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工業民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四十六章 國之重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四十六章 國之重器

市裡迅速的為與會的眾人辦理了出境手續,他們先去了香港,那裡也有一些好的安居專案,路其道作為專案總經理也被林強生派了出去,老頭高高興興的隨著大部隊飛去了香港,讓蕭珍好一頓嘮叨。

轉天,林強生來到了寶山郊區的大場鎮,這裡有一座大場試飛場,上.海飛機製造廠在場裡設有廠房,這裡曾經生產過運10運輸機,而現在則在進行著首架麥道82的總裝工作。

曾擔任麥道公司總工程師,中美麥道82專案的美方負責人張鎮中,還有市航辦的副主任蔣祖,一起接待了他。

年張鎮中31歲進入麥道公司,後擔任公司高階管理人員,他是中美麥道82的牽頭人,也是美方派來的專案總工程師。

原來,林強生向何書記提出了參觀麥道82的製造基地,於是才有了這樣的安排,東星航空工業公司的楊萬立等人也隨其前來一起參觀。

林強生隨著他們走進了龐大的工程,映入眼簾的是一架巨大的半成品飛機,工人們正在上面忙碌。遠處停有兩架巨大的飛機和一架大飛機半成品,蔣祖介紹那就是運10。

1號機和2號機都經過了試飛,但是沒等把3號機組裝完成專案就下馬了,3號機只完成了60。蔣祖說道。

林強生感嘆說道:我們自己的大飛機技術還是落後了些。

他好奇的向張鎮中問道:張先生,你當初是怎麼想要把麥道82拿到中國來生產的

張震中說道:還是因為中國人自己的努力,當然也有我們麥道的高層早就有意和中國合作。我記得那是1975年,當時麥道的老闆要我探討與中方的合作,我們成立了中國問題研究小組,但是只開了一次會議,那次並沒有形成什麼方案。79年中國國家領導人訪問美國,我們突然接到了一份通知,中方有意同我們在大飛機專案上合作。當時麥道董事會都嚇了一跳,因為美國有規定,像麥道公司這樣軍工企業,是不能與中國合作的。再加上當時的麥道總裁是中美關系促進會主席,他也很希望雙方在飛機上有所突破。我們也知道中美馬上就會建交,合作的可能性很大。就這樣,從79年接觸到85年才簽訂合作生產麥道82貿易協議,過了這麼多年專案總算達成了。

哦,原來中間有這麼複雜的一段歷史,雙方早就開始接觸了。林強生這次恍然大悟,國內早就有意和麥道合作了。

張鎮中點頭說道:我們把總裝線搬到了上.海,我研究過,麥道82在中國生產,僅透過降低加工成本就可以使飛機成本降低1020,這顯然是非常大的收益,一般來說能飛機制造能夠降低5就非常可觀了。更主要的是透過合作,麥道就等於先於波音和空客在中國找到了一個長期的合作伙伴。我把這個報告了董事會,董事會聽到有1020的收益都很興奮,認為就是只有5也一定要做,於是這個事情就這麼定下來的。

市航辦副主任蔣祖也在一旁,之所以這麼重視林強生也是因為何書記親自打了招呼。

他對林強生說道:生產麥道82對中國也是有益的,完全不是外界批評的那樣,說我們放棄了自己的大飛機專案,相反我認為把麥道82搞好,是有益於中國的大飛機工業的。

林先生你應該知道,我們上飛製造了運10,本身就有製造大飛機的基礎,但我們還是離著國際先進仍有一段很大的差距,生產麥道82會讓我們把這個差距縮小,這個意義很大

林強生點了點頭:這個我理解,運10雖然取得了很多技術成果,但根本不是按照國際標準製造的,這就是差距。如果想要我們的飛機擠進國際市場,就必須達到世界標準。

張震中驚奇的看著他,漸漸露出了笑容,說道:不錯,林先生說得對。實際上我來之前並不知道上飛有運10,來了之後才得知上飛搞了大飛機,看過之後我覺得你們非常了不起,中國人完全有能力設計製造出技術水平不差的飛機來

他苦笑了一聲:我知道國內有一些人批評是我阻擋了運10,甚至說是我遏制了中國大飛機的發展,但其實我此前並不知道這個專案,如何能說是我有意針對運10

林強生見張震中有些激動,連忙說道:張先生,你為中國做了一件大好事,把麥道82這種先進的飛機引進來,增強了中國的技術,某些人說那些話完全是不負責任,不瞭解內情。

對啊,那些人的話何必當真,他們不知道國際先進水平是怎麼樣的。只有真正接觸了麥道82才能瞭解我們的落後,透過麥道專案我們瞭解了世界先進航空的技術和管理,為中國發展航空事業開啟了一道大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蔣祖也勸解著,並且接著說道:我們還透過麥道專案,為中國航空工業培養了第一批瞭解西方質量保障系統的工程人員,瞭解了iso國際標準,好處簡直不能詳盡啊

張震中感激的看著兩人,然後對林強生說道:我就簡單說一點吧,麥道與中國的合同包括了全部技術專利,我們把和飛機有關的一百多萬份設計報告科研報告生產報告都帶到了上.海,這是很大的優惠。這裡邊還包括麥道82的設計資料測試數據,只要你們消化這些資料,對於中國以後獨立開發民用飛機是很珍貴的財富

蔣祖也說道:還有,由於麥道和上飛展開了合作,波音和歐美其他製造商也開始對中國航空工業重視起來,促使了他們紛紛與中國產開轉包生產的合作,因為所有轉包生產的部件都必須要符合國際適航證的要求,所以加快了中國航空工業生產的現代化改造,提高了與國際接軌能力。上飛現在就承包了麥道82的起落架艙門和起落架的生產,我們一點點來總有進步的

林強生眼睛一亮,他聽到了什麼,麥道82的設計資料和測試數據,張鎮中竟然帶來了一百多萬份的技術資料,天吶,這簡直是一座巨大的寶藏啊

林強生咳嗽了一聲,轉而大笑著對兩人說道:這可不是一點兩點的好處啊,老實說,我的東星航空工業公司希望能夠參加到生產麥道82的專案中來,不知道兩位覺得如何

他接著對詫異的張震中說道:我誠摯的邀請張先生,到我們東星航空工業公司看一看。

張震中和蔣祖吃驚的對視了一眼,事前他們也瞭解了一些關於東航工這家公司的狀況,知道這是一家屬於外資的航空工業公司。

張震中還挺驚訝於,有外資敢於這麼早就在中國開展航空製造業務。待聽說是由一位華裔創立的,而且此前這家叫東星的公司也沒有航空業務,可以說完全就是玩票性質,他就不甚意外了。

不過,張鎮中現在倒是頗有些驚奇,對林強生說道:我們現在正在總裝第一架麥道82,我還不能離開,等首架飛機組裝出來之後我倒是可以抽空去看一看的。

林強生高興的說道:我非常歡迎張先生光臨,其實我們的飛機製造廠在這兩年添置了不少大型裝置和先進設備,像上飛的這種鐵鳥試驗檯,我們也有啊

他指了指遠處的一個飛機似的鐵架高臺,然後又接著說道:我還投資了5億元人民幣,啟動了1.5萬噸自由鍛液壓機,5萬噸大型模鍛壓機的設計和製造

張震中更加驚訝了:大型模鍛壓機只有俄羅斯美國和法國擁有,想不到你們竟然敢挑戰這個專案,現代大型飛機的主樑大跨度複雜隔框和起落架支柱等承力部件,都是依靠鍛壓機來進行毛坯製造的。這可是國之重器,投資規模大,建設時間長,你們東星確定是自己搞的嗎

他看了看蔣祖,有些懷疑這個東星航空工業公司不會又是中國的國有企業吧。

蔣祖倒是很驚訝,一臉將信將疑的問道:林先生,你們是和哪家重型企業合作設計製造5萬噸鍛壓機的

林強生說道:是和一重合作的,這個專案其實早就開始了,三年前我請國內著名的裝置製造專家沈鴻前輩,來主持這項重大工作。如今前期設計和材料準備,以及施工方案都已經製備周全,已經開始試製了,估計年末就能完成。

啊,這個專案我倒是頭回聽說,你們東星確定能投產這麼重大的裝置蔣祖震驚不已的問道。

林強生換成了一臉嚴肅,點頭說道:大型模鍛壓機太重要了,對我國各行各業的幫助很大,就是拿錢砸也要砸出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