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秦帝子嬰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九章 求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九章 求援

登基之後,子嬰對於李斯不過是罰奉一年並沒有將其治罪。

一方面是出於穩定人心的考慮,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現如今能夠撐起大秦政壇的也就只有李斯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馮去疾之流雖然身份尊崇而且對大秦忠心耿耿,然而之所以能夠做到右丞相的位置並不是因為能力出眾,更多是作為安定始皇老臣的吉祥物存在。

擔任丞相的這些年裡,也是基本上什麼事都沒幹。

子嬰登基之後立即下詔封遠在南越的蕭何為內史,並令其火速入關就任。

內史雖然和九卿一樣是兩千石的官員,然而內史的治地確實包括咸陽城及咸陽周邊的四十餘縣,基本上囊括了整個關中平原和商洛地區。

而如今大秦的主要統治區域便是這一帶,等蕭何上任李斯這個左丞相恐怕就只能在一些“大事”上拿拿主意了,至於有沒有大事需要稟報丞相定奪,那就看內史蕭何的決斷了。

至於曹參,則被子嬰任命為御史中丞兼掌南越政事,南越一地以曹參的能力絕對是遊刃有餘。

安排好了後方政事,子嬰關注的重點則放到了劉邦和項羽這兩個冤家的身上。

在歷史上,劉邦勸降宛城後,偷襲武關,先於項羽進入了關中,秦王子嬰被迫向劉邦投降。

而章邯在鉅鹿一戰後,派遣司馬欣向咸陽求救,正如當年行明拜見趙高時一樣,司馬欣在咸陽宮外等了三日未得召見,而且趙高還打算誅殺司馬欣,讓章邯做關東戰敗的替罪羊,直接導致章邯率領剩餘的二十萬秦軍直接投降了項羽。

而緊接著,項羽攻破函谷關在劉邦之後進入了關中,殺子嬰焚阿房宮,二十萬投降的秦軍也被項羽全部坑殺。

這一世子嬰自然不會讓歷史重演,司馬欣來到咸陽之後,子嬰便第一時間接見了司馬欣。

“罪臣司馬欣叩見皇帝,鉅鹿一戰臣等辱沒秦軍,還請皇帝責罰,然而前線尚有軍卒二十萬餘,為楚賊所所困還請皇帝憫之。”回到咸陽,在得知如今子嬰已經登基為帝之後,司馬欣便已經安了三分心。

有子嬰在,大秦就不會敗,這也是所有舊秦軍的信仰所在。然而司馬欣也擔心子嬰會降罪於自己和章邯。

畢竟鉅鹿一戰,秦軍折損將近二十萬,傷亡近半不能不說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敗。

“三位將軍平周文、滅陳勝、定魏地、誅齊王、破項梁,可謂國之砥柱,功莫大焉何罪之有。”子嬰淡淡的說道。

子嬰如此說並不僅僅是為了寬慰司馬欣,事實上確實如此,章邯當年率領的這一支軍隊不過是一些囚徒,然而章邯等人卻是率領著這支雜牌軍,在這兩年裡猶如救火隊長一般在烽煙四起的關東南征北戰。

可以說沒有一時一刻不是處在戰火之中,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已經用自己的戰績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至於鉅鹿一戰敗給項羽,那也是沒有辦法,一是這只軍隊已經太累了,這兩年來根本沒有好好休整過一次,只有不停地征戰四方。

二是項羽的能力實在不能以常人度之,就是子嬰自己也不敢說可以輕易擊敗項羽。

子嬰這一句話,可以說是直接刺中了司馬欣的軟肋,自己和董翳在章邯的帶領下征戰四方,第一次獲得了一句公正的評價。

在先前自己三人一直都是“勝無功,敗有過”的狀態,一旦戰事不利,二世皇帝的譴責詔書那是雪片一般飛來,那些高坐朝堂未曾經歷軍旅的掌權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等人所受的苦。

至於子嬰,司馬欣的本心中就一直把他當做自己人,在之前子嬰原本就是軍方的代表。

所以子嬰的話語,讓司馬欣頗有終於找到當家人的感覺。

“為大秦盡忠,臣等不辛苦!唯恨不能蕩平關東,還大秦一個朗朗乾坤。”司馬欣哽咽的回道。

“司馬內史方從前線歸來,如今前方戰事何如?”子嬰頓了一會,等司馬欣的情緒稍微穩定,出生詢問道。

“回陛下,我軍鉅鹿戰敗之後,章將軍屯軍於棘原城與諸侯聯軍對峙。

項藉鉅鹿戰後已被推為闔軍上將軍,各諸侯軍皆在其統領之下,其人勇猛莫名,猶如天神附體,我軍莫能當者只得據城而守之。”司馬欣組織了下語言在朝堂上回道。

“司馬內史怎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項羽再強也不過是一人而已,怎可與我大秦將士相抗!”司馬欣對項羽的描述頓時引起了朝堂上一些文官的不滿。

在他們看來司馬欣的解釋完完全全是為自己脫罪,而編造的謊言,一個人怎麼會強到那種地步。

“臣所言句句屬實,不敢隱瞞陛下。”司馬欣急急辯解道。

“是真是假,朝上諸君未見之,又何知之。”剛才出言那人譏笑道。

這話可以說是極為的誅心,直接把司馬欣和朝上的眾臣隊裡了起來。

聽到他的話語,司馬欣立時窘迫了起來,想要辯解卻不知該從何說起,論起嘴皮子他怎麼會是這些文官的對手。

就在司馬欣手足無措之際,就聽見高坐帝座上的子嬰平靜地說道:“項藉者,先吾遊歷會稽時曾見之,其人有拔山之力,蓋世之氣,不可輕當。吾嘗覓而欲誅之,雖傷項梁然為其叔侄所逃遁。”

司馬欣的話語,朝堂上的那些官僚們敢於質疑,然而子嬰的話語卻是沒有人敢懷疑。

哪怕是司馬欣也沒曾想到,子嬰竟然早就知道項藉,並且多年前就曾經試圖將其擊殺。

子嬰的戰績,在大秦誰人不知,項藉當年僅僅叔侄二人竟能引得子嬰動了殺機,可見此人絕不一般。

如今他統兵數十萬,眾臣這麼一想章邯敗在他的手上實在再正常不過了。

“項梁者,項燕之子,楚人信之,傳聞亦有萬夫不當之勇,然初叛時便已舊傷纏身,緣此吾等方戰而勝之。多疑之,緣為陛下所傷。”

司馬欣也適時提起了與項梁作戰之時項梁的身體狀況,若不是因為項梁舊傷纏身,無法身先士卒率軍作戰,章邯軍要擊破項梁也不會如此輕易。

子嬰如此一提,雖是幫助司馬欣解了圍,然而子嬰突然發現自己是不是誇項羽有些過了,看朝堂上的眾臣此刻怎麼都是一片愁眉苦臉,顯然是在為如何戰勝項羽而發愁。

輕咳數聲,子嬰將眾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而後繼續說道:“項羽雖神威蓋世,然其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恃勇無謀,天定眾叛親離之途,鋒芒有餘,不得長久,不足為懼。”

晚些還有一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