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6章 前因後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6章 前因後果

“哈哈哈……真是說曹,說文和文和到啊!”劉琦一激動,差點說漏嘴。

還好不是“說曹操曹操到”,這要是說出來,圓都不知道怎麼圓了。

“文和,你這時間算的可真是準啊!主公昨日回長安,你今日便到了。”荀彧這話倒是真的誇賈詡。

他知道按照賈詡手中的資源,他要想跟劉琦同時到達長安也是完全可以。他既然選擇比劉琦晚一天到,那是因為賈詡摸透了人心,算準了時間。晚一天到,故意留一些時間給劉琦與家人團聚和瞭解大勢。

毒士還是那個毒士,還是那麼能捉摸人性與心理。只是用在劉琦身上的是體諒主公而已。

“呵呵,文若又來取笑我了。詡拜見主公!”賈詡回了荀彧一句,也不忘了向劉琦行禮。

“免禮!過來說話。正好,有個東西要給你看看。”劉琦道。

賈詡接過詔書,快速的流覽了一遍。

然後將沼書放下,對二人說:“這份詔書是真的。”

“何以見得?”荀彧問。

劉琦當然相信賈詡的話,上次賈詡回來就說過密衛的人已經滲透進了許都。如果賈羽告訴他皇宮裡有密衛的人,他一點都不會驚訝。

其實重組影密衛的事幾大高層是知道的,只是具體的構造和主管人員他們不知道。他們只知道影密衛的最高統領是賈詡。

這也是為什麼劉琦一回來,荀彧就猜到賈詡會到的原因。

賈詡:“這份詔書是我們一的人協肋王服帶出宮的。”

“啊?!”這話驚到荀彧了。

也就是說賈詡一直都知道這份密詔的存在。那麼王昌這一路的行蹤密衛也是知道的!

事實上,若沒有密衛暗中保護,王昌能不能順利找到王安真是難說。

但是,賈詡並未下令干涉王昌的行蹤,一切順其自然。賈詡與李儒並不知道詔書的內容,但大致能猜到。他們並不想劉琦太早收到詔書,也不想劉琦捲入衣帶詔之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賈詡撿重點把“衣帶詔”及這份密詔的前因後果向二人彙報了一遍。

劉琦:“哎!陛下真是天真!這種事怎麼可能成功?曹操生性多疑,哪能任人在自己眼皮下做出如此大事?”

荀彧:“主公英明!”

他似乎明白了劉琦當時為何要堅持親征益州了。都是聰明人,賈詡都把事情前因後果說明了,他還想不到的話,也不配做劉琦的第一謀士了。

劉琦:“呵呵,那也是文和與影密衛之功。我們目前確實不宜捲入中原戰爭。與其魚死網破,還不如現在的結果。”

荀彧:“那此詔書……”

賈詡:“詔書交給蔡大家!”

劉琦:“文和,你太壞了!”

三人目光交錯,心知肚明。

蔡邕是劉琦手下與劉協接觸最多的人。他能夠看得出詔書的真假!

重點是蔡邕在編寫《漢書》,劉協的詔書信息量極大,包含了劉協對何皇后、對竇太后、對董卓、對王允、對李傕、郭汜、對曹操的評價,以及對劉琦的肯定和欲禪讓皇位的資訊。

也就是說有這個東西在手,對劉琦日後自立會有很大幫助。

而將它交給蔡邕,則是將它的真實性和權威性上加一個肯定。

只要蔡邕確定了此詔確實出自劉協之手,他自然會把裡面的內容編進史書,而且會把詔書的內容透露給劉表、鄭玄等老學究。

那麼,輿論上對劉琦是有極大的好處的。

其實不是賈詡變壞了,他一直就沒好過。真正變壞的是荀彧,那個翩翩公子,跟著劉琦及田豐、賈詡混得久了,考慮事情也不再獨以正直為主了。

當然,他忠漢的初衷是沒有改變的。

而劉琦漢室宗親的正統身份也讓他不再如歷史上一般糾結。

劉琦要自立便自立唄,而漢室依舊是漢室,天下依然姓劉。都是高祖後裔,只是換了一族而已。大漢四百年傳承,早已不知換了幾路宗族了。至少光武帝劉秀和靈帝是擺明了不是上一代皇帝嫡傳的。

經過洛陽對漢帝劉協的失望,他早已把中興漢室的希望全部押在劉琦身上了。

但是,如同歷史上的曹操是不可以的!

漢室祖制“非劉姓不得為王”。你一個臣子,可以把控朝政,可以位及人臣。但,不可以自立篡位。這是荀彧甘心輔佐曹操的底線。

而如今的劉琦,荀彧完全沒有這種心裡負擔。

第一次曹操欲對劉琦封王,他都沒有不能接受的想法。當然,劉琦的拒絕,加固了他在荀彧心中的完美形象。

而這一次,估計劉琦也不會自立為王。

就算劉協這份詔書是真的,而且出自真心,那劉琦也不能自立。

誰能證明它是真的?

再說了,早就定好的大方針,劉琦也不想動。長年的戰爭對將士對百姓來說都不是好事。

現在沒有人敢來主動與劉琦為敵,那為什麼不發展一下民生?趁他們打得歡實,咱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對!就是這個!

現在說是還有六路諸侯,但是交州士燮實在是不堪一擊,誰得了大勢,只需一紙詔書便可平定的傢伙,基本可以排除在爭霸之外了。

袁紹是不行了,但作為曾經的第一諸侯,敗,也會拖得曹操不好受的。但是曹操的勝利也基本不存在什麼變數了。是時候讓關羽去打點秋風,佔點便宜了。

如果說變數,那就看孫劉之爭了。軍隊的實力其實並不那麼明顯的。單以統率能力看,劉備手中還真沒人可以與江東大孝都督周瑜比的。但是18歲不到的主公孫權沒法跟劉備比呀!如果孫權能夠快速成長,且能夠重用他哥給他留下的江東群臣,或許還能爭得一些地盤。蟄伏幾年,說不定還能把劉備給打回江北去。不過,那還得看劉備會不會假仁假義,不對孫權趕盡殺絕。

不管怎麼樣,不論曹操、袁紹,劉備、孫權誰笑到了最後,將都會大量地損耗錢糧兵械。而等他們打完,劉琦治下的所有地盤都至少會有一到兩次的收穫了,府庫又將充盈。

一來一去的差距就更大了,到時候不管與誰開戰,都將佔據絕對的主動。

於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便成了劉琦集團接下來一段時間的主要行動方針。這本就是春節時候大家一致形成的統一意見,現在被規納出來執行,是沒有人會反對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