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鐵騎之虎嘯狼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師徒定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章 師徒定策

三人進入書房坐下,牛天賜先是向袁崇問安,隨後又問師母是否康健。袁崇特別講究禮儀,所以牛天賜每次見他不管有沒有急事,都要首先問安。直到這一套程式做完,天賜才開始說正題。

“師尊,弟子見您愁眉不展,是在為賦稅加重的事情心憂嗎?”

“天賜,為師正是為這件事煩惱。想必正清也告訴你了,難吶。春種秋收也是要按照規律來的。秋收還早,農人剛剛播種,哪裡來的秋糧賦稅可繳?此時催逼不是從百姓口中奪糧,從黎民袋中搶錢嘛?真不知朝中那些大人們是怎麼想的。放著平戎草原和遠東州當地的賦稅不用,放著百戰雄師不派。非要從中央地區調撥錢糧,派遣軍隊。如此捨近求遠,勞師遠徵,焉能不敗。為師思慮許久,也沒想出好辦法來。”袁崇有些惱火的喝著茶水。在自己的弟子和心腹面前,袁崇總算可以發發牢騷了。

“師尊,師祖讓我告訴您,要您賦稅多用銀錢繳納,廣設倉廩貯備糧食和日常用品,以不變應萬變。師祖還說大燕恐怕要有一場大災,要師尊和苗師伯早做準備。最好再和周圍幾縣的縣令溝通一下,聯合做好防災準備。”

“什麼?你師祖又有神算啦。你確定你師祖說會有大災?”袁崇焦急的握著天賜的手問。袁崇知道,恩師的神算很準,恩師算出有大災,那就有七八成的可能。事關百姓生死大事,寧肯信其有、不能當其無。早做防範不會出差錯的。

“可是,縣裡的府庫也不充盈。就算用銀錢繳納,也還差的很多呀?正清,你有何良策?”

於縣丞攤開兩手苦笑著搖搖頭,他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袁崇轉頭看著天賜。

“師尊,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師尊萬萬不可向百姓攤派賦稅。如果按照朝廷的意思辦理此事,百姓積怨不說。師尊的一世清名也會毀於一旦。以弟子之見,不如先行借貸。等到秋稅收上來之後,還他便是。”

“可是就算搬空府庫,再加上找滿城富戶借,也湊不出這麼大一筆稅銀啊?”

“師尊是當局者迷,蒼山縣湊不出這筆銀子。弟子卻知道有一個地方存著大把的銀子。”

“在哪裡?”袁崇和於正清一起發問。

“萬通錢莊。”天賜自信的說出這四個字。

袁崇的眼睛亮了:“哈哈哈,果然是當局者迷。怎麼把這個聚寶盆給忘了呢?不過天賜呀,官府和民間錢莊借貸,具體應該怎麼操作呢?”

“很簡單,師尊只需向錢莊提供借貸的準確數量。再由師尊出具官文,說明以秋稅為抵押即可。臥牛鎮萬通錢莊總號就會開具密押本票。師尊就可以派人持此本票,到冀州府城萬通錢莊分號,提取現銀交納賦稅。”

“此法甚妙,既方便,又省去了押送錢糧的危險和靡費。正清以為如何?”袁崇笑著問於縣丞。

“此法甚好,縣尊我們就按天賜說的辦吧。嗯,以卑職之見,不如多借一些,春耕時節各處用錢的地方太多了,府庫裡的那些肯定不夠用。再說按照天賜說的,我們還得多建倉廩,收購糧食和其他日用物資,這沒錢可不行啊。”於縣丞必將是管這些事的,想的也比較細。

“天賜這樣可以嗎?還有你苗師伯那裡也可以這麼辦嗎?”

“可以,一次借貸兩下使用,不妨礙的。只是還貸的時候要收些利息。肅州也有分號,苗師伯可以派人到臥牛鎮總號開具本票,到肅州提現銀,方便得很。”

“這是應該的,料也無妨。這件事就這麼辦。”袁縣令一錘定音,於縣丞終於松了口氣。話說這萬通錢莊也有他們倆的份子在裡面,當然不會忘記自家的收益。

難題解決了,又解決的這麼圓滿,沒擾民也沒影響春耕。袁崇一臉輕鬆和天賜聊了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師尊,弟子這次來,是想把師母和妹妹接到臥牛鎮住幾天。弟子進城的時候,看到街上的情況,覺得人心不穩。所以弟子自作主張想讓師母和妹妹住到臥牛鎮去,大家也有個照應。師尊也可以安心操持政務。不知師尊意下如何?”

“你想的周到。即便你不說,為師也是這麼打算的。值此多事之秋,理應先把家人安頓好。只是臥牛鎮富甲一方,難免會招來歹人的覬覦。不知天賜你有何良策?”

“按照朝廷規制,郡兵是不可以為一個城鎮擔任守衛任務的。弟子想從肅州招募一些解甲歸田的老兵,帶領和訓練臥牛鎮青壯,並組成團練。其職責是協助官府維持地方安定,必要時可參與救災、緝盜和剿匪的行動。如果師尊覺得可行,可在本縣全面推廣這個做法,村設小隊,鎮設一團。忙時務農,閒時操練。平時維持本村平安,必要時各團集中在一起,統一歸師尊調遣。這樣一來免得遇事臨時抓伕,不好用還麻煩。若是師尊首肯,還要麻煩師尊在刺史大人和守將大人那裡登記報備,也好解決兵械弓弩等問題。”

大燕尚武,允許民間擁有非制式武器。也就是說經報備批准後,你可以自己打製刀槍盾牌和弓箭非制式武器。但是絕對不可以擁有制式軍械。即使對自己打製的兵器也有嚴格的限制規定。比如,刀不可百鍊,長不過五尺,也就是一米左右。長槍不過丈二,也就是槍的長度不可超過兩米。弓不過兩石,也就是自制的弓推動力不能超過一百斤。還有就是對甲冑的限制。除勳貴之外,普通百姓不可以擁有鐵質甲冑。歸田老兵有功勳者可以擁有皮甲,但平時不能穿戴,只有在帝國重大紀念日和帝國軍隊打了勝仗時才可以穿。總之種種限制有很多。

組建團練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大燕開國之初,在十二邊州就施行過組建團練的政策。其目的一是做為各軍後備;二是當時像肅州、幽州、滄州、青州、金州、雲州等等這些州府都是邊疆地帶,隨時會遭受北戎狼騎的騷擾。為了使百姓少受損失,受到攻擊的時候能夠支撐到大軍前來援救,這才同意各地組建團練自保。而且那時候組建團練限制不多,甚至可以擁有制式軍械。其成員也多是由百戰餘生的傷殘老兵和青壯組成。再加上長期和北戎狼騎廝殺,這些團練的戰鬥力還是不低的。等到大燕平滅北戎,將平戎大草原全部收入囊中之後,大燕國境拓展幾萬裡之遙。十二邊州也成了內地,團練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即使有個別地方還有團練的存在,大燕官方也是各種限制。逐漸的團練就被取消了。不過這個制度沒有被廢止,也就是說如有需要,依然可以重新組建團練。

牛天賜早就想給臥牛鎮訓練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用以自保。他是想自己終究會離開臥牛鎮發展,但是臥牛鎮這塊根本要地一定要保住。沒有一隻戰力強大、忠誠可靠的隊伍是不行的。但是大燕對民間組建團練限制頗多,沒有官府的支援等同於造反之罪。所以,燕輝只好以給書院招募武師護院的名義,私下招募了一些老兵。天賜一直想有個機會把這件事確定下來,沒想到這次剛好有了機會,他怎能放過。

“縣尊,天賜說的有理呀。咱們都知道大災之年若是救助不力,必會有大亂。這種情況也不是沒出現過,我們早做準備絲毫不為過。須知居安思危呀,還請縣尊三思。”於縣丞是堅定的站在牛天賜一邊的,牛天賜的想法他能猜出一二。況且臥牛鎮也是他的家,把自己家保護好總是不會錯的。

其實袁崇和他們想的一樣,別看他為官清正,一心為民。但是家國天下這個順序還是弄的清楚的。沒有家哪來的國,沒有國何談天下。家不穩、國難安,家才是根本呀。他相信牛天賜絕對不會窩在臥牛鎮一輩子。恩師曾經私下裡跟他說過,天賜將來絕對是一方豪傑,貴不可言。他是天賜的老師,怎能不替愛徒考慮。

袁崇拍拍天賜的肩膀說:“此事為師去辦理相關報備事宜,你做好準備就好。天賜,為師知你胸懷大志。這些年在你師祖和為師的教導下,你也算學業有成,是該好好歷練歷練了。但是,不管你將來成就如何,一定要記住你師祖和為師的話。得民心者得天下,時刻要把百姓放在心中。你心志堅定,以前為師見你年紀尚小,有些話不好對你說。這些年你的言行為師看在眼中,為師甚慰。今日為師再跟你說一句話你要牢牢記住。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只要心懷百姓,只要是做利國利民的好事,採用何種手段不要太計較。你明白了嗎?”

牛天賜當然明白,他可是活了兩輩子的人,哪能不明白。師尊這是在告訴他,今後要學會審時度勢,以陽謀對陽謀,以陰謀對陰謀。只要目標正確,具體怎麼做可以靈活處置。為師者把話說到這裡,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天賜心中無限感動,拜倒在師尊面前眼含熱淚說到:“弟子銘記師尊教誨,拜謝師尊教導之恩。師尊今日的教誨,弟子今生不忘。”袁崇也滿意的扶起天賜,不住的點頭,怎麼看天賜怎麼喜歡。

“你去見見你師母和媛兒吧。告訴他們收拾一下,就去臥牛鎮家裡住。為師還要和正清商量一下具體做法,錢莊那邊你代為師知會萬通一聲,讓他也好有個準備。好啦,你去吧。”

“師尊,等弟子把師母和妹妹安頓好就來縣城幫師尊。師母和妹妹不在,您又該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了。弟子在您身邊也好照顧您的起居。”

袁崇笑了,多日來他從沒笑的這麼開心過。從天賜的話裡他感受到了一個學生對老師的敬愛,一個晚輩對長輩的依戀和關心。袁崇很滿足,很高興。

“別著急回來。有為師和你於叔在,縣裡一時不會有事。對了,回去後和你師祖商議一下。從書院學子中選些精通算學和律法的和你一起來,我有用。再從武師中選出十餘人來,用以加強各府庫的守備。再告訴你爹,要他準備好蓋倉廩的地方。地方要大,另外讓他準備好人手,免得到時忙不過來。”

“早就準備好了。山神廟後面那塊地一直空著,就在那建。”

“不錯,就在那裡建。正清,這件事你和牛亭長一起辦。”

“正清遵命。”

“於叔,讓嬸子和弟弟們跟我一起走吧,路上也有個照應。”天賜對於縣丞建議。

“嗯,你嬸子他們回孃家去了,明天我就讓他們直接去臥牛鎮。唉,想想還是臥牛鎮好哇。天賜,你們趕快長大吧,到時候我和縣尊把官位讓給你們,我倆待在臥牛鎮享清福去。省的像現在這樣整日提心吊膽的,沒個安生勁兒。”

牛天賜告別師尊,從書房出來,直接去了後宅。遠遠地就聽見傳來斷斷續續的琴聲。琴聲時斷時續,看來撫琴之人有些心不在焉。天賜笑了,他知道撫琴的人是誰,也知道她是因為什麼心不在焉。天賜的心裡湧起一股甜蜜的感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