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第三次機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 鋒芒畢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八章 鋒芒畢露

一石激起千層浪

……

原來鐵良說的居然是:“臣不才,願毛遂自薦為國防部尚書,並保薦王英楷、薩鎮冰為國防部侍郎,分擔陸海兩軍,另外臣懇請皇上仿效德國參謀本部形式,改軍諮府為總參謀部,統攬天下兵馬指揮調動……”

此言一出天下驚!什麼?在場的幾個總督無不開始義憤填膺,你鐵良拿了國防部尚書不算,居然要收去我們的兵權?你好大的膽子!誰給你撐腰來著?大殿間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王士珍,你方才說有本要奏,是否便為此事?”

“回皇上,方才臣要奏的乃它事,不過這參謀總部一事,臣也是奏的。”

“且說來聽聽。”

“鐵帥前些日子找微臣商議……”鐵良是陸軍部尚書,他照例稱鐵帥,“言德國軍事體制如何完善,作戰何等神出鬼沒,軍隊如何調動自如,無他,蓋因參謀本部之功。囑我潛心研究,仿效學習。臣查明後得知,德國軍隊事務有所謂六個統一。一曰指揮統一,德皇為全德軍隊統帥,參謀本部為德皇直接統御之最高指揮機關,擁節制陸海軍各方面之權力;二曰編制統一,全德軍隊統一編列成一種軍隊,不像我國有新建陸軍、八旗、綠營、巡防營等各色軍隊;三曰兵器統一,全德各項軍隊所使用之兵器全系德國自造,整齊劃一,械、彈補充極易,壓力亦小,不似我國軍械有德國造、國造、日本造、英國造、法國造之區別,步槍口徑且不一致,補充尤難;四曰待遇統一,德軍上至元帥,下至普通一兵,均參照同一軍餉體系,只因步、炮、騎、工、輜等兵種不同而待遇不同,不似我國明明均為步兵,但新軍與舊軍,近畿陸軍與南洋陸軍之間待遇仍千差萬別;五曰服制統一,凡德軍將士均身著統一之德軍制服,著一般鞋襪,只因兵種不同而區分,絕不像我國軍隊新軍軍服、綠營號衣之不倫不類;六曰兵制統一,德軍中除部分軍官以軍隊為家,以軍旅為畢生職業外,其餘士兵均由平民自義務兵役制徵召而來,三年期滿即可退伍為預備、後備軍人,士兵年齡亦整齊劃一,不似我國軍隊有募兵法、有軍戶世襲,還有綠林收編等多種來源,甚至尚有滿頭白發仍為一普通士兵之窘況……”

王士珍說了一大通,那些對軍事一竅不通的文官早就聽得雲裡霧裡,但幾個新軍將領加上皇帝卻是面露讚賞之色。

“六大統一當中尤以指揮統一最為要緊。兩國交戰,軍隊貴精而不貴多,貴指揮如意而貶各自為戰。查我國舊政,各地督撫、提督、總兵對麾下軍隊都有節制之權,每每不相統屬,發生紊亂。如指揮如意,整齊劃一,則5萬人可發揮10萬人之功效,如處處分權,散亂各地,則10萬人只能發揮出5萬人之功效,甚至有被敵各個擊破之危險。又查昔年戰例,中法馬尾海戰時,北洋水師雖未完全成軍,卻已初具規模,但南洋水師遭法艦攻擊時,我北洋水師竟袖手旁觀,蓋因北洋、南洋大臣互不統屬爾;又越年,黃海大東溝一戰,我北洋水師勉力支撐,而已恢復元氣的南洋水師偏又置身事外,置有傾覆之局……現在想來,著實可哀、可嘆、可悲!如當日有一得力機構能全面統帥南北水師抗敵,則兩戰之結果便可能大不相同。”

“好!說得好!”一貫對這兩場戰爭耿耿於懷的林廣宇高興地一拍桌子,這才是見識,給個題目便可以說出這麼多道道,著實了得,名人可畏啊!

“為此,鐵帥與臣商議之時曾有盡革天下督撫兵權而收歸軍諮府之倡議。臣想了想,稍失於急躁,決定徐徐圖之。”王士珍說到這裡,抬頭看了看皇帝。

“講,講下去,朕聽著呢……”

“臣有四個主張:第一,天下多事,亂民蜂起,各省督撫負有彈壓地方之責,兵權不可盡廢,但需加以限定,謂其指揮權只限於巡防營、練兵、綠營,並加緊改編為巡警,負責警備地方,新編陸軍則一律由國防部統管,受總參謀部指揮,若地方不靖,可在總參謀部指揮下戡亂;第二,原有編練全國新軍36鎮之計劃繼續執行,唯請各省將軍費解至京城,由國防部統一在京畿練兵,編練成軍即開赴原處駐紮,如此則各省新軍無論軍械、服裝、編制、待遇均可統一;第三,新軍各部接受總參謀部統一指揮,按令訓練、操演、行軍,其兵員、軍械、糧餉補充均由國防部控制,不取自當地,其將佐亦在全軍調動,輪流擔當,防止久鎮地方,尾大不掉;第四,每年由總參謀部組織會操,互相對抗、實戰演練、獎優罰劣、推動進步,亦可演練相互配合之法,不惟陸軍各部間相互配合,陸海軍之間亦要配合,此項任務全仰仗總參謀部之籌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階下的總督全都變了臉色——鐵良簡直該殺!居然打起杯酒釋兵權的主意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王士珍所謂徐徐圖之的主張也不是什麼好貨色,誰不知道新軍是訓練最好、裝備最佳、戰力最強的軍隊,各省督撫為了編練新軍都咬緊牙關從地方財政中抽出經費訓練,現在你嘴巴一張一合居然就要將部隊收走,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本省練的兵本省控制不了,每年還要給國防部大筆的款子練兵,當我們都是冤大頭啊?不成,這主意絕對不成!

慢著!看皇帝的眼神似乎是頗為讚賞的神情,難道說皇上已然首肯?幾大總督的腦子飛速運轉,他們不無揣測:如果沒有皇帝的首肯,鐵良和王士珍的膽子絕不會大到如此,此事可疑,那就不要先做出頭鳥,等等再看……

大殿內的氣氛突然間變得有些冷場,湖廣總督陳夔龍本來正待發言,突然間便看到張之洞原本微微閉著的眼睛一下就睜開,然後又搖了搖頭,動作雖然輕微,卻被旁邊眾人盡收眼底。陳夔龍是張之洞一手提拔上來的,看見恩公這般模樣,雖然滿腹狐疑,卻不敢造次,閉緊了嘴巴。兩江總督端方心裡也在琢磨,原來的江南自強軍、現在的陸軍第八鎮是香帥的心肝寶貝,他都不提意見,說明皇帝早已經吹過風了,何必趕著上前碰釘子?陝甘總督升允也在猶豫,論理這條政策他是受衝擊最小的一個,但他卻懷疑這只是第一步,將開今後國防部盡奪地方督撫之兵權的先河。

每人都有心事,偏又憋著話不說,場面倒是有些難堪。

王士珍又開口道:“按著臣的四個主張,可以收到四個好處:一曰指揮如意,各省督撫大多為進士出身,文則文矣,武略卻有不足,軍事大勢日新月異,已非熟讀《孫子兵法》、《武經七書》所能制,地圖如何用法,行軍如何方法、火炮如何放法非得由專業人士指揮不可;二曰全國聯防,國防部收新軍之權後即可在全國範圍內任意調動,此處有事,則彼處軍隊馳援而來,彼處有事,則此處軍隊呼嘯而去,若限在各地則不免應對失措;三曰經費節儉,若各省相率練兵,則每省均需設督練公所,需準備場地,籌劃章程,又或增添冗員,靡費公帑;四曰培養人才,現各省練兵,所依賴者唯各省公派赴日之留學生,然需多供少,各處都喊人才不濟,倘若集中一部聯合練兵,則原本不甚豐裕之人才儲備便可得當,況所部聘請之外軍教官亦可集中一地,不必分赴各省。”

“經費一年可節省多少?”

“雖然未得其詳,但遍查直隸練兵情形,臣以為非但經費可節約兩成,且士兵待遇完全可與北洋最臻者媲美……”

兩成?可相媲美?階下又開始交頭接耳,王士珍吹牛乎?

“國防部一事,既無異議,朕便準了;總參謀部一事,朕深以為然,亦準了……”林廣宇掃視了階下一番,發現不少人皆有不忿之色,心裡暗笑,“只是盡收各省新軍統屬國防部一事,朕以為仍可從長計議……”

此言一出,臺下眾人忽地松了口氣——你王士珍想當什麼總參謀長就當吧,別把手伸到咱們家裡來便行!但這未免高興地太早了,皇帝的話還有下半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