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第三次機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 精兵強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八章 精兵強將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

自編練禁衛軍的上諭出臺後,它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各方輿情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各種優厚待遇使民眾對其有一種天然嚮往感——能直接為皇帝效勞已是了不得的恩寵,再加上如此優渥,簡直是削尖腦袋都要擠進去。

禁衛軍在招募旗人時有一條特殊規定:八旗子弟一旦進了禁衛軍便要永久放棄他們世世代代所享受的旗制糧餉。對出身貧寒的旗人而言,這並不是什麼困難選擇,皇餉比糧餉優厚多了,這筆帳大家還是會算的。只有在入八分爵位時才有選擇困難,清代爵位舊制分和碩親王、世子(親王嫡子)、多羅郡王、長子(郡王嫡子)、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一至三等鎮國將軍、一至三等輔國將軍、一至三等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共十四級,輔國公之前八等稱入八分,諸如恭親王溥偉按親王例可享受年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庚子後銀子按七成發放,祿米按兩成發放),但他也狠狠心拋棄了,為的就是謀求一個晉升之階。

禁衛軍全新的軍銜與軍官體系頗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宇林西報》評述道:“禁衛軍軍銜與軍官體系的設定,不但從根本上斷絕了對帝國傳統兵制的繼承(如提督、總兵一類的稱呼銷聲匿跡)而且也基本斷絕了軍官體系對文官職位體系依賴的舊俗(如某位高階軍官曾被授予布政使銜,這是典型的文官職位,但現在此類頭銜已經被取消了)……這標誌著這個老大帝國在軍事向西方進一步靠攏,更昭示了帝國政府對文武並列的推行——按傳統體系,武官即便面對比他們低兩個層級的文官仍然要保持畢恭畢敬的態度。雖然國防部目前還沒有決定在新軍體系內採納,但可以想見這種推行勢在必然。我們現在最關心的是,帝國禁衛軍的授銜儀式和軍銜式樣能在何時推出。”

禁衛軍選拔之苛刻幾乎能讓人恨得牙癢癢,不過轉念一想也釋然——不用這麼高的條件選拔簡直對不起這份軍餉與榮耀,落選之人雖然都有這樣那樣的抱怨,但他們普遍承認這種選拔方式是異常公正的。

禁衛軍面向全國的選拔性舉動也推動了社會尚武氣氛的濃郁。帝國名將李宗仁在他日後那本著名的回憶錄《氣吞萬里如虎》中寫道:餘少時家貧,又系農家子弟,見識不廣,每每見那些身著繡有金色花紋的藍呢制服,腳蹬長統皮靴、腰間挎一柄閃閃發光的指揮刀、走起路來威風凜凜、神氣十足的軍官便羨慕萬分,及考入陸軍小學時餘已覺十分滿意,若將來能當一名中、上尉階級軍官威風凜凜地衣錦還鄉吾生平之願已足,安敢奢望其它?及至後來禁衛軍選拔,方知強中還有強中手,一山比一山高……

20年後大紅大紫的著名藝術表演家歐陽予倩當時正留學日本,他回憶道:“……聽說國內招禁衛軍,我滿心想在日本學陸軍,最羨慕的就是日本兵褲子上那條紅線。只是後來體檢,日方謂餘眼睛近視而終不肯收……為使自己不像兵也要像警察,便讓裁縫在褲子上加一條白線……”

禁衛軍赴兩湖招募時,因當時號稱“無湘不成軍”,故除面向新軍士兵招募外,還額外準備了300個名額面向普通人士招募,當時有“湘南名士”之名的萬士林也去投考,不幸未能選上,三年後身患絕症的萬士林在絕命書中給兩個尚處襁褓的兒子留下遺言:“我所最愛者陸、海軍,若能當軍人,即是吾家肖子。”20年後,萬家兄弟果不負父望分別入選陸海軍,不幸雙雙在第四次中日戰爭中殞命,父子三人留下一段報國傳奇。

幾乎與此同時,學部在《本部預備立憲九年綱要執行條例》中規定:“帝國教育需明訂軍國民總章程,各普通文學堂課程悉令注重軍國民教育,以激勵國民尚武之思,養成英銳不屈之精神……凡中小學堂各種教科書,必富軍國民主義:國文、歷史、地理等科宜詳述海陸戰爭之事蹟,繪畫炮臺、兵艦、旗幟之圖形,敘列戊窮邊、使絕域之勳業;於音樂一科,則恭輯國朝之武功戰事,渲為詩歌,其後先死綏諸臣,尤宜鼓吹發揚,以勵其百折不回視死如歸之態;體操一科,幼稚者以遊戲體操發育其身體,稍長者以兵式體操嚴格其紀律,而融以守秩序、養成重,以造成完全之人格。”

——完全是普魯士鐵血主義的翻版!

京郊南苑自2月底修繕成兵營後,陸續有各地選拔的兵員到來,禁衛軍開始逐步編成。每天都有無數人慕名前來觀瞻操練,想弄明白這支用高薪厚餉打造的部隊有何不同之處。國防部更是天天派員觀察,以便瞭解禁衛軍的高明之處——否則新軍和舊軍就要罵娘了,老子也不差,憑什麼他們就該拿那麼多錢?

差異果然體現了出來。一方面是訓練強度,禁衛軍規定了早、中、晚、夜一天三操一課制度,全天訓練時間長達12個小時。每天晨、晚各一個10裡越野跑,然後是100個俯臥撐。如果越野跑成績未能達標,則須多做100個俯臥撐進行彌補,否則不允許用餐。為鼓舞士氣,年屆50的馮國璋每天都會跟隨部隊跑完全程,無非別人負重他空手罷了。越野跑時,各部以連為單位進行,在軍旗引導下前進——旗幟為赤底,象徵鐵血主義,中間金黃色為盾形禁衛軍軍徽,圖案中間刀劍交叉,左右各有雙龍拱衛,象徵帝國武力。跑步畢,操練結束前全體將士需放聲歌唱三遍由蔭昌作詞的軍歌——“中華雄立宇宙間,廓八埏,華胄從來崑崙巔。江河浩蕩山綿延,金戈鐵馬開堯天,億萬年!”幾乎每一次操練都是觀眾眼中的風景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午側重隊列訓練和小叢集戰術演練,無論赤日炎炎還是滴水成冰,條例都規定需一絲不苟地完成;下午是射擊、投彈、刺殺等科目操演和各兵種專項練習,不將你身上最後一絲力氣榨乾是決計不會罷休的;晚上則是隨營學堂的教學課,各級士兵按照選拔時評定的文化水平等級編入各個班級學習,等級最高的是由馮國璋、張紹曾、蔣方震等要員親自授課的戰術班,在精巧細緻的沙盤前向中高級軍官講解各類戰術隊形和兵種協同,等級最低的則是由陸軍小學堂教師教授的文字班,要求那些堪堪識得300字的大頭兵們在1年之內識字必須達到1500以上,可寫簡單報告,其餘等級亦有針對性內容,包括歷史、地理、科學等等。這種訓練強度根本不是一般舊軍可以想象的,便是袁世凱親自訓練的北洋新軍也難望其項背。

另一方面則是紀律體系,訓練雖然艱苦,但大頭兵們心態非常平衡——原本在其餘部隊指手畫腳、享有特權的大小軍官不論軍銜高低也要和士兵一樣進行三操訓練,越野跑時可以看見軍官們同樣身負荷重、率先領跑的身影;隊列訓練時,可以看到軍官們同樣在地上摸爬滾打、進行動作示範。就是那批好不容易選拔成功的貴胄軍官也絲毫不敢端架子,照樣水裡來泥裡去。禁衛軍獎懲條例明確規定,凡當月未能完成訓練任務的,停發皇餉,銜、職餉減半發放,累計2個月未能完成訓練科目的,不管軍銜多高,背景多深,一律清退!至於諸如賭博、酗酒、抽大煙、*等更是天條,只消抓到一次便是開除。兩個月來,已經陸續有300多人或是因為不堪忍受這樣的訓練強度而主動離職;或是因為無法達到訓練大綱的要求而被清退;或是因為觸犯天條而被開除——當時多選拔了2000人的英明可見一斑。

魔鬼訓練下很多人驚訝地發現,自己飯量狂增,衣服、鞋子的磨損速度大幅度增加,使他們不由得為軍餉感到擔憂,因為按常理這些消費都要從軍餉中扣除,吃得多、用得多只能是月底銀子剩的少,但《帝國禁衛軍後勤補充條令》出臺打消了所有人的疑慮。

——軍人在營期間衣食住行所有消費由國家承擔,一律不在軍餉內扣減;

——普通兵、士每月伙食銀子定為4兩,一日四餐,保證每天3兩肉(十六兩制,約110克),5錢油;尉級軍官6兩,加配牛奶;將校級軍官8兩,准予在軍官餐廳用餐;

——訓練服每季3套,冬季加發長大衣和棉襖,軍官可佩披風、斗篷……

端的是皇恩浩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