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名之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名之火

“人生長有兩般愁,愁死愁生未易休。

或向利中窮力取,或於名上盡心求。

多思唯恐晚得手,未老已聞先白頭。

我有何功居彼上,其間掉臂獨無憂。”

因春闈緣故,本期的《明月集》並無幾個年輕世子參加,在韓駙馬的推薦下,本期錄入了許多成名人士的詩詞,比如這篇《人生長有兩般愁》,盛長槐前世也曾拜讀過,想不到這世還能看到這首詩詞問世,還是刊登於自己的《明月集》裡面。

從前世帶來的陋習,不同的是,前世盛長槐吃飯的時候是一隻手捧著手機,一隻手吃飯,這一世變成了一手持書卷,一手吃飯,若是在以往的時候,張大娘子早就絮絮叨叨開始了,今日不知為何,竟然沒有開口勸阻盛長槐專心吃飯,

邵雍的這首詩乃是本期《明月集》難得的佳作之一,放到了最後壓軸,盛長槐讀完之後,才發覺今日缺了點什麼,拿起快子夾著自己最喜歡的菜餚,剛吃到嘴裡才反應過來,是少了一道下酒菜啊,自家大娘子的囉嗦在盛長槐看來別有一番趣味。

張大娘子性格大大咧咧,即便是囉嗦,也和其餘女子不一樣,別有一番趣味,盛長槐有時候會故意乾點讓張大娘子不爽的小事,就是為了看自家大娘子和平常不一樣的地方,張大娘子的小女兒性格,也就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有那個味了。

剛才看書看的太入迷,盛長槐這會子才反應過來,自己在貢院被鎖了十幾天,自家弟弟妹妹長時間沒見自己,一定會嘰嘰喳喳的在旁邊問個不停,今日這是怎麼了,大娘子也沒因自己一邊看書一邊吃飯絮叨,盛長楊和楊憐兒一對歡喜冤家也表現的十分乖巧,不過那眼神不停的看自家大娘子是咋回事,一會又偷偷看著自己,欲言又止的樣子是在做什麼怪。

“憐兒,楊弟,你們是有什麼話給大哥哥說嗎。”

盛長楊到底年紀大了,懂禮數了,知道食不言,寢不語的道理,但是楊憐兒不同,盛長槐對於自己這個妹妹最疼愛不過,甚至是溺愛了,雖然性子沒有跑偏,但卻是最敢說話的,而且和盛長槐一起待習慣了,盛長槐自己也喜歡在吃飯的時候聊會天,這也是從後世帶過來的習慣,在盛家的時候還會壓制一下,自從分府別居,在沒人管他,又把這個習慣給拾了起來,包括在吃飯的時候看書或者幹其他事。

楊憐兒看到大哥哥在詢問,偷偷瞧了一眼自家嫂嫂,見她沒說什麼,口中帶著委屈的語氣說出了一句話。

“大哥哥,憐兒不想叫明蘭姐姐嫁給顧二哥。”

在盛家,因為之前顧廷燁和齊衡在盛家讀書的緣故,盛家的女兒稱呼齊衡為小公爺,因齊國公府和寧遠侯府有親,顧廷燁是後來的,又或許還有其他緣故,盛家的女兒都把顧廷燁叫做二叔。

但是盛家的兒子們要不和顧廷燁互相以姓名或者字相稱,比如盛長柏和盛長槐,或者是叫一聲顧二哥,比如盛長楓和盛長楊,畢竟顧廷燁比他們年歲要長一些,又在家裡排行老二,這種稱呼也是比較主流的。

至於楊憐兒,才不管那些,他只知道自家大哥哥和顧廷燁是一輩,覺得跟明蘭姐姐叫顧廷燁二叔讓大哥哥跟著矮了一輩,所以和盛長楊他們一樣,叫顧二哥。

盛長槐是知道的,楊憐兒因為顧廷燁之前幾次和自己有些誤會的緣故,一直不喜歡顧廷燁,聽到這句話也沒多想。

“哈哈,憐兒小小年紀就開始操心你明蘭姐姐的親事了,要是讓她知道,羞也羞死了,你明蘭姐姐的親事自有大哥哥的祖母做主,大哥哥的祖母才不會把你明蘭姐姐嫁入顧家的,你擔心這幹嘛,再說了,你們顧二哥也沒和盛家結親的心思。”

盛長槐這麼說是有緣故的,去年顧廷燁因從龍之功,成為汴京新貴的時候,國孝還沒過,就有許多人家請媒人上門提親,都被顧廷燁給趕了出去,當時汴京有個傳言,說是顧廷燁要娶盛家的嫡女,畢竟顧廷燁因為和盛長槐與盛長柏的關係,和盛家來往實在是太緊密了,有這個謠言也屬正常。

盛長槐當初還擔心顧廷燁真有這個想法,盛家的嫡女就只有盛如蘭一人待嫁,顧廷燁有個外室,還有一對庶出的兒女的事情盛長槐知道的一清二楚,單單這一點,盛長槐就不願意自家妹妹嫁過去,更別說顧家在盛長槐看來,就是一個火坑,哪家閨女嫁過去都討不了好,顧家的南曲班子可是叫盛長槐十分有陰影的,如果顧廷燁求娶,自己那個便宜叔父還真有可能答應下來,王大娘子恐怕也會推波助瀾,如蘭那個性子嫁過去,不給那幫心機深沉的老戲骨算計死才怪。

當時盛長槐就問過顧廷燁,顧廷燁信誓旦旦的說自己絕無娶如蘭的心思,盛長槐就放下心來,他看的出來,顧廷燁當時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和眼神很平靜,絕對是真心話。

至於盛明蘭,盛長槐才不會擔心,顧廷燁可是要襲爵的,從來就沒有勳貴主動求娶庶女的,在說了,當年盛明蘭和齊衡互相愛慕的時候,顧廷燁還曾經推波助瀾,甚至在齊國公被邕王妃扣下的時候,顧廷燁甚至提議他去邕王府把人搶出來,有這件事打底,盛長槐自然深信不疑,更不用說顧廷燁在某些人眼裡乃是香餑餑,不愁娶不到心儀的大娘子。

盛長槐還以為憐兒這又有從哪聽到這個陳芝麻爛穀子的謠言,笑著摸了摸楊憐兒的腦袋,讓她不用擔心,可是,楊憐兒聽到之後,反而更加委屈了。

“大哥哥,你別把我當小孩子,憐兒什麼都懂,前兩天顧家已經到積英巷那邊給明蘭姐姐納徵了,不信,你問大嫂嫂。”

聽完楊憐兒這句話,盛長槐腦瓜子嗡嗡的,納徵,憐兒年紀雖然不大,但也不是不懂事,她既然這麼說,一定是確有其事了,盛長槐在看了一眼自家大娘子,見她臉色帶著擔憂的表情,盛長槐哪裡不明白,憐兒說的事情,竟然是真的。

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大宋娶親遵循古禮,納徵已經是第四步了,到了這一步,婚事已經成為定局,若是這時候取消,必然是一方悔婚,這可是赤裸裸的結仇了,走到這一步基本上沒有取消婚約的。

若是沒到這一步,即便是已經納采,男方去女方家裡下聘,女方同意,後面問名和納吉還可以有體面的取消婚約,一句兩人八字不合就可以了,不耽誤兩方繼續和其他人家議親,但若是已經納徵,下一步便是請期了,在悔婚,顧廷燁是個男子,影響倒是不大,最多就是和盛家結仇了。

但盛明蘭是個女子,走到這一步無論是盛家還是顧家悔婚,對盛明蘭的親事都會造成重大打擊,最好的結果下嫁給一個寒門子弟,但有骨氣看重名聲的寒門都不會娶,這樣的夫家可想而知是個什麼樣的玩意。更多的恐怕是作為聯姻工具,嫁給一個紈絝子弟,又或者嫁給哪個位高權重的做妾,甚至是青燈古佛,遁入空門都是有可能的,之前這種事雖然不是沒發生過,但沒一個有好結局的,除非是皇室公主。

“什麼,竟有這種事情,大娘子,你說,憐兒說的是不是真的。”

盛長槐重重的一拍桌子,即便收了幾分力氣,桌上的碗碟還是有幾個掉落在地上摔得粉碎,旁邊伺候的,無論是之前盛長槐身邊的翠柳和楊柳,還是張大娘子的陪嫁芙蓉和茉莉,都嚇得跪在地上不敢言語。

張大娘子雖然一臉的委屈,但也知道盛長槐為什麼這麼生氣,這氣不是對自己發的,而是驟然聽到這個訊息,心裡的怒氣不知道該如何宣洩,自家相公的身世她還沒嫁過來的時候,張家就透過自己的關係打聽的清清楚楚,更不用說她早就有心收集盛家的訊息。

對於盛明蘭這個妹妹,盛長槐有著特殊的情感,兩個人都是在老太太膝下長大,處境相同,算是同病相憐,更不用說盛長槐是答應過盛明蘭的小娘,替她照顧留下來的一對兒女,從盛長楊跟著盛長槐分府別居可見一斑,

當初的盛長槐可是啥也不是,盛長楊在盛家還是有一個獨立的院子的,跟著盛長槐過來,實際上是得罪了當初盛家二房的當家人,一個小孩子能做出這種選擇已經說明了很多事情。

但張大娘子又有什麼辦法,這件事她就算提前知道了,也沒辦法插手,別說自家相公已經和積英巷分家了,就算沒分家,盛明蘭的婚事也只有積英巷的那個叔父能做主,當年餘太師都沒法做主自家嫡親孫女的婚事,就算是把官司打到金鑾殿上,也是這個道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到張大娘子一言不發,只是點了點頭,盛長槐有一種無名之火不知道該如何發洩,但他還沒被盛怒衝暈了頭腦,張大娘子能想到的,自己也能想到,只不過就是覺得不爽。

這時候,李媽媽和楊嬤嬤快步從外邊走了進來,一進來就破口罵道。

“你們幾個死丫頭,也不知道給大娘子解釋解釋,要你們有何用。”

看到這兩人的到來,盛長槐到底是冷靜了半分,往門外一瞧,果然瞧到了莊曉蝶的身影,哪裡猜不出這兩人為何出現在這裡。

要說蜀縣侯府最瞭解盛長槐的是誰,不是盛長槐的養父楊無端,也不是盛長槐的兩個弟弟妹妹,更不會是剛嫁過來沒幾個月的張大娘子,自然就是和盛長槐一起在一個院子裡面生活好多年的莊曉蝶。

自從當年盛長槐替父收子之後,盛長槐和盛長楊就割不開了,作為盛長楊的母親留下來的唯一信任的丫頭,莊曉蝶實際上是擔任了管教嬤嬤的職責,雖然年紀當年也不大,盛長槐和盛長楊一直在一個院子裡面住的,去除江州那幾年,實際上莊曉蝶和盛長槐在一個屋簷下已經生活了七八年,更不用說現在還成了盛長槐的妾室。

說個不好聽的,在某種程度上,盛明蘭和盛老太太都沒莊曉蝶對盛長槐熟悉到睡在一張床上的人瞭解盛長槐,在回府的第一時間,張大娘子給盛長槐接風洗塵,莊曉蝶就悄悄把李媽媽和楊嬤嬤叫了過來,就是怕出現現在的情況。

這兩個人,一個算是盛老太太的人,一個算是英國公夫人的人,又是年紀大的長輩,盛長槐還是要給幾分薄面的,在盛長槐失去理智的情況下,恐怕也就只有這兩人敢在盛長槐面前勸說的。

其他的,有一個算一個,丫鬟們自然不用說,兩個小的平時在怎麼調皮,在這個時候也不會亂插嘴的,畢竟都是有教養的孩子,但是他們不知道這時候只有他們兩個能幫嫂嫂說上話,畢竟是小孩子,想不到這麼多,莊曉蝶自己也不行,她倒是敢,盛長槐也能聽進去,但她出頭,未免會叫大娘子在下人面前丟了面子,這不是她想看到的。

不過莊曉蝶也以防萬一,盛長槐剛才只不過是突然聽到這個訊息驚著了,兩個老人家進來的時候就已經想通了。

“侯爺,不是老身說你,和大娘子有什麼相干,那邊的事情,大娘子怎麼好插手,那邊的主母,管家娘子一個不缺,老太太管不了的事情,咱們家大娘子又怎麼能管。”

楊嬤嬤到底是張家出來的,看不得自家姑娘受委屈,李媽媽是盛家出來的,比楊嬤嬤要瞭解盛長槐許多,一看盛長槐臉色帶著一絲歉意,就知道自己和楊嬤嬤來的多餘了。

“槐哥兒,既然想明白了,就和大娘子好好說話,你看看,把憐兒和楊哥兒嚇成什麼樣子了,可憐見的,走走走,跟嬤嬤去咱們小院子那邊吃飯去,讓你大哥哥和大嫂嫂好好說會話。”

楊嬤嬤翻了翻白眼,心中暗罵了一句。

“這個老貨,到底是盛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