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樓之縱橫四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78章 目標北海平遠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478章 目標北海平遠城

就在流人隊伍出發的同時,西山京營大營,也是一派繁忙景象。

一排排馬車,裝滿了軍械輜重,一隊隊人馬,正在集結。

大營大門口,矗立兩杆大旗,正在迎風飄揚。

一杆上寫:欽差,下面是個大大的“王”字。

另一杆大旗上,也是幾個大字“平南招討使,王。”

京營節度使王子騰,已經御派為南方剿匪欽差大臣,即將出征。

從“平南招討使”這幾個字,就可以看出他此行的差事。

前去討伐土匪,能招安就招安,不能招安就討伐,最終目的,是平定南方匪亂。

此次的京營人馬,是從盛京調集回來的為主。

前年他任總領溫都拉事務欽差時,把自己京營的一萬五千人馬都帶離帝都。

其中七千五百人留在盛京,由賈珉府兵團派李貴等人訓練,準備增援卜奎。

後來溫都拉局勢被快速平定,這七千五百人,沒就沒有到卜奎去,一直留在盛京練兵。直到去年夏天,才返回京營。

隨同返回的,還有當初賈珉府兵團的那些教官們,回來後,也一直由他們進行訓練。

這只隊伍,已經跟以前大不相同,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軍紀、軍容、作風、戰術等,現在都已經帶有明顯的府兵團痕跡。

去年冬天,卜奎的七千五百人中,被分成了兩部分。

留下三千五百人,連同趙大海的原府兵團一部,鎮守卜奎。其餘將近四千人,返回了京營。

這四千人,當初在收復南溫都拉時,參加過三眼井之戰,有過對韃靼人作戰的經歷,並取得了勝利。

目前,這支隊伍,是大德帝國唯一的有過擊敗韃靼人記錄的成建制軍隊。

至於當初擊敗韃靼人的主力,賈珉府兵團,如今已經裁撤,早就沒有建制了。

兩支京營隊伍,如今合二為一,一共一萬一千五百人,即將出發,前往南方剿匪。

王子騰、江師爺、駱參將站在校閱臺上,看著大營裡的隊伍。

來來往往的軍人,雖然都在忙碌著。但組織有方,忙而不亂,井然有序。

“世翁,如今的京營,已經有些懷遠府兵團之風,看起來煥然一新啊。”

“是啊,這還要感謝當初懷遠派來了李貴他們,才有如此成就,。庶幾可以一戰了。”

“按說,三藩的兵馬,也算是精銳了,何以對一些烏合之眾,竟然束手無策,這裡面似乎有些蹊蹺。”

“此事是有些古怪,皇上也覺得內有玄機,所以才叫我去剿匪。看來,有些傳言,似乎不是空穴來風。”

“據從那裡逃回的一些官員講,那些土匪組織有方,紀律嚴明,與一般土匪頗不一樣。倒是有些軍隊之風。”

“唉,雖然有些傳言,終究沒有實證,一切等到了那裡再說吧。”

“懷遠還無訊息傳來?”

“前幾日他母親到我家裡,我還問過,只說是在大北面做生意,也無具體訊息。”

“此行若是有懷遠相助,可就是如虎添翼了。”

“罷了,罷了,總是讓他白白出力,到時何以為報?懷遠是將帥之才,叫他做個幕僚,實在是委屈了他。況且立下功勞,又叫聖上為難,用他不是,不用他也不是。懷遠幫著我操練出如此一支勁旅,已經是莫大功勞。怎麼好意思再去叨擾他?”

“大帥,已經準備就緒,是否開拔?”

駱參將前來請示。

“開拔!”

王子騰說完,跟江師爺走下臺去。

“開拔!”

駱參將大喊一聲,隊伍開始走出大營,向南而去。

第二天早晨辰時,野渡居里就熱鬧了起來。

院子裡熙熙攘攘一陣後,一群二百來人,分成十隊,陸陸續續走出大門,向東走去。

“張班長,好好看家,我走了。”

“倪連長,見到了珉長官,告訴他,我們還都在這裡。”

“好了,知道了,都說了好幾遍了,你煩不煩啊。”

張德財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笑了。

“我這不是怕你給忘了麼?”

“這點兒事兒都信不著我,這是咱們府兵團家裡的事兒,我能忘麼?好了,我走了。”

倪二一拍馬,捲起一股煙塵,背影越來越小,漸漸地消失了。

看著行人遠去,張德財就要關上大門。

就在這時,從城裡方向過來一騎,到了大門口,就轉了過來。

“這位小哥,我來找一位故交,敢問賈懷遠可在?”

來著是個富商打扮的人,說話甚為和氣。

“賈懷遠不在,你是何人?”

張德財就有些警惕了。

“我姓姜,曾經在卜奎跟賈懷遠有過交往。既然懷遠不在,有一事相求。”

“何事?”

“請小哥到賈府一趟,就請賈璉璉二爺來此相見。就說是卜奎的故人姜明前來訪。他聽說了,一定回來的。”

“既是如此,你就進去等候。劉福山,你領著客人進去,我去請賈團長。”

張德財回院牽馬,上馬向城裡馳去。

姜明前就是姜侍郎,此來是向賈府轉達謝鯤的口信。

東北,開原府,陽明堡軍臺。

陽明堡軍臺令楊德佔,現在的日子比較悠閒。

自從前年冬天南溫都拉被收復後,北面就再也沒有什麼戰事。

沒有了戰事,往來的軍隊就很少了。只是偶爾接待一下過往的官員,就是他的正經差事。

沒事兒的時候,他就願意站在軍臺門口。看著來往的行人。

路上來往的行人並不多,他很希望看著一些熟人,比如原來的卜奎遊擊賈懷遠。

但是,他已經一年多沒見到他了。

他知道,賈懷遠如今還在北面。因為他一直沒有從那邊回來。

只要他回來,就一定會在陽明堡軍臺停留,並且到這裡跟他把酒言歡。

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楊德佔就是有這個自信。

從岔路裡過來了一隊車馬,楊德佔走了過去,原來是熟人孫遠征。

孫遠征,就是孫遠飛的堂弟。

“孫老弟,如此興師動眾的。這是要去哪裡啊?”

“楊軍臺,我們去卜奎,遠飛堂兄來信,叫我們過去做些生意。”

“哎呦,一下子去三十多人,這可是要做大生意啊。”

“哪裡哪裡,不過是小本生意而已,楊軍臺,告辭了。”

“一路平安,到了那裡若是見到了賈懷遠,叫他回來時一定到我這裡。”

“放心吧,楊軍臺,若是見到了,一定把話傳到。”

孫遠征撥馬上了官道,馮管家追了上來。

“少爺,我們此去,到底是做何生意?這些招募來的造船工匠,可是不會做生意的。”

“馮管家,造船難道不是生意麼?”

“少爺,我們要在卜奎造船?”

“不是卜奎,是北海。我們不僅要在北海造船,還要在那裡造一座城池,就叫做孫城。”

元亨十五年,庚辰年,正月二十五,卜奎北城門。

經過幾年的建設,卜奎城牆已經全部完工。有了完整的城牆,卜奎可以算得上一個真正的城市了。

雖然正月就快了了,卜奎這裡仍然比較冷。

遠處的溫都拉山上,還是白雪皚皚。近處的大地,也還被積雪覆蓋。

通往北面的路,也只是兩道車轍被壓開,一直向著遠方,延伸開去。

陳也俊、馮紫菁、陳也青、楊林、趙大海、馮奎、徐明濤等,都在這裡。

在他們身後,還有著黑壓壓的一片人。有騎馬的,有坐車的,足有四五百人。

人們吵吵嚷嚷的,個個似乎都很興奮,臉上帶著憧憬。

“唉,轉眼之間,珉長官走了快一年了,也不知他現在如何?”

楊林的神情,似乎有些蕭索。

他的心裡,又想起了當年賈珉剛到卜奎時,在他家第一次吃酒時的情形。

就是從那天起,他的命運開始有了轉折。

雖然他以前就是卜奎衙門的典史,如今也是典史。做的事情雖然相似,但是意義卻不一樣。

每每走在街道上,看著卜奎一天天的變化,楊林就有無限的感慨。

如今一批批的人,陸陸續續地趕往北海,他能想象到,用不了多久,北海也會象卜奎一樣,很快繁榮起來。

“不管珉長官在何處,總會回來。他永遠也不會扔下我們不管的”。

馮紫菁說的倒是很輕鬆,似乎滿不在乎的樣子。

“馮團長,到了北海,告訴馮幕僚長和衛軍情長,下一批人,將在一個月後,從卜奎啟程,叫他們不用擔憂,諸事只按計劃行事即可。”

“陳訓練長,我知道了。你放心,這批人,我一定平安帶到北海去。”

“自然是要平安帶到了,裡面三百多府兵團弟兄,又帶著火器,若是路上再出差錯,我看你們將來有何面目去見珉長官。”

“去北海倒是好,只是那裡目前平靜,無仗可打,若是能去打仗,就最好了。”

“不打仗,做生意,種地,建城,不是也很好麼?到時候,跟馮幕僚長建個馮城,也是愜事一件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倒也是,不打仗,光宗耀祖也不錯。不過,你陳家也快了,等下回陳團長去了嗎,就可以開始修蓋陳城了。”

“人齊了沒有?”

“報告陳訓練長,人馬已經齊備。”

“開拔吧。”

“是!”

馮紫菁上馬,快速奔到人群前面。舉起手,人群立刻靜了下來。

“目標,北海平遠城,開拔。”

馮紫菁喊完,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目標,北海平遠城!”

人們喊著,紛紛跟了上去。

望著漸漸遠去的人群,楊林不禁心動。

我是不是也該到北海去,跟著珉長官再創一番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