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漢重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章 劉琦大婚,偶遇甘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0章 劉琦大婚,偶遇甘寧

接連幾天,劉琦天天尋那少年出來吃酒聊天,雖然少年不喝酒,卻會以茶作陪。少年年紀雖青,卻見識不凡,見解不弱,長得又好看,又懂禮數,讓劉琦尋到些自己年少時的影子。也不吝賜教些少年不懂的事,只要少年提出來的問問,都一一作答。直到荀彧、國淵、郭縕回到晉陽述職,才放下自己荒誕無聊的婚前生活,跟大家忙正事去了。

劉琦卻不知,這幾天的相處卻在少年心中播下了一顆永遠不會枯死的種子。原來那少年不是別人,正是甄家五小姐洛神甄宓。甄宓隨三姐甄道、四姐甄榮出嫁幷州大將高順、太史慈,現在住在高順府上,雖然三哥甄堯已在晉陽置有產業,可一個女兒家總是有姐姐照顧比較好。其實甄宓第一次就認出了劉琦,劉琦主持了他兩個姐姐的婚禮她都在場。當神秘而充滿傳說的劉琦出現在她面前時,自然勾起了無限的暇想。所以天天與劉琦相約酒樓,談天說地,也不言明。卻更真實地認識了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劉琦。愛的種子就不知不覺地種進了她幼小懵懂的心靈。

公元194年,漢獻帝劉協改國號興平,稱興平元年。

興平元年正月初八,劉琦在晉陽迎娶了蔡琰,並於二日後同時納娶貂蟬、張寧二妾。除了鎮守邊關的將領,劉琦手下大將悉數趕回晉陽參加劉琦的婚禮。劉琦派人去請劉表,劉表由於州事繁多抽不開身,派蒯良北上賀喜,並在荊州籌辦酒席,要劉琦婚後帶上三位妻妾去襄陽再舉辦一場。父親沒到場,這婚禮總有些缺陷。荀彧建議劉琦確實該回一趟荊州。

幷州的大婚,劉琦只在內部廣宴群臣和當地士族,可荊州的酒宴,劉表卻向周邊交好的諸侯發出了請柬。

紅燭飄搖春滿屋,誰把佳人髮髻梳。終於見到朝思暮想的人兒了,終於真真切切地擁有了。把伊人擁入懷中,輕吻紅唇,輕放紅羅帳,絲絲細語化纏綿……

婚後,劉琦為自己表字“凡羽”,為了祭奠逝去的前生。當然這個估計當不了真,老爹劉表應該會再給他表的。

雖然劉琦初嘗禁果,卻沒有淪陷在溫柔鄉裡。趁人比較齊的時候安排召集大家召開會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幷州境內已經趨於安定,收服了黑山軍後人口也暴增,各地官員積極準備春耕。荀彧親手抓了黑山百姓的安置工作,還去參觀了留城,問詢了田豐當日的工作展開方式。待劉琦大婚後又帶著王安趕往河套地區主持大局。高順帶著新婚的妻子與郭縕一道回到了上黨。其他諸將也迴歸諸郡縣防備。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劉琦讓趙雲、郭嘉留在晉陽等待下一代的降臨,暫領全州防務。關羽頂替趙雲任北伐大軍統帥,領著典韋、沮授北上代郡整兵,只待春暖花開,便攻伐鮮卑。

送走諸將,劉琦便攜三位新妻,辭別岳丈蔡邕和大儒鄭玄等人。由太史慈、周倉帶近衛五百護送南下荊州。

南下路線卻成了大問題,河東白波軍肯定不會放行,把人家的老窩都給端了還想和平相處,難!河內的張楊也是個大問題,雖然沒有明面上翻臉,可經過爭奪上黨一戰,關係也是冷到冰點。不過有呂布在河內,或許可以一試,呂布的髮妻和女兒呂綺玲不正在晉陽嘛。郭嘉提議順路護送呂布家眷南下,有呂布相護,到荊州應該沒有危險。

話說呂綺玲此時也已經及笄了,小姑娘也是將門虎女,平日與趙雨玩成一片,關係好的不是一般。本來就與貂蟬、張寧相識,平日也沒少往州牧府中跑。這時候也算是成年了,好姐妹們都已經出嫁,母親嚴氏也開始張羅她的婚事了。可小丫頭的心思其實也已經繫到了劉琦身上,母親平日太嚴厲,與父親分開也有兩年了,也不知道父親究竟如何了。雖說河東距晉陽並不遠,可呂布從未北上探望過髮妻愛女。劉琦上門詢問要否帶二人南下與呂布團聚時,二人想都不想就答應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於是劉琦派周倉先行一步,出天井關尋呂布聯絡,並請呂布護送出河內。呂布接到訊息後親率大軍到天井關外相侯。劉琦與呂布相見後客套一番,再次邀請呂布北上幷州,呂布再次拒絕。呂布非常感激劉琦多次維護自己家眷,親自率軍護送劉琦一行穿過河內郡,直達汜水關前。

離開了河內郡,劉琦一行便平安南下,沿嵩山以西經宜陽進入南陽郡。此時的南陽已經被劉表完全控制,袁術與曹操交戰失敗,失了穎川後,當了防止劉表曹操夾擊,放棄南陽,便全面南撤,以汝南為根基,向揚州發展。

劉表接到南陽探馬訊息,派蔡瑁率大軍迎接劉琦一行。劉琦潛意識裡非常討厭這個後母的哥哥,可也不好當面扶了他的面子,客客氣氣地以舅舅相稱。

在護送的南陽軍中,劉琦發現一個裝束奇特的將領。此人頭插鳥羽,身佩鈴鐺,大冷的初春卻衣著單薄。身後八百將士,各個趾高氣昂。劉琦心中一喜,莫不是“錦帆賊”甘寧?只是他如何在這南陽出現?不是應該在長江中打劫過往船只麼?著太史慈前去打聽,果然是甘寧。

原來甘寧“少有氣力,好遊俠”。但他不務正業,他常聚合一夥輕薄少年,自任首領。他們成群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四處遊來蕩去。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這幫人到了。時人以“錦帆賊”稱呼他們。

甘寧在郡中,輕俠殺人,藏舍亡命,大有名聲。他一出一入,威風炫赫。步行則陳列車騎,水行則連線輕舟。侍從之人,披服錦繡,走到哪裡,哪裡光彩斐然。停留時,常用錦繡維繫舟船,離開時,又要割斷拋棄,以顯示其富有奢侈。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員或那些跟他相與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寧便傾心相交,可以為他赴湯蹈火;如果禮節不隆,甘寧便放縱手下搶掠對方資財,甚至賊害官長吏員。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二十歲。後甘寧不再攻掠別人。他讀了一些書,鑽研諸子百家之說,想有所作為,便率領八百多人,去依附劉表,留駐南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