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激盪1980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4章 新住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54章 新住所

“這上山的路彎彎曲曲的,又窄,我覺得住山上一點都不方便!”

計程車後排座位上,一個方臉盤、身材魁梧粗狂,明亮的眼神中又帶了幾分精明的男子,笑呵呵的對身旁的李明德說道。

“哈哈,富貴人家的想法和我們這些普通市民肯定不一樣。人家住在山上,圖的是空氣好,能看海景。

你們去的聯邦花園可是半山區的名廈,一套房要300萬港幣,不過香港真正的豪宅都在山頂。

按你的說法,住山頂更不方便,光開車下山就要半個多小時,房子附近除了樹和草什麼都沒有,就算買根針都要開車到山下來。

但身家上億的大老闆們,買菜做飯又不用自己動手。他們上班也不用像打工仔那樣趕時間打卡,自己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前排的計程車司機比較健談,李明德還沒來得及開口,就搶先插話道。

“的確是師傅說的這個道理,有錢的追求和我們不一樣。”坐在李明德旁邊的男子叫吳洪志,是深海特區房管局的局長。

“喏,我們已經到了聯邦花園的樓下,左邊頭頂這一排二十層高的大廈就是聯邦花園。”

計程車司機說話間,汽車並沒有停,在路口左拐行駛了幾十米後,又沿著一個調頭彎往裡又開了一百來米,才把計程車停在了小區的門口。

這裡是周陽前幾天新換的住所,房子價格貴,物業管理自然也就嚴格一些。門口的門衛打電話聯絡周陽,確認了是他邀請的客人之後,才把李明德和吳洪志放進小區。

“吳局長、李經理,你們請隨便做,喝茶還是咖啡?我請的保姆阿姨已經出去買菜了,你們待會兒一定要留下來吃午飯。”周陽熱情地把客人迎進門。

“周老闆,你這房子裝修的不錯挺,也寬敞的,得有一百多平米吧?”吳洪志四下打量了幾眼後說道。

“吳局長和李經理都比我年長許多歲,叫我小周或者周陽就行了。這處房子的房產證上寫了1350呎,但除去公攤之後,真正實用的面積應該還不到110平米。

其實我一個人住,根本不用這麼寬敞。我之前在北角的仁德大廈,租的那套四十來平的房子,就已經完全夠住了。

但香港社會比較勢利眼,許多人談生意時,都會問你住哪裡、開啥車。如果你住半山、開平治,香港人就覺得是一個成功人士。”周陽說著帶客人參觀自己的新住所。

“這個社會既有嫌貧愛富的人,也有淡泊名利的人。”李明德也說了一句。

“對,只可惜俗人遠比君子多,所以我也乾脆入鄉隨俗了。聯邦花園的風景還是很不錯的,靠山望水,住在高層的話能看到維港兩岸大部分的天際線。”周陽指這窗外碧藍的海景說道。

“風景好,所以價格賣得也貴。我們來的路上聽司機說,這邊房價要賣到2萬多港幣一平米?”吳洪志參觀了一圈後,坐在客廳的沙發上,隨口問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沒錯,我現在租的這套房子帶精裝修,又是高層海景房,購買的話大概要2萬5一平,而價格最低的朝南低層房也在2萬左右。”周陽點了點頭說道。

“這裡的價格差不多是我們深海特區的7倍,難怪許多香港人願意跑到我們那裡買房,主要還是香港的房價太高。”李明德順口把話題引導到了特區的房價上。

“賣地是港府重要的財政來源之一,而港島和九龍剩餘的土地資源已經比較有限,所以港府不但不願意低價賤賣土地,反而在有意控制土地供給總量,以便推高低價,獲取更多的財政收入。

而地價佔到了樓面成本的一半左右,所以香港的房子自然不會便宜。而香港熾烈的投機氛圍,又加快了房價上漲的速度。

但是民眾對住房價格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當房價超過了普通人所能承受的極限之後,積累的泡沫就會破裂,從而造成房價暴跌。

香港的房價從五十年代開始,已經完成了兩個從暴漲到暴跌的輪迴,現在正處於第三個輪迴之中。”

周陽給客人泡了兩杯茶之後,又去冰箱裡拿來一盆洗好的水果,然後也坐下來聊天。

“周先生的意思是香港的房價未來可能暴跌?”李明德立刻追問道。

“全天下哪有只漲不跌的好事!香港這一輪的房價漲勢,大概是從1975年底開始的。

以港島東邊規模龐大的太古城為例,太古集團在1976年推出第一批新房時,每呎售價最高位為230港幣。

第二年推出的另一批新房,就漲到了每呎300港幣。但買家和炒家依舊提前四十八小時就開始大排長隊,以至於太古地產在搖號發售前,不得不請香港警方派員維持秩序。

而現在太古城的二手房交易均價,已經超過了每呎1000港幣,比四年前上漲了四倍多。你覺得這個房價上漲速度是合理的嗎?

更恐怖的是每呎1000港幣的價格還不是極限,太古城的房價依舊在快速上漲之中。而房價不斷被推高的重要原因,就是大量投機資金湧入樓市。

這些遊資只會追漲不會追跌,一旦香港樓市有下跌的風險,這些資金會在第一時間選擇逃離。到時候大量同時丟擲的賣盤,極有可能造成價格踩踏的悲劇。”周陽詳細的解釋道。

“那周先生覺得香港離樓市暴跌大概還有多久?”李明德繼續好奇地問道。

“這個很難精準的預計,但是我有一個取巧的辦法。香港有幾位華資地產大鱷的眼光很精準。

在之前73年的樓市、股市暴跌中,他們不但毫髮無損,反而趁機大量低價囤地,從而在這一輪的樓市興旺中賺的盆滿缽滿。

所以我覺得只要觀察那幾位真正的地產高手,什麼時候在港府的土地拍賣中開始出手謹慎,差不多就意味著這一輪樓市已經達到了頂點。”周陽依舊耐心的說道。

“周先生倒是坦誠,就這麼白白的把發財的秘密,告訴了我們這兩個不相干的人!”吳洪志看同事還要往下細問,只好搶先開口打斷道。

“這也算不上什麼秘密,香港的炒樓客大部分都知道,自己玩的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

但看著樓價蹭蹭往上漲,總有人控制不住自己的貪念,覺得敲鼓聲還不會馬上停下,自己也不可能成為最後接盤的那個傻瓜。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並沒有入場參與遊戲,站在一旁說風涼話自然很容易。”周陽抿了一口茶,輕笑道。

“周先生,就算你昨天不聯絡我們,我也準備這幾天給你打電話。之前你和明德提出的,準備與我們合資在香港開公司的事,我們之前內部討論過了……”

“這只是小事,不管成與不成都沒關係,咱們暫時放在一邊。我這次之所以打電話邀請吳局長親自來香港,是準備和您探討另一個更重要的設想。”

周陽不等吳洪志把話說完,就先一步出聲打斷了他繼續往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