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開局被曹操模擬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章廢除察舉制?【求追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章廢除察舉制?【求追讀】

書房裡。

曹操、荀或、賈詡、許褚四人面面相覷。

一時之間,他們沒弄明白曹斌到底是什麼意思。

自東漢和帝永元之際,舉孝廉、茂才改為以人口為標準,人口滿二十萬人,才擁有一個舉孝廉的名額。

要知道,天下雖大,但經過連年的征戰,全天下的總人口僅有一千四百多萬。

而曹魏治下卻僅有不到全天下的三分之一大小,人口數量僅有八百餘萬而已。

總名額也就四五十個罷了,可謂是寥寥無幾。

這樣的好事,別人盼都盼不來,你居然拒絕了?

“斌兒,你此話是何意思?”

曹操深吸一口氣,沉聲問道。

送上門來的好處不要,莫不是興奮過度而痴傻了?

“承賈大夫舉察茂才之情,斌必銘記於心,永不敢忘。”

曹斌向賈詡拱了拱手,略帶歉意的說道。

“但察舉、茂才的名額何等稀少,每年不過數十個罷了。”

說完,他看向曹操,鄭重的說道:“大父求賢若渴,我卻年幼無知、才疏學淺,豈敢佔用寶貴的名額?”

聽了他的話,荀或微微頜首,對他好感大生。

知進退,曉事理,倒是不錯。

“就憑你呈給大父的這張九州堪輿圖,以及此曲轅神犁,舉茂才足矣。”

曹操捋了捋鬍鬚,意味深長的說道:“你莫辜負文和的一片好意。”

這個孫子太懂事了,不爭不搶,連送上門來的好處也往外推。

但正因此,曹操才對他更為愧疚。

本來就沒有將曹斌從小帶在身邊,二人也是第一次見面。

曹操就想多多補償這個孫兒,緩和爺孫關係,賈詡恰到好處地送上門來,推舉曹斌為茂才。

所以,老曹想都沒想,直接就答應了。

“孫兒說句大不敬的話,我看不上這種憑親情關係察舉的茂才。”

曹斌搖了搖頭,說出了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話來。

他的話音一落,眾人齊齊皺眉不悅。

剛剛還誇你懂事,怎麼立馬說話就不中聽了呢?

“看不上?你可知為了一個茂才的名額,士家大族弟子爭得頭破血流、手段齊出?”

曹操面無表情,冷冷盯著曹斌,道:“大父以為你推讓名額是為吾分憂,卻不曾想居然口出狂言,你太令大父失望了。”

說實話,老曹是有些失望的。

這個孫兒說話太冒失,太不懂事了。

竟然說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話來。

只是一句話的功夫,就將天下士人都得罪了。

果然是黃口小兒,年幼無知。

荀或、賈詡、許褚三人也都面露失望之色。

賈詡更是隱隱有些後悔,不該在沒有明確曹斌的性格之前,就冒然對其下注。

這下麻煩大了。

此時賈詡甚至在思考著,如何挽回因之前冒失而犯下的錯誤決定。

“大父莫急,且聽孫兒慢慢道來。”

看著眾人的神情,曹斌啞然失笑,知道自己此前的話太過於超前,太過於大膽。

“大父還有諸位都是當世之英傑,敢問你們可看出察舉制的弊端?”

“察舉制起於高祖,興於文帝,盛於武帝,初時雖得到很好的實施,為國選拔鄉野之賢才。”

“但及至如今,選拔權皆被公卿大臣、名門望族所控制,下層上升的通道幾乎被堵死。”

“所以,舉孝廉制並不能充分挖掘出天下的英才,而任由民間英才流落在外,不能為朝廷所用。”

“孫兒聽聞,大父求賢若渴,數次釋出求賢令,廣邀天下英才出仕,但收效甚微。”

“所以,孫兒認為,何不換一種更方便有效的方式,來篩選天下之才為朝廷出力呢?”

面對曹操四人的隱隱詰難,曹斌早就有計劃,一點都不慌,侃侃而談。

“更為方便有效的方式?說來聽聽。”

曹操皺了皺眉,問道。

荀或、賈詡、許褚三人也都微微點頭,贊同他的說法。

齊齊望向曹斌,等待著他的回答。

“廢除察舉制,實行科考制!”

曹斌環視一週,擲地有聲道。

“轟!”

有如晴天霹靂般,將眾人炸了個人揚馬翻。

他們聽到了什麼,廢除察舉制?

曹操等人一個個都是當世之英傑,又豈會不知察舉制的弊端。

先秦之前,周王室實行的是【世卿世祿制】。

【世卿世祿制】也就是世襲制,老子是王爺,兒子也是王爺,老子是農民,兒子也是農民,農民想當王爺,想都不要想。

而商鞅變法,便是打破世襲制,秦國正式啟用【二十等爵制】。

【二十等爵制】也可以稱為軍功授爵制,按功勞大小授予爵位。

相比於世卿世祿制,二十等爵制相對來說更為公平,也給了社會下層一個上升通道。

靠著【二十等爵制】,秦國掃滅六國,一統天下。

但隨著秦滅漢興,二十等爵制也消亡於歷史長河之中。

高祖劉邦建立大漢之後,首次發下求賢令,要求各地於鄉野民間推薦具有治國才能的賢士。

到文帝朝時,初次設立【察舉制】,設定了相應的考試制度和辦法。

武帝朝時,隨著‘獨尊儒術’的政治理念確立,察舉制正式開始實施,通行天下。

隨著時光的消逝,大漢已經度過了近四百年的時光,察舉制在經過昔日的輝煌之後,也不可避免的走向末路。

經歷了多年的天下戰亂之後,因門閥割據、外戚專政之故,導致寒門士子仕途受阻,世間階級已漸漸固化,上升通道被堵死,底層永世難以改變被剝削的命運。

察舉的名額被世家大族所壟斷,甚至出現了‘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的奇葩現象。

然而,就算察舉制再不行,也不是說廢就能廢的。

首先,受益於察舉制的官員就不可能同意,這相當於在掘他們的根。

其次,曹操雖說大權在握,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但他只要一日未曾篡漢改魏稱帝,一日還是大漢之臣,他就得按祖制規矩辦事。

察舉制歷經高祖劉邦、文武二帝等多位先帝所設立,又豈是曹操一句話就能廢除的?

廢除察舉制,相當於挑釁全天下世家大族的權威,相當於刨他們的祖墳,相當於掘他們的根,他們豈能善罷甘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