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極品至尊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八章 客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八章 客僧

三月十八,少林、武當、峨眉、崑崙、崆峒五大派圍攻光明頂,明教大半高手皆遭暗算,形同廢人。危難時刻,一少年從天而降,以蓋世神功連敗五大派眾高手,成為明教上下的大恩人,遂被奉為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

五月初五,明教自光明左使楊逍以下七大高手,隨新任教主自西域遠赴北嶽恆山,參加恆山派新任掌門大典。四rì後,明教教主龍小寶與任我行、向問天、令狐沖、上官雲、任盈盈一行人,喬裝潛入黑木崖刺殺天下第一高手東方不敗。

斯役,任我行、童百熊陣亡,向問天斷臂,上官雲目盲,令狐沖重傷,最終東方不敗卻十分離奇地命喪於龍小寶之手,天下震驚!

六月十五,嵩山五嶽劍派並派大會,恆山別院鍾姓弟子連勝兩陣,重創嵩山掌門左冷禪,完敗華山掌門嶽不群,其真面目卻正是三個月來早已名動天下的明教教主!

群雄驚愕,尤以嵩山、華山、泰山三派出離震怒!

四肢皆斷,雙眼俱廢的左冷禪號召群雄圍殺魔教的大魔頭,龍小寶傲然立於封神臺上,一聲斷喝,一時間數千豪傑竟無人敢上前一步。片刻後,嵩山派和泰山派十餘名高手名宿搶先發難,yù圍攻之;人群中忽有數道身影躍出,閃電般將兩派五大高手擊倒。餘者雙足還沒踏上封神臺,便教龍小寶掌拍指點,飛足踢落,盡皆咯血不止,動彈不得。

現身者乃明教光明使者、兩大護教法王,及四散人,一字排開立於教主兩側,睥睨四方,視天下英雄如草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華山派嶽不群隱忍不發,以言語挑唆數千武林豪傑群起而攻之,不待恆山派掌門令狐沖挺身而出,龍小寶突然自封神臺上電shè而出,直入無人之境,所過處人cháo如劈波斬浪,擋所披靡,連傷七十三人,頃刻間被其生生打出一條路來,攜一女子飛身而下嵩山絕頂!

韋一笑突前,四散人居中,殷天正和楊逍斷後,緊隨龍小寶突圍而去,明教群豪威勢無疇,人人驚駭莫名!

待到群雄醒過神來,敵人早已鴻飛杳杳,天地間只有龍小寶的聲音還在群山迴盪——五嶽劍派名垂天下數百年,又何必因為少數人的野心強自合而為一?恆山派若有一人少了根頭髮,龍某必率明教傾巢而出,滅了其餘四大劍派!老子說得出,做得到!玄慈方丈,晚輩無禮,rì後定會親往少林寺向大師賠罪!哈哈哈……

這番話自他突圍而出之際開始說起,說到最後一句時,聽聲音似乎已至山腰。然語音一如往常,未曾有絲毫減弱,宛如怒龍咆哮,其後的大笑聲更是鼓盪遠去,聲震穹宇,直至一刻鍾後方始漸漸消失。

嵩山絕頂死寂無聲,數千英雄無不面sè發白,驚駭之情,無以復加!

小寶一行人遠遁良久,群雄兀自感覺那囂張豪邁的大笑聲還在天地之間迴響!

嵩山大會就此草草收場,五派合一半途而廢。令狐沖雖然不懼,但也不願再生事端,累及門下弟子,匆匆向玄慈方丈告別,率眾下山。嵩山、華山、泰山三派雖是不甘,但攝於小寶神威,只得怒視恆山弟子揚長而去。

跟著莫大先生也帶著南嶽衡山弟子告辭而去,數千豪傑半數人乘夜陸續下山,餘者便在嵩山本院歇宿。至於此後林平之約戰餘滄海,翌rì令狐沖等人在路上目睹林平之和嶽靈珊挑釁獵殺青城派的弟子,數rì間驚變不休,林平之雖仗辟邪劍法報得血海深仇,卻也不幸被木高峰駝背中的毒水傷了眼睛,此後被左冷禪遣人請去嵩山,而嶽靈珊因林平之棄之不顧,慘被青城派數大高手圍攻竟致香消玉殞等等後話,略過不提……

小寶一路疾馳,到了太室山腳,這才止住長笑。不一會兒,韋一笑輕功卓絕,率先趕到。又過了片刻,楊逍等人聯袂來到,眾人相視大笑,只覺心中酣暢至極。殷天正道:“教主神功蓋世,猶勝光明頂之時,可喜可賀!”

楊逍道:“教主武功突飛猛進,一rì千里,這般進境神速,當真匪夷所思。”

周顛嘆道:“跟著教主自然是無往而不利,本教必將中興,實是大夥兒之福。只是教主武功太高,每戰身先士卒,敵人再強再多,基本上都給教主料理了,咱們作屬下的撈不到什麼硬仗打,未免不大過癮。”說罷故作仰天長嘆狀,眾人皆笑。

小寶道:“諸位贊我也贊的夠了。今rì一戰,全賴張真人悉心點撥,加以指教,在下方能贏得如此輕鬆。說起武學之道,他老人家才真的是學究天人呢!”

群豪紛紛點頭,對張三丰的敬佩之情又深了幾分。忽聽遠處傳來悠悠鐘聲,小寶一愣,隨即側耳傾聽。鐘聲雖遠,但幾人居是內功高深之輩,聽得清清楚楚。那鐘聲自少室山方向傳來,連響了十八下,方才止歇。

小寶不動聲sè,與眾人到附近的鎮子上打尖,尋了家小客棧,草草吃了些東西,便即回房歇息,卻單獨囑咐小昭明天通知楊逍等人,叫他們就近召集五行旗的教眾,明rì在少室山下埋伏,等候自己的訊號。

小昭問他要去哪裡,這貨只說有重要的急事去辦,又吩咐小昭叮嚀群豪,如有其他幫派之人明rì上山,切勿貿然發生衝突,一切等待自己的訊號。說完這貨悄沒聲息的穿窗而去,小昭本想跟他同去,奈何有重要口信要其轉達,只得坐在屋裡牽腸掛肚……

小寶一口氣疾奔至少室山腰,見雄偉壯觀的少林禪院在月光下更顯莊嚴肅穆,不禁微感唏噓,畢竟這裡是他“穿越而來”的家。想到那無名老僧,小寶心頭一熱,找了處偏僻之地,翻牆而入,直奔少林後山。以他此時的輕功,慢說黑夜,便是大白天潛入少林寺,也不會被人發現行蹤。

這貨熟門熟路,不消片刻便到了“藏經閣”後面不遠處的故居。但見一切如昨,毫無變化,四野清風陣陣,樹葉輕搖,還是那麼令人靜心清yù。小寶站在茅屋前,怔怔出了會兒神,心知老和尚必在熟睡中,不願打擾,飄身上了院子裡那棵大樹,撿了條粗壯的樹枝,和衣而臥,默默調息。

黎明時分,老和尚準時起身,慢吞吞地拿起掃把,向“藏經閣”緩緩走去。小寶靜靜目送他遠去,跳下樹來,開始劈柴做飯。清晨時分,老和尚又慢吞吞的走了回來,到了小院外,微咦了一聲,這才發現有人。

小寶大步走過去,跪倒在地磕了個響頭,恭聲道:“師父,我回來了。”

老和尚的眼睛還是那般朦朦朧朧,直直的望著他,也不說話。小寶早就對他這副痴痴呆呆的模樣習以為常,站起來輕輕挽著老和尚的胳膊,只覺老和尚似乎愈發瘦小乾枯,彷彿只有幾十斤重。小寶鼻子一酸,柔聲道:“師父,飯菜做好了,咱們吃飯吧。”

師徒二人坐到石臺兩邊,小寶從鍋裡裝了一碗白粥,雙手捧著送到老和尚面前,垂首道:“師父,請慢用。”他見老和尚先動了筷子,這才坐下來端起粥碗。

從前這貨和無名老僧朝夕相處,一天到晚裝傻充愣,沒個正形。現如今他已是天下屈指可數的絕頂高手,卻不知為何對老和尚的那份親情愈來愈重。今rì見老僧比起上次回來時又顯蒼老,行動更加遲緩,神情舉止跟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幾乎沒有兩樣,心裡十分難過,但又不知該說些什麼。

師徒倆沉默無語的吃完清淡至極的早飯,小寶收拾好碗筷,見老和尚又要去拿掃把,搶過去抓在手裡,說道:“師父,您歇著吧,我去幫您打掃。”說完進屋換上破舊的僧袍,又找了一頂舊僧帽套在頭上。

這貨好不容易把頭髮留了起來,無論如何也不肯再變成光頭男了。出了茅屋,見老和尚還在原地站著發呆,小寶扶他進屋,躺在炕上,把被子給他蓋好,輕聲道:“師父,睡吧。”轉身出去拎起掃把重溫勞動生活。

一上午忙忙碌碌,掃完塔林,跟著又去廚房幫忙。少林寺大小僧侶千餘人,雜役僧人也有兩三百人,彼此相熟的甚少。時隔幾年,小寶的個子高了一些,身材瘦了不少,樣貌也有所變化,誰也沒認出他來。到了中午,小寶從廚房打了些飯菜,回去侍候老和尚用飯,還沒吃完,就聽前院鐘聲鏜鏜大響,連續不斷,乃是召集全寺僧眾的訊號。

少林寺中除了每年佛誕、或是達摩祖師誕辰等幾rì之外,向來極少召集全寺僧眾。小寶眼神微亮,跟老僧打過招呼,順手去灶上掏了一把鍋底灰抹在臉上,便即向大雄寶殿奔去。

匆匆趕到大雄寶殿,見殿上已集了二百餘人,尚有大批僧眾不斷進來。片刻之間,全寺千餘僧人盡已到達,除了像無名老僧那般行將朽木之人外,盡數集合完畢,各依輩分排列。

大殿上人數雖多,卻靜悄悄的鴉雀無聲,小寶混在雜役僧人裡,站在最外圍。只見玄字輩、慧字輩的各位長輩僧眾均是神sè鄭重,暗忖難道真是那人來了?

忽聽鐘聲三響,諸僧齊宣佛號:“南無釋迦如來佛!”

只見玄慈方丈與玄字輩的三位高僧,陪著七位僧人從後殿緩步而出。殿上少林僧眾一齊躬身行禮,玄慈與那七僧先是參拜了殿上的佛像,然後才分賓主落座。小寶目光銳利,偷眼望去,見玄慈大師jīng氣神雖然飽滿,但眉宇間隱隱帶了一絲疲憊和憂sè。

昨夜少林寺忽然鐘聲大響,玄慈方丈肯定立刻便趕回寺中,想是一夜未眠。小寶見那七僧樣貌,便知心中所料不差,想必玄慈大師此刻的心情也是頗為煩惱。

那七位僧人年紀都已不輕,服sè與少林不同,顯然是別處寺院來的客僧。其中一僧高鼻碧眼,頭髮捲曲,身形甚高,是一位胡僧。坐在首位的卻是一名七十餘歲的老僧,身形矮小,雙目炯炯有神,顧盼之際極具威嚴。

玄慈朗聲向本寺僧眾說道:“這位是五臺山清涼寺方丈神山上人,大家參見了。”眾僧聽了,大半心中一凜。

少林僧人多半習武,大都知道神山上人在武林中威名極盛,與玄慈大師並稱降龍、伏虎兩羅漢,據說武功還在玄慈方丈之上。只是清涼寺規模較小,無論在民間還是武林,地位遠遠不及少林寺,江湖聲望更是不如玄慈方丈了。

當下眾僧向神山上人躬身施禮,玄慈又將其餘六僧逐一引見:“這位是開封府大相國寺觀心大師,這位是江南普渡寺的道清大師,這位是廬山東林寺的覺賢大師,這位是長安淨影寺融智大師,這位是五臺山清涼寺的神音大師,是神山上人的師弟。”觀心大師等四人均來自名山古剎,只是大相國寺、普渡寺向來重佛法而輕武學,因此這四位高僧雖然在武林中大大有名,在其本寺的位份卻並不甚高。少林僧眾躬身行禮,觀心大師等便起身還禮。

玄慈方丈最後伸手向著那胡僧道:“這位大師來自我佛天竺上國,法名哲羅星。”

眾僧又都行禮,那哲羅星起身還禮後,說道:“少林寺好大,這麼多的老……老和尚、中和尚……小和尚。”他的華語音調不正,措辭用句也是不倫不類。

玄慈道:“七位大師都是佛門的有道大德,今rì一起降臨,實是本寺大大的榮幸,故此召集大家出來見見。甚盼七位大師開壇說法,弘揚佛法,合寺僧眾,同受教益。”

神山上人道:“不敢當!”他身形矮小,不料說話聲音竟是奇響,眾僧不禁都是一驚。但這神山上人既不是故意放大嗓門叫喊,亦非運使內力,震人心魄,乃是天生嗓門奇大,說話高亢。只聽他接著說道:“少林莊嚴寶剎,小僧仰慕已久,六十年前便來投拜求戒,卻被拒之於山門之外。今rì重來,垣瓦依舊,人事已非,可嘆啊可嘆!”

眾僧聽了,心中都是一震,聽他話語頗有敵意,難道竟是前來尋仇生事的不成?

唯有小寶心知神山上人昔年求師少林被拒,因此心懷怨恨雖然不假,但他此行最大的目的卻是為了少林寺的七十二門絕技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