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0854章 加速,加速,加速到人民覺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854章 加速,加速,加速到人民覺醒!

孔家回來了!

曲阜再次成了孔家的曲阜,百姓們剛種了沒幾年的地,被朱由檢一筆就劃給了孔家。

孔家自然是高高興興帶著聖旨來接收曲阜的孔宅和土地,可百姓們卻是茫然了。

當初朝廷不是說這些地都分給百姓了麼?

如今怎麼又給孔家了?

曲阜的百姓聚集在一起,面面相覷,他們茫然的看著宣佈聖旨的太監,茫然的看著那志得意滿的孔家人,茫然的看著這白茫茫的天空。

心中是無力還是憤怒?

百姓們不清楚,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現在是什麼感覺,大約是一切都毫無意義吧?

“皇上不是說,這地都給老百姓了嗎?怎麼現在又給孔家了?”

“我們祖祖輩輩給孔家種了那麼多年的地,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地,怎麼現在又要給孔家呢?”

“朝廷可是答應我們這些地都是我們的啊,怎麼眼下變卦了呢?”

看著不解的百姓們,太監還是很好心的解釋了幾句:“你們說的那是先帝,是先帝把地給你們的,但現在皇上換人了,所以新皇上有新規矩,這土地啊,本來就是孔家的,現在你們再還給孔家,也很正常啊。”

但百姓還是不解:“可是這些土地本來就是我們自己的,是後來被孔家強取豪奪的,為什麼現在朝廷把這些土地都算作孔家的?”

太監不知道怎麼解釋了,難道說孔家是衍聖公,孔家祖宗上有個孔仲尼?

而孔家則是得意的開始指揮地痞無賴們收取百姓們的土地,同時還表示歡迎百姓繼續給孔家種地,租子和以前一樣,孔聖人家裡對百姓還是仁慈的,不會計較之前百姓強佔孔家田畝的那些事,但是欠的這幾年租子,還是要還的。

這些話說出來,曲阜的百姓們傻眼了,這地被朝廷劃給給孔家了,人還要給孔家交往年的租子?

這世上哪有這樣的事啊!

百姓們剛享受了幾年新法新政,哪能忍氣吞聲?

於是百姓們紛紛去縣衙告狀,可到了縣衙百姓們才想起來,縣衙的縣老爺已經不是新黨的人了,如今這個縣老爺是一位老舉人,是最注重尊卑,最看重儒法的。

這個老舉人一聽百姓竟然敢告孔聖人家裡,當場下令讓衙役將百姓亂棍打出,面對百姓的哭嚎和哀求,老舉人很澹然的表示:“地是聖上給孔聖人家裡的,你們這些泥腿子有幸給孔聖人家裡種地還不滿足,真是貪心不足!”

“今日給你們點教訓,也讓你們知道尊敬儒法!”

告狀的百姓被亂棍打回來,百姓們徹底茫然了,這怎麼新法新政都沒有了呢?

大家才過了幾年好日子,這怎麼就又回去了呢?

經歷了上告無門,土地被奪,被地痞無賴們逼著交租並欠下了孔府的債後,曲阜的百姓們絕望了,原來的那個大明,真的回來了!

而不僅僅是孔家,朱由檢上位後大肆恢復勳貴爵位來收攬人心。

什麼是人心?

勳貴是大明的貴族階級,自然代表人心民心。

官宦是大明的官員士子階級,自然也是代表人心民心。

而地主士紳是大明最廣泛地基層階級,自然也是人心民心的代表。

至於百姓?

被代表就可以了,為大明賣肝賣血的去勞作就可以了。

榮耀和泥腿子沒關係,地位、聲望也和泥腿子沒關係,泥腿子就是要一輩子在泥土裡,這樣才能顯得踩在泥腿子身上的地主士紳的厲害,才能顯得踩在地主士紳頭上的勳貴官宦們的高高在上,而皇帝也才能顯得唯我獨尊。

就是這樣,一級壓一級,皇帝就是最高級,高坐雲端俯瞰眾生,腳下跪著勳貴官宦,外面全是地主士紳,至於泥腿子?

都低賤到泥漿裡,塵埃裡了,自然也就看不見了。

朱由檢大肆封官,將大批只會空談的那些鬱郁不得志的老學究和腐儒們封為地方的縣令知府,這些縣老爺知府老爺滿肚子之乎者也,搖頭晃腦掉書袋,到有幾分官老爺的模樣。

可他們不知道怎麼治理地方,也不知道怎麼安民,發展經濟,他們只知道讀幾篇文章讓百姓好好領悟,他們只知道讓師爺和地方的地主家族協助自己治理,而知縣老爺和知府老爺則可以飲酒作樂,風花雪月,將這個作為讀書人的風雅,引為妙談。

一時間,大明各地的地主士紳發現身上的枷鎖消失掉了,新法新政不存在了,反貪部門也不存在了,錦衣衛再次成為了被拴住的狗,而御史和檢察院?

那大家都自己人,自己人和自己人之間能有什麼事呢?

哪怕是下面的縣令惹出點問題來,罰酒三杯也就過去了,畢竟大家都是讀書人,是舉人,是高高在上的士林,大家才是民,是天下萬民的民。

於是地方的士紳地主開始強取豪奪百姓的田畝,原本以為有新法的百姓們去縣衙告狀卻被亂棍打出,因為縣老爺還需要地方的這些勢力支援,而且縣老爺也需要田產店鋪啊。

至於更高一級,州府一級的知州和知府老爺們更加得意忘形,地方的士紳侵佔一畝,他們就敢侵佔一百畝,地方的士紳侵佔一個村子,他們就敢侵佔半個縣。

這些沒了顧忌,又飢餓難耐的饕餮們大肆奪取著百姓的田畝和糧食,一個個知府老爺再次有了萬畝良田,有了大片宅院,可以僱著一大堆奴僕安然享樂,縱情歌舞。

而勳貴們更是兇狠,那些伯爵侯爵,國公藩王們,一個個全都回來了,他們的宅院華麗豪奢,他們的奴僕成百上千,大片大片的土地被劃到他們的名下,數不清的糧食和財富被匯聚到他們手中。

工匠再次淪為賤籍,百姓賤如草芥,而商賈們也不得不交出大半家產來保全自己,甚至不得不全家投靠到某位大人物麾下上交大部分錢財來換取繼續做生意的機會。

而各地的勳貴藩王,知府知州們為了利益,更是毫不客氣的在各地設上關隘,將原本暢通的商路阻塞,除非掛著旗號的商人,不然都要繳納大批過路費。

商人們感慨時日多艱,百姓們再次家徒四壁,工匠變為賤籍,青樓妓院賭場堂而皇之的再次出現。

官老爺們高高在上聲色犬馬,勳貴王公橫行地方肆無忌憚,士紳地主欺壓百姓縱橫鄉里...

而京師的御史和百官則收到了地方的大筆供奉,再次過上了奢靡的生活。

原本的宅院都回來了,大家可以繼續去聽曲,享樂,肆意歌舞,歡暢度日。

當然,養廉銀還是要的,畢竟大家薪俸都不高,沒了養廉銀,可怎麼過日子啊。

偏偏朱由檢認為自己的大明還繁榮昌盛,百官的奉承,御史們的讚揚,和地方上大批勳貴的謝恩表,地主士紳所呈奏的萬民書,都讓朱由檢認為大明已經被自己徹底所掌握,自己已經可以治國安天下了。

而百姓們,商人們,工匠們,那些好不容易脫離了賤籍奴籍的人們,卻是悲哀的嘆息,回來了,一切都回來了,曾經那個昏暗的大明,再次回來了。

天啟朝那短暫的光輝在如今這個灰暗的大明裡是那麼微弱卻又那麼珍貴,讓人們不由得懷念天啟朝的美好,懷念那家家安居樂業,天下太平的美好日子。

懷念那不用當奴隸,人人都可以挺直嵴梁生活的有尊嚴的日子。

懷念那豐衣足食,不用擔心貪官汙吏地痞無賴的安全日子。

可天啟朝終究已經是過去式了,崇禎朝已經到來了,大明還是大明,天啟朝的短暫讓百姓們忽然發覺,不用朝代的更迭,僅僅一個王朝內部的皇位更迭,就可以讓百姓的生活天翻地覆。

而也是在這個時候,百姓們開始懷念朱由校,懷念張好古。

百姓們這才明白,朝廷為什麼要給張相爺封王,張相爺走了,朝廷裡那些壞人就肆無忌憚了!

天下百姓商賈怨聲載道,賤籍奴籍們哀嚎遍野,可官老爺們縱情聲樂犬馬,勳貴們耀武揚威,朱由檢更是高高在上根本聽不到民間的疾苦,他只看到他能看到的,只能聽到他能聽到的。

而御史百官,勳貴官宦們告訴朱由檢的,是他的大明朝正在越來越好,忠誠的勳貴們,清廉的御史百官,眾正盈朝的崇禎朝絕對可以是遠超天啟朝的盛世。

朱由檢對此深信不疑,他給了百官那麼好的待遇,恢復了勳貴們曾經的一切,還允許地方的地主士紳協助衙門管理地方,他給了他們那麼多東西,權利,地位,田產,宅院...

百官勳貴和地主士紳怎麼可能不感激涕零,怎麼可能不忠心耿耿呢?

因此朱由檢認為他的大明的確是在不斷變好的,恢復祖制廢除新法是對的,唯有祖制,儒法才是天下正道。

什麼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什麼要不斷革新,這些都是新黨鼓吹的虛話!

發生在大明天下的事情,自然瞞不住大同黨。

大同黨別看退居遼東,但甘陝、西南、東南等地都還有隱藏下來的人,更何況崇禎朝的訊息也沒有什麼保密性,加上大同黨人在外的身份遮掩和部分投靠過來的錦衣衛,讓大同黨人對如今的崇禎朝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

當大同黨人知道朱由檢所做的一切後,不可置信之後就是無比的憤怒!

大同黨人花了多久才清理掉地方的地主士紳,讓朝廷中樞的權利可以直達地方基層?

大同黨人廢了多少苦功才建立起新政新法,讓朝廷得以煥然生機讓百姓對大明恢復信任?

大同黨人又做了多少努力才有了天啟朝的百業興旺,商貿繁榮?

可朱由檢幹了什麼?

他把新政新法當作糟粕,把好不容易推廣的清丈田畝均分田地給說廢就廢,而地主士紳們捲土重來更是讓大明在基層的統治變作曇花一現。

至於勳貴和官宦侵佔田畝貪贓枉法,士紳地主欺壓鄉里橫行霸道,更是把老百姓們辛苦建立的對朝廷的信任對官府的信任徹底崩壞掉。

可以說,朱由檢非常自信的作為,讓整個天啟朝的努力毀於一旦。

大明天下已經哀鴻遍野,百姓商賈工人們哀嘆著,無力著,他們無比的渴望著什麼時候皇帝能發現自己錯了,好讓這個天下恢復正常。

而大同黨人們,則已經是迫不急的打算出兵清君側了。

“明公,如今天下民怨沸騰,百姓家破人亡,我等大同黨人此時應當清君側,還天下朗朗乾坤才是!”

“是啊明公,此時正是我等出兵之際,百姓盼我們如久旱盼甘霖啊!”

“那些貪官汙吏,一個個貪贓枉法誤國誤民,再讓他們這樣下去,我等的努力就全都化作白費了。”

張好古靜靜聽著眾人的意見,當眾人七嘴八舌的表達完意見,期待的看向張好古時,張好古只是說道:“嗯,我知道了。”

張好古如此的態度讓眾人不解了,按理說張好古不應當是最憤怒的那個嗎?

為什麼他還能這麼平心靜氣?

當眾人不解的散去後,張好古繼續提筆批示檔案,黃宗羲和顧炎武靜靜守在一旁,看著張好古批示完那一摞檔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見張好古放下毛筆,看向黃宗羲和顧炎武:“太沖,寧人,你們可有什麼想說的?”

黃宗羲說道:“明公,學生對朝廷的所作所為失望透頂。”

“那你為什麼不勸我出兵呢?”張好古問道。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學生的身份在這裡,所看的所想的也只是學生所能看能想的,更多的一無所知,所以還是儘量不亂說的好。”黃宗羲澹然說道。

張好古笑道:“好一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那你為何還對朝廷失望透頂呢?”

“位雖卑,未敢忘憂國而已。”黃宗羲說道。

張好古又看向顧炎武:“寧人,你呢?”

顧炎武很直白的說道:“學生認為明公考慮的更加周全,學生並不知道明公的想法,所以不想發表什麼意見,畢竟學生眼下說什麼都沒用。”

“不過學生同樣對朝廷失望透頂,崇禎皇帝比起先帝來,差的太遠了。”

張好古點了點頭:“先帝啊,先帝和崇禎一樣年輕,但先帝比崇禎好的一點,在於先帝沒讀書讀壞了腦子。”

黃宗羲和顧炎武靜靜聽著,這是張好古第一次這樣輕蔑的評價崇禎。

抿了口新茶,張好古平靜的開口說道:“先帝年輕,但知人善任,任人唯賢;先帝雖然是天潢貴胃,卻知民間疾苦,更知道百姓所求所需;先帝胸襟開闊,眼界更是遠超常人...”

“崇禎嘛,書讀得多,以為自己知道的就多,他固執己見,偏執多疑,又偏偏眼高手低,盲目自信,莫說一個縣,就是一個農莊在他手裡,他都管理不好,如今大明天下在他手上,遲早要毀於一旦。”

張好古眼下壓根沒有打朱由檢的想法,他繼續修煉內功,可偏偏大同社內部很多人不解,面對大同社內部的諸多不解和不斷有人上書希望出兵。

“明公,最近大家都很急躁,您還是給大家解釋解釋您的想法吧。”黃宗羲說道。

張好古點點頭:“我已經有這個準備了,只不過是靜等幾天,看看有多少人能體會我的意思而已。”

“罷了,開個會吧,中樞的想法,得讓大家切實體會領悟才是。”

打定了注意,張好古在奉天殿內召開了大同社內部的一次高級會議。

依舊是勤政殿,但這次參與的人數就少了。

曹文昭、程文運、鄭弘、陳亞萬和袁崇煥都各有任務,與會的有張瑞圖、盧象升、袁應泰、譚勇、周進勇、汪文言、黃立清、袁可立八人,加上張好古,攏共九個人。

倒上茶水,眾人喝著茶,張好古也是開口了:“近日天下不太平啊,皇帝推翻一切要讓封建舊勢力捲土重來,我們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

“這是好事,說明大家都心懷天下,心裡裝著百姓。”

“但眼下這天下是誰的?我們說是天下人的,可那些王公貴族,官宦地主們說是朱家人的,那這天下到底是天下人的還是朱家人的?”

“依我看,目前還是朱家人的。”

“大家認為,大同社是時候起兵清君側,去討伐那些不法勳貴王公,討伐那些貪官汙吏,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我知道大家的憤怒,可我們以什麼理由清君側呢?難道要我們重演奉天靖難嗎?”

“那是不行的,那只是重演封建王朝的更迭,而我們要做的,是改天換地!”

“如今的天下,百姓對朝廷還抱有希望,認為皇帝能改過自新,認為大明的盛世還能延續,好日子還會繼續下去,這些幻想必須要打破。”

“天下人對舊社會,對封建勢力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我們無論怎麼打到那些貪官汙吏,那些不法王公,他們都會捲土重來。就像我說的那句話,在封建的土壤裡,在這個階級森嚴的家天下世界裡,是種不出天下大同的花的。”

“我們必須要讓百姓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必須要讓百姓自己有反抗的意識,我們必須要讓百姓站起來,去敢於反抗這個汙濁的舊世界。”

“只有把這一切都撕開讓天下人都看到,看清楚,想明白,我們才能帶領百姓建立一個嶄新的新世界。”

“而在此之前,我們不能單純的付諸武力,而是要讓天下人覺醒。”

“加速,繼續加速,等到天下百姓,期待我們重新降臨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