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水門甲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二四章 間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二四章 間苗

機械化的推進,讓我們國家的牛從原來的主要勞動力,變成了現在的主要食品,地位雖然更迭了,但其在我們人類社會的作用,確實是一點也沒有減少的意思。

而說回我們自己種植的土地上,因為重新補過了苗,重新補過的苗都已經生長出了一些很嫩的苗。

可我們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那就是因為當時下雨前澆地的問題,剩下的兩畦玉米地裡面,因為並沒有澆地,所以並沒有出現澇災,也就導致了這裡重新補種的苗過於密集,這樣生長起來之後,會影響整個地塊的產量。

所以現在需要的是間苗這樣的活動,其實間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只有擁有足夠的空間,這個糧食作物才能夠擁有足夠的空氣流通,也就才能夠吸收足夠的二氧化碳作為光合作用的基礎,才能夠產生足夠量的肥料。也因為足夠的空間,才能夠讓每一顆秧苗享受到足夠的光照。

如果不是現在這種播種機播種的方式進行玉米地的耕種的話,其實過去的玉米都是需要間苗的。這是因為為了保證足夠的出苗率,不會因為種子的問題導致缺苗的狀態,過去的玉米種子都是要播種兩粒的。而等芽子生長到了一定的程度,將生長較弱的玉米苗拔出,才能夠獲得一整片長勢良好的玉米地。其實過去用牛耕時代種植玉米,這種播種方式也就導致了過去的玉米絕對像現在這個樣子這麼整齊劃一,收割也就變得非常困難。

過去收玉米的步驟,大概分為三步,第一步是掰玉米棒子,然後晾曬到一定的程度進行脫粒。第二步是砍倒玉米秸稈作為燃料或者青貯飼料。最後一步是用一種鋤頭將玉米秸稈埋在地下的部分刨出來,為了下一季的種植做好準備。

而現在,基本上都是用聯合收割機進行收割了。而秸稈這種東西,也就成為了一種綠肥,由秸稈還田機器直接埋入地下。

當然,現在的玉米聯合收割機,可能是因為技術原因,其實損耗浪費還是非常多的。有些小一點的玉米棒會被直接攪碎,而有些小的則會被遺落在地裡面。有些情況下,會產生卡住作業部的情況,如果不停機處理,也是非常危險的情況,經常有人會因為這樣的事情而命喪收割機。

但無論是這樣的收貨方式,這個種植階段,一定要做好管理方面的問題。像是我們種植的這個玉米,其實既不能算是春玉米,也不能算是正常季節的玉米。這主要是因為我們跟領導們協商的時候,耽誤了一定的時間,不過也是為了第一輪的草生長起來之後,用旋耕犁進行一遍除草後,可以減少一遍除草劑的使用。而種植的稍微晚一點,也能夠避免一些蟲子的滋生。有些蟲子就專門在春玉米生長的階段,侵蝕整個玉米秸稈,導致玉米減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這種蟲子還非常難以用普通的方式消除,似乎只能用一種含有藥物的煙燻方式,才能夠將這種害蟲完全清除。

而我們種植如果等到夏玉米種植的時候再繼續種植的話,就感覺有點晚了,畢竟這個草如果不擋住的話,到夏季再種植恐怕草長高了還要花錢整理。

所以我們現在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準備不長草而來的,所以為了這些東西,都是做好了應對的,這個間苗的事情,也就有我們自己解決了。其實本身我們在幹活的時候,也是找人過來幹一些重體力的活的,畢竟這個農活不是靠著體力就可以完全勝任的,還需要一定的技巧來著。

而間苗這種活動呢,就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了,雖然試驗田裡面可能苗間距離和行間距離都是有著嚴格的規定的,但到了露地裡面就不會有那麼嚴格的講究了,因為就是種植的再好,田間管理的水平跟不上的話,整個地裡的產量也並不會因為這個植株的密集或者稀疏程度有著很大的區別。

當然間苗這種活動,自然還是要看一個大趨勢的,不過這個活還是真的不好幹。首先說這個氣溫是真的不低了。雖然還處於一個春夏之交的季節,可這個季節當中,正午的時間還是非常的熱,加上需要低著頭向前進。整個距離大約有一百多米的樣子,雖然剛剛開始做的時候,可能還算好。

可幹一陣子這個間苗的活,就會因為頭腦充血加上這個炎熱的氣溫,產生一種激烈的眩暈感。總之當這兩畦玉米地弄完之後,誰的身上都是出了一身的汗,體力的消耗都算是一種小問題了。

但幹完了活之後,其實也就放鬆了很多。因為地裡面的草和水的問題,都暫時不需要考慮了,這樣的事情就讓人很放心。畢竟整個地裡面的事情還是有些多的。

不過既然是用播種機進行播種,這個播種機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首先是用播種機進行播種的話,這個種子的行距是基本上固定的,而株距則是大差不差,因為這是跟轉速有關係的。而填埋的深度也基本上是最適合出芽的深度。

而第二種好處就是化肥肥力損失不大,因為這個化肥也是跟著這個種子一起播種到土層當中的,所以不會出現跟澆水上肥一樣的情況,出現肥力不均勻的問題。

透過這次降雨以後的補種和排水,我們知道這個地裡面不能缺少一個排水系統,沒有排水的話,這個地澇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可這個邊坡的沖毀就是單位的問題了。所以張所長在這次降雨以後,就抓緊聯絡了董主任,打算解決這個排水的問題。

其實有高低差的排水,並不算是太麻煩,無非就是在地面上流淌的時間較多,而還有一點更加重要的是,這次降水也看出了整個淤泥的透氣性,是真的很差,即使是經過了幾次的深翻和旋耕,都不能夠解決這個土地的板結問題。

現在如果澆透地的情況下,用鐵鍬也只能挖下去那麼三十公分的樣子,而等著土地幹了之後,可以說就是走上去的感覺跟硬地沒什麼區別,非常的整體性,如果沒有機械的話,這個土地的耕種,估計是非常費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