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190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章 大成公(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章 大成公(下)

"途經直隸的時候,我這邊招了不少的鏢師,組了一個振威鏢局,票號鏢局不分家,咱們的票號,未來銀錢的流通量勢必少不了,一個鄉鎮票號,一年的流水,恐怕也會有十幾二十萬的!

這鏢局自然要掛在票號上的。"

李大成想預先鋪墊一下,可振威鏢局這詞兒太過敏感了,李二爺提到了振威鏢局,多數的掌櫃們,也想到了振威軍,堂中的氣氛再次緊張了起來,眾人就怕這老馬不會說話。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民不與官爭,對於商家而言,兵禍遠甚於官府,既然李二爺的鏢局,打出了振威鏢局的字號,想必與振威軍有著極深的淵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票號鏢局不分家,話是這麼說的,可將軍隊跟票號連在一起,這事兒不好說!說的不好,就是謀逆大罪啊!

"二爺,這一個分號要掛幾個鏢師幾個趟子手啊?"

聽到振威鏢局之名,馬掌櫃的麵皮也有些發緊,買賣終是買賣,票號也不是什麼人都養的,亂養一氣,新建的票號就會先天不足,新建的票號本就是晉商票號的大敵,先天再不足,必敗無疑!

"怎麼也得十個八個的吧?

這世道不安寧,山東又鬧義和團又鬧土匪的,分號居於鄉鎮,沒了守護不妥!"

十個加八個,正好十八羅漢,拿義和團跟土匪說事兒,李大成這邊也有些麵皮發緊,這話的可信度,實在是不高。

"二爺謀劃的不錯,票號借款放貸,總有不好收的帳,多幾個好手壓陣,踏實!糧鋪、貨棧銀錢流轉,有專人守護,安穩!

只是咱們的新票號,集票號、銀樓、當鋪與一體,票號管匯兌借貸,銀樓管鑄造、儲存,當鋪管質押典當,一個分號二三十人不算多,再加十個八個的好手,一個分號一年僅人員的開銷,就得一兩千兩銀子,十多萬的流水,一兩千兩銀子的支應,多了一些!

二爺,我以為,將票號、糧鋪、貨棧,合為一號,更為穩妥一些,號內銀錢流轉,別人說不得什麼吧?"

馬掌櫃前幾句都是廢話,只有最後一句,拿出了他的點子,將濟民糧鋪與票號合二為一,將單獨劃分的銀錢流轉,劃入糧鋪的運轉之中,這主意不錯!

"嗯...

山東的事情好做,外省的呢?"

貨物流轉有進有出,而且兩項大體上會差不多的,山東這邊賣了多少貨物,就會向外輸送差不多數量的貨物,只進不出,老百姓哪來的錢?

有進有出,就要跟外省交易,以貨易貨是個路子,可山東這邊外銷的貨物,有他李大成謀劃,只會越來越多,少不了要有銀錢流轉的,這票號在李大成看來是瞞不住的。

"這個簡單,開外莊!

咱們的貨物必然要流轉的,與其到了地方找下家,不如直接在外面開外莊。

這樣山東貨物的供銷,就都在咱們手裡的。"

馬掌櫃說到供銷二字,李大成的腦中倏地一亮,這路子不錯,供銷社,可不就是以鄉鎮為終點的嗎?

靠著馬掌櫃的供銷二字,李大成心裡又多了許多的想法。

"好!這供銷二字說的好!

諸位,咱們將糧鋪、票號開到鄉鎮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獨霸整個市場?

在我看來,這糧食跟金銀是一個樣的,咱們這樣成不成?

老百姓勞作,一是打糧食,一是做土產,土產這類東西,有的咱們需要有的咱們不需要,糧食就不同了,之前不是說到以舊糧換新糧嗎?

這樣,咱們將糧食當做金銀,讓老百姓存進咱們的糧鋪如何?

這存糧既可以按照糧價折銀,也可以按糧食的多少存,按銀價存,他們可以從票號支取銀子,按糧食存,到時候他們既可以折換成銀子,也可以在糧鋪取糧,無論是存糧還是存銀,咱們都給利息!

老百姓的糧食到了咱們手裡,糧鋪這邊就可以相應的開磨房、油坊了,日常所需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咱們也分到糧鋪之中,定價的時候,也可以分為銀錢交易與糧食交易。

這樣一來,老百姓還會去別家買賣東西嗎?咱們把供銷二字佔盡了就是!"

李大成說完之後,在座的掌櫃們都動容了,這架勢真是要吃獨食啊!存糧取息,這法子對老百姓的吸引力太大,這事兒真要是做成了,絕對是商業上一大創舉,利益也會大到沒邊兒的。

無論是存銀取息還是存糧取息,這利息總不會高過收益的,買賣這麼做,以後這濟民糧鋪的大掌櫃高丹桂就風光了。

"二爺,這買賣雜亂如斯,豈不成四不像了,誰該做什麼忙亂之中,必然會出差池的,我以為還是各做各的為好。"

李大成的說法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援的,什麼都做,什麼都做不好,這還沒開始做呢!一個老掌櫃,就覺得未來這濟民糧鋪會很雜亂,亂糟糟的胡作非為,漏洞也就多了,漏洞多了,買賣離著歇業也就不遠了。

"這話不對,一堂多號不就成了,二爺之前說過,一鍋燴,省事兒!

咱們這買賣,並不說在一個大院裡亂作,這糧倉、貨倉、門市、磨房、油坊、銀庫,也是並不到一起的。

買賣雖說是一遭做了,但各自的從屬還是要分開的,亂只亂在了說法上,真正做事兒的時候,怎麼會亂呢?"

主意是馬掌櫃引出來的,這個時候他當然要力挺了,他一句一堂多號說完,底下的雜亂聲,變成了稱讚聲,這主意更好!

"一堂多號?"

在李大成看來,這也是欲蓋彌彰,說法上雖然是一體的,但做事兒的時候還是各幹各的,掩不住票號的。

"是!二爺可知道山西亮財主?"

"喬致庸嘛!富甲天下之人,怎麼會不知道?"

"他的在中堂,就下轄三個大商號無數小商號,復盛公是包頭的貨棧,大德恆、大德通是票號遍佈大清的碼頭商埠,除此之外,亮財主名下還有數目不菲的當鋪、糧鋪,這麼看來,二爺的謀劃,倒與那亮財主差不多。"

聽了馬掌櫃的解釋,李大成也暗歎一聲能人吶!自己想到的,人家早一百年就想到了,而且還做到了,大清的這位亮財主不凡吶!

"嗯!這事兒就這麼定了,老六,接下來一段時間,就要從祛瘟堂抽人了,先在膠州府把這堂號架構起來,之後推到山東,一處設一個掌櫃,兩個副櫃,各自負責的做分櫃,山東一處設總掌櫃一人高丹桂來做,三個副職,老馬也算一個,新開的堂號,我來做大掌櫃,整天二爺、二爺的,聽膩歪了。

亮財主有在中堂、復盛公、大德恆、大德通,咱們也該起個正理八經的字號啊!"

既然有了先例,那就有了模板,有了模板做事兒就簡單了,現在看來,李誠有要做的只是將外國銀行的規章制度,引人票號就好,其他的別人都有高招的。

"二爺,咱們也別弄什麼堂號了,大成公怎麼樣?"

說到堂號,李誠有率先開口,一句大成公,讓李大成暗自搖頭,這也太直接了。

"六爺說的好!

事業大成、買賣大興,二爺做這個也不全是為了賺銀子,其中公心咱們在座的都看的清楚,咱們這大成公開了,山東的百姓可是受益匪淺吶!

存糧取息,哪有的事兒?這糧食久存,必然要損耗的,若說這不是公心,我第一個不贊成!

大成公好!我贊成!"

說這個的怕是不知道,大成就是李二爺的名號,若是知道了,他斷然不會這麼說的。

有了這人開頭,底下的掌櫃們也紛紛出言贊成,看著一個個眉飛色舞的樣子,李大成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嗨!你們不知道,這老六是在討好我呢!

我就叫李大成,這堂號,拿著自己的大名來弄,怕是難入他人法眼吧?"

李大成這話出口,在座的掌櫃們愣了好久,這事兒鬧的,被六爺給坑了。

"也罷!大成公就大成公吧!名字而已!"

見眾掌櫃面露尷尬之色,李大成也沒想改名字,大成公不錯,留著吧!

定下名號之後,天色也不早了,示意下面的眾掌櫃各自回去休息,李大成獨留下了大侄子李誠有。

"祛瘟堂也照此辦理,票號一事暫歇,以糧鋪開存糧之法。

這段時間,人手該是緊缺了,你那邊不是有老漕勇跟振威軍上下的名冊嗎?

差人下去,招他們的子嗣入大成公,許多人怕是不識字也不會做賬的,請先生請賬房,先教他們,人不成,一點點的歷練,實在不成的,發到工地上做工頭,工頭也做不了,隨便給個能做的營生。

尤其是老漕勇的後人,一個也不能給老子虧待,不成就多讓他們歷練,許多事兒差不多的人就能辦。

藉著教他們識字做賬,選其中靈巧一些的,看看能不能走商人的門路,將他們送出去留洋。

以後只要是咱們的產業,本事能力差不多,先用老漕勇跟振威軍的子嗣、親人,有好事兒,也先盡著他們,其他人靠後!"

即將在山東鋪開的大成公,至少一千五六百分號,需要的人手幾萬上下,人手怎麼選,李大成這邊也是有考校的,先用老漕勇跟振威軍的親屬,這是自己人,不用自己人還用外人嗎?

"叔,我記著了!

這段時間咱們賺了不少,大半都存在微山了,您在膠州府,是不是該把那些金銀運過來了?孫家大院那裡的東西,是不是也該運來了?"

這段時間,李大成的花銷雖說不少,但掙得更多,防疫藥材那個暴利的買賣,足以讓他可以肆意揮霍了。

"此事不急,等老孃們迴鑾之後,桂順的位子安穩了再說!

微山那邊也要分開存放,派信得著的人看管,若咱們失勢了,東三省的振威軍跟這些金銀,就是咱們的根底兒。

另外,選擇分號的時候,一定要選在各州縣鄉鎮的交通要衝。

亮財主是個能人,咱們的分號,就照著他的喬家大院來建,一定要堅固高大,以備戰亂之需!"

無論做什麼事情,出發點是戰爭,做事的心態也是作戰一般,雖說現在立足在了山東,但李大成的根基還是不穩,未來的局勢誰也不能預料,既然站在了山東,他就要釘住自己的腳跟。

他以前見過喬家大院的照片,易守難攻的好地方,只臨摹一部分,這分號的建築,就跟炮樓沒兩樣,扼守住了山東各地的交通要道,即便出了岔子,他依舊能穩穩的站在山東。

"叔,這青磚石條的大宅子,耗費可不少啊!

山東至少一千六七的鄉鎮,都建成這樣,咱們的花費就大了。"

亮財主的宅子,李誠有不用想都知道自然耗費不菲,一千七八百處這樣的宅子,還得修路建倉,這耗費是沒邊兒的。

"這事兒,過幾天我給你出個圖紙,至於耗費的事兒,下面的人工多少錢?管吃住,就有的是人出力,建這些的時候,咱們不出錢只出糧食,青磚石條,你倒是該想想法子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