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極品至尊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四章 誰是大英雄(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四章 誰是大英雄(8)

郭靖稟明安撫使呂文德,請下將令,讓黃藥師在校場上調兵遣將。頂點 23S.更新最快這九宮五行大陣變化繁複,倘若仔細操練,耗時甚久。但此番出兵志在救人,黃老邪便將陣法化繁為簡,以江湖群雄為主,襄陽兵馬為輔,每一路均由一位通曉九宮方位變化的當世絕頂高手統率。此時襄陽城內英才濟濟,武學精湛之人比比皆是,各大幫派或是受過小寶的恩惠,或是敬佩明教奮勇爭先抗擊韃子,人人都願披甲上陣。

黃藥師校場點將,言道:“韃子圍護高臺的兵馬約有六七萬人,咱們倘若多過他們,即便勝了也算不得本事。孫子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但善用兵者,以一圍一,亦非難事。”當下點起九路兵馬,每一路有六千人,一千人為身手強悍,足可以一當五的明教精銳,其餘五千人則是身經百戰的襄陽精兵。

第一路兵馬由“東邪”黃藥師親自統率,他的幾位老朋友,江湖上成名已久的前輩耆宿,信陽府的趙老爵爺、隱居青海的劍術宗師青靈子、洞庭湖的煙波釣叟、烏鴉山的天聾地啞二老率領一千明教精銳護衛主將,陸冠英、程瑤迦夫婦和耶律齊、郭芙夫婦、武敦儒、耶律燕夫婦、武修文、完顏萍夫婦,還有程英、陸無雙等年青一代的後起之秀領五千兵為合後。

第二路兵馬由“南帝”一燈大師擔任主將,武當四俠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殷梨亭率領一千明教精銳在前。一燈門下弟子武三通、朱子柳、泗水漁隱和百草仙、人廚子、九死生、張一氓、韓無垢、聖因師太、狗肉頭陀等亦正亦邪的江湖奇士率兵五千為後。

第三路兵馬的主將是“老頑童”周伯通,全真五子丘處機、郝大通、劉處玄、王處一、孫不二領一千明教精銳護衛主將,崆峒五老中的常敬之死於峨眉山一役,餘下四人與全真教主李志常、瑛姑等人領兵五千為合後。

第四路兵馬由大俠郭靖統率,丐幫執法長老和掌缽龍頭此時均已傷勢痊癒,便和傳功長老、掌棒龍頭同率一千名武藝高強的幫內弟子護衛主將,梁、宋、陳、吳等八大長老統領五千襄陽精兵,這一路兵馬將明教教眾換成了丐幫弟子。

第五路兵馬以蕭峰為主將,楊逍、範遙、殷天正、韋一笑領一千明教教徒為先鋒,五散人冷謙、張中、周顛、彭瑩玉、說不得和殷野王、李天垣等教內高手領五千兵為合後,這一路卻是清一色的明教精英。

第六路兵馬由“五嶽劍派”總掌門令狐沖統率,五嶽門下傑出弟子相隨左右。不戒大師和不可不戒田伯光這對師徒自是寸步不離跟在儀琳小尼姑身邊,“恆山別院”那群三山五嶽的豪傑自然也在此路,因此可說是人才極盛。這次襄陽大戰任盈盈和向問天雖然暗中派遣了一些“日月神教”的好手相助令狐沖,二人卻是未曾一起前來。知其原因者屈指可數,都是和令狐沖有過命交情的好朋友——美貌與智慧並存的令狐夫人喜結珠胎,向問天這個從小看著她長大的“叔叔”自是要留守“黑木崖”小心看護,否則令狐大掌門豈能安心遠離?

第七路兵馬由少林高僧統率,空聞年長為正,玄慈謙讓為副。少林派高手如雲,空智、空性、玄寂、玄慚四位大師領一千明教精銳護衛主將,空虛、空無、空相、空色、玄生、玄滅、玄愧、玄淨諸位大師共領其餘五千精兵。連日大戰,南少林十八金剛和嵩山少林十八羅漢均已折損近半,仍是慨然上陣,不懼犧牲。

第八路兵馬的主將是楊過,若論聲望名頭,自是不及其餘八位主將那麼響亮,但他此番襄陽大戰,所現武功實不弱於當世任何一位頂尖高手,所以黃藥師令其統率一軍,群雄無有不服。小龍女與神鵰自然緊隨左右,函谷八友、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盡皆歸於此路軍中,亦是能者甚多。

最後一路兵馬由黃蓉擔任主將,靈鷲宮九天九部諸女護衛左右,五千襄陽精兵則由大將王堅親自統率,各幫派好手二百餘人在其麾下聽用。黃蓉師承其父,精擅陣法韜略,奇門術數,因此這一路兵馬可以自行調遣,為遊擊軍,增援八方。

這九路人馬合計五萬餘人為第一陣,以突擊殺敵,衝破敵陣為主旨,跟著第二陣便是明教五行旗。

九宮在前,五行在後,中軍突入,直搗黃龍——當下各旗挑出兩千精銳好手,合計一萬,由龍小寶親自統率。黃藥師將五行陣法變化逐一交代清楚——銳金旗如何強攻、巨木旗如何守禦、烈火旗如何阻敵、洪水期如何滅火、厚土旗如何拆臺救人等等部署,頗為繁複。但五行旗素來勤於操練,熟知五行生剋之理,久經沙場,因此一聽即明。

這九宮五行大陣之後尚有一路特殊的伏兵,便是“萬獸山莊”史家兄弟那五百頭“獸軍”!

想當年成吉思汗西征之時,曾遣使往西藏大雪山徵集三萬頭党項藏獒隨軍。當其時,蒙古大軍一旦攻破敵城,人馬未動,先放藏獒,直接衝入城內,以敵方軍民血肉為食,殘忍至極。

彼時西方各國對蒙古“獒軍”之名極為恐懼,待到蒙古大軍西征結束,回兵草原之時,大半藏獒便留在了西方。許多後世為人熟知的歐洲大型犬種,其實多半都是党項藏獒的後裔。

數十年來,成吉思汗所創的這一支“獒軍”漸漸式微,敖犬的數量逐年減少,如今已不到當年的一成,因此也甚少再用以對敵之時,大規模的肆虐屠戮。即便如此,卻也不可不防,這也算是當初龍小寶乘機收服史家五兄弟的原因之一。當然,驅獸破敵的本事,這貨早在三國時便已無比熟練。

黃藥師點將完畢,令旗一展,各軍排列整齊。黃藥師朗聲道:“吾等雖為江湖之人,草莽之輩,但抗敵禦侮,守土衛國,卻也是堂堂之旗,正正之師!諸君各聽主將號令,今日與蒙古韃子決一死戰!”校場上數萬兵將齊聲回應,聲振寰宇,當下號炮三響,四門大開,各路兵馬列隊而出。

九路大軍各依方位攻向高臺,蒙古六個萬人隊接住廝殺,一時間十餘萬人的喊聲震天動地。襄陽九路兵馬高手雲集,一鼓作氣,勢如破竹,蒙古兵抵擋不住,紛紛敗退。小寶率領一萬五行旗教眾件蒙古陣腳已亂,乘勢揮軍而前,直衝高臺。

龍小寶率軍衝到高臺近前,一聲號令,銳金旗手持盾牌擋箭,厚土旗便以鐵鏟破開蒙古人的土牆,巨木旗則是立刻取下揹負的木樁東打一根,西打一根,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每根木樁皆以黃藥師所繪圖案而立,分按五行八卦,頃刻間已將高臺東首封住。

厚土旗破牆的速度極快,巨木旗還沒打完木樁,餘下三面的土牆便已破得七七八八。烈火在南,洪水在北,銳金在西,厚土在東,守住四方,巨木不停在內打樁。但見高臺四周人潮似海湧動,東邊厚土旗發放毒砂禦敵,西邊銳金旗弩箭標槍齊射,南邊烈焰焚燒,北邊毒水如雨,蒙古兵傷亡甚多,哪裡攻得進來?

忽聽得號角聲響,高臺周圍的地底下鑽出數萬只頭盔來,順著事先挖好的壕溝湧了上來。原來忽必烈善於用兵,詭計多端,心知小昭被擒,敵軍必定冒險來救,不若以此女為誘餌,引襄陽兵出,一舉殲之。忽必烈奏明大汗,便依計而行——除了在高臺四周明著佈下六個萬人隊之外,早已悄悄掘地為坑,另行伏兵數萬。中原群雄自襄陽城頭遠遠望去,只道敵軍臨時在高臺下掘的是陷坑,豈料敵軍不過是裝模作樣,實則地下早已挖空,埋伏了生力軍。這一招可說是學了厚土旗慣用的法門,算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

蒙古伏兵一出,人數大大佔優,登時扭轉敗勢。群雄在廝殺中大罵蒙古韃子無恥卑鄙,奈何他們戰力雖強,再想將敵軍聚而殲之,已是有所不能。

戰鼓雷鳴,兩軍大戰,如此鬥了半個時辰,一時勝負未分。黃藥師令旗一展,九位主將心領神會,各領本部兵馬轉換方位,宋軍陣法立時大變。

九宮之術玄奧繁複,眾軍跟隨主將東奔西走,南來北往,蒙古兵登時暈頭轉向。這九宮大轉一出,變化可謂精妙無匹,再加上領頭的都是武林高手,宋軍人人感激明教身先士卒,決意拼死而戰,是以蒙古兵雖然多了幾近一倍,竟也抵擋不住。

此時黃藥師指揮九路軍馬在外往來衝殺,明教五行旗在內也和高臺守軍激鬥不休。小寶眼見良久不能突破敵陣,仰頭望了一眼高空上盤旋的兩隻白雕,心想倘若不能登上高臺,解開小昭身上的繩索,纏住金輪法王,兩頭白雕如何能俯衝救人?這貨心懸小昭安危,一聲清嘯,手執屠龍刀,便往高臺的階梯殺去。

他一出手,明教教眾齊聲歡呼,士氣大振,各旗掌旗使揮動令旗,但見各旗教眾迂迴疾奔,方位全變,五行逆轉,是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五行生剋變化說來玄妙,便和九宮之術一般實則都是華夏古人精研物性之變,因而悟出來的天地至理,通陰陽之道,反鬼神之說,在當時可謂舉世無匹。蒙古堅甲利兵,武功鼎盛,但文智淺陋,豈能與當世奇門第一大家黃藥師相抗?這當口九宮大陣在外,五行小陣在內,看似各自變化,互不相干,實則息息相連,呼應而合。

忽必烈自詡精通漢文化,此時在蒙古大營的塔樓上遙望宋軍陣法變化數次,便已茫然不知所措。而那守禦高臺的統兵將領更是眼花繚亂,頭昏腦漲,只覺宋軍隊列此去彼來,正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不知如何揮軍抵敵是好。

蒙古軍大亂,小寶乘勢直闖而入,眼見距離高臺木梯不過數丈,陡然間前方劍光大盛,周芷若不知從何處挺劍殺至。倚天劍化作一團青光劈面而至,森森寒氣猶如萬載玄冰。剎那間小寶心頭微凜,只覺周芷若的功力又增強了一截。二人數度交手,周芷若的武功一次強過一次,這貨料想天下除了自己和段譽再無第三人會使“北冥神功”,如此一想,周芷若功力進境這般快法實是毫無道理可言。

自百花谷與老頑童一番切磋套出大半《九陰真經》之後,小寶潛心揣摩,獲益甚多。數日前他和周芷若短暫交手,便可斷定對方一多半的功夫都是源自真經,只是周芷若所學的似乎皆是真經裡偏重於陰寒歹毒的邪門功法,並且尚有似是而非之處,很是古怪。

過往小寶與其交手總是未盡全力,皆因心裡總是存了一絲面對美女習慣性的憐惜,是以才會手下留情。然而今日小昭命懸一線,這貨心如刀割,五內如焚,自是不會再留半分情面。可即便如此,仍是擔心屠龍刀和倚天劍相碰便會雙雙折斷,心念轉動間,左手自懷裡取出一枚聖火令,使出九成力朝著凌厲的劍光運勁一擊……只聽得一聲大響,周芷若連人帶劍蕩了開去,小寶目光一瞥,已瞧見聖火令黑黝黝的安然無損,登時心頭大定,縱身而前,右手屠龍刀直劈了過去。

周芷若被小寶雄渾無比的內勁一震,右臂一時痠麻,氣血翻騰,眼見對方自上而下,一刀劈落,招式平平無奇,刀鋒上的罡氣卻是強橫凌厲之極,距離己身尚在三尺開外,已覺刀氣臨體,自額頭而至小腹隱隱作痛,好似將被切成兩片,大驚之下,閃身便走,身法仍是迅如鬼魅。

屠龍刀削鐵如泥,重達百餘斤,再加上小寶雄渾無匹的內勁,可具這般威力,實是不足為奇。周芷若躲過一刀,身後一個蒙古兵登時被刀風所傷,大叫一聲,撲地而亡。小寶瞬間不停,又往前衝,耳聞嗤嗤聲響,四隻“白骨喪門釘”疾射而至。小寶豎起寶刀,擋開暗器,瀟湘子和尹克西各執兵刃,迎面殺到。

此二人雖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武功比起小寶卻是差得遠了,屠龍刀伴著小寶一聲低吼,捲起一道烏沉沉的光芒,橫掃千軍,勢不可當。便在此時,瀟湘子和尹克西身後又有二人縱身躍起,凌空發掌,四股陰寒之極的掌力向小寶頭臉拍落,正是玄冥二老。

小寶收刀格擋,左手聖火令分擊玄冥二老下盤,背後劍氣森森,卻是周芷若緩過一口氣,從後殺到。這當口小寶一心只想衝上高臺,豈會戀戰,寶刀劃了一個大圈,身形一晃,展開“凌波微步”,脫身而走。高臺上金輪法王一聲喝令,弓箭手居高臨下,朝著小寶倏忽來去的身影一通亂射。這些羽箭自然傷不到小寶一根毫毛,卻能稍微阻上一阻,雖只拖延一瞬,也足夠玄冥二老和周芷若搶上前來打上一掌,刺出一劍,而瀟湘子和尹克西自知武功不濟,便在圈外乘勢發放暗器。

這五大高手此進彼退,緊追不捨,並無一人和小寶真來相鬥,均是稍沾即走,顯然是想把他拖在臺下。金輪法王在高臺上瞧見宋軍陣法神妙無方,雖然彼眾我寡,兀自高呼酣鬥,稍佔上風,蒙古軍的陣勢散亂無序,只是仗著人多勉強戰成平手,心下也是暗自駭異。

他料到小寶必定捨身來救小昭,事先便已吩咐周芷若、玄冥二老五人藏於軍中,一旦小寶衝至臺下,便即突然殺出將他攔下。蒙古軍人數多過宋軍幾近一倍,大戰慘烈,雙方必定傷亡不斷,時間拖得越久,對宋軍便越不利。此時金輪法王瞧見小寶被五大高手糾纏難脫,心中稍安,哈哈大笑道:“龍教主,你若再不投降,老衲便要下令點火了!這位如花似玉的小昭姑娘片刻便要葬身火海,到時你可悔之晚矣啦!”這些話他以內力說出,每個字都清清楚楚傳入小寶耳中。

小寶左衝右突,刀刀見血,少說已殺了二三百名蒙古兵,卻一時間擺脫不了五大高手的糾纏。所謂關心則亂,他在臺下廝殺,一顆心卻都掛在了小昭身上,金輪法王故意這般大聲威脅,這貨明知金輪是在亂他心神,卻忍不住心頭焦躁。又打了片刻,小寶實在按捺不住,暗自一咬牙,便想寧肯刀劍同毀,也要先除去一個強敵。眼見周芷若揮劍如雨,自旁襲來,小寶突然猱身而上,屠龍刀翻卷相迎,料想到刀劍共折的一剎那,周芷若必定大驚,當可乘機將其打傷。

電光火石間,一柄長矛破空飛至,射向周芷若。這長矛破空的嗚嗚之聲甚是駭人,發矛者的內力猶如排山倒海一般,周芷若驚駭之下,急往後退,運起十成功力用倚天劍奮力一格,金鐵交鳴之聲大響,那根長矛固然被一劍劈成兩段,周芷若也被對方渾厚的內勁震得臟腑發熱,直退出兩丈有餘。

小寶轉頭一瞧,只見楊過手執玄鐵重劍如風而來,叫道:“龍大哥,你只管衝上高臺,這裡交給我們。”適才那一矛正是楊過所擲,他在海潮巨浪之中苦修數年,這一擲之力何止千斤。

那邊廂小龍女手執雙劍,分心二用,同使全真、玉女兩套劍法,擋住了玄冥二老。瀟湘子和尹克西又來發放暗器,半空中一大片黑影落地,伴著一聲高亢的鳴叫,正是神鵰到了,兩隻鐵翅一掃,暗器飛散,焉能傷它片羽?跟著四方喊聲如雷,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一眾邪魔外道和一千明教教徒殺到,數千襄陽精兵緊隨其後。

小寶大喜,叫道:“楊兄弟、龍姑娘,你們小心。”說著使出“千里不留行”的輕功,一溜煙衝至高臺下方。途中正好瞥見烏老大,心念微動,叫道:“烏老大,接刀!”隨手將屠龍刀擲了過去。

烏老大左手接住寶刀,雖然已是運足內力,仍覺十分沉重。他將右手的“綠波香露刀”插回背上的刀鞘,兩手齊握屠龍刀,順勢橫刀一掃,七八個蒙古兵登時斷槍折戟,慌忙後退。烏老大何曾想過自己也有手執屠龍刀的一天,當真欣喜若狂,大聲高呼:“多謝尊主賜刀!”

烏老大話音落時,小寶已將高臺木梯前的蒙古兵打得七零八落,一隻腳踏了上去……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