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水門甲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五零章 乾旱(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五零章 乾旱(四)

隨著乾旱的持續,我們整個城市都已經進入到了一種緊急的狀態。畢竟這場乾旱已經持續了太久,已經乾旱到河床裡面都長草的感覺了。

持續的乾旱焦慮的不僅是農民,就連供水公司都開始緊張起來了。雖然我們這裡有著一個很大型的水庫。而其中的水也夠很多城市使用一個月到兩個月。周圍還有應急供水,可以供水庫使用。可就是這樣的狀況,持續性的無有效降水。造成了一些其他的問題。

就比如產生相應的蟲災,也許是因為這種乾旱少雨的天氣更適合蟲卵的繁殖和增殖,讓蟲子的數量越來越多。所產生的損害不僅僅會影響到農作物,就連種植的草坪都開始有發展蟲災的危險。

我們這裡都是沒有產生這樣的問題。但是其他的兄弟單位裡面就已經有產生蟲災的地方。工作群裡邊董主任專門提示了這個問題,可還是有一些嚴重的地方。整片草皮都有被蟲子吃光的情況。這大概也跟當時種植的草皮密度過大有關。

我們這裡種植的草皮相對來說,因為管理並不是特別得當,澆水數量比較少。所以草皮自身的密度相對來說比較稀疏。加上西邊綠化樹木,經常用藥。所以蟲子的源頭比較少。

而有些地方的草皮因為管理比較好,澆的水比較多。就讓草皮密度比較大,在一起的草皮過於厚密。發現蟲子的時候,整個草皮裡面蟲子的數量已經比較多。而用噴霧器噴施農藥的話,因為草皮厚度比較大,農藥很難從表層滲入到深層。這樣就導致了蟲子很難吃到沾有農藥的草葉。最終難以達到效果。

當然你不能說因為管理的好而產生了這樣的後果,就追究管理者的責任。畢竟因為乾旱而產生的蟲災。是不可預知的。而因為草葉比較厚實,遮擋住了蟲災剛剛發生時的狀況。

這有點兒類似於人生病,可能有一些體質比較差的人,生病的初期就會感到一種不適感。從而及時就醫,而避免疾病帶來的危險。而有些體質強壯的人,則會因為疾病並沒有那麼強的難受感。誤認為疾病並不嚴重,而拖延了病症最好的救治時期。

其實這樣的事情有很多。像是突然猝死的人,其實有一些人的體質就非常優秀。只是因為某些時候,因為一些突發疾病而死亡。有些人因為忽視了日常體檢帶來的威脅,依然滿不在乎的繼續平時的習慣。也可能產生如此的後果。

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得病的。這樣的或者那樣的疾病,不是我們想避免就能避免了。不能因為生了病而怪病人的管理不當,有些時候一種習慣對於某個器官會比較好,但可能會影響另一種器官的使用。這樣的情況沒有相關的知識是無法得到正確的判斷的。所以擁有這樣的結果,也不能思慮的太多。正確及時地面對病情,配合醫生的治療才是最正確的方案。

而我們說草皮發生了蟲災,也就是這樣的情況。本身我們做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為了讓草皮生長的更好,只是這種促進讓蟲子也生長的更好了,這就是無法想象的一種不良後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想辦法積極應對,而不是怨天尤人。

而因為乾旱的持續,我們這個城市當中的缺水已經到了一個極限。而為了緩解這種情況,我們局特意從上面要來了一些特批指標,只為了緩解我們這裡的旱情。

為了緩解旱情,黃河河務局特意像我們市供水兩億立方米,只為了緩解我們整個地區的旱情。不過這樣的情況出現以後,其實就出現了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因為這個河流也是分上游和下游的。而這個水流的速度也是從上游到下游流淌下來的。

可新聞一播出之後,就已經有村民迫不及待的過來詢問這個水的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只能笑著說道,‘這個你還是盯著河裡的水來的更加實際一點。我們可能還不如你們看見的早呢。’

但這次的旱情,其實也是特別的強力,據氣象統計來說,這次的旱情是在有氣象記錄以來一九五一年之後最厲害的一次旱情。所以這兩億立方米的水,其實對於我們整個城市當中來說,還是有一點杯水車薪的意思。

但隨著日子進入了七月份以後,其實也有著一定的陣雨的意思。而按照正常的防汛時間來說,其實已經到了主汛期,可河裡面的水還是有限的那麼一點。而大部分的人基本上也已經想辦法完成了換季澆灌,基本上苗出來之後,也就沒有那麼大的水量需求了。

剩下澆水的數量,也就影響著這個產量的多少了,而不太影響這個出苗的問題了。

這次旱情基本上也就算是成功渡過了,而天氣也漸漸的向著正常發展了。

而乾旱造成的影響,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嚴重,畢竟現在的水利設施增加的數量很多。而小型農村水利設施的興修,也讓這個農村澆灌土地變得不再那麼吃緊。

其實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就是,大部分的老百姓,如果有選擇的話,還是不太願意使用井水來進行澆灌的。即使是靠天吃飯,也不願意用井水來進行澆灌。這個主要還是因為我們這裡的地下水有些物質過於多,會影響一定程度的作物成長。或者是這個井水裡面的礦物質會影響化肥的作用。

如果不是沒有選擇的話,只要是有河水或者是灣水這樣的地表水,哪怕是有一定的汙染物,都會選擇這樣的水而不是使用地下水。

當然這也跟種植習慣有關係,畢竟我們能夠接觸到的人,都是居住在河邊的種植戶,跟那些遠離河流的農田不太一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種植方式和種植習慣,也並不是說沒有河水的地方,就長不出糧食來。這都是一種偏見罷了,其實還是說明了一種見識不足的問題而導致的認知偏差。

可種植習慣不能輕易改變,因為這附近的良種和肥料甚至還有藥物,都是比較適應於當地水土的,更改會產生不好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