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 大戲落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六章 大戲落幕

次日,本來不是大朝會,盛長槐其實無需上朝,平日裡也沒人點卯,但盛長槐總覺得今日會有大事發生,鬼斧神差的就早起了,結果他醒來的時候,發現張大娘子已經準備好了朝服,好像確定他一定會入朝一般。

“大娘子,這。”

張大娘子看著盛長槐,沒有說話,而是伺候他穿好衣服,在這個時候,侯府大少爺盛承憲突然醒了,小孩子嗎,醒的時候不是餓醒了,就是尿床了,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放到往常,張大娘子手裡有在多活,都會第一時間伺候大少爺憲哥兒,今日卻出乎意料的叫芙蓉和茉莉照看自家孩子,自己仔仔細細的給盛長槐檢查了一便,仔細端倪了良久,這才滿意的放下手來。

盛承憲自然是尿床了,芙蓉和茉莉是老手了,三下五除二就給大少爺把衣服被褥更換完畢,張大娘子把孩子抱到盛長槐跟前,鄭重其事的說道。

“侯爺,我聽您講起過當初六妹妹生母的事情,說過這麼一句,父母之愛子,當為其計深遠,咱們家孩子年紀還小,不用您為他操心太多,但您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想著家裡還有我們娘倆,積英巷那邊還有一大家子人,我也不是阻攔你做事,但無論是我,還是老太太,都希望您做事千萬要深思熟慮。”

盛長槐滿懷心事的點了點頭,看了一眼自己那傻兒子又開始吐泡泡了,給了張大娘子一個放心的眼神,轉身就離開外屋,朝著侯府馬廄走去。

盛長槐不知道的是,他剛剛離開院子,從廂房裡就走出來一個人,不是旁人,正是盛老太太。

“孫媳婦,放心吧,我這孫子腦瓜子聰明,平時做事是衝動了一點,但家裡有你,有憲哥兒,還有我這個老不死的,他若不是有把握,是不會不管不顧的連累一大家子的。”

張大娘子送盛長槐到門口,好像知道老太太會出來一般,小聲回答道。

“祖母,你說,他會怎麼選。”

盛老太太搖了搖頭。

“我也不知道,昨晚我過來的時候,聽說齊國公府的平寧郡主病了,連夜找了郎中,想必這次,齊國公府的小公爺,不撞南牆不回頭,平寧郡主那樣烈性的人,連裝病的藉口都用出來了,至於槐哥兒怎麼選,我也不知道,我這孫子,做事往往出人意料,我也有些猜不透他。”

張大娘子嘆了口氣,昨夜那個時機,其實不是告訴盛長槐秘密的好時候,但是,盛長槐從積英巷那邊出來,第一時間去了韓駙馬府,晚上回來就心事重重,張大娘子就知道,如果再不告訴他之前的秘密,日後盛長槐知道真相,夫妻二人心裡肯定會留下裂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當天晚上,盛長槐睡覺前去了趟小祠堂,在裡面待了好久,張大娘子心裡總覺得不太對勁,連夜找人去給老太太說了一聲,結果老太太過來之後,只叫她準備好上朝的朝服,其他的一概不說,甚至早上盛長槐起床的時候,也不叫張大娘子告訴盛長槐他來過了。

“我這個孫子,重情義,無論是先帝,還是太后,都待他不薄,如果在這件事情上,他無動於衷的話,恐怕他過不了心中的坎,不過你放心,他和齊家小公爺到底不同,用他的話來說,沒有那麼頭鐵。”

張大娘子聽完老太太的話,還是不太放心,她家二哥哥張元邦的話,她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如果妹夫這一次沒選對,按照父親的意思,太后去世之前,是不會叫他碰軍權的,好好當個文官就是了,本朝不殺士大夫,他就是站錯了隊,只要不謀逆,我們張家也能保他東山再起,最不濟也能保他一條性命,反之,武官就沒有這個待遇了,他要是武人身份,這可就說不準了,就算是張家,也不一定能保的住他。”

老太太這會也心事重重,盛長槐重情義是好事,但是有時候,情義這玩意,何嘗不是枷鎖,太后如果對盛長槐摻雜了私心還好,最怕的,就算太后這種毫無算計的恩情,老太太過來人,見過太多這種例子了,昨夜聽張大娘子派人送信之後,連夜就跑了過來,聽完所有的細節,已經猜到了盛長槐今日會入朝,所以才會提醒張大娘子給盛長槐準備好朝服,又叫她提醒盛長槐他是有家室的人,做事要三思而後行。

-------------------------------------

多年以後,盛長槐想起今日的早朝,雖然說今日這種局面,本來是不應該出現的,但是,這卻是盛長槐印象最深刻的早朝,就好比盛紘,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次早朝,先帝和諸位相公們之間互相飆演技那次,區別在於,那一次,早朝和核心是認兒子,而今日早朝的核心是認爹,最最最大的區別,先帝仁慈,即便和相公們鬧的比較僵,但用自己優秀的演技,把相公們差點逼瘋了,而這一次,是官家被太后同樣優秀的演技給直接逼瘋了。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先帝那一次的表演,穩定朝綱三五載,官家這一次被演,也影響了兩三年的朝堂格局,用盛紘後來的話說,光從這一次的早朝,就能看出來,現在的官家比起先帝,確實差遠了。

卯時剛過,大慶殿之前就排滿了人,今天早朝的特殊性,很多人一大早就有預料,無它,御史臺的諸位言官御吏,皆是一副不成功母寧死的表情,生人勿進,誰都能看出來有問題,不用禮官吩咐,一個個站的筆直,如果這不是皇宮,那些人穿一身朝服,還以為是官家駕崩了他們過來奔喪的。

大宋開國至今,從沒見過御史臺如此鄭重,也許上一次出現的時候,還是上一次吧。

“啪。。啪。。啪。。。”

很正經的聲音,這是內官的響鞭聲,三聲過後,早朝要開始了。

“萬歲。。萬歲。。。萬萬歲。。。”

可能是感覺到今日氣氛的不正常,今日早朝,和大朝會類似,大相公帶著百官山呼萬歲,內官剛說一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盛長槐就發現官家好像就有些期望直接散朝的意思,看來,韓駙馬說的不錯,官家已經有了自己的情報來源,昨天御史臺串聯的事情,官家早就知道了。

“諫議大夫齊衡,有本上奏。”

果然,又是齊衡,御史臺有本上奏,官家就算心裡有多麼不願意,也不能叫他閉嘴,除了齊衡,御史言官,幾乎每個人,都死死的盯著官家,在這種局面下,官家自然是騎虎難下。

“准奏。”

“韓大相公,趁太后酒醉,偽造太后手諭,假蓋太后玉璽,中書門下,竟能做出這等荒唐之事來,直令朝野驚駭,天下聳動,是正典不赦,人神共棄。”

韓大相公當然不能認,直接就駁斥齊衡公然汙衊上官。

“大人,您敢與太后對質嗎。”

齊衡大喝一聲,韓章已經覺得事情不太對勁了,當然不接這個茬,官家也在一旁打圓場,自從齊衡站出來,官家就已經坐不住了,在大殿上走來走去,從來沒見他如此慌張過。

官家甚至已經開始讓步,只求尊舒王為皇考,至於稱帝稱後之事,從無奢望,他現在希望的是,御史臺能夠揭過此事不提,之前想借此事和太后爭奪權柄,他現在已經不報希望了。

但是他卻想錯了,有些事情,開弓沒有回頭箭,太后已經佈下了局,甚至違背自己的意願,寫下願意官家稱生父為皇考,何嘗不是太后下了破釜沉舟的決定。

御史臺群情激奮,昨日又串聯了許多剛正不阿的老臣,幾乎半個朝廷,囊括了朝中六部的中層官員,官家又豈能視眾人的意願不顧,不得已之下,只能請太后出來作證。

不得不說,老太太果然是老太太,太后出來之後,果然表現的軟弱無力,哀莫大於心死的模樣,韓章韓大相公一再催促太后親口卻認,太后做出勉為其難的回應,到底是確認了這封手書為她親筆,但是他接下來的舉動,引得朝野大驚。

太后她竟然給大相公屈身行禮,這可是聞所未聞的事情,大相公就是在尊貴,又豈能越過了先帝遺霜,不僅如此,太后接下來,更是要給官家行個禮,官家日日口稱母後,以母拜子,傳出去有多麼駭人聽聞,幸虧太后在官家的的阻攔下,沒有拜下去,要不然,今日之後,官家就已經失去了孝義,即便是百年之後他的諡號上,也不能掛上孝這個字眼,除非是後繼君王,真的臉都不要了,即便是弒兄殺父的暴君,也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下,接受過父母的拜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到了現在,盛長槐終於知道了太后的後手,原來如此,但是這樣,何其慘烈,天子之家無小事,一舉一動關係到國本,太后這個舉動,直接引爆了朝堂,如果今日這事輕拿輕放,日後這個殿堂裡面,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會被士子百姓所唾棄。

到了這個時候,韓章韓大相公和官家,再要是不知道自己上了太后的大當,那就妄為人了,連推帶送的想要太后離朝,官家從來沒有這麼狼狽過,幸好太后目的已經達成了,半推半就的就離開了大殿,但是太后是怎麼走的,百官瞧的一清二楚。

詔書的事情或許還有待商議,但是官家這樣對待太后,可不是人子之道。

早朝剛剛開始的時候,官家就滿懷心事,坐立不安,一直在大殿之上走來走去,當事情成了定局之時,官家反而穩了下來,目送太后離開朝堂,官家今日第一次坐到了龍椅上,側著身子,盯著臺鑒諸官,看他們下一步的動作如何。

“陛下,為何不等臣等問清。”

“太后已經說是,大人若在咄咄逼人,難道讓太后給齊大人寫保書不成。”

齊衡等人責問不果,看著太后帶著驚恐莫名的神色離開朝堂,臉上的表情,無一不是悲憤莫名,爆了,終於爆了。

整理朝服,大禮拜下,這樣的舉動,無疑不表示齊衡已經準備孤注一擲,鄭重其事的行完三拜之禮。

“陛下,親奸逆,而遠賢臣,奸逆妄為,哄騙太后手諭,竟使得太后驚恐張皇,不敢直言,真是驚駭古今,天下未聞。”

齊衡冷笑一聲,繼續說道。

“我臺鑒諸君,本受皇命所託,糾陛下之錯,如今,糾錯而不可得,已失天下望,請陛下,革我諫院諫議大夫之職。”

官家已經猜到諫院會群情激奮,但是,齊衡這樣的態度,官家自然更加憤怒,冷冷的說道。

“難道,不順臺鑒心願,臺鑒便可撒手不幹了嗎?”

官家這樣的態度,誅心之言,齊衡自然不肯承認。

“中樞諸位相公,巧飾辭說,攜奸逆之心迷惑陛下,請陛下斥責奸逆,查問諸相公之過失,罷免韓章沉從興等一干人等,以謝內外。”

言之鑿鑿,如指諸掌,齊衡態度很明確,要不就煩亂撥正,要不就一錯到底。即便沉從興下跪分辨,但御史臺諸位,一同下跪,力挺齊衡,這時候,就看官家選擇了。

再這樣的情況下,就是百官領袖,做了十幾年大相公的韓章也穩不住了。

“看來御史們,是認為難以同老臣同立於朝堂了,既如此,陛下若認為老臣有罪,請留下御史大人們,若認為老臣們無罪,責應用聖旨,責貶御史。”

同樣是二選一,同樣是威脅,但是韓章心裡清楚,離開他們,官家是無法和太后抗衡的,實際上也是逼官家貶斥御史臺。

“諫院,諫議大夫齊衡,貶。”

果然不出韓章預料,官家想都沒想就做出了選擇,不僅如此,御史臺群情激奮,要求官家一同罷免他們,官家面帶惱怒,一字一句的說道。

“貶,貶,貶。”

說完,狠狠的拍了拍龍椅的扶手,可見心中已經憤怒到極致,絲毫沒考慮到他這樣做,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