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清朝當大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一章 漫漫變法路(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一章 漫漫變法路(上)

告示發下去後就是等待。按照朝廷的計劃,等各省收到後傳到府上,再到縣裡,一級一級的往下傳,並最終要將普通百姓們全部知道這次革新的內容。

於是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既是讓各級官府和百姓們瞭解和熟悉新政的過程,同時,也是給李序然留下準備的時間,包括人員的調配和行程的安排。

“大哥,都準備好了,除了我和安剛兄弟,十三騎的兄弟全部都去,另外,我打算帶五百咱們的人,二百人穿著官府的衣服就跟在大哥後面,剩下的三百人都換裝成便衣,在大哥將要去的地方以及沿路暗中保護大哥,你看怎麼樣?”,杜唐走了進來對李序然說道。接連發生的李序然被刺的事情後,他的安全問題也成了必須要考慮的,更何況此次的差事是個明顯得罪人的,所以,更要小心才是。

“你看著辦吧,又不是第一次了,你們也不要過於謹慎,適當的就行了,哦,對了,我打算叫夫人和孩子也離開京城”,李序然說道。

“行,我這就派人將夫人和少爺送到道。

這個小南縣是李序然夫人靜兒的老家,也是理所當然。

“不,這次不去小南縣,你派人去將他們帶到北沙省,交給一馳和塵遠他們,對了,還有的夫人家裡其他人也接到北沙”,李序然補充道。

杜唐想了一下,突然眼睛一亮,對李序然說道:“明白了,大哥,我這就安排最可信之人去辦。你就放心吧”,說完他就走了出去。

過了一會,有人來報,戶部侍郎劉士成求見。他也是這次推行新政的成員之一,但位置次於尚書大人,他只是具體負責戶部的相關事宜。

“中堂大人,下官冒昧來訪,沒有打攪你吧,這幾天,下官苦思冥想。覺得一些事情還是和大人過來商量一下”,他很道,經過上次賑災的事後,他已經是李序然的心腹之一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你來的正好,我還正有些事想與你商量呢,你在朝廷時間比我長,又是戶部的侍郎,說吧,好多事。還要靠你指導呢”,說著,李序然給他遞了一杯茶。

劉侍郎道:“朝廷的新政事宜傳到戶部後,尚書大人專門召集了戶部主要的官員議事,大家的意見很多,情況不是很樂觀”。

“這很正常啊。本來,革新就是做一些之前沒有做過的事,打破之前一些固有的格局和利益關係。具體到你們戶部。這第一年新墾的土地沒有稅賦,同時,好多佃戶去開墾新地後,一些大地主就缺乏了勞動力,他們的收成肯定會受到影響,那麼對應繳的稅賦肯定也就會有牴觸。修建一些地方工程,工部也會向你們要銀子。

其次,各級官府剿匪,但是朝廷不給補助銀子,所以,他們一定會用各種名目來向戶部哭窮要銀子。而我們的新政中還有查處官員一項,你想想看,他們一方面要幹比往年多的多的活,一方面又沒有多餘的銀子,自然會地你們戶部百般指責,所以,戶部的官員有這樣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我們要想法設法讓他們頂住壓力。”李序然反倒安慰起這位戶部侍郎來。

這時,劉士成站起來,他望著窗外,心裡很佩服李序然的冷靜和理性,但顯然他的話還沒有說完。

“中堂大人,下官不是這個意思,這不是下官說的重點,下官要告訴大人的是我們尚書大人似乎是有意在提醒各級官員:戶部並不想這麼做,同時,他的意思是在提醒這些官員將這個意思傳達到地方,到時,最大的問題恐怕首先就是各地的布政使了,哪個地方官敢得罪戶部呢?”,劉侍郎著急的說道。

這時,李序然沒有說話,如果說剛才他是可以理解這些官員的抵觸情緒的話,那現在他們這樣做,他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件事,就牽扯到官場中的明爭暗鬥了。

看到李序然沒有說話,劉侍郎直接說道:“中堂大人,他們已經動手了,你也做好準備吧,不然的話,還沒有開始就要結束了啊,大人”。

李序然依舊沒有說話,他的心裡很清楚,劉侍郎說的他們就是指以佟爾璞、富察魯為首的反對派,而他說的還沒開始就結束自然就是只兩方的鬥爭了,如果他們這一方剛開始就佔了下風,那就不要說後面的事了。

“你說的我都知道,自古變法革新都難免不了一場腥風血雨,不過本官不想這麼做,當然,既然主持了這次變法,那也不得不作出點成績來,你回去準備一下,畢竟,總不至於你們戶部的人都這麼反對吧?”,良久後李序然便說出了這句意味深長的話。

這時,劉侍郎說道:“下官明白,下官這就去辦,儘量多組織一些官員來支援中堂的改革大計”。

劉侍郎走後,李序然覺得心裡很亂,他打算去外邊走走,散散心,他府裡有個很大的後花園,裡面有各種花花草草的,還有一個湖,裡面有不少魚,他還可以在這裡垂釣。

坐到池塘邊,李序然舉著魚竿,可他的心裡卻在盤算著:剛才劉侍郎說的只是戶部的情況,其實,吏部、工部又何嘗不是這種情況呢?即便是他掌管的刑部,也並是很樂意,如此的查處官員和山匪,到時難免不會把刑部的官員給忙壞了,估計一些地方的牢裡都快要關不下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他還是要這麼做,而且要做下去,做出個結果來。

這時,他放下魚竿,將刑部的尚書和兩位侍郎傳來,給他們秘密 的安排了任務。

李序然在做江都知府之前就在刑部。當時這些尚書還有侍郎和他的品階差不多,有一定的私交,加上有原先的刑部尚書楊峰的這層關係,他們的交情就更深一步。多年來,他們一直都有書信往來,造化弄人,沒想到現在李序然掌管了刑部,這些人也就成了他的重要力量。

比起禮部,刑部的權力之大是很明顯的,而這次變法開始後。一定會有不少官員受審,他們的作用將更加的明顯,而李序然有了刑部尚書和侍郎這些可信之人後,不僅可以有效的控制刑部,清楚來自刑部內部的抵觸情緒,更主要的是可以以此來制衡其他官員。

過了一段時間後,各地的稟報也陸陸續續的到了京城,不過,結果卻不太好。大部分是表面上讚揚新政,但他們卻委婉的找理由說新政雖好,但現在條件還沒成熟,可以在合適的時候。再另行決定。

不過,有幾個省卻有些不同的反應,這幾個省卻是表裡如一的擁護和贊同,並表態堅決支援新政。甚至都有各級官員的聯名簽名。

這幾個省就是:北沙省、南江省、北江省,還有河南省、河北省。

這個結果多少令李序然有些欣慰,畢竟這些地方中南江和北江是自己任職過的地方。北沙就更不用說了,既有武力的征討,也有民心的歸順,而河南河北就是自己前段時間剛剛完成賑災的任務,它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己親自治理過。

不過,這種欣慰很快就轉化為了擔憂,甚至是害怕。

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冒出了李序然的心頭:要是他李序然在每個省都當過差,那豈不是意味著全國都是他李序然一個說了算了?那些官民都只擁護他一個人?那到底是誰當皇上呢?而誰又是皇上呢?

想到這裡,李序然不敢往下想了,上次,他在賑災的時候,已經從兩江和北沙調了不少糧食和牛馬羊,他個人在這三個省的威望和影響力已經暴露的一覽無餘,但那畢竟是為了賑災,加上後來他遇到了被刺的事情,所以,這件事就被壓了下去。

可這次呢?這次,該如何處理這些自己呆過和沒呆過的省份呢?

原先,他打算先在這幾個省先推行新政,但現在看來不能這樣做了。

於是,他叫人把杜唐叫來,好好的和他商量商量。

“大哥,要我就直說了,咱們現在也不要什麼中堂大學士,不要什麼一品大員,可是,北沙和兩江可是我們辛辛苦苦的積攢下來的啊,那裡不少官員都是和大哥你生死之交啊,所以,我們現在千萬不能再暴露他們了,上次賑災的時候,我就覺得不合適,但那畢竟是為了救幾百萬百姓啊,可現在就不行了,這變法誰知道是個什麼結果啊,大哥,你要三思啊”,杜唐說道。

作為李序然最親信的人之一,杜唐自然是不會有異心的,他從按察司就跟著李序然,在太倉縣更是幾乎寸步不離的跟著他,李序然當然沒有懷疑他的忠心。

但今天杜唐這話非但沒有讓李序然寬心,反而讓他更加的擔心起來。

因為,杜唐的話可以總結出來兩個重點:首先,就是,他早已已經把這幾個地方視為李序然的權力範圍了,所以,他絕不讓李序然將這幾個地方暴露出來。

其次,杜唐自己也說了,變法不知會有什麼結果,也就是說他並不看好這次變法,當然,作為李序然的親信,他肯定會全力的去做,而且他實際已經做了很多幫助變法的事,但這和兩江和北沙比起來,那就差遠了。

杜唐是這麼想的,那安剛呢?十三騎就更不必說了,還有一馳和塵遠呢?他們兩個才是這些親信中的親信, 可他們現在一個是巡撫一個是提督將軍,還有南江的巡撫董連平、北江的按察使和布政使呢?還有他的成千上萬的隨時可以為他而死的那些無名的親信呢?

在這些人的眼裡,李序然就是他們的天,就是他們的主子,這麼多年來都是如此。而且這些親信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就像是塵遠、一馳還有杜唐他們是李序然的親信,而這些親信又有自己的親信,層層下來,李序然就成了他們最高的主子。而這些人又經歷了多年的生死考驗,如此一來,這種親信之間的緊密程度遠超一般的組織。

不知為什麼,李序然的心裡突然想起了一個典故: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年,宋太祖趙匡胤就是這麼樣在他的親信的擁護下當上皇帝的。

不敢再往下想了。

想到這裡後,李序然只好對杜唐說:“你說,我們現在都這麼想了,那別人會怎麼想呢?我現在也覺得不能先從兩江和北沙開始,弄不好會害了他們的。這樣吧,我們還是先從河南和河北兩地入手,一方面,我們有一定的改革的基礎,這兩個地方已經見了效果,所以,推行起來,更容易些,他們接受起來也不至於感到陌生和突然。同時。這兩個地方我們呆的時間短,沒有什麼問題的,你覺得呢?”。

“這樣最好不過了,大哥。有件事,我覺得還是告訴你比較好,這和這次變法有關”,杜唐說著。同時,從懷裡掏出一張紙。

李序然直接說道:“什麼事,你說吧”。李序然依舊躺在椅子上。

這時,杜唐站起來對他說道:“大哥,據可靠消息,現在好多地方已經發現了反朝廷的一些秘密組織,他們大都以香會或者教會的形式出現,另外,那些大一點的山寨裡也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大都有嚴密的紀律,明確的組織體系,你這次變法的內容中有其中的一項就是剿匪,那樣的話勢必會和這些勢力結怨,那樣的話,事情就複雜了”。

聽了杜唐的話,李序然一下子坐起來。這可不是個一般的問題,不過,在杜唐看來,這些人和匪混合在一起,一定會給自己的變法帶來障礙,所以,才在特意把這個訊息告訴了李序然。

但是,在李序然看來,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他的心裡很清楚,這些所謂的什麼教什麼會的,弄不好就是推翻這個皇權的勢力,這在歷史已經發生過不少了。

當初,元末的明教以及小明王,還有後來的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教,以及朱三太子的三郎香會做的就是這些事情,至於山寨之類的佔山為王,那莫過於宋朝的水泊梁山了,他們所面對的就是如何和朝廷對抗,甚至改朝換代。

至於在當下,李序然還沒想到這一點,這也和自己多呆過的地方有關,南江和北江距離這北沙近,那個時候還叫小沙國,所以,這裡本來就受到格外關注,這些組織不會選擇這麼敏感的地方來發展。而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兩江是最為富裕的兩個省,所以,老百姓來自最基本的動力還沒有被激發起來。

至於北沙就更不可能了,朝廷派了三十萬大軍,這就從根本上杜絕了這種情況從萌芽狀態的發展,怎麼可能給他們機會呢?

也正因為此,李序然才沒有發現這一點,自然就無從想起,而他作為穿越過來的地方官,他知道以後的列強入侵、開啟國門這些事情還沒有到那個時間段。

但是,今天杜唐的話確實令他著實一驚,看來,他確實忽略了這一點,因為這會打亂了他的終極計劃,也就是他最後一個目標。

於是,他對杜唐說:“這件事非同小可,你馬上去組織三百名親信,潛入到各地專門打聽一下此事的來龍去脈,同時,也對各地的類似情況進行密探,一方面是為了此次的變法大計,另一方面,也要為我們以後的打算找到一些可靠的依據,這件事你親自去安排,就打著為這次變法探路的幌子,一定要挑選可信之人”。

杜唐立刻明白了:“大哥,你就放心吧,這些人都是跟著你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又不是一天兩天了,我這就去辦”。

杜唐走後,李序然拿起地圖,看了好久,他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過了幾天後,各地的回報都已經到齊了,他決定召集這些官員議事。

來的人除了兵部外,其他五個部的尚書和其中的一個侍郎也來了,另外還有一些主要的官員。

和上次一樣,剛開始的時候,李序然認真的重申了一遍此次變法的框架和細節,同時,問問他們準備的怎麼樣了。

而同樣,這些官員自然是一番推辭和理由,當然其中也有支援的聲音,像戶部的劉侍郎以及禮部尚書圖睿等,不過,劉士成只是個侍郎,而禮部也只是象徵性的一個部,他們頂多就是宣傳一下,然後緊接著就是發一些文字性的東西,號召讀書人而已。

而真正掌握重權的吏部、戶部、工部,他們的尚書卻似乎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動作。

這時,李序然走上前來,就像當初在賑災的時候面對這些官員一樣,他要開始說話了。(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