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戎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戎策

毛腳姑爺第一次拜訪老丈杆子,帶的禮物自然不是表面上的酒水,或者給大舅哥帶些補品,大舅哥那裡有孤本作為乾貨,老丈杆子這裡,盛長槐可是花了好大的心思。

“西夏可取。欲取西夏,當先復河、湟, 則夏人有腹背受敵之憂。夏人比年攻青唐,不能克,萬一克之,必並兵南向,大掠秦、渭之間,牧馬於蘭、會,斷古渭境,盡服南山生羌, 西築武勝,遣兵時掠洮、河,則隴、蜀諸郡當盡驚擾,瞎徵兄弟其能自保邪?今唃氏子孫,唯董氈粗能自立,瞎徵、欺巴溫之徒,又法所及,各不過一二百裡,其勢豈能與西人抗哉!武威之南,至於洮、河、蘭、鄯,皆故漢郡縣,所謂湟中、浩亹、大小榆、枹罕,土地肥美,宜五種者在焉。幸今諸羌瓜分, 莫相統一,此正可併合而兼撫之時也。諸種既服,唃氏敢不歸?”

英國公府的書房內,獨臂東平侯聽著英國公次子張興邦念到此處, 眼神中的光芒越來越耀眼, 臉上的表情有喜悅,有驚歎,還有一些難以言表的哀傷。

大宋屬於西北軍系的將門雖多,但因國初西夏的前身歸屬於大宋,太宗太祖沒怎麼重視,也就一個英國公府世代鎮守,現在的將門,大多是在西夏叛離之後才慢慢發展起來的,勳貴更不像河東河北那邊,都是國初就封爵的將門。

除了西北世代軍頭英國公府,屬於西北軍系的勳貴也就七八家,到現在還在軍中的,也就是英國公府,崇信侯府的旁支,在加上當年在汴京禁軍中的忠敬候府,也沒幾家了。

東平侯年紀比英國公要小的多,乃是英國公最為信賴的下屬,雖然因傷不得不退出行伍,在殿前司中任職,但卻是英國公這一系中頭腦最靈活的,也是現任英國公心目中的軍師。

剛才英國公嫡次子念的那一段,乃是英國公家的毛腳女婿精心準備的一份禮物。

“張公,您這個女婿可是選對了,太后娘娘這是送了我們西北軍方一份大禮啊,就憑這卷《平戎策》,可抵數萬大軍。”

東平侯說完,臉上露出一絲怨恨的神色。

“要是那幫大頭巾能有您家姑爺一半的見識,我們又何至於損兵折將,要不是那幫自以為是的文官瞎指揮,您家大公子,我家二弟,還有我那最成器的長子,小小的西夏,哪有這麼大的能耐。”

由不得東平侯不怨恨,除了英國公府,西北軍方勳貴中損失最慘重的就屬東平侯府,東平侯乃是西夏叛逃之後才調到西軍相助英國公的,短短數十年,旁支和嫡系親兵損失不算,光家裡的名將種子就損失了兩個,東平侯更是因此失去了一個胳膊,不得不退出軍隊,轉為後勤文職工作。

“東平侯慎言,怨對的話私下裡說說就行了,可別在外邊說出來。”

東平侯自然知道上官是為自己著想,收斂住自己的情緒,又彷佛想起什麼好事情,眼神中露出一絲智慧的光芒。

“張公,那韓章這次倒也說話算話,舉薦您擔任樞密副使,也算是走出了一大步,您這個樞密副使可和賀蠻子不同,如果那幫文官不長眼,我們將門也不是泥捏的。”

由將門擔任樞密副使,英國公也不算破天荒頭一次,當年西北賀將軍得官家喜愛,又因屢立戰功,乃是西軍中有名的後起之秀,因其暫時沒有爵位,也不算破壞大宋官場上的潛規則,將門勳貴不得擔任相位,賀將軍出身寒門,甚至是個賊配軍出身,和勳貴並無瓜葛,乃是異軍突起,突然發跡起來的,擔任樞密副使不會被皇家忌憚。

但是這件事卻在文官中引起了軒然大波,樞密院一直以來都被文官視作壓制武官的重要部門,樞密使和副使更是文官的禁臠,一直都由文官擔任,這也是文官以文御武的重要手段,怎麼可能會眼睜睜的看著這個職位落到了武將手裡。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賀將軍因為和舊勳貴沒瓜葛,得到官家信任,提名擔任樞密副使,但也因為自己在軍中並無人脈,文官可以肆無忌憚的打壓,各種髒水不要錢似的給賀將軍潑了上去。

做的最過分的,就屬當今韓大相公了,賀將軍的屬下,一名戰功赫赫的名將,竟然因為一個可笑的原因,被韓大相公找了個藉口斬殺,還藉此給賀將軍帶了一頂預謀造反的帽子,東華門下唱名方為好男兒便是在那時候喊出來的。

要不是當年範相公對此事心存疑慮,再加上作為西北軍方領袖的英國公力保,賀將軍才得以從汴京全身而退,但也因此丟掉了差點成為將門第一人的資格,無他,連最親近的下屬都保全不了的上官,又有什麼能力統領軍隊。

這也是為何賀將軍在西北經營多年,卻一直沒啥人脈,甚至一直融入不了西北主流圈子的緣故,要不然,西北戰功僅次於英國公等勳貴之家,卻在西北混的還不如後起之秀的姚家,要不是這件事,以賀將軍的戰功和職位,賀家經營到現在,和全家也差不了多少去。

英國公搖了搖頭說道。

“這個樞密副使,不過是官家要整改西郊大營,安撫將門罷了,不掌權的副職,在軍中是個什麼樣子,你應該是最清楚的,不過就是個擺設罷了。”

東平侯卻不以為然。

“那又如何,您現在是個副使,那是因為您是個存粹的軍人,您那個姑爺可是有進士之資,又和太子交好,韓章不也承諾,如果您家姑爺有這個能力,將來是可以做樞密使的,在說了,堂堂國公,誰敢叫他當擺設。”

難怪東平侯激動,今天英國公突然叫他過來,就是因為盛長槐送了英國公一篇自己寫的文章,說什麼叫英國公斧正一二。

英國公本沒怎麼在意,文人裡面,拿自己的得意文章當作禮物的,在文壇算是一種美談,但他自己雖然不至於就不通筆墨,但卻對這種文章詩詞興趣了了。

還得是英國公次子張興邦,因他自己體弱多病,英國公其實當年也是有意叫他走文職的,少年時候讀書也算有點天賦,要不是英國公長子因傷不治,嫡次子身體又每況愈下,說不定就要考進士去了。

張興邦雖然久不研究策論時文,但既然是自家妹夫的大作,自然是要品鑑一二的,誰知道這一看,竟然給了他一個驚喜,這篇文章是策論沒錯,但卻不是什麼政務之類的策論,而是關於軍事方向的,甚至是戰略方向的,裡面的內容,更對那日迎親英國公一系年輕人中最為激進者關心的問題的解答。

張興邦又哪裡明白,如果這個時代和原時空一樣,就會有一個叫王韶的,以這篇《平戎策》作為金身之資,更是不遺餘力的去暗中策論中的方案去做,繼而為大宋開疆擴土,成為北宋對外征戰最為耀眼的功績,更是因此差點讓西夏一蹶不振。

不錯,盛長槐根據前世從小說裡看到的一些片段,再加上自家外公研究過這篇《平戎策》,雖然不記得全部的文章,但也基本上將王韶的戰略給復刻了出來。

作為從小耳濡目染,知道自己科舉無望,迴歸自身興趣的張興邦,自然能明白這篇策論的價值,當即就給自家父親彙報過去,英國公作為一屆名將,肯定也能知道這篇《平戎策》並非是無的放矢,也不管今日是自家閨女歸寧之日,連忙著人把他們這一系頭腦最靈活的東平侯請過來參謀。

“張公,這篇《平戎策》確實可行,不如請您家姑爺過來詳談,我現在對您家姑爺可是比您更有信心,這篇策論既然是他寫的,定然有更為詳盡的戰略佈局也說不定。”

說來也巧,東平侯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盛長槐剛好到了書房外邊。

“國公爺,姑爺到了,知道您和東平侯在裡面商議事情,正在門外候著呢。”

東平侯聽到之後,大笑了一聲說道。

“哈哈哈,說曹操,曹操就到,趕緊把你們家姑爺叫進來,我還有話問他的。”

英國公府的下人看了一眼自己國公爺,見他給自己點了點頭,這才連忙出去,把自家姑爺給請了進來。

“小婿見過岳丈大人,問大哥哥好,盛長槐見過前輩。”

盛長槐一進來,先給自家岳丈大人,大舅哥,還有東平侯問好,英國公還沒說話,東平侯就一把把盛長槐啦到一旁,指著盛長槐畫的那幅西北全輿圖問道。

“蜀縣侯,這輿圖是你畫的,準確否。”

這幅西北全輿圖不僅僅包含秦風路,熙河路等大宋的地盤,還有一些名義上屬於大宋,實際上是半獨立的羈縻州,另外大半個地圖上面,就是青塘,河湟等吐蕃或者羌族的部落聚居地,還有整個西夏,甚至西夏周邊的地圖。

盛長槐知道這幅地圖給到自家岳丈家裡會被人質疑,早就想好了說辭。

“不瞞東平侯,這副地圖並非晚輩所畫,但這裡面的地形山川,不敢說百分百正確,但至少有九成五,晚輩以為是沒任何問題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東平侯這就奇怪了,這副地圖有多麼重要,親自領兵打仗過的盛長槐不至於不知道,說個不好聽的,憑著這副地圖,隨便投獻到西北哪家將門,如果確認是正確的,至少會保舉他一個七品參將的職位。

既然不是盛長槐自己畫的,難道還有這樣的奇人異世不求回報嗎。

看東平侯的神色,盛長槐知道他不會全信。

“前輩知道,前段時間我平定了屬地,為大宋新增一個三川郡。”

這不是廢話嗎,汴京不知道人有幾個,盛長槐的侯爵就是這麼來的。

“蜀地之亂,源於白蓮教,那白蓮教的聖子,其母乃是西夏大部族的貴女,被白蓮教的首領從西夏劫掠而來,之所以能夠順利逃脫,就是因為他之前遊歷西夏,偶然得到了西夏疆域圖,至於河蝗和青塘,這就簡單了,我結義兄長全旭有個堂姐,嫁給了青塘一個大部族,全家手裡有青塘部分地圖,我又從商賈手裡收購了好些,再加上我家師兄海文智現在正在負責這塊工作,自從知道太后賜婚,我就開始給岳丈準備這份禮物了。”

東平侯羨慕的看了一眼自家上官,他怎麼就沒這樣一個姑爺呢,將這麼多地圖全部整理從新繪畫,這裡面不光是工作量大,更要求對山川地理十分瞭解,他雖然不喜歡文官,但也知道文官裡面有一些專門研究這塊的,可惜軍方使不動他們,斥候倒是能畫地圖,但也就是畫簡單的,要畫一幅這樣的全輿圖,還得是那幫大頭巾。

不過也就是羨慕而已,也不算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大宋軍中也有類似的,之不過沒盛長槐的詳細,無他,盛長槐用了比例尺等工具,地理位置,山川距離,從輿圖上面一目瞭然,又新增了許多說明,才會叫東平侯眼前一亮。

既然問清楚了,那就沒啥了,東平侯最感興趣的,還得是《平戎策》。

“你那篇《平戎策》我看了,確實有可取之處,但這要實行,恐怕並非易事,你也知道,我大宋歷來重北遼,輕西夏,開過至今,最大的重心便是收復燕雲,說個不好聽的,就算是我們西軍子弟,也都是以收復燕雲為志,除了我們幾家和西夏有深仇大恨者,這戰略雖好,如果沒朝廷的支援,恐怕不過是紙上談兵。”

東平侯說道這裡,後面的話他不方便說,張興邦看了看自家父親,見他點了點頭,這才接過話茬。

“孟英,父親雖然擔任樞密副使,現在不過是個兼職,即便是以後,話語權也沒多少,你把這篇策論拿出來,難道是有什麼解決之道,能夠說服朝中諸相同意將重心放到西北,先解決西夏,在談收復燕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