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5章 密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5章 密詔

不用解釋了!

那就是王安的兄長!

沒有問題,黃忠是老人精,當然知道這時候應該留給兄弟二人,便帶著步騭離開了。

激動!

傷悲!

悲痛!

氣憤!

仇恨!

……

短暫的談,融合了兄弟二人太多的情感。

王安非常難過,心中暗暗發誓有朝一日劉琦擊敗曹操,他一定會親手殺死帶人抄沒王家的司馬懿以及他的全家。

但是他看到了王昌帶來的密詔。雖然他心底不是很尊重那個所謂的天子,但是天子的詔書是給劉琦的,那問題就嚴重了。這是大事!

但是,劉騎現在正在西川征討劉璋呢,總不能讓他哥再長途跋涉去往益州吧?

王安只好安排王昌留在了西陵,靜候劉琦的訊息。

這一等就差不多三個月。

這不剛剛聽說郭嘉、甘寧大軍返回長沙,王安估摸著這場戰爭差不多該結束了。於是便找來身邊的影衛,讓影衛安排人手護送王昌北上長安。

天子下的密詔,可不敢大意。

其實王昌在劉琦回長安的前十天就到了。雖然王安告訴他可以先去找荀彧,但他的執著讓他一直住在客棧裡等待劉琦班師。

他堅守著父親的一定要將密詔親手交給劉琦的囑託。

劉琦接到密旨,開啟一看,有些詫異劉協會這樣寫:

朕的一生,是悲哀的一生。

自先帝駕崩起,朕便生活在膽戰心驚之中。

前有母后心機,若非皇祖母相護,恐早已成皇兄登基的墊腳石爾。

後有董卓欺凌,視朕如無物,霍亂我大漢基業。朕無能,難以力抗。

幸王司徒忠心為國,合呂奉先之力,剪除董賊。

然,朕還未能一展重振朝綱之抱負,便又遭李郭之禍。

堂堂天子,竟過得不如一個流民。

權力,與活著相比似乎並沒那麼重要。

可,朕即為天子,當行天子的事,振漢室之綱,平天下之亂。

費盡心機才得脫逃李郭之魔爪。

豈知才出虎口,又入兒狼嘴。

曹操面如忠臣,實為奸相!朕是過得比之前好,卻沒有一絲自由,更不說獨理朝政。

朕猶如一隻被關在皇宮這個籠子裡的囚鳥,朕所知天下事,皆為曹賊挑選過後之奏。

悔不當初與兄北上。

兄與我本同祖,乃我皇室宗親之翹楚。

現在想來,不論董賊,李郭二賊,亦或是如今之曹賊,無不視兄為大患,而慮之。

兄之所為,實乃朕之所想。

如今看來,卿才是中興漢室之人也。

朕悔當日洛陽之顧忌。

就算卿取我代之又如何?

大漢依然可以中興,朝綱依然可得重振。

若兄執掌天下,朕願為一小吏。

哪怕是為一富家翁,也強過如今之囚鳥般的生活。

想朕身邊所謂的老臣忠臣,業已漸漸與朕離心。庸臣誤國啊!

朕已下詔召董國舅聯絡天下義士共討曹賊。

還望兄能恕朕當日之誤,能助天下義士除賊。

事若能成,朕願禪位與兄!

還望兄以我漢室大業為重。

朕亦憂此詔不能如期達於卿手,若國舅事敗,朕恐更無自由。

如此生活,朕寧願追隨先帝而去。

重振大漢天下之重任便交託於兄矣!

兄可自立為王,率神威之師討滅曹賊。

只乞兄能代朕延續漢家基業!

朕不願為亡朝之君!

弟劉協泣書。

我去,這麼長的詔書王服是怎麼帶出宮的?

這劉協也是一個矛盾體,前面還指著劉琦能帶兵攻打曹操救他呢,後面反而寫的象是遺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琦把詔書當著王昌的面交給了荀彧,自己陷入了沉思。

詔書的真假就先不去管了,既然王家父子冒著生命危險把它送出來,自少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沒有加蓋玉璽,只有劉協的私印,拿出去也當不得真。

但是字裡行間的意思確實應該是劉協現在的心境。

如果在衣帶詔失敗後劉協有勇氣自殺,或許劉琦不需要他這份詔書也可以光明正大地攻伐曹操。但是劉協仍然活,他沒有詔書中寫的那個勇氣。

那麼劉琦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下是不能去攻伐曹操的。

因為天子在他那兒,那曹操的勢力便被認為是天子的勢力。打曹操便是與天子為敵!

雖然這時候的劉備、孫權不一定會對劉琦怎麼樣。但也一定不會坐視不理的,因為劉琦實在太強大了。他們任何一方也不敢繼續坐看劉琦繼續強大!如果劉琦打敗曹操而得天子,那麼他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白費心機。

所以,賈詡和李儒是對的。

從王昌帶來的訊息來看,衣帶詔的事還是按照歷史的軌跡發生了。而且一樣的慘烈。

那劉琦的親益州而避讓應該是最正確的決定。

而且他相信劉備肯定是收到了董承等人的邀請的。那群腐儒還不會張狂到僅憑他們十幾號人,幾千人馬就敢造反的。他們沒有主動聯絡劉琦,但一定會找外援的。可曹操周邊除了劉琦,也只有劉備有那個資格和能力成為他們的外援了。

可惜的是劉備沒有出兵。

沒有那個“降漢不降曹”的固執的關羽,又多了那麼多謀士,劉備的野心早早地露了出來。

荀彧看完搖了搖頭,與劉琦對視了一眼,又看了一眼王昌。

劉琦明白他的意思,當著外人的面,有話也不能說啊!

雖然那是王安的兄長,但畢竟不是自己人。

而且不管這封詔書的真假,它所包含的信息量實在太大了。

“延繼,帶王先生去安頓,好生款待,先生可是有大功之人!”劉琦對跟隨自己的公孫續道。

現在公孫續和典韋輪流貼身跟隨劉琦,以保證劉琦的安全。典韋再猛,那也是個人,是人就需要休息。

“喏!”公孫續領命,又對王昌道:“先生請!”

王昌是個懂事的人,看到劉琦把詔書交給了荀彧就知道他們有要事要商議了,此時確實不是他一個外人應該在的時候。東西交親手交到劉琦手中,也可以長舒一口氣了,父親的囑託,沉重的使命總算完成了。

王昌走後,劉琦問荀彧:“文若,你怎麼看?”

“嗯,詔書應該是真的。只是現在拿到它,似乎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荀彧稍稍猶豫了一下:“衣帶詔的事,我大概已經從文和的書信裡得知了。我想,這時候文和應該回來了……”

“報……”話還沒說完,便聽到衙役來報:“啟稟主公、先生,賈先生回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