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1991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二章 國產汽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七十二章 國產汽車

對於那些雜誌週刊所謂的“戲稱”的話,國產的一些汽車品牌們都覺得憋屈,但又無法反駁,因為實際情況確實就是如此,除了明日之光之外,如今國產汽車就是一群酒囊飯袋。

但是不管怎麼說,起碼他們現在也已經不再擔憂了,之前明日之光剛出來的時候,他們還害怕整個市場都會被人家搶了去,對直接百分之百吸收了瑪莎拉蒂的明日之光來說,想要稱霸整個華國市場,真的不難。

如今明日之光已經有兩款車型上市,但他們依舊走的還是高階車的路線,一些業內的人士也不曾聽說明日之光方面,有要走低端路線的想法,甚至連相關的傳聞都沒有,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以後華國的汽車市場,依舊可以百家齊放,大家都能混口飯吃,尤其是在低端車市場,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慢慢發展。

一些之前對明日之光抱有成見和敵意的企業,比如紅旗的江一舟等人,以前時不時的都會在媒體面前,去陰陽怪氣兩句,說明日之光就是一家披著國產外皮的外企,連工程師都是外國人,算個狗屁的國產品牌?

如今明日之光的曙光SUV出來之後,他們都很有默契的通通閉嘴了,受到某些媒體的採訪時,居然還會特意去幫明日之光說幾句好話,真是太陽都打西邊出來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實他們這種態度上的轉變,也很好理解,明日之光既然不搞壟斷,將整個低端市場都讓出來了,說民族大義什麼的,就有點過頭了,但起碼人家做到了俗話說的“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難道還不值得他們表揚幾句嗎?

要知道,低端車市場,永遠都是最賺錢的,畢竟不是誰都是有錢人,不是誰都買得起豪車的。

曙光SUV出來之後,很多車企都找上門來了,套近乎有,想尋求合作也有,但更多的還是想著渾水摸魚,看能不能從明日之光的手裡,得到一些技術層面上的支援。

林武真見得這群傢伙這麼熱情,就跑去趙笠簡單的商量了一次,他覺得可以趁這個大好時機,成立一個國產汽車協會什麼的,這樣能促進大家技術的進步,還有咱們國產汽車品牌的發展。

當然,這個所謂的國產汽車協會,並不是什麼官方組織,而是屬於民間企業自發組建的“民間組織”,不以盈利為目的,作用也純粹,就是促進大家在汽車各項技術上的交流而已,這樣就能打消上邊某些人的顧慮了。

而事實上,在87年的時候,華國就已經有汽車協會了,全名為華國汽車工業協會,這個協會同樣是民間非盈利組織,如今明日之光為首牽頭組建的這個汽車協會,則是華國的第二個汽車工業協會。

為什麼本來就有的汽車協會,明日之光不去加入,反而吃力不討好的,另外成立一個新的呢。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明明汽車工業協會都已經成立了七年了,但是國產汽車行業卻一點進步都沒有,大家習慣了藏藏掖掖的,明面上是非盈利組織,事實上這個組織早就爛透了。

想要改變這個原有組織的框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還不如重新創辦一個來得省事。

兩個汽車工業協會,雖然作用一樣,性質也差不多,但還是有些許差別的,前者囊括了摩托車和其他汽車零部件產業,但是明日之光創辦到底這個汽車工業協會,只針對四輪車,摩托車商是沒有資格加入的。

聽到明日之光要成立這樣一個組織,國產品牌們自然都是樂見其成的,畢竟對於他們這些中小企業來說,只會百利而無一害。

進這個協會的門檻也很低,只要你是華國本土的汽車企業、擁有正規的營業執照、並且三年之內都不會有破產倒閉危機,滿足這三個條件就OK了。

明日之光也承諾,自家公司會定期向大家分享一些發動機方面的技術,並且不收取協會成員們的哪怕一分錢,完全就是白送。

不過技術可以適當的分享一些,但是拿到技術的企業,絕對不能洩露出去,一經發現,立即逐出協會,並且還會追究其刑事責任。

每個進了協會的成員,進會之前都是籤了這樣一份承諾書的,只要你原本就不是來渾水摸魚的,都不會反對這樣的協議,畢竟進了協會的大多數企業,都是一心想著做大做強的,說得通俗點就是奔著賺錢去的,竭澤而漁的蠢事他們當然不會幹。

對於明日之光來說,組建這樣一個組織,自己一點好處都撈不到,還要白白耗費人力物力,這其實是一件徹徹底底的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是明日之光還是做了。

就跟之前分享了光碟技術,還有鴻蒙手機的初代晶片一樣,真的就只是想要促進華國經濟的發展,僅此而已。

作為明日之光名義上的總裁,林武真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這個汽車協會的會長,統籌著關於協會的所有事宜。

這個協會是被官方正式承認的,並且是擁有合法權益的合法組織,總部就設立在武江市的市區內,當然,總部籌建的所有花費,都要分攤到所有成員的頭上去,不然技術要給,經驗要給,總部都要明日之光掏錢,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協會成立當天,就有二十七家國產汽車品牌加入,上海汽車、紅旗、解放、五菱、昌河、公爵、天津大發、天津夏利、雙龍、雙發、松花江、長安、凱旋、皇冠、勝利……

這些協會成員,有半數已經拉到了外國的投資,技術和資金都已經有了,但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加入了進來,不為別的,就為了那一句,“國產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