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 唐詩來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五章 唐詩來了

汴京的風風雨雨,影響不到盛家,即便是盛家盛長柏被官家即將委以重任,但畢竟品級不算高,尤其是在這種事情上,盛長柏不過是個統計的角色,其實相當於後世財務審計的審計員,或許在加上一個紀檢委跑腿的角色,前面有太子頂著,也沒人會把他當回事。

年前可真是大戲開鑼,沉國舅還是被坐實了罪名,即便是調查結果和他關系不大,是自家兩位舅子自作主張,沉國舅的兒子才多大,也沒人會認為在這種事情上,沉國舅會叫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出面,但即便是如此,他還是有治家不嚴之罪,戴罪之身,自然是不能作為副手加入到鹽稅巡查裡面。

巡查鹽稅,在怎麼說也得一個武將護送太子,避免鹽商們狗急跳牆,再者說,鹽政糜爛,肯定是有官商勾結,之前不是沒出現過欽差被刺殺的事情,除了沉國舅,官家能用的人手有限。

太子倒是推薦了盛長槐,但是,之前已經點了盛長柏的將,不可能叫盛家哥倆一起來做這件事,原則上還是需要迴避的,再加上官家這時候還不是特別信任盛長槐,畢竟太后還沒有撤簾還政。

官家現在最信任的,還得是禹州潛邸之人,老耿肯定不行,可能就連顧廷燁都不知道,官家組建的那個替代皇城司的部門,正是老耿暗中負責的,這還是韓駙馬悄悄告訴盛長槐的,作為皇城司現任首領,即便是皇城司已經快名存實亡,但還是能知道官家手裡的情報是誰負責的,這樣重要的崗位,在這個節骨眼上,怎麼可能會放他離京。

剩下只有顧廷燁和小段了,顧廷燁比老耿的擔子不小,就算是要走,也得是過段時間沉國舅自省結束的時候,那麼人選只有一個,年紀輕輕的小段,光速升官,撿了這個便宜。

小段能力雖然一般,但卻有一樣好,乃是禹州潛邸之中,除了顧廷燁之外另外一個能融入汴京老牌勳貴圈子的人,主要是他們家和安國公是遠親,之前在禹州的時候,這個遠親比族人還要疏遠,官家當了皇帝,遠親就不會遠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小段因為被委以重任,官升好幾級,這人吶,不能太得瑟了,在盛長槐看來,小段就是這樣的人,臨出發前,非得見識下汴京的花魁,最叫盛長槐氣氛的是,他竟然拉上了顧廷燁。

這可把盛長槐給氣炸了,當初顧廷燁求娶盛明蘭,口口聲聲說道以後和之前一刀兩段,這才成親不到一年,又故態萌發,盛長槐可不知道是小段非啦著顧廷燁去的,他只知道一件事,顧廷燁又去青樓了。

盛長槐得到訊息,張大娘子怎麼都攔不住,氣沖沖的去廣雲臺找顧廷燁算賬,要不是碰到另外一檔子事,搞不好又是一場混戰。

盛長槐到廣雲臺的時候,正好碰到了好戲上演,開封府,五城兵馬司的人全都到了,小段還是醉醺醺的,要不是沉國舅和顧廷燁攔著,開封府都要把小段給帶回去問話。

事情也很簡單,按照現在的情況,是小段酒後在廣雲臺睡了個女人,在青樓睡了女人沒什麼稀罕的,本來就是做這個生意的,但好死不死,小段床上的那個女兒,並非廣元堂的女子,而是個良家婦女,來廣元臺送東西的,這就不是狎妓的事情了,而是逼迫良家。

怒氣衝衝的盛長槐看到顧廷燁一副焦頭爛額的樣子,突然就不生氣了,氣勢洶洶的趕去,悄不唧唧的離開。

臘月就這麼吵吵鬧鬧的過去了,還是那句話,外邊的事情,和盛家沒有關係,若說是有點關係,那也是年後的事情了,本來官家準備派太子年前巡鹽,但一波三折,到年跟前是沒有辦法查出個子午寅卯出來,正旦大朝會,太后撤簾這樣的大事情,太子不在場也不合適。

除夕之前,太后撤簾還政於官家的訊息終於傳了出來,到了正旦大朝會這一天,無論舊臣還是新臣,一大早就來到大慶殿前等候,因為根據訊息,太后會在今日正是宣佈撤簾還政,對於內憂外患的大宋而言,無疑不是一個好消息,去年一整年,從舒王去世開始,大宋就開始了內耗,即便是穩坐大相公之職的韓章,也被搞的筋疲力盡。

太后撤簾還政,代表著大宋朝堂要趨於穩定,代表著官家的時代終於要來臨,減少了不必要的內耗,大宋君臣終於可以騰出精力來整理內政,對於老百姓而言,也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從大朝會一開始,百官跪拜官家和太后的時候,大夥就吃了一個定心丹,太后和官家,至少在表面上,恢復到當初官家繼位之初的母慈子孝。

太后也不多事,接受百官祝賀之後,就直接讓朱內官宣讀懿旨,從即日起撤簾還政,不在過問朝中之事,太后撤簾還政這種事情,又不是皇帝禪位,還需要什麼三辭三讓。大相公韓章,果然是個好捧跟,第一個出頭代表百官上書,全都是各種美諡之詞,誇耀太后這兩年對大宋的貢獻,好像去年和官家爭權奪利的是旁人一般。

也是在今日,官家宣讀了早已擬定好的聖旨,分別為先帝諸子過繼宗室,最讓百官側目的是,官家將皇三子趙策平過繼給先帝長子,做實了之前的傳言。

盛長槐也在今日見到了許久不見的齊衡,比之前多了一些沉穩,少了一些鋒芒,看來,齊衡也在去年皇考之爭中終於成長起來,雖然少了諫議大夫這個職位,又變成了六品諫官,但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齊衡在去年皇考之爭中,還能夠留在御史臺,並非是他勳貴之後的身份起了作用,多虧了他有一個好丈人,申相公告老還鄉之後,按慣例是要封賞子孫的,齊衡的老丈人捨棄了吏部的職位,主動請纓前往受災的州府替天子牧民,又私下獻出了整治鹽政的良策,齊衡能不被牽連過甚,老丈人不知道付出了多少。

-------------------------------------

整個正月,不是設宴,就是訪友,忙忙碌碌的過完了,這一日,蜀縣侯府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

“不是說不著急嗎,好歹在家裡過了上元節再來,怎麼現在就來了。”

盛長槐看著眼前的青年人,也是有些激動,已經多少年沒見過了,當初兩人分別之時,盛長槐自己還是個孩子,此人也才十四五歲,之後一直都屬書信往來,只知道他們家已經東山再起,嫡親的弟弟繼承了父親的經商天賦,成為揚州有名有姓的大戶人家。

之前被叔伯奪走的家業,也在兄弟二人的努力下,悉數買了回來,此人更是成為前任揚州知府海文信最信任的下屬之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是的,這個人不是旁人,正是之前盛紘在揚州當通判的時候,盛長槐的書童唐詩,海文信做了好幾任學政,後來又升為揚州知府,去年又是一個上等,過不了多久,就要回京升任五品京官了。

唐詩這幾年在海文信麾下歷練,去年海文信說盛長槐在京中不太順利,就一直想著到汴京幫盛長槐,在盛長槐被官家下旨褒獎之後,終於得償所願。

“侯爺,不是小人著急,是在計劃趕不上變化,初五的時候,我母親就打聽到,封家長房封厚即將被起復,母親怕耽誤了侯爺大事,這才急匆匆叫我赴京,當面和侯爺商議下一步作何打算。”

盛長槐恍然大悟,難怪唐詩要匆匆赴京,原來如此,看來官家確實有些著急了。

封家,就是當初在揚州和盛長槐不對付的那個封家,說起來,盛長槐之前住的那棟宅子,還是封家二房封德輸給他的。當初逆王謀反的時候,封家的姻親文遠伯家,因為和逆王孃舅家有些關係被牽連,雖然不至於奪爵,但也因此被罷官,耗費大半家財,才保住了爵位。

而封家大房的封厚,就沒那麼簡單了,他那些年仕途不順,眼看著邕王即將沒立為儲君,又眼巴巴的巴結上去了,沒想到逆王謀反,邕王全家遇難。官家登基之後不僅沒有為邕王做主,反而把邕王一黨打到谷底,封厚好不容易因為靠邕王推薦回京,卻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罷官,早知道,還不如之前在州府做個地方官呢。

去年朝中爭鬥,雖然太后已經撤簾還政,但是官家也看清楚了,他之前收的都是一幫什麼玩意,真正能辦事的沒幾個,又打起了起復舊臣的注意,封家長房的封厚,雖然不是什麼大才,但畢竟之前也是個能做事的,也在這次起復的名單之內。

按道理,封家和盛家的恩怨早已了結,一棟閒置的宅院,加上一個商鋪,能夠了結和每況愈上的盛家的恩怨,尤其是和封家當初結怨的主角盛長槐,更是成為炙手可熱的侯爵,封家應該覺得慶幸才是。

這麼些年,盛家不找封家麻煩,封家自然不會主動生事,但是,因為出了一件事,叫盛長槐打起了封家的主意。

無他,之前盛華蘭的事情,明面上看,盛華蘭長女被燒傷,是因為忠勤伯夫人把實哥兒非得養在自己房裡,又把孩子不當回事,交給一些不負責任的下人帶。

但實際上盛長槐已經打聽清楚了,為什麼好端端的,忠勤伯夫人怎麼會突然想要把盛華蘭的孩子要過去,自然全都是袁文純夫妻在背後挑唆的。

忠勤伯府畢竟是老牌勳貴,盛長槐就是在跋扈,也不能打上門去,更何況,祖母想要親自撫養孫子,這是很正常,最多就像忠勤伯處理的那樣,都是一幫下人不好好做事,偷奸耍滑出了亂子。

但是盛長槐又豈能輕易放過去這一茬,當初袁文純在自家大姐姐下聘的時候就在其中生事,連同顧廷燁差點把大姐姐的聘禮全都贏了過去,幸虧盛長槐有神乎其神的投壺技巧,叫袁文純吃了個大虧,回到京中更是被自家父親如同發配一般派到了河東軍中。

想不到這麼多年過去了,竟然還不長記性,還敢在背後搞小動作,仗著母親寵愛自己,對他言聽計從,處處給盛長槐的大姐姐使絆子,做那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也不知道這人是怎麼想的。

既然他願意玩,盛長槐就陪他玩一把大的,他恐怕忘記了,自己還有把柄在盛長槐手裡捏著呢,袁文純當初和盛長槐做撲,輸給盛長槐的銀子幾乎是個天文數字,親手寫下的欠條,可一直在盛長槐手裡捏著呢。

不過呢,盛長槐若拿出這個欠條,找到忠勤伯府要賬,幾乎相當於和忠勤伯府撕破臉皮,畢竟自家姐姐還是人家的兒媳婦,只要不是要和袁家和離,還不至於走到那一步。

但是即便沒有那個欠條,就不代表盛長槐沒有辦法整治袁文純了。

“你可打聽清楚了,那封德當真是失去了生兒育女的能力。”

盛長槐再次向唐詩確認,這些年和唐詩互通書信,偶爾也提到過封家,盛長槐在莊姐兒被燙傷當晚,就想起之前唐詩說過,封德過繼了兄長的庶子為嗣的事情,盛長槐在回想起當初的事情,突然有所猜測,專門去信找唐詩確認。

當年盛華蘭下聘當日,袁文純被天文數字的欠款嚇的失去理智,當場痛揍在背後拱火的封德,盛長槐記得當初袁文純好像因為被別人拉了一下,本來準備踩在封德身上的一腳,好像直接踩到了封德胯下,好像從那以後,封德就在沒有妻妾為他生下子女。

不僅僅如此,聽唐詩在信中描述,這些年封德好像轉了性子一樣,竟然沒有去過一次青樓,這就有些不合常理了,封德當初可是揚州青樓的常客,可是在揚州養了好幾個揚州瘦馬,這些年竟然全都被送了出去,難不成此人轉性了不成,盛長槐當然不會相信。

------題外話------

寫錯了,應該是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