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水門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零八章 亂想三國(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零八章 亂想三國(四)

然而劉禪是不是真的喜歡這樣,兩人在一起的時候,劉禪是甘之如飴並且會故意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來讓張星彩保護。可當劉禪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那種對於自己的無力有著深深憤恨,那種想要變強的壓抑情緒,都在努力的釋放著。然而當張星彩出現的時候,劉禪也會非常迅速的轉變回原本的樣子。

這裡面其實還體現了一點,即使劉禪沒有強大的武力,但從智商和情商上也絕對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個人,之所以刻苦訓練之後,依然還保持原本的病弱,是因為兩點,一個是劉禪本人對於張星彩的保護。將門女子,在小說裡面都有一種巾幗不讓須眉的說法,像是楊家將裡面的穆桂英。而既然是小說裡的人物,自然都有一種差不多的氣勢。

但劉禪為了保護自己的妻子,加之之前留下責任感,讓張星彩自己為了完成保護劉禪的使命,也不能出門去參加這殘酷的戰爭,這樣的選擇不失為一種責任感的體現。

劉禪之所以顯得不堪,是因為無論是劉備個人,還是後期的諸葛亮輔政時期,這兩位都過於擁有自己的執政方式以及掌控能力,劉禪本人就是想實踐自己的想法,也很難去實施。加之即使是丞相死後,整個國家內部其實也是激起了一些波瀾。

姜維這個人,雖然實戰經驗豐富,戰略戰法夠強,可自然有一點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情商不太夠。否則也不可能讓諸葛亮用一點反間計就招降了他。

當然當時的曹魏集團內部,也是有些混亂。可姜維但凡受一個人喜歡,也不至於被逼的那麼慘。最終不得不投降。

而即使是歸降了蜀漢,還一直不能理解劉禪的政策,兩人之間的矛盾也是越發強烈。

而劉禪的高情商在此時也就又一次體現出來了,你不尊重我,沒有關係,那你自己遠遠地去屯田,我也就眼不見心不煩,你怎麼罵我說我,我也就不在乎了。

尤其是劉禪投降之後,姜維還想連同鍾會造反的時候,就更能體現出劉禪的情商了。畢竟都是忠臣良將,連自己想要效忠的國家都沒有了,也就沒有必要再去獻出自己的生命了。

畢竟整個蜀國的國力,劉禪心裡絕對是清楚的,否則也不會做出這種投降的決定。無論是曹魏還是其他,只要投降,這個國家的國民,這個國家的根基就不會受到影響,如果真的統一了,整個漢民族無論是誰當家做主,都是可以的。如果不能統一,並且暴政連連,那這留存的力量也能成為反抗的星火。與其拼死抵抗,造成一個較大的損失,讓南蠻這邊入侵,不如將這地方留給漢人自己管理。

雖然劉禪丟失了自己祖輩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但我認為,像劉禪這種做法才是最正確的,蜀漢的滅亡,不是因為管理或者國力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人才儲備以及地理環境所導致的。而劉禪直接開城投降之後,最重要的是,人留了下來,只有有人,才會有所謂的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傳承。而人沒有了,就什麼也沒有了。劉禪這樣的遠見,以及劉禪這樣的灑脫,才是最終劉禪良好結局的一種體現,也不得不說是劉禪自己在亂世當中的一種處世之道。

猶記得在遊戲當中,劉禪他投降之後,在司馬昭的招待之下,宴會上奏響了蜀國的音樂,頓時這些從蜀國投降的將領紛紛垂淚,或者憤恨。但視線轉向劉禪的時候,他的臉上依舊是那種表情,溫和陽光且帶著淺笑。留下了那句樂不思蜀的成語。

劉備和劉禪留下了屬於自己的仁德文化,無論最終的結果是否是好的,但劉禪的放棄對於整個漢民族再次統一做出了貢獻。而作為另一個由漢族人統治的統一王朝建立的奠基者,司馬昭的人生,其實也並不像傳說當中的那個樣子,非常的陰險齷齪。相對來說,劉禪如果是受到時勢和教育影響,才不得不選擇開城投降,最終落了一個樂不思蜀的結局。而司馬昭就也是因為時勢造就了局面,才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不得不做出這樣的姿態,來應付即將到來的危險。

相對於只傳了兩代的蜀漢皇帝,曹魏這裡的皇帝似乎就短命的多,僅僅司馬懿一人,就熬死了熬死了兩位皇帝,又親自將曹芳拉下馬,也不得不說是一個奇人。

司馬懿這樣的一個人,長壽且精明,在真正值得輔佐的人手下,發揮著足夠的熱度。然而曹魏一直都有一個弊端,那就是任人唯親。當時夏侯就是因為娶了清河公主,沒有任何能力的他就一路升遷,成為鎮守一方之將。

而到了明帝駕崩之後,曹芳七歲登基,卻只是一個養子的身份。而大將軍曹爽作為曾經曹真的兒子,似乎還整合了一些東西,然而當曹芳登基之後,似乎人心膨脹,自然而然的排擠另一位託孤大臣司馬懿。

曹芳作為一個孩子,我們暫且不提,但曹爽可以說是許昌地界裡面,有名的人物,無論之前是怎樣的克己復禮,可聽信小人讒言,外加用人不當且戰局多次失利的情況下,曹爽依舊我行我素。

雖然曹操可能沒對司馬懿說過篡權的話語,可司馬懿也是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的,當年跟諸葛亮對一個旗鼓相當,並不是說司馬懿真的比諸葛亮差多少,而是因為司馬懿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只有存在外部壓力,內部的那些小人才不會來找自己的麻煩。

曹爽此人,大概真的跟他父親很相似,雖然擁有雄才大略,卻戰略目光卻略顯不足,雖然小說裡面寫的曹真非常不堪。可當年曹真做大將軍的時候,蜀漢和孫吳的勢力都是非常強大的。而到了曹爽這個時代,無論是蜀漢還是孫吳,都因為當年的夷陵之戰,沒有緩過勁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時諸葛亮已死,曹爽大將軍聽從小人讒言,打算靠著進攻蜀國取得一定的政績,而司馬懿的勸諫依舊不能阻止曹爽的舉動,結果被蜀漢大將軍費前佔山嶺堵路,後截斷退路遊擊。

經過一番苦戰之後,才得以撤退。而糧草牛馬則是損失殆盡,兵力也損失不少。但安全撤退這裡少不了當時的徵蜀將軍司馬昭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