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時代190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一章 累跑的工程師(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一章 累跑的工程師(上)

有了大成公,李大成這邊就松了一口氣,有幾千萬銀子,他心裡的負擔不會減輕,因為那是死錢,花著花著也就沒了,大成公是生錢的地方,收入再少,也是源源不斷的。

架構大成公的事兒,李大成一點也不擔心,即便大侄子李誠有不行,他身邊還有一個蔣輝雲的,留在上海坐鎮的蔣輝雲,揮揮手,就能招徠無數的讀書人為大成公的籌劃出謀劃策,大清不缺能人的。

有了大成公之後,唯一讓李大成擔心的就是分號的建築了,好在身邊還有個能人,一早起來,在貨場跑了幾圈,打了幾趟拳之後,李大成找到了詹天佑。

詹天佑來膠州府的時間不算太長,但這段時間也是真累啊!一早見了詹天佑,這位臉上還帶著惺忪之色呢!一身的長跑馬褂,上面也盡是泥灰漬,髮辮上也帶著木屑,實幹出人才,這話一點不假。

"眷誠,還沒吃飯吧?一道兒去吃點兒?"

見了頭上還冒著熱氣的李二爺,詹天佑的第一想法就是掉頭便走,這位爺來了只怕沒好事兒。

"二爺,有話直說!"

搓了兩下臉,醒了醒神,詹天佑也不吃李大成的迷魂湯,北邊已經來了電報,讓他在一個月之內到任,能留在膠州府為李二爺做事兒的時間,也就不足半月時間了,能搭上手詹天佑還是不會推辭的,因為這位李二爺做事實在且顧及百姓。

"哦...

也沒什麼的,只是想在山東的各州府,建上十幾二十處百萬大倉,百十處十萬倉,一兩千處萬石倉而已!"

詹天佑的調令,李大成也知道了,現在膠州府的事務,多半都瞞不住他的,詹天佑有官身,李大成也不好明目張膽的挖牆腳,這次怕是留不住這個實幹家嘍...

"二三十處百萬倉、百十處十萬倉、一兩千萬石倉,二爺依舊是大手筆啊!只是不知這次要幾個月完工呢?"

倉房,不是什麼太難的營生,萬石倉,也就二三十間房子而已,只要抬高一下地基就好,一個萬石倉,有個幾十人,一兩月就能建起來的,現在凍土未開,想要建糧倉,怎麼也得再過一兩個月的時間,最好是過三五個月時間,在山東大建倉房之事,詹天佑覺得自己怕是趕不上了。

"這事兒不急著幹,只是我這邊有些要求。

眷誠,咱們邊走邊說,我那邊已經準備好了早飯,工地的事兒,你也不要事必躬親,這樣下面不出人才的,今兒個上午,咱們好好聊一聊。"

說著,李大成也不顧詹天佑的反應,拉著他的袖子就走,李大成的住處,也不是什麼好地方,是原本的一個小貨倉,這段時間李大成吃住都在裡面的。

詹天佑也是第一次到李二爺住的地方來,看著屋子裡亂糟糟的被窩,以及滿牆的地圖、圖紙,詹天佑還以為誤入了同行的居所。

"這就是二爺起居的地方?"

李二爺不僅是個有錢人,而且手裡還有莫大的權力,具體是什麼官職,詹天佑不清楚,但膠州府上下的官員,見了這位李二爺都要打恭行禮的,這樣的人,在詹天佑理解之中,應該是起居八座的,就住這麼一個破地方,起居跟自己差不多少,這有些自降身價了。

"嗯!亂了一點,你先坐,我讓人上飯菜。"

住的雖說雜亂,但李大成屋子裡擺的傢什可都是好東西,西洋的沙發、茶几,紅木的官帽椅、八仙桌,水缸大小的銅製炭爐,這些跟房子是極度不相配的。

"二爺,這倉房有什麼要求呢?"

略過了起居一節,詹天佑還是有些擔心工地上的事務,下面的那些人幹活太粗,什麼只要一個差不多就好,這可不是做事的法子,想要不出差錯,還是自己盯著放心。

"無懼槍炮火燭!"

一邊擺著早飯,一邊回答著詹天佑的問題,李大成沒把他當外人,遞了盞熱茶過去,他也坐了下來。

"二爺是要在山東各地建糧倉吧?眷誠以為,除了百萬倉之外,十萬倉、萬石倉,只用普通的房屋,抬高一下地基就好,這樣既省時省力,耗費也小。"

糧倉在詹天佑看來,也就是乾燥一些的屋子而已,沒必要要求這麼高的,李二爺想要不懼槍炮的糧倉,這有些苛刻了。

"眷誠,你知道我的,我是振威軍出身,做事的時候,多半都要依著作戰來的。

山東這地方,面朝大海緊鄰東洋,既是北方的鎖鑰之地,又是南北銜接之處,一旦山東被克,京津蘇浙危矣!

甲午一戰,東洋人自威海衛登陸,頃刻之間,波及山東半島,兵鋒直抵膠萊青沂四府。

我乃軍旅出身,建糧倉就要考校一下山東的防務,所有糧倉,務必向海而建,除可做倉房之用外,到了戰時,這幾千處糧倉就是扼守山東的幾千處要塞。

糧倉選址,俱在各州縣鄉鎮的陸路要衝之地,我在山東,無論是東洋鬼子還是西洋鬼子,想要肆虐山東,不是不成,但需要他們以血灌地!"

對於詹天佑,李大成也不做隱瞞,直接說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意圖,未來不可測,誰知道山東會不會經歷兵災呢?別人的防區,李大成不管,但他立足的地方,不是中國人想要拿槍上岸,可以,但要拿屍體鋪路!

"二爺眼光長遠,眷誠不及,若是這樣,就只能用青磚石條三合土了!"

聽了李二爺的說法,詹天佑欽佩的點了點頭,如同黃島一樣,這位二爺做事,先是為國著想吶!

"青磚石條三合土,那我問你做什麼?

昨晚我讓人估了估,兩千餘處糧倉,以佔地十畝來計,大倉一座,店鋪三十間、貨倉三十間、起居三十間,前後圍牆一圈,地面夯實,全用青磚、石條、三合土,一處僅物料至少耗銀兩三千兩,兩千處就是六百萬吶!

這銀子可不是大風刮來的,我的想法是,用糧食換人工,就地取土做夯土的大倉、屋舍,除了一些必要的木料瓦片青磚條石之外,儘量不用費錢的物料。

只做這些,一處差不多有五百兩就夠了,六百萬跟一百萬,這裡面的帳,大差了!"

扳著手指頭給詹天佑算了一筆賬,李大成也拿出了他的要求,修碼頭、鐵路是要付工錢的,但在鄉鎮,只要管吃住,再給點糧食,工人有的是,建造糧倉、店鋪,人工的花費很小,主要的花費是物料,除了購買物料之外,運輸的成本也很高,就地取材,無疑是最簡單最省錢的路子。

"那就用簡制的三合土,據德國李氏所著山東礦產分佈圖,山東一省都有石灰石分佈的,不用河沙也不用黏土,取石灰石碾碎,跟土料雜合稍微夯實就好,乾結之後,也是相當堅固的,此法還可用於修路。"

提到了德國李氏的礦產分佈圖,詹天佑臉上的神色一黯,身為土木工程師,自己國內的礦場分佈圖卻是德國人李希霍芬在幾十年前編纂的,恥辱啊!

"牆厚三尺如何?"

李希霍芬的山東礦產分佈圖,李大成也看過,他也知道詹天佑心中的無奈,當初這位實幹家修路的時候,國外的工程師們不一樣沒什麼好話嗎?

雪恥,無須說,只須做,要麼做出豐功偉績,要麼殺得血成河、骨堆山,做到了這些也就雪恥了,做不到,說的再好、再響,屁用沒有!

"兩尺應該足夠了,三尺耗費大一些,但更堅固!三合土可以偷工減料,但地基絕不能偷工減料,一旦地基差了,上面造的再好,這倉房該塌還是得塌!"

想到了李希霍芬,詹天佑說話時,也意有所指,李二爺做實事這是好的,但詹天佑看到的只是實事兒,這位李二爺好像忘了基礎所在,人才是基礎!

"哦...

這麼著吧!

眷誠,你在膠濟路與膠州府的銜接處,先建上一座,規模不怕大,做好了詳細的圖紙,這糧倉該怎麼建,一步步的都要註明了,路也修一修,讓他們有個參照,路寬五丈吧...

接下來,讓他們依葫蘆畫瓢就好。"

詹天佑要走了,李大成當然不會輕易放過他,雖說讓李誠有參照一下喬家大院,但有一個現成的土木工程師在,不用那才是浪費呢!

"二爺,眷誠近期要迴轉山海關了,這糧倉之事,怕是做不完了。"

"嗯!這我知道,趕工吧!"

"唉..."

"眷誠,莫不是做不完?你這麼走了,別人還以為是我累跑的你這大實幹家,做事兒可得有始有終啊!"

詹天佑嘆息,是因為李二爺沒聽懂自己的話,基礎何其重要,許多事兒單靠他詹天佑一個人是完全做不到的,他詹天佑能在短時間之內聲震世界,除了自身所學,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出過力的。

"眷誠盡力,定不負二爺所託!"

"不是盡力,是一定要做完!

眷誠,你在我這忙活了這麼長時間,臨走了,我總要有些謝儀的,不然我這心裡也過不去,這是我的謝儀,一定要收好了。"

說著話,李大成從懷裡抽出了一張紙片,遞給了有些落寞的詹天佑。

"二爺,這如何使得?"

看了看那張紙片,詹天佑坐不住了,這謝儀有些離譜了。

"我別的不多,就這個多,半月之後啟程,這張匯豐的匯票,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到了京城,你去使館區兌換就好。"

李大成的謝儀,是一張二十萬英鎊的匯豐銀行匯票,二十萬鎊一百多萬兩銀子,詹天佑覺得自己接不住這張小紙片。

"二爺,您這是幹什麼?"

詹天佑雖說留過洋,但還是有些傳統的,李大成的這張匯票,多少也有些侮辱了他的心意。

"莫急!這也不都是給你的!花一百多萬僱個人,老子還沒那麼敗家!

剛剛說到李希霍芬的礦產圖,眷誠心裡不舒服了吧?

我也一樣!

這二十萬鎊,除了給你做平常的花銷之外,大部分,你詹眷誠,還得給老子找人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找那些肯埋頭苦幹的人才,你是在耶魯留過洋的,你也是鐵路工地上的實幹家!

老子要的人,不是油嘴滑舌心有九竅的,而是跟你一樣,能按捺住自己,低頭苦幹實幹的人!用這筆錢將這些人送出去留洋,一個詹眷誠不夠,咱們這一國,需要千千萬萬的詹眷誠!

不怕他們不識字,你詹眷誠是識字的,一邊幹,你一邊教他們識字學洋文,同時教授他們一些在美國生活學習的技巧。

二十萬鎊不夠,你給我打電報就好!

咱們可得說好了,這些人學成歸來,必須到老子帳下效力十年,十年之後,老子任他們去留,這樣,這票子,你得接著了吧?"

點明了匯票的用途之後,李大成也不說了,端起碗筷就開始吃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