毅然埋名隱居,成全了一對美滿姻緣,為天國的愛情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

國王聽罷,略微思索,然後微然一笑,說,“此段後續甚妙,若是貴人愛妻如命,難以棄捨,該當如何?”我搖了搖頭,說,“若是如此,龍華還尚且不知,待容龍華思緒之後,再為陛下作答。”國王說,“旦能早知公子之後續。”

公主聽說我來了,便使文娟請我去素馨苑吃午飯。吃過午飯,我藉故要回雲臺議事府。公主便親自送我出後宮。路過春意苑門前時,我問公主,“英兒可好?”公主輕輕地搖了搖頭,說,“她整日只是在屋吹曲,曲調幽怨,人也少有笑顏。”聽著這話,我馬上就想起了剛才國王給我講的那個貴人與貧女的故事,原來,那個貧女便是英兒,那個貴人便是陛下自己,他是在用一種婉轉的方式講自己的故事。可我卻憑空癔想地給他續了一個天方夜潭式的結局。這樣想著,我頭頂不由地冒出了一身冷汗。我覺得應該馬上糾正錯誤,重新給他的故事續接一段圓滿的結局。於是,我對公主說我想去見陛下,便與公主分了手。

來到國王湖心苑的曲橋上,我見國王的侍女正迎面從曲橋那邊走來,便說我有事想見陛下。侍女應了一聲,便進到屋裡秉報。一會,國王親自出來迎我進到了書屋。國王賜過座,便說,“想必是公子已將那段後續想好了。”我說,“是的,只是不知是否貼切,還請陛下指點。”國王說,“不必客氣,請講便是。”

我喝了口侍女為我端來的熱茶,清了清嗓子,說,“其實那貴人有所不知,那與他嬌妻一同相處的青年乃是她的兄長。那女子因丈夫離去,整日鬱鬱寡歡,家人便派得兄長來寬慰撫勸,以免那女子極度悲傷。久而久之,貴人得知真情,才大為醒悟,覺得自己因一絲疑念便使嬌妻受苦之深,還差點冤枉了嬌妻,甚是羞愧,便整妝回返,向妻子匍匐請罪,請求饒恕。妻子見貴人並非真死,便喜出望外,只是責怪貴人不該如此。此後,貴人與嬌妻便相互起誓相愛一世,再不分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聽過我的故事,國王神態為之一振,面色和悅地對我說,“公子所言,出乎朕之所料,甚妙,甚妙。”見國王的情緒較好,我就說,“陛下,龍華有一請求,不知當講不當講。”國王說,“公子但講無妨。”我說,“大學士已有預邀,要龍華留學村講學。龍華也有久留學村之念,好多讀史書,習練劍術。不知陛下能否予龍華以學村亞父之名?”其實,這並非我的意願,學村雖是習劍讀史之清靜之地,但生活沉悶呆板,況且我從小讀書至今,從未間斷,早已對讀書有疲憊厭煩之感。如果是偶爾讀讀也罷,但要是天天坐在案邊燈下靜靜地讀書,真不如騎馬出外觀景坐客,或是坐在依蘭的織布邊跟她聊天閒諞。但是,學村的生活會使我整日忙於講學,形成比較穩定的生活習性,從而漸漸淡漠與王宮的來往,遠離這片是非之地。

國王略微沉思,輕出了口氣,說,“不瞞公子,朕本想留公子擔任王宮都尉,只是你喜好文采,卻不擅劍術,故一直未做安排。今你欲赴學村講學,此事甚好,望公子能苦練劍術,精讀文史,將來以作大用。”聽國王如此坦言,我十分感激,說,“陛下宏恩,龍華一世不忘。”國王說,“公子身為亞父,學術甚忙,切不可從此疏遠王宮,絕少來往。”我說,“龍華萬里孤魂,舉目無親,早已將王宮當作了自家,豈有舍家忘情之理。”

自我來學村之後,大學士因我而設定了《樂譜識記》、《大漢史今》和《天外故事》的課程。這些課程主要是為高年級講授的,所以,我經常往返於梁川與葡萄園之間給學生講學。如果說僅為講學還不算忙,但是,講學之餘還要編寫這幾門課程的書稿,以作教材和史書儲存,傳於後人。在天國,筆墨紙張為奢侈品,極為短缺和金貴,百姓家中幾乎無書可讀,民間的趣聞與資訊主要是透過口頭形式傳播。所以,聽故事便成了天國百姓最為普遍和廣泛的文學娛樂形式。每到冬季農閒之季,男女老少便會圍在火盆四周,饒有趣味地聽著老人講各種各樣有趣的歷史故事。這些故事多數都是大學士或是丞相府中的史書裡的記載,被一代又一代人無止無休地傳播著。

(請關注張寶同的簽約作品《詩意的情感》紀實著,精短散文、生活隨筆和中短篇小說,正在上傳《貴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