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實業之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九章 陣痛(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九章 陣痛(下)

國家的智囊團怎麼會不知道產業布局?怎麼會不懂環節上的關鍵技術節點?沒有吃過豬肉還沒有見過豬跑?

作為一個全產業鏈的國家,這麼多年來,肯定是在每一個環節上都作了計劃和實際是實施。

柳明偉就可以完全在現有資料上清楚看到這樣的情況。

他必須把這些重要技術節點的本土專家們召集起來,柔和一下,形成拳頭,這些也都是國有資產啊!

然後,讓他們去和西部大學的專家們碰撞,交流,甚至融入,達到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柳明偉知道,自己一旦坐上這個位置,就如同坐在火山口上,稍微不注意,自己將屍骨無存。

這一次自己是徹底的得罪了國家的科技界的所有人!

柳明偉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那些沒有失去良知的知識分子身上,等他們和西部大學的專家們碰觸出火花後,希望對自己有個公正的評價。

半導體牽涉了很多的細分專案,像星星一樣的散佈在全國各地,每一個工廠和研究所的背景都不一樣,得到國家的資助不一樣,各自單位的領導不一樣,可以這樣說,是真正的“五湖四海”,走到一起,為了同一個目標!

半導體裝置覆蓋原子層沉積、化學氣相沉積、物理氣相沉積、電氣化學沉積、外延工藝、刻蝕、離子注入、測量與檢測、快速熱處理等,刻蝕機、離子注入機、pvd、cmp等16種裝置和材料。

這些細分專案都有單位在研發和製造,差距就在精度上。

柳明偉透過明碼電報的形式向200多家國內的企業和上千個研究者發出了類似孟洪濤研究員發出了邀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是在背水一戰,甚至抵押上了自己的前程,這件事如果不成功,柳明偉會非常悲慘的離開自己的工作,甚至是科技部。

接到了明碼電報的專家們,心態都很複雜,大部分是像孟老先生一樣的,所以,本來是應該在12號報到,結果大部分都在10號左右,也就是收到電報立刻啟程前往北平。

洶湧的態勢讓柳明偉反而冷靜了下來,對待知識分子,他還是比較有底的。

首先聯絡了西部大學的項目管理委員會,請求技術支援,也把各種引數和技術標準要求做成了一塊一塊的展板,接下來,也把赤裸裸的補貼方案釋出出去,等知識分子們自己先瞭解,然後再溝通。

先進的技術和翔實的資料是會說話的,來到北平的各類專家們在瞭解了事情的原委後,恍然大悟,他們是最清楚研究的經費最後是被哪些癟犢子用了,心裡的怒氣都很快消失乾淨。

與其天天呆在老單位裡毫無作為,還真的不如按照的大專案辦公室指定的方向進行努力,至少,一旦招標成功,錢和待遇就根本不再說問題。

上級部門也嚴重關注事情的進展,看到到了北平後的專家們不但沒有想象中的鬧事,還迅速的安靜後,立刻投入了招標專案的工作中去,幾乎是鴉雀無聲後,從放下心來。

這次的招標,要求很嚴格,需要很多的細分節點重新整合,也相當於柳明偉組織了一次技術交流的大會。

很多的研究員主動的結成了招標專案的研發團隊,把各自的成果串聯起來,去接受挑戰。

到了13號,柳明偉帶隊,幾乎佔據了所有當天前往蜀都的航班,想想都害怕,可是1千多人啊。

在到達蜀都後,由西川省接待,這樣千把人的隊伍,安排起來不簡單,再加上西川省自己的企業來的也不少,就更加的熱鬧。

14號,是蔡國到達西部大學的當天,柳明偉也沒有和他聯絡,繼續帶隊裸奔,有管理委員會安排專家來給大家詳細的講解引數指標和牽涉的具體問題。

按照裝置,材料,工藝,配套四大類分成了十六個會場,西部大學也派出了將近200多位的海歸負責接受大家的提問。

這樣的交流註定火花四濺,但是,有一條是顛簸不破的,大家都只認“真理”!

一天的交流,雙方都有了巨大的收穫。

海歸們的驕傲被磨去了很多,這幫科學家在如此環境下,做出的成績以及龐大的奇思妙想,讓海歸們有慚愧的感覺。

同樣,這批在國內牛逼哄哄的大專家們,開了眼界,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方法總結能夠親眼的見到,並且能夠交流。大家也逐漸的對新技術和這批掌握新技術的海歸完全的服氣!

特別是當大家前往西部大學的實驗室親自驗證後,都感覺是來對了地方。國家的半導體專案要騰飛,還真的需要這樣做!柳明偉沒有錯只有功!

13日下午,交流接近尾聲,西川省派人帶著大家去參觀了正在搶建的專門為專案定製的半導體產業園。

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裡,省市兩級部門幾天發力,活生生的把一塊佔地3萬畝的平坦土地實現了七通一平!

不要認為不可能,政府真的下定決心做件事情,是非常可怕的。

至於標準廠房和特殊廠房都被畫成了巨大的示意圖,懸掛了起來,讓大家一目瞭然。

這個位置離西部大學只有不到5公里遠,走路也就是幾十分鍾。

配套的住宅區,也正在搶建,三個月以後,主體完工。

這裡的一切,都讓大家感覺到了各方面的“誠意”。

14日晚上,都快睡覺了,柳明偉接到了蔡國的電話

“睡覺了嗎。柳哥?”

“準備睡,有事的話,我馬上來。”

“你賓館旁邊有個酒吧,我們裡面說幾句,協調一下明天的說法,另外有個事情也需要徵求你的意見。”

“好的,我十分鐘到。”

蔡國在和孫瑞他們分開後,覺得應該和柳明偉溝通一下,免得出漏子。

作為老朋友,蔡國和柳明偉中間已經具備了默契,不需要事事都交換意見。

也就是這段時間的事情跨度比較大,處理起來相對比較復雜,蔡國必須要做到心裡有數,所以,在明天的招標前需要統一一下說法。

蔡國到了“零點”酒吧,沒有五分鐘,柳明偉司長就匆匆的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