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豬肉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煮酒論英雄(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 煮酒論英雄(下)

“其實這也算不了什麼,只要你有決心去做,總能成功的。很多成功的人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奮鬥。”

這道理劉邦自然懂得,其實他轉彎抹角地什麼自己一人忙不過來的意思就是想請鍾伯出山幫忙,可鍾伯人老成精,就是不肯上他的這個當,很圓滑地拐過去了。劉邦雖感到有些挫敗,卻不死心,又換過另一種話題,道:“鍾伯,你是過來人,能不能我分析一下這個農貿市場裡的人和事?我想確定到底有沒有投資的價值。”

“呵呵……”鍾伯笑道,“能想到這些,明你很有生意頭腦,我沒有看錯人。”他很享受似的喝了一大口酒後,繼續道,“我在這市場幾十年了,再也沒有比我更熟悉,更瞭解它的人。首先跟你講講這市場豬肉檔吧——裡面共有六個攤位,其中1號檔是一對年輕的越南夫婦,他們是去年才從中越邊境的一個山村裡過來的,男的據在村裡也是個殺豬的,對殺豬這一行很有些經驗,但農村與城市畢竟不同,農村是挑豬肉到人家的門口,大喊一聲‘豬肉’,人家便出來買的,很少存在東挑西挑,討價還價的問題,但在城市就不同了,固定在一個攤位擺的,一個人的口才和魅力就顯得尤其重要,試想,如果一個賣肉的,她(他)連怎麼跟顧客打交道都不懂,也不知道怎麼留住顧客,怎麼賣得了肉?怕是別人賣兩三頭一天的,她(他)連半頭都賣不了。這扯得有些遠了,再回到那對夫婦,他們從去年到這市場賣肉以來,一般都是一天半頭豬的,那是因為女的口才不好,不怎麼會做生意,而男的雖很勤奮,可他也是屬於比較內向的那種,拉客的能力很一般。所以他們每天只能賣半邊豬,是屬於那種只能勉強溫飽,不至於虧本捱餓型的。”

“那2號攤呢?”劉邦雖也偶爾聽父母過一些市場裡的瑣事,卻是很不全面的,何況他母親刻意對他幾兄弟封鎖這種用她的話來就是“很沒出息的事”。現在突然聽到有人對這市場那麼深刻的分析,怎麼不讓他感到新鮮和驚奇呢!他急不可待地想知道,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2號攤?來,吃菜,喝酒。別只顧著話了。”鍾伯故意賣了個關子,卻頻頻勸劉邦吃菜、喝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兩杯下肚之後,劉邦已經有些醉意,可他實在太想知道鍾伯對2號攤的分析了,所以他一個勁地催鍾伯道:“快告訴我2號攤是個什麼樣的人吧?我已經喝很多了。”

“呵呵,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其實2號攤是一對兄弟,在這市場賣肉已經有些年頭了,由於大哥非常有人緣,所以在這市場也很吃得開,多的時候一天能賣三頭豬呢!算是這個市場的豬肉大戶了。不過他們也有很大的缺,據他們的利潤分配很不公平,絕大多數都歸大哥所有,他大哥的理由是,他已經成家了,且有四個孩子要養,花銷非常大。弟弟沒有成家,有了錢只會拿去亂花……這樣一來,弟弟未免心生不滿,開始時表現得還不是很明顯,可越到後來,弟弟就越是不滿,因為他的年紀漸漸大了,也需要一些錢來準備自己將來的生活,可大哥還是像以前一樣對他,矛盾於是升級加劇,最後竟發展到公開爭吵的地步。這樣一來,他們這一攤的豬肉自然沒有以前團結的時候賣得多了,他們的很多客人都被別人拉走。至於3號攤,則是你父母的攤位,就不用我多了吧?”完這些後,鍾伯很愜意地呷了一口酒,笑咪咪地看著劉邦。

劉邦自然知道3號攤是自己父母的攤位,但別人對父母的評價,他卻是從未聽過的,雖為人子女的不該妄自評論父母,可聽一下別人的評價還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在現在自己想要創業的時期,更有必要瞭解清楚自家的另一面。所以他不假思索地道:“鍾伯,你是跟我3號攤吧!你也知道,當局者迷,我也很想知道你是怎麼看我父母的豬肉攤的。請一定要實話實啊!”

鍾伯用一種異樣的眼神看著他,道:“既然你想聽,那我就吧,其實我也只是一家之言,你覺得有用的話就拿去參考,不對的話就當我沒過。”到這,他又頓了一下,喝了一口酒,繼續道,“你父母在這市場雖不是賣肉最多的,但賺錢的能力絕對數一數二,因為你爸非常勤奮,你媽的那張嘴呀,最是能會道了,全市場沒有一個女人比得上她的。她為人雖然吝嗇,可對她的那些老熟客是非常好的,賣肉的時候要麼拉幾句家常,要麼就是分享生活購物的經驗,很多老顧客都喜歡她,常常繞過好幾個攤位,專門到她那裡去買肉呢。她的缺也是嘴巴利害了,像我們這種愛佔便宜的,平時都不敢靠近她,就算是少幾百VND,她也照樣追著收的,有一次,我因為零錢沒帶足,少給了五百VND,她硬是追出兩三百米,拽著我要回。從此她在豬肉攤的時候,我可不敢靠近了,只等你爸一個人的時候,我才去。你爸為人挺忠厚老實的,只可惜……唉!”鍾伯嘆了口氣,不再了,其實他不劉邦也明白,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裡,所謂的忠厚老實不過是沒出息、不成事的代名詞罷了,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呢?

鍾伯沉默了一會兒,像是要發洩什麼怨氣似的,“咕嘟”地喝了幾大口酒,繼續道:“4號攤是一位老頭,本地土生土長的越南人,他這人有怪怪的,做什麼事都是獨來獨往,沒見過他的家人,也沒見什麼親戚朋友幫助過他。他殺豬也很有個性,不管刮風下雨,也不管生意好壞,每天是固定的一頭豬,不會多殺,也不會跟別人拋邊(注:即跟別人約定,一起殺一頭豬,每人分半邊。)他的顧客群也很奇怪而穩定,即使今天這個不要豬肉了,另一個也會幫他賣。很少見他剩下豬肉便宜送給臘肉或臘腸廠的時候……”

聽到這裡,劉邦忍不住問道:“即使這位牛人晚上不會剩什麼豬肉,可總有生意好的時候呀,難道生意好的時候他也不多殺一頭或者多要一邊嗎?”

“沒有!”鍾伯很肯定地道。

“真是個怪人,居然有錢都不想多賺的。真不明白他每天那麼辛苦殺豬為的是什麼……”

“5號攤是一對表兄弟,據表弟跟越南的什麼黑幫有聯絡的,他的社會背景非常神秘,也非常復雜。這是整個市場的公開秘密了。所以想要佔便宜的或者對價格很敏感的,都不敢到他們那個攤去買,偶爾去到他那裡買的,都不敢怎麼講價,又或者被抬高價錢吃了虧的,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一次——那是我親眼看到的——一位不太瞭解這市場情況的外地人到他們攤買豬肉,不知是嫌他們砍的骨頭太大什麼的,語言上起了衝突,那位表弟當即操起磨刀用的“鋼棒”劈頭劈臉地向那人砸去,如果不是有人攔著的話,恐怕那人要當場被他砸死了。如果你以後要在這裡發展,這人恐怕得要費心思去應付的。”

傳中的豬肉霸王終於出現了,只不過跟中的怎麼有那麼大的差別呢?既不見他們霸佔市場,也不見他們對什麼攤位收保護費之類的。他們倒是規規矩矩的,只在自己的利益或精神受辱的時候,才展露一下自己的肌肉而已。算是很安分守己的黑社會了。可他越是這樣,越增加了他們的神秘,越讓劉邦不敢對他們掉以輕心。

“6號攤是兩對年輕的夫婦,他們是今年才進來的,據是合夥做生意。但他們對這一行瞭解得實在太少了。兩個男的去殺豬,要到八多才回來,而兩個女的也是**鍾才姍姍來遲,這個時段本是賣肉的黃金時段,可他們卻用來弄骨頭、切豬肉、擺豬肉了。他們切豬肉的技術也不行,其中的三個跟你的水平是差不了多少的,只有一個好一。當客人來買豬肉的時候,他們半天都弄不好給人家。所以他們晚上剩的肉也是最多的。像我們這樣的人都默契好了,晚上七八的時候到他們攤上去撿便宜貨……”

鍾伯對這個市場的豬肉攤評論完了,劉邦也差不多醉了,以致他站起來想要告辭的時候,腳底輕浮,幾乎摔倒。鍾伯連忙扶住他道:“我這酒是過一段時間才發酵的,你現在這種狀況是回去不了的了,還是在這裡將就過一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