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激盪1980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7章 特區房地產開發(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47章 特區房地產開發(上)

辛亥革命爆發那一年,從粵州一路南下修到九龍紅磡的粵九鐵路正式通車。

1949年之後,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粵九鐵路在深海特區的蘿湖口岸被分為了兩段,直到去年粵交會前夕才重新恢復了粵港直通車。

今年元旦,因為粵港之間往返的客流持續上升,粵港直通車從每天一對增加到了兩對。但是粵港直通車中途不會靠站停車,所以並不適合前往深海特區的旅客。

從紅磡到蘿湖邊檢口岸之間,港鐵公司開通了專門的通勤火車,每天最早一班發車的時間是七點半。

周陽和馬經理從北角打的出發,前往位於海對面九龍半島的紅磡火車站,全程也就五公里的距離,時間上肯定來得及。

但周陽卻讓計程車司機,直接開車把他們送到蘿湖口岸。因為港鐵現在運營的區間火車,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從蘿湖到紅磡不過20公里的距離,中途走走停停,全程竟然需要兩個小時。

而開車過去雖然路程上比近乎直線的鐵路遠了一大截,但早上出市區的車流很少,道路十分通暢,司機趕在八點前就把他們送到了蘿湖邊檢口岸的門口。

“還是開車好,不但速度快,還不用和一火車的人去搶位子。我以前每次過來,火車剛停穩就要抓緊往外衝。不然前面過關的人太多,排隊的時間會很長!”馬經理看著空蕩蕩的邊檢大廳,不由向周陽感慨道。

要是在四十年後,像他這樣級別的國企幹部,配專門的司機估計輪不上,但每月的車馬費補貼絕不是一個小數目。

但現在是1980年,內地派往香港的幹部,收入不會比在內地多出太多。像馬經理來香港也兩三個月了,但平時在市區打的的次數很少,根本想不到周陽會叫計程車,直接把他們送到了目的地。這自然是又快又舒服,唯一的缺點就是費錢。

“老李肯定是以為我們九點半才會到蘿湖,所以他肯定不會這麼早,就從那頭過關來這邊幹等。現在只能讓你在大廳裡先待一下了,我去那邊後立刻讓他趕過來。”馬經理不好意思的說道。

1980年的內地,可謂是處處落後。就連從香港打一個電話過去找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可能需要由人工接線員層層轉接,甚至未必有馬經理直接過關去叫人來得更快。

而馬經理口中的老李,是深海特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副經理。馬經理昨天就幫周陽約好了,對方會過關來香港和他談一些事情。

沒錯,周陽雖然一大早就和馬經理一起趕到蘿湖邊檢處,但他卻並沒有過關去深海特區一日遊的打算

。因為周陽這個身份,現在還處於坐移民監當中,一年內無法離開香港。至於他的另一個墨西哥身份,想要去內地的話,也需要提前去新華社香港分社申請簽證。

而周陽並不想這麼做,因為那本護照是借用某位失蹤人員的資訊,而他並不知道對方失蹤的真正原因,萬一有隱患的話就會很麻煩。

沒錯,國內在香港並沒有設立正式的外交機構,因為我們從沒承認英國強迫清政府割讓香港的合法性。

但香港市民以及在港的外國人,卻有大量往來內地的簽證需求,而這些事宜是由新華社駐香港分社來代為辦理的。

港澳居民現在回內地辦的也不是簽證,而是叫做港澳同胞回鄉證。而內地居民往來香港,也不用向港英政府申請簽證,只要有一本往來港澳通行證就行了。

負責稽核、發放這種雙程證的機關,是各省公安廳的出入境事務處,與英國人沒有關係。唯一的限制就是通行證並不能無限發放,而是每個月都有一定的名額規定。

等到今年十月底,港英當局把“抵壘政策”改為“即捕即解政策”之後,國內的公安機關還會多發放一種叫做“前往港澳通行證”的新證件,也就是俗稱的單行證。

這種單程證和雙程證的最大區別,就是獲批者可以用它直接申請香港永久居留權。當然,這種變相綠卡也是有數量限制的,全國每天只有70個名額。

周陽在香港這一側的蘿湖口岸安檢口等了一個多小時,終於看到一位剃著板寸頭,年齡看上去約莫五十來歲的大叔,從安檢口出來後就快步朝他走來。

“周老闆,我是李明德,實在不好意思,讓你在這裡久等了!”這位李副經理,一上來就連連道歉。

“哪裡哪裡,是我早上臨時改坐計程車,忘記提前和馬經理商量了。”周陽自然沒理由責怪對方,主要原因是他自己還沒有徹底融入八十年代,所以在一些細節上就會出問題。

兩人相互寒暄了幾句之後,就一起走出了安檢大廳外面。大廳門口外的左手邊是蘿湖站的火車停靠點,右手這是一片長滿了灌木雜草的小山坡。

好在門口停了幾輛拉客的計程車,周陽和李明德坐上其中一輛,叫司機把他們送到石湖墟,那裡是距離邊檢口最近的一處小市鎮。

石湖墟最熱鬧的街市位於新城路上,不算很寬的馬路兩邊商鋪林立。周陽找了一家客人不多的甜品店,點了兩杯絲襪奶茶後,總算可以坐下來和李明德好好聊天了。

1980年的香港,什麼行業最賺錢?

除了節節高升的股票之外,莫過於興旺的香港樓市了。當然,房地產是一個資金極度密集的行業,按理說周陽現在這點身家還遠遠玩不轉。

但他看過的大量重生小說,早就幫忙指明了出路——去界河對岸的深海特區搞房地產。

就在今年元旦,第一個吃螃蟹的香港商人劉天就,與特區房地產開發公司合股開發了國內第一個商品房小區——東湖麗苑。

香港地產界有一項很重要的發明叫做賣樓花,房子都還沒開工建設就可以往外賣樓,這無疑大大加快了地產公司的資金周轉速度。

而賣樓花這種惡習也被劉天就帶到了深海特區,以致幾十年後成了國內房產開發商的慣用做法。

劉天就在開發東湖麗苑時,靠著賣樓花不但沒投入什麼資金,反而藉著特區這邊沒有經驗,把大量購房者預付的買樓資金,挪用到自己的其他生意裡週轉。

要知道在利率奇高的1980年,向香港的銀行借貸1000萬資金,一個月的利息至少要十幾萬。要是能免費借用個半年以上,就能省下至少一百萬的利息。

當然,周陽今天約李明德經理面談,可不僅僅是投資特區房地產開發的事情,他的想法更大宏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