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2章 猜中了開始,但卻沒猜中結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2章 猜中了開始,但卻沒猜中結尾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蜀縣侯盛長槐,南風斯玄,俊秀篤學,穎才具備,天惠聰穎,屢立奇功。朕常聞,國之將興,必有賢臣,太子亦深以為然。愛卿堅剛不可奪其志,巨惑不能動其心,實乃不可多得的良才,特加封太子賓客。盛門徐氏,教導有方,封三品淑人,以作褒獎,欽此。”

蜀縣侯府,盛長槐和盛老太太跪在精心準備的香桉之前,皇帝身邊的李內官親自來傳旨,念罷之後,盛長槐和盛老太太三謝聖恩,旁邊的下人們連忙上前一步,扶著老太太和盛長槐起來。

結果李內官遞過來的聖旨,盛長槐心中滿是疑惑,本朝太子賓客雖然不像前朝那樣,掌侍從規諫,贊相禮儀,宴會則上齒。本朝多為加官,但也是炙手可熱的職位,太子賓客是三品,盛長槐的散官也是三品,但是三品和三品是兩碼事,太子賓客和太子三師一樣,都是給重臣的加官,更何況還給老太太封了個誥命,無疑不代表著皇帝的重視和親近。

自從那日給太后出了一個計策之後,盛長槐就做好了進一步被閒置的準備,這段時間京中也風言風語,汴京朝局撲朔迷離。

先是御史臺幾乎被官家貶斥一空,吏部另選他人上任,繼而又傳出福康公主遊說宗室,為先帝早夭的三個兒子過繼嗣子,鬧的滿城風雨,沒幾日太后的懿旨就下到了宗人府,做實了之前的傳言。

汴京官員戰戰兢兢,就連盛紘和自家長子盛長柏都看不明白,但只知道一件事,這件事盛長槐也牽扯在裡面,汴京更是傳言盛長槐得罪了官家,不日就要下獄,就連盛紘的連襟康大人,都到積英巷那邊旁敲側擊的問了幾次,生怕連累到自家。

雖然盛家人都知道,盛長槐乃是侯爵,最重要的是,盛長槐的岳丈,乃是國朝第一勳貴,盛長槐只是傳說和這件事有關係,最多就是貶值,但盛家還是人心惶惶,害怕牽連到積英巷那邊。

蜀縣侯府這邊就更不用說了,張大娘子這幾日已經發落了好幾個人,但作用還是不大,蜀縣侯府的下人,簽了活契的,都想提前離開蜀縣侯府,另謀它就,盛長槐倒也大度,說了一句強扭的瓜不甜,就叫家裡的管事結了月錢遣散之後重新招募或者直接從牙行購買簽訂死契的僕人。

今日下午,官家御書房伺候的李內官帶著人來蜀縣侯府的時候,蜀縣侯府的人,包括盛長槐在內,都以為是官家訓斥貶官的摺子,誰知道李內官來了之後,先沒有宣旨,而是叫盛長槐找人把盛老太太從積英巷請了進來,盛長槐沒辦法,只好照辦。

誰又能知道,這結果卻與猜測中的南轅北轍,風馬牛不相及,不僅沒有訓斥,更沒有貶官,而是通篇的褒獎之詞,聽聽,這國之將興,必有賢才,什麼樣的賢才能叫官家下旨褒獎,還和國家中興掛鉤上了,更是給盛長槐加封了一個太子賓客這樣賞賜給重臣的加官,老太太也跟著混了個誥命。

“李內官,請喝茶。”

摸不著頭腦的盛長槐,自然要想辦法搞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把李內官請到了內室喝茶,不著痕跡的遞過去一張銀票,但卻被李內官給推了回來,

盛長槐還以為李內官胃口太大,自己這五百兩銀兩還嫌少,又拿出來四五張,加上前面那張,足足有三千兩銀票,這樣他總可以滿足了吧。

李內官苦笑不得的再次拒絕盛長槐的好意,哪有這樣行賄的,訓斥打賞內官,十兩二十兩就足夠,像他這樣身份高的,也不過一二百兩,除非是有事懇求,才會拿出大於千兩的銀票。

“盛侯不必如此,我知道你想問啥,放心吧,官家這聖旨裡面,沒有半句虛情假意,確實是官家的心思,盛侯為立下如此大功,官家下旨褒獎是應該的,要不是看您年紀小,有些事情不好名言,要不然,這三品的加官,搞不好要變成三品的實職。”

看盛長槐還是一臉不解的樣子,李內官心中一樂,不在賣關子,直接說道。

“今日午間,為先帝諸子過繼嗣子的事情落幕了,先帝次子,三子過繼宗室子,前些天難產而死的靜嬪之子,官家的三子,過繼給了先皇長子。”

靜嬪,盛長槐倒是有所耳聞,官家子女倒是挺多,但卻只有三個兒子,登基之前更是只有兩個,一個是太子,一個是劉貴妃的兒子,正因為除了皇后,只有劉貴妃有兒子,才會被封為皇貴妃。

按道理,靜嬪給官家生下了第三個兒子,母以子貴,即便是難產而死,也會追封個品級高的妃位,但正如之前那個小鄒娘子說的,官家對禹州的令眼相看,後宮之中,皇后和貴妃是禹州潛邸出身,除此之外,和貴妃並稱四妃的,德妃和賢妃都是官家在禹州納的妾,一個生了女兒,一個甚至沒有後,皇三子的生母,生前僅僅是個淑儀,死後才勉強因生下皇子追封了個嬪,僅有淑妃是禮部侍郎之女,也是投靠官家的高官之中,唯一一個送女兒進宮的,。

不過,李內官這話,倒是叫盛長槐更湖塗了,先皇諸子過繼嗣子之事,由盛長槐為太后諫言,知道的僅有太后和韓駙馬,這二人都是心思縝密之人,不可能給外人說這件事的主謀是盛長槐,就算還有一個朱內官,此人對太后忠心耿耿,自然也不會出賣盛長槐。

而且,官家若是知道這事是盛長槐的主意,不是應該記恨盛長槐嗎,又怎麼會下旨褒獎,這樣不和常理,除非官家得了失心瘋,以德報怨,難道有什麼陰謀。

李內官看盛長槐的臉色,馬上就明白盛長槐想多了,連忙又說出另外一件石破天驚之事。

“過些時日就是正旦大朝會,太后已經決定,在那日撤簾還政,正旦朝會之後,太后就不在過問朝政,朝中再無帝後之爭,盛侯,您現在還有什麼懷疑嗎。”

“什麼?太后竟然願意還政官家。。。。。”

盛長槐驚的差點站了起來,之前他給太后提出這個主意的時候,可沒說要太后還政的事情,難不成是官家逼迫,那也不對啊,官家就算逼迫太后,為什麼又要褒獎自己。

“盛侯不必吃驚,這是太后自己的意思,沒人敢逼迫太后,就是官家也不行,太后說了,她年紀大了,精力不濟,當初垂簾聽政,就是百官和諸相勸說,幫助官家穩定朝綱,現在官家登基已經快兩栽了,她在垂簾聽政,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引發朝爭。”

盛長槐聽完之後,勐然間想到一件事,那日他從皇宮出來,韓駙馬卻留在了宮裡,第二日就給派人給盛長槐帶了句話,說是叫盛長槐不用擔心,此間事了之後,盛長槐不會受到任何牽連。

按照盛長槐對韓駙馬的瞭解,韓駙馬之所以力挺太后,也是因為官家認舒王為皇考之事,若無此事,太后無論是爭權也罷,還是有其他心思,韓駙馬都不會參與其中。

說個不中聽的話,福康公主雖然是先帝之女,但並非太后親生,實際上和太后也不算有多麼親近,福康公主和先帝的皇長子一母同胞,當年皇長子出生之後,福康公主的生母母憑子貴,可是和太后關係不太好,皇長子早夭之後,一度懷疑是太后的手筆,不過之後雖然真相大白,但因之前的誤會,兩人雖然和解,但因之前的隔閡,關係一直不是很親密。

(PS:歷史上宋仁宗福康公主的弟弟是皇次子,咱這裡並非是正統歷史,而是電視劇架空歷史,改為皇長子,諸位看官,不要抓這些細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是架空,這是架空,這是架空,後面的人際關係也一樣,為了劇情做了修改。)

雖然韓駙馬不會支援太后把持朝政,但畢竟他也是先帝封的駙馬都尉,不同於福康公主有之前的心結,他和太后的關係還算親密,既然先帝香火的事情搞定,官家投鼠忌器,不會進一步行動,那自然會勸說太后放棄爭權,畢竟太后年事已高,真正有遠見的是不會支援太后的,即便有人支援,這些人連局勢都看不懂,又能有多大能力,除非是像盛長槐這樣,是太后用真情實意換來的感激,但是說個不好聽的,盛長槐若是和太后勾結謀逆,恐怕英國公首先會站出來反對,這一點母庸置疑。

“太后還說,她和先帝五十年的夫妻,沒給先帝生下一兒半女,現在先帝香火永繼,她也算對得起先帝了,這麼些年,無論是當皇后,還說做太后,她對得起先帝,對得起皇家,卻有愧於孃家,現在也該為孃家考慮考慮了,要不然九泉之下,沒臉面見曹家的列祖列宗,往後的日子,她要在督促曹國舅儘快為曹家留後,要不然就算是死了,也無法瞑目,還請官家為曹國舅做媒,將賢妃的妹妹嫁給國舅做續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到盛長槐臉上漏出釋然的表情,李內官就知道盛長槐想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也不多嘴,反而玩笑似的說出了另外一件事,言語中帶著一絲看熱鬧不閒事大的語氣。

盛長槐聽完之後,莞爾一笑,也覺得十分有趣,曹國舅萬萬沒想到,他都五十多歲的人了,竟然在這個年紀會被自己的親姐姐逼婚,逼生娃。

和原本歷史不同,這個時空的曹國舅現在並沒有後代,而且也不像歷史上還有個嫡親的兄長,這個時候的曹國舅,年輕的時候也是汴京有名的後起之秀,可惜當初因為官家的子女接連早夭,外邊有謠言說是曹太后善妒,害死先帝的子女。

為了拜託嫌疑,曹太后親自勸說太后,將原本屬於曹國舅的禁軍統領一職給撤了,曹國舅萬萬沒想到,壞他前程的,竟然是自己的親姐姐,之後就鬱鬱寡歡,機緣巧合之下,或許是覺得心中迷茫,迷上了修道煉丹,等到結髮妻子過世,也沒給曹家留下一兒半女,現在都這個年紀了,雖然早就理解了太后的苦心,但卻好似看破紅塵的樣子,仍舊是整日打坐修禪,沒事就去尋仙問道,盛長槐倒是見過幾次,果然是仙風道骨,隨便哪個人見了,都以為是得道真人,甚至還聽說曹國舅去道觀求教經書的時候,被一幫愚民愚婦稱之為仙長,在汴京也算一樁奇聞。

不對,盛長槐勐然間一愣,盯著李內官,心裡如同驚濤駭浪,這李內官,竟然也是太后的人,難怪太后原來敢做那種打算,宮外官家說了算,宮裡太后說了算,連官家身邊最貼身的內官,都是太后的人,宮裡又有多少人是官家的,若是如此,太后謀劃得當,難說沒有成功的可能。

盛長槐之所以這麼想,只有一個原因,李內官知道的太多了,就連太後的玩笑話他也知道,就算他是官家的親信,官家和太后商量這些事的時候,也不會帶著他過去的,宮裡的規矩盛長槐還是知道的,官家去太后寢宮,隨侍的宮女,內官,是不會進入慈寧宮的。

“內官,你和太后?”

盛長槐試探的問了一句,沒想過李內官一點也不隱瞞,哈哈一笑說道。

“盛侯以為官家為何會信太后,太后主動叫我給官家坦白,我之前是先帝的人,現在自然是忠於太后,盛侯有所不知,這次傳旨,是奴才求官家給我這個機會,好當面感謝侯爺,今日之後,我就要去太后身邊伺候了。侯爺神機妙算,讓先帝不至於絕嗣,宮裡的老人大部分都要感謝侯爺,先帝可憐哪,那麼好的人,二十多個子女,竟然只活了福康公主一人,上天何其不公。”

盛長槐這才確認,太后果然是下定了決心,連官家身邊潛伏最深的棋子都主動暴露,在加上其他證據,足以證明太后的誠意,官家就是在多疑,也會在表面上選擇相信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