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極品至尊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 大破曹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九章 大破曹仁

龍小寶偷眼望了望與劉備並馬而行,化名單福的徐庶,心說這徐元直本人可比電視劇裡的那位演員帥多了。www.tsxsw.com

從盛世焰火的照耀下回到三國除夕夜的煙花中,龍小寶頗有春夢了無痕的激動情懷——問世間,有哪個男人玩兒豔遇可以玩兒到穿越時空,跨越千年於悠然一夢間!

唯寶哥一人耳……

過了年之後,待到冰雪稍融,小寶便對劉備說,聞聽南陽鄉間多有隱士,何不親往訪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備求賢若渴,當即應允。便說臨行前需往水鏡山莊走一遭——一來久未拜訪司馬徽;二來如從水鏡先生之處求得南陽隱士一二人之名,總好過不明去處的誤打誤撞。

小寶“掐指”一算,諸葛亮應已成年,但還年少,想必尚無“臥龍”之大名,縱使其少年奇才,司馬徽也不見得會與孔明相識。但劉備既然要去,小寶也不好阻攔,只等在“水鏡山莊”盤桓兩三日自去南陽尋訪孔明便是。

眼見歷史進程已大為改變,曹操已提早數年統一北方,想來不久便當揮軍南下。屆時戰事一起,恐再難有閒暇尋找諸葛亮——況且如今孔明年少,如能於此時以誠相邀,想必可以省去許多功夫,說不定“一顧茅廬”,便可請其出山,不必耗費許多時日,當早作準備,以拒曹操。

不想那日走得晚了些,到水鏡山莊時天色已晚。幸虧司馬徽不喜早睡,劉備和小寶到時童子尚在庭院煮茶。

古人習俗,以茶奉客,難道司馬徽算準了今夜吾二人來訪不成?劉備心中疑惑,便問童子:“夜已深沉,先生莫非睡前猶要飲茶乎?”

童子答:“有客到,家師乃令我奉茶待客。”

劉備恍然大悟:“既然先生正在待客,那我二人便於此等候,莫擾了先生。”

正說話間,忽見司馬徽與一人攜手而出,見到劉備,哈哈大笑道:“將軍來得好啊!”

劉備、小寶急忙與水鏡見禮,藉著月光,見一青年立於一旁,腰懸佩劍,甚是儒雅,眉宇間卻顯英武之氣。

司馬徽目視那青年,撫掌笑道:“你也不要忙著走了,吾等盡去堂上敘話。”

三人隨司馬徽重入草堂,分賓主落座。水鏡對那青年說道:“公懷王佐之才,應擇明主而事。今英雄豪傑,只在眼前,公卻不識耳?”

那青年微愕,目視劉備,拱手道:“敢問將軍高姓大名?”

玄德回禮:“新野劉備,字玄德,落魄之人,豈敢承先生之禮!”

那青年變色而起道:“莫非便是桃園結義,破黃巾的劉皇叔?”

劉備起身道:“正是!”

“皇叔高義,四海皆知!單福有幸,請受一拜!”說罷長揖及地,執禮甚恭。

小寶一聽那青年自稱“單福”,頓時瞪大了眼睛,又驚又喜!他可是知道這“單福”乃是假名,實則其人便是三國大名鼎鼎的徐庶徐元直!

演義中說徐庶自幼學習擊劍之術,為人慷慨俠義。少年時為友殺人,乃隱姓埋名,四海飄零,遍訪名家,深通韜略,實有經天緯地之才!不想竟於今夜不期而遇,真是無巧不成書!

此時徐庶應不過二十歲左右,可面相卻頗為老成——想必是因為少年離家,流落江湖,歷經滄桑的緣故。

不必日後於路作歌以誘劉備之心,歷史因為一個色狼的從天而降發生了妙不可言的改變。正所謂冥冥中自有天意——劉備與徐庶一見如故,秉燭夜談,獲益良多。又得司馬徽引薦,等到來日清晨,徐庶便與劉備同返新野,得投明主。

劉備得了徐庶,一時便打消了去南陽求賢的念頭。任命徐庶為軍師,操練兵馬,日夜求教,旦夕不離左右……

曹操自冀州回許都之後,便已心存奪取荊州之意。特命曹仁、李典並降將呂曠、呂翔領兵三萬駐守樊城,虎視荊襄,以探虛實。早春三月時,呂曠、呂翔稟曹仁道:“今劉備駐軍新野,招兵買馬,積草儲糧,其志不小,不可不早圖之。吾二人自歸丞相麾下,寸功未立。願請精兵五千,取下劉備首級,以謝丞相!”

曹仁聞言大喜,便撥五千兵馬與二呂,前往新野廝殺……

探馬來報劉備,徐庶便教召回關、張二將迎敵。而後獻策:“敵軍即來,不可使其入境。可使關公引一軍從左而出,以敵來軍中路;再使張飛引一軍從右而出,以敵來軍後路;主公自引龍將軍出中路迎敵,則敵軍可破矣!”

劉備從其言,即差關、張二將先去埋伏,自與小寶、徐庶引兩千兵馬出關相迎。

行不數里,只見山後塵煙大起,呂曠、呂翔自引軍殺到!兩軍射住陣腳,劉備高呼:“來者何人,敢犯吾境!”

呂曠出馬道:“吾乃大將呂曠,奉丞相命,特來擒汝!”

劉備大怒,便叫小寶出戰!想那呂曠豈是寶哥對手——戰不三合,“鬼神戟”寒光閃耀,早將呂曠刺於馬下!

劉備揮軍掩殺,呂翔抵擋不住,引軍便走。逃不多遠,路邊一軍殺出,為首大將乃關雲長是也!呂翔心膽俱裂,撥馬便逃,麾下軍馬又折了大半!

奪路走脫不到十里,又一軍攔住去路!當先一員大將豹頭環眼,燕頜虎鬚,挺矛大叫:“燕人張翼德在此!”催馬直取呂翔!

呂翔措手不及,被張飛一矛刺死,餘者四散奔走。劉備等合軍追趕,大半被擒,乃班師回縣,犒賞三軍。

敗軍逃回樊城,急報二呂戰死,軍士多被活捉!曹仁聞言大驚,便找李典商議。

李典建議應速報丞相,起大軍前來征剿,方為上策。曹仁不許,藐視新野乃彈丸之地,無需勞動曹操大駕。李典苦勸不止,反遭曹仁怒斥其心懷二心,不效死力!李典無奈,只得與曹仁點齊兩萬五千軍,渡河殺奔新野!

徐庶自回新野,斷定曹仁必怒提大軍來犯,為二呂報仇。劉備又問以何計應之,徐庶諫言,若曹仁盡提兵馬,則樊城空虛,可趁機奪之!旋即於劉備耳邊秘授機宜,分召大將,各自準備……

不多日,探馬來報,曹仁親率大軍渡河而來,劉備引軍出城迎敵。兩軍對壘,小寶出陣,耀武揚威!大呼:“老曹,多日不見,一來就刀兵相對,那多傷咱哥們兒的感情啊!不如你我二人於陣前對飲三百杯,誰喝趴下了,誰認輸如何?”

曹仁立在旗門下,看著寶哥嬉皮笑臉,胡言亂語,欠揍的無恥賤樣兒,氣得一翻白眼兒,大罵道:“龍飛狗賊,你枉為大將!丞相如此厚恩相待,你卻棄如敝履,以怨報德,非大丈夫也!”

小寶一副痞相的掏了掏耳朵,滿不在乎的說道:“老子是不是大丈夫,那你得問問俺老婆……”忽然面容一肅,大義凜然的喝道:“自古道,忠臣不事二主!龍某自始自終未曾心懷動搖,豈是曹操施以恩惠便可惑之?我主貴為皇叔,仁義播於四海,世人皆佩!龍某胸中只有忠義二字,視金錢如糞土,視美女如骷髏,視官爵如敝履,視厚祿為草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對大漢王朝的忠心耿耿,天地可鑑;我對主公的拳拳之心,日月可昭!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莫說曹仁受不了,就連關、張、趙、典諸將,也被寶哥恬不知恥的長篇大論噁心的遍體生寒,毛骨悚然!

曹仁再也聽不下去了,只覺肚子裡翻江倒海,隔夜飯都快吐出來了!急忙下令李典出戰,宰了那個滿口胡柴,不知所謂的卑鄙小人——這曹仁也是氣昏頭了,忘了寶哥可是於千軍萬馬中力斬顏良的蓋世猛將!連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在寶哥馬前也走不過三十個回合,把李典派出去不是送死嗎?

所謂軍令如山!李典想都沒想,催馬便殺出陣來!

小寶意猶未盡地大喊:“老子還沒說完呢,著什麼急呀!”

劉備在後面無奈的長嘆,心說等你囉嗦完了,曹仁一準兒得被噁心死,他能不著急嗎!

李典當頭一刀劈落,寶哥沒好氣的橫戟一架,只聽“哐啷”一聲響,李典雙膀發麻,虎口發熱,掌中大刀險些脫手而落!

戰不十合,二馬錯蹬,“鬼神戟”如毒龍出穴,雷霆厲閃般刺來!李典只覺腦後惡風襲來,縮頭藏頸,剎那間頭盔已落,嚇得他一聲怪叫,汗溼鐵甲!

李典怎敢再戰,撥馬望本陣急走!小寶欲追,曹仁兩翼軍亂箭射住,當下兩軍各自回寨。

曹仁見小寶英勇,李典大敗,這才醒起寶哥諸般輝煌戰績,不由自惱一怒之下,亂了方寸。恰逢李典回營之後再勸曹仁回軍樊城,曹仁盛怒欲斬李典,左右慌忙勸住。

曹仁怒責李典,命其為後軍;自引大軍為前部。來日再戰時,便擺了一個大陣,使人問劉備:“可識此陣否?”

小寶愛現,大大咧咧的嚷道:“區區八門金鎖陣,有何奇哉?”

徐庶聞言大驚:“龍將軍竟識此陣?”

寶哥挺胸腆肚,搖頭晃腦:“區區小陣,何足道哉!”

徐庶喜道:“如此甚好!便請將軍率兵破陣,一戰而退曹軍!”

這下剛剛還滿嘴“區區”、“哉哉”的寶哥傻眼了——三國演義是看的挺熟,可這八門金鎖陣誰他媽知道怎麼破呀!眾目睽睽之下,寶哥張口結舌了老半天,終於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垂頭喪氣的說道:“俺只認得此陣,卻不會破!”

眾人大譁,集體鄙視。徐庶奇道:“將軍既識此陣,何以竟不會破之?”

小寶被逼無奈,只好順嘴胡謅:“吾自幼好武,不喜文事。師父教的兵法韜略只是略通一二,至於這陣法嗎……吾嫌其繁瑣,向無耐心牢記,所以諸般陣法只記了個大概的樣子,其中玄奧卻是一竅不通!”

(木瓜捶胸頓足,發下毒誓——如果這個不學無術的賤人,膽敢對外宣稱是自己教出來的徒弟,老子一定把他大卸八塊,丟到異次元空間,放逐一輩子!)

眾人哈哈大笑,典韋踢了小寶一腳,笑罵道:“滾蛋!”

徐庶的好奇心又被勾起來了:“將軍所言‘滾……蛋’二字,又是何意?”

眾人笑聲更甚,盡皆捧腹不止!小寶涎著臉湊了過來:“軍師若是教我兵法韜略,我就把這兩個字的意思給您解釋清楚。”

趙雲忙道:“軍師休聽這廝胡言!此話乃小寶鄉間俚語,粗鄙之言,不是什麼好話,軍師休叫他騙了!”

小寶急了,苦著臉道:“二哥,您這胳膊肘兒怎麼往外拐呀!”

眾人樂不可支,劉備重重地咳了一聲,眾將這才強忍笑意。劉備哭笑不得的瞪了小寶一眼:“休再胡鬧……便請軍師授以破敵之計!”

徐庶性極豪爽,也不因小寶嬉笑而惱,當即詳解八門之秘,授眾將破陣之法,傳令道:“龍將軍引三千黑甲軍為第一隊;子龍引五百軍為第二隊;典韋引五百軍為第三隊;破此大陣,以敗曹軍!”

眾皆領命,小寶策馬先出,心下明了——徐庶面授機宜,以戰力超強的黑甲軍為第一隊,便是想第一次衝鋒就重創曹軍戰力,為趙、典二將鋪平道路,不使曹仁再有餘力反攻。

當下小寶身先士卒,揮戟大喝:“兄弟們,殺!!!”一馬當先,直奔東南角生門強攻!

曹仁見本方軍士與龍小寶所率的黑甲軍一觸即潰,便往北走,意欲引小寶來追,以陣法變化困之。哪知小寶根本不理他,引黑甲軍橫衝直撞,徑往正西景門而出,復又殺回!

曹仁見狀,急揮令旗,調兵遣將,變陣以迎之。豈料小寶早得徐庶指點,仗著黑甲軍不畏刀槍,自顧自往來衝殺,如入無人之境,左衝右突,大殺四方,又往東南角生門而去!

如此往來數遭,曹軍死傷慘重,其陣大亂!

黑甲軍呼嘯而去,曹仁方待整軍復陣,趙雲率第二隊吶喊殺來!

雖說五百軍士相較黑甲軍少了許多,但曹軍已傷亡六七千人,陣型大亂,士氣低迷,更兼趙雲之勇,幾可並世無雙!五百精兵鐵騎,緊隨子龍,士氣如虹,片刻簡便又殺了一個來回!

典韋早已按捺不住,催開大宛馬,驟起雙鐵戟,嘶吼如雷,輕甲上陣,引第三隊五百精兵,如狼似虎般殺入敵陣!

古之惡來,悍勇無雙,曹兵遇之心膽俱碎!當世兩大猛將齊出,曹兵鬥志全喪,潰不成軍!

劉備揮軍齊衝,曹兵大敗而退!因有黑甲軍奇兵助陣,曹軍傷亡遠比演義所書更甚!!

是夜,曹仁又不從李典苦諫,引殘兵劫寨。不想徐庶早有埋伏,又大敗曹軍!曹仁逃至河邊,又遭張飛截殺,死戰得脫!李典捨命相互曹仁渡河而逃,軍士大半又溺死於河中!

曹仁倉皇渡河,逃至樊城,使人叫門,卻聞一聲鼓響,一將引軍而出,高呼:“吾已取樊城多時矣!”視之,乃漢壽亭侯關雲長!

曹仁大驚,不敢迎戰,撥馬便走!關羽引軍大殺,待曹仁星夜逃回許昌時,左右僅存百餘士卒……

劉備此戰大獲全勝,引軍入樊城安民。縣令劉泌出迎,亦為漢室宗親,遂請劉備過府設宴相待。席間,劉備見一少子侍立於側,雖年幼卻頭角崢嶸,器宇不凡。問之乃是劉泌之甥,父母雙亡,故依於此。

劉備欲嗣其為義子,劉泌欣然相允。其子本名寇封,乃拜劉備為父後,更名為劉封。

來日劉備與徐庶議定,留趙雲引一千軍駐守樊城,班師凱旋,自回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