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秦帝子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二章 震懾蒙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九十二章 震懾蒙恬

“蒙將軍怎麼看上去臉色這麼疲憊?”子嬰輕抿了一口漿水輕聲問道。

如今這個時代茶葉還沒有普及,子嬰也只能用漿水招待蒙恬。

說起來子嬰也應該感謝蒙恬,正是他的到來讓子嬰有了逃脫三位妻子虎爪的藉口。

“以十萬眾對匈奴二十萬控弦之士,此戰,難!難!難!”

蒙恬一連說了三個難字,至少可以看出,蒙恬沒有像朝堂上那些不知兵戈的大臣一樣,對匈奴人充滿了輕視,而是真正的重視了這個對手,並認真的去思考如何去戰勝它。

看蒙恬憔悴的相貌也知道,自從在朝會上子嬰的要求得到了始皇帝應允之後,蒙恬並沒有什麼都不想的等著子嬰的安排,而是在認真的思索這一戰該怎麼打。

而這也是一名統帥應該具有的素質。

“這漿水味道雖然寡淡,然而飲之卻也可驅一驅倦意,將軍請再飲一杯。”

子嬰輕輕地說完話,隨手給蒙恬添滿。

看子嬰淡然的態度,蒙恬不由的也放鬆了繃緊的心絃。

雖然面前的長安君比自己年幼許多,甚至和自己的兒子年齡相差無幾,然而對面的青年卻是有讓人平靜下來的魔力。

很難想象,一個不過二十歲出頭的青年竟然是秦國軍方第一人,而這一切與子嬰的身份無關,而是用一筆筆的戰功書寫的。

就連自己的父親百戰之將蒙武,在提到長安君之時亦是一臉的尊崇。

在攻伐楚國之時,蒙武便曾是王翦和子嬰麾下。

而最讓蒙恬對子嬰又敬又畏的則是因為一卷竹書,六國未定之時他的唯一功績是跟隨王翦之子王賁平定殘存的代國和燕國一隅,隨後南下滅齊。

也正是此戰他因功被封為內史。

在出征的時候他曾在王賁那裡見到一卷被王賁視若珍寶的竹書。

“以孤之見,逾年王上必伐燕代,咸陽之將論功當以將軍為上,應擔此大任。

燕代之流以將軍之才必輕而取之,竊以為秦滅五國,齊必有所舉動,孤曾親歷之,齊之北境,兵備鬆散可為突破,將軍可暫屯兵於燕,一旦有變揮軍而下,如此大事可成。”

竹書上不但提前一年的時間便預料到了此戰的主帥會是王賁,而且就連平定燕代之後始皇帝的舉動,以及應當如何最為快速的平掉齊國都有了計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這份竹卷的來處便是當時遠在荊楚的長安君。

一條遺計決勝千裡之外。

當一個人的智謀超出大眾之時這便是智者,但是當他的智謀到了讓其餘最頂尖的人都無法理解之時,便會是畏懼。

如果用一個詞讓蒙恬去形容子嬰,此刻他唯一能夠想到的便是,多智近妖。

如此之人又怎麼能不讓蒙恬又敬又畏。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看子嬰神態如此輕鬆,蒙恬便知道長安君定然早已經有了定計,故而也慢慢放鬆了神經。

如果排除對子嬰的一些畏懼,在蒙恬眼中子嬰至少還是他比較看的過的皇族。

不只因為子嬰的帶兵之才、愛兵之舉,更是因為子嬰的剛直不阿,先前自己秉公擒拿住始皇的寵臣趙高,自己的弟弟蒙毅將其判處死刑。

而與蒙毅一同審理趙高的長安君竟然也做出了同樣的決定。

蒙氏一族三代仕秦,自幼父親便以“忠信”為教,他們兄弟二人最是尊崇同樣之人。

子嬰的外在表現自然是忠信的典範。

……

這一杯漿水,蒙恬飲的極慢,也想了很多。

“不止長安君為何如此中意蒙恬?”將酒樽放下,蒙恬問出了這幾天一直以來的疑問。

如今自己兄弟二人雖然地位尊崇,然而更多的是因為始皇帝的恩寵,實打實的戰功實在是乏善可陳,甚至有人是自己兄弟二人為弄臣。

聽到蒙恬的話,子嬰自顧自的給自己斟了一杯漿水嘴角微微一笑回道:

“盧生得卜卦‘亡秦者胡’蒙將軍可曾聽聞?”

“略有耳聞”說完蒙恬臉色一變:“難道長安君當時便料到始皇有意北伐匈奴?”

“滅秦者胡”子嬰輕捏的一笑,緊接著酒樽往桌案上重重一蹲“區區一個匈奴又怎麼能滅得了我大秦!”

又飲了一口漿水緩緩說道“不過北地蠻人終究是我大秦之患,早平掉只有好處。”

“滅秦者胡”蒙恬知曉至少在子嬰而感覺裡,胡並不是胡人匈奴,而是另有所指。

“難道是?”蒙恬有些驚疑不定的出聲說道。

“我未言,卿莫思。”子嬰淡笑道:“不過在我的設想中這次北伐匈奴的主帥應該是你才對,不知道出了什麼過錯竟然把孤攪了進來。

孤還想著再等等直接去南越呢?”

聽到子嬰的話語,蒙恬更是有些驚恐。

聽子嬰的意思,始皇帝應對原本應該都在長安君的計料之內,只不過中途出了些差錯,這才導致北伐的主帥成了長安君而不是自己蒙恬。

而且在子嬰的話中蒙恬還抓到一個重要的線索,很有可能南越要換將了,而且更換的人選就是長安君。

南越的戰況作為秦之內史蒙恬知之甚詳,若不是因為屠睢是始皇帝一意孤行任命的,以他損失的軍士,早已經被召回問問罪了。

為了帝王的顏面,南越換將的唯一可能便是——屠睢戰死。

聽子嬰的意思,應該不遠了。

如果這個子嬰都能夠預料到,那子嬰的智慧與神魔何異!

看著臉色變幻的蒙恬,子嬰心中不禁的有些竊喜,為了能夠折服秦國這個最後的名將,自己今天這個逼可是裝的不可謂不大。

甚至不惜透露一些未來內容,以為震懾,熟不知因為自己之前的竹書遺計,早已經震懾到了蒙恬。

蒙恬在子嬰熟知的歷史上,可以說是悲憤的典範,戰功赫赫北鎮匈奴,卻因為忠信二字,被趙高一紙偽造的詔書逼的自盡。

子嬰想要救下這位在赫赫有名的的猛將,然而想要讓他聽進自己的話去,就必須讓自己在他的心中留下根深蒂固的思想。

自己說的都是對的!

哪怕是始皇帝的心思也都在自己的計謀之中。

只有這樣,即使自己未能改變秦末之變,那麼也有能力影響蒙恬的舉動,保下這個復興大秦的希望。

至於攻略南越的人選,子嬰相信只要自己在北伐時表現的足夠突出,到時候嬴政自然會想起自己這個一開始就反對屠睢率軍的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