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朱元璋:大孫,求你登基吧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9章 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9章 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擦了擦紅眼圈,朱雄英還來不及向這個二弟朱允文打招呼。

卻見的的這個弟弟彷佛就像是在宮中提前演練了很多遍一般。

大老遠的奔來。

撲通一聲便栽倒在地。

一時間弄得滿城泥土。

卻自顧自的並不在乎,艱難的爬起身,又朝著前方太子朱標的棺木方向跑去。

又是一聲撲通。

再一次栽倒在地。

如此反覆好幾次。

看得周圍的人紛紛側目不已。

這個年紀雖然有些小的朱允文,一次次摔倒之中,一次次的頑強站了起來。

朝著太子朱標棺槨方向,很是傷心的哭的稀里嘩啦跑去。

在官道兩旁跪著“傷心”痛哭的官員,看得無不紛紛落淚。

心中不由一個勁誇讚著。

這太子的第二個兒子,雖然說在朝廷之中名聲不顯。

地位遠不如太子的嫡長子朱雄英。

但這份孝心是沒得說的。

小小年紀竟然如此愛戴自己父親。

慢說是皇孫貴胃,就算是放到普通人家。

也是極為難能可貴。

好半天才艱難的走到太子朱標的棺槨靈位前。

朱雄英輕輕地攙扶住著個老二,一臉的傷心:“二弟,父王他……他……咱們再也看不到他了!”

朱允文不理不睬,學著自己母親太子妃呂氏那樣,輕輕撫摸著太子朱標的棺槨,肆意的痛哭起來。

渾然不顧旁人什麼表情和眼光。

這種時候乃是拼演技的時候。

想來年幼的朱允文顯然是經過自己母親太子妃呂氏的多方培養和訓練。

要不然今日這樣的場面。

斷然無法表演的如此爐火純青。

整個現場城門口,頓時哭聲一片。

哭啥的都有。

那黑色的棺槨,隱隱間透露著讓人害怕的暗黑色。

朱雄英不知是由於前世看多了殭屍片的緣故,還是本身對這些亡者的物品本就心生恐懼。

愣是不敢去用手親密的觸控太子朱標的棺槨!

只是跪在地上一個勁傷心的哭。

……

這樣特殊的場面之下,眾多官員也紛紛賣弄起演技起來。

由於太子朱標監國多年。

加上洪武皇帝朱元章又極度捨得放權。

平日裡的太子,儼然一個副皇帝一般。

在朝野之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威望。

而相應的,這麼多年來在朝野上下培養了不少忠於自己的人馬。

此時整個京城,驚聞太子爺,突然離世。

就像是約好了一般。

不約而同地齊聚在京城門口。

為太子朱標哭喪起來,至於有幾個人是真心……那是另外一回事。

天空漸漸飄起了淅瀝瀝小雨。

彷佛這天空也為太子朱標哀傷起來。

一時間哭聲震天。

就連那些負責看守城門的士兵。

也紛紛跪倒在地。

強行從眼角擠出了幾絲眼淚。

眾人向太子朱標的棺材三跪九拜哭靈以後,錦衣衛們便輕輕的架著馬車往京城內城方向駛去。

只見入目之處。

沿街的兩旁房舍。

都掛滿了白幡,家家戶戶都站到了自己門口。

默然無聲的緩緩跪下。

恭恭敬敬的送太子朱標最後一次。

京城裡的百姓們對太子朱標還是有些感情的。

這麼些年來,也享受過太子朱標的一些仁政。

在太子朱標生命的最後盡頭,給予了他最後的崇高一禮。

南京紫禁城。

這座巍峨的皇宮。

規模雖然沒有後世北京紫禁城那般龐大。

但在規模和制度上,也完全符合一國之君的天子威嚴。

宮裡宮外眾多錦衣衛們紛紛跪在道路兩旁。

身上的鎧甲也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麻布孝衣。

此時恭恭敬敬,一臉嚴肅的為太子朱標戴起孝來。

至於心裡頭有幾分真心和誠意,那是兩說。

遠遠的望去,整個紫禁城一片素白和蕭索!

離過年沒幾天了。

太子病故的真不是時候。

甚至有些官員。心裡不約而同的想著。

這個年怕是不能好好過了。

太子突然病故,接下來必定會舉行龐大的國喪。

而國喪期間。

任何的喜慶活動都不能有。

否則便會是典型的大不敬。

那可是要吃罪的。

會被抓進刑部大獄的。

再找太子朱標棺槨的馬車緩緩地駛入了深宮大院的高牆之中。

巍峨氣派的皇宮門口。

一個小屁孩獨自一人孤零零的在長長的御道上走著。

遠遠看見那在這黑色棺槨的馬車。

哇的一聲便放聲哭了出來。

一邊邁開了小腳丫一路小跑,一邊放聲痛哭。

那個傷心程度。

讓人看著都有些心疼。

微微冷哼一聲。

太子妃呂氏有些不悅的嗔罵者說道:“朱允熥你究竟是什麼意思?!太子爺突然撒手人寰,大夥都在京城城門口迎接,你難道要架子大一些嗎!?偏偏要在宮門口迎接!莫非你眼裡沒了這個父王了嗎?!”

被這麼冷不丁的喝罵一聲。

年紀又小的朱允熥為之一愣。

一時間竟然忘了如何去辯駁。

這個太子妃呂氏還真不是個好惹的主。

自己父王太子朱標剛剛病故。

居然這麼著急的便開始跳了出來,向他的兒子發難。

真是於心何忍。

朱雄英,輕輕的搖了搖太子妃呂氏的手:“娘娘莫要生氣!想來這是他身邊的宮人們消息閉塞,沒來得及及時通知他!你看他哭的這麼傷心,心裡自然是非常在乎父王的。

眼下父王屍骨未寒,家裡實在不宜起些許不必要的紛爭,請讓他更快的哭靈一次,也盡一盡孝心!”

太子妃呂氏輕輕的眯了眯眼。

朱允熥他可以大聲的斥罵。

但眼前的朱雄英,他不得不打起心眼來尊重。

這可是朱元章最疼愛的嫡長孫。

也是未來大明帝國最合法的繼承人。

眼見他此時開口,出言相勸。

若是不依了他。

天曉得他再過些年繼承大統之後。

會不會攜憤而報仇。

自己可以不懼一切。

但自己的兒子朱雲炆,一旦被他找藉口發作,那終究不是好耍的。

一聽朱雄英開了口。

太子妃呂氏頓時語氣便鬆軟了許多。

輕輕的拉過朱允熥那稚嫩的小手,親切的將它牽到太子朱標的棺槨面前。

為他準備好香火,並親自教導的他如何上香叩拜。

眼見得眼前的這樣一幕,朱雄英眯了眯眼。

只見這個年幼的朱允熥,雙手顫抖,整個人哭得稀里嘩啦。

拿著香的手,顫抖的幾乎快拿不穩。

雖然說眼淚流的比較少,可嚎哭的聲音卻一點也不弱。

這顯然是有人在背後對他進行多次的教導和培養。

不過想來也不奇怪。

這深宮大院之中。

即便是朱允熥已經沒了父親和母親。

甚至奶奶也已經離世。

爺爺朱元章也對他愛理不理。

但是負責他身邊衣食起居的宮女和奴才,或多或少會對他這方面進行指導。

而眼下的這個朱允熥,能有這樣的表現,實在不足為奇。

輕輕的拉過他的手。

朱雄英滿臉的親切,一邊哭一邊拉著他,念念叨叨的講起了太子朱標往日的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一講不要緊。

反而是惹得兩個弟弟和太子妃呂氏哭得更加大聲起來。

講著講著。

朱雄英自己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身邊的那些個文武百官紛紛點頭,讚歎不已。

“太子爺妻兒賢孝,只可惜太子爺沒這個福氣啊!”

“誰說不是呢?!太子爺之仁厚,古今罕見,這麼好的太子爺上哪去找呢!?”

“是啊,是啊!太子爺這麼一去,可憐了他這賢孝的子孫,萬歲爺要是得知了這個訊息,還不知該有多傷心呢!”

“唉,天妒英才呀!太子爺這麼些年,監國以來,少有錯漏,大夥本心裡頭想著,嗯!這般賢明的太子,將來一定是個足以載入史冊的明君,可誰曾想,說沒就沒了……”

“嗚嗚……往日太子爺在的時候,可對我有不少恩情,本想著他日太子爺登基之後,我們在好好的為國效力,也算是還了他老人家的恩情,也算是最好的報答了!可誰曾想!太子爺走的這麼急,連效忠的機會都不給我們!這讓我們可怎麼活呀?!”

有些心思活泛的官員,便頓時想到了另一個嚴肅的問題。

太子新故!

整個大明的儲君之位空懸。

那麼接下來該立誰為太子?

轉眼間就成了一個迫不及待的問題。

畢竟國無儲君,社稷不穩。

一個國家一日沒有儲君,朝廷中的文武百官便會人心不穩。

有些比較著急的官員甚至會上竄下跳,勾結朋黨。

甚至會想著做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兒。

這樣的問題顯然也有官員在現場熱烈的討論著。

“如今太子爺沒了,正所謂國一日,不可無儲君!你說接下來萬歲爺會立誰為太子呢!?”

“哎呀呀,郭大人,你說這個話怕是有些不大妥當吧!?太子爺屍骨未寒,我們就討論著這個,傳出去陛下要是知道了可不大好呀!?”

“愚魯啊你!此乃國家大事,我們身為朝廷御史言官,本就應該操心起來這樣的事情,萬歲爺傷心之際,肯定是難以顧及這些事情的,我們做臣子的,自然應該冒死上諫,儘快將儲君的位置安定下來,也免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一些大臣們會有別樣的心思!”

“這話說的倒也是只不過這個頭可不好開啊!萬歲爺的脾氣你也是知道的,若說中了他的下懷,那倒還好說,可若是一旦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那可會是有天大的禍事,萬歲爺的脾氣那可不是好惹的!搞不好掉腦袋都是有可能的!”

“哼哼!你說的這叫什麼話?!就連年幼的吳王殿下都明白“苟利囯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這樣的道理,你身為朝廷大臣,豈能無動於衷,我們拿到大明朝廷的俸祿,自然應該為君父分憂,豈能因為進諫可能會遭到處罰,便縮起脖子無動於衷?!置大明的天下於不顧?!如此行徑……豈是我等大丈夫所為!?”

“哎呀呀!郭御史有此雄心壯志!明日你一旦上本進言,某一定要立即響應,願附驥尾!”

“郭御史如果真有心上本,且算我一個!”

“對對對,也算我一個!!”

眾人便你一言我一語的。

一時間聊得好不熱鬧。

對這朝廷一國之儲君未來的人選,也開始了激烈的討論。

“某以為,如今太子病故,若要從陛下的諸多兒孫中選出一個合適的人選,以在下之愚見,燕王朱棣或可為之!!不知諸君以為呢?”

“呵呵?!真是笑話,輪誰也輪不到燕王啊!如果真要立燕王朱棣為太子,那麼請問置秦晉二王於何地!?”

“是啊,是啊,太子爺乃是長子,身份尊貴無倆,秦晉二王,輩分排行更在燕王朱棣之上,要輪也是秦晉二王,怎麼可能輪得到燕王朱棣呢!?”

“唉呀,不妥!秦晉二王,雖然說輩分排行比較靠前,但這二王行事都有些荒唐,此次太子爺北巡,秦晉二王都在申飭之列,品行就差了,老鼻子遠!大明建國這才多久,這萬里江山怎麼能交給品行不端的人手上呢!?這不是取禍知道嗎??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你的意思是要立賢?那怎麼可能?!國家有國家的規矩,向來立嫡立長,秦晉二王雖然小有瑕疵,要立太子的話也是比燕王朱棣更有資格!”

“好了好了!諸位都靜一靜,請聽老夫一言!什麼秦晉二王,什麼燕王朱棣!都是瞎幾把扯!”

“哦,老大人可有何高見?!”

“老大人心目中主意的太子人選又是誰!?”

那個年老鬚髮皆白的官員得意地縷了縷下巴的鬍鬚,眯著眼睛,眼神堅定的指了指太子朱標棺槨身邊的朱雄英說道:“你們看!那人是誰!?”

順著他手指方向。

眾多大臣頓時眼睛開始發亮。

對呀。

怎麼把這位爺給忘了?

什麼秦晉二王。

什麼燕王朱棣。

在這位爺面前,狗屁都算不上。

這朱雄英乃是太子朱標的嫡長子,多年來又深得洪武皇帝朱元章的格外寵愛。

不論是身份之尊貴,血脈之純正,還是年少之聰慧。

那都是無可挑剔的。

如果立他為皇太孫,只怕全天下人都挑不出什麼毛病。

只不過;這位也有一個致命缺陷:

那就是。

年紀終究有些太小了。

眼下不過十歲而已,而這年齡的短處,會不會成為洪武皇帝朱元章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還在兩說。

畢竟北周的江山就是因為主少國疑而丟的。

那趙匡胤是如何發家並君臨天下?眾多大臣又如何不知?如何不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