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1991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一章 命名曙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七十一章 命名曙光

事實上前些天的時候,林武真也曾跟那三個臺商說過了這款新車,但是那三個臺商都表現出沒有多大興趣的樣子。

後來聽趙笠解釋之後,林武真才如夢初醒,SUV作為介於越野車和轎車之間的車型,定位就是郊區車,油耗比轎車高,功率也足夠強悍。

如果放在大陸這邊,SUV絕對是能賣瘋的,但灣島那邊就這麼點大的地方,用得上這種車型嗎?

在灣島那邊,除非是這個車型的發燒友,不然誰會腦子抽了,買這種油耗高的車,嫌自己錢多沒地方花?

“2.5L的排量,對於普通人來說確實有點高了,汽油可不便宜的。”

下了車之後,趙笠提醒道:“去開一個發佈會,公佈這款車型的同時,順便告訴廣大消費者,咱們後續還會出2.0L排量的車型。”

“以後我們每一款車型,都要做出起碼三種以上不同排量的型號,讓消費者有足夠的選擇權,哪款型號賣得好,就提高那一款車型的產量!”

見得大老闆趙笠都這麼開心,約翰遜和庫洛庫斯基這些研發人員,自然也跟著開心。

“這款車型我們還沒有命名,正等你來呢。”林武真心情大好,催促趙笠趕緊給這款車起個名字。。

趙笠沉吟了一會兒,然後拍手道:“就叫曙光吧,既然是國產品牌,自然要用中文來命名!”

趙笠起名字,其他人當然不會反對,就這樣,明日之光的第一款SUV車型,名字就這麼被定下來了。

三月十號,明日之光就召開了新品發佈會,最為目前國內汽車製造業的第一,明日之光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尤其是那些拿到了外國資金和技術的國產品牌,每當明日之光有所動作的時候,他們都會顯得很是忐忑,生怕明日之光又研發出了什麼新車型。

事實上明日之光也沒有讓他們失望,沉寂了半年時間,公開召開的發佈會,就是針對他們研發的新車型的。

在發佈會上,林武真著重介紹了曙光車型的各項優點,事無巨細,全都給廣大群眾解釋得一清二楚了,就是零售價五十多萬,有點嚇人了,勸退了無數的吃瓜群眾。

只不過明日之光也不在意,自己本來就是高檔品牌,能有錢買曙光的,都不是缺錢的主兒,反正熱度上去了就行了,後續再做一做宣傳什麼的,最後再推出排量低一些的型號,再搞一搞新車開售的優惠活動,那麼銷量肯定不會低。

明日之光的曙光SUV,當然不是這類車型的鼻祖,事實上世界上其他的汽車大品牌,早就有類似的車型了,只不過因為華國的經濟發展很特殊,他們一直都沒有辦法擠進來罷了。

如今明日之光搶在了他們前面,將SUV打入到了市場當中,可想而知那些外國品牌們,有多著急了。

沒一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文化,你在其他地方賣得好的車型,到了華國未必就賣得動,不管是排量還是外觀的設計,不符合該國的大眾審美,那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那些外國品牌們,得知明日之光推出了SUV車型之後,就開始抓緊時間進行大面積的市場調研,摸清楚了華國人的審美和價格承受底線之後,屁顛屁顛的就回總部部署後續的新車研發事項去了。

但是明日之光很顯然在這一點上,就比所有的外國車商要快了不少,推出的曙光SUV,不管是外觀還是排量,甚至是價格,都經得起本國人的推敲,就連電視臺的那些廣告,都顯得誠意滿滿,滿嘴都是什麼“國產新希望”。

別看這種打民族大義感情牌的行為,很無恥,事實上卻是最有用的,因為華國人最愛自己的國家,在這一點上,是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國家,都絕對比不上的。

明日之光這個新車型的發佈會,確實引起的足夠的轟動,緊接著就有不少國內的汽車零售商,開始找上門談合作。

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來,明日之光的這款新車型,是絕對能夠大賣的,別看定價很高,上保險和各種各的稅,還有上牌什麼的,要六十萬起步。但是你等著看吧,開售的那一天,銷量不突破十萬輛,我跟你姓。

華國從來走的就不是資本主義,中產階級相比於其他國家來說,尤其的多,這批人也是最不缺錢的,也特別愛炫耀,這種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貴的車,最受他們的青睞了。

曙光SUV的成本可真不算低的,整輛車的總成本已經達到了二十萬,加上各種增值稅和差價,一輛車最多也就賺個七八萬,這已經是頂天了的。

不像那些脫離了華國市場就活不下去的所謂“高檔”品牌,往死裡去薅華國人的羊毛,車型的各項效能甚至不如那些幾萬塊錢的小轎車,就因為他們的品牌效應,就敢把價格報到成本價的三五倍以上,就是這樣也有無數的人搶著去買單,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種悲哀。

發佈會不久,明日之光就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無數訂單,統計過之後,數量在十七萬左右,幾乎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汽車零售商,因為他們之前就跟明日之光有過合作,賣1+車型已經有很久的時間了,深知這個品牌的潛在潛力。

不管怎麼樣,明日之光這個國產汽車品牌,可算是厚積薄發,終於在第二款大幅度創新的車型出現之際,爆發了。

有業內人士戲稱,偌大的華國,擁有十多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五千多年的歷史,在汽車行業上,卻要靠僅有的一家汽車企業來撐場面,可悲又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