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 發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七章 發響

“大人,雄武軍一萬零七百餘人,除兩人因傷病無法到場,一人因其父今日殯未到,剩下的,除去必要崗位,都在校場了,城防軍有守城之責,廂軍那邊,大人並未吩咐。”

包雄半跪在盛長槐面前,絲毫不顧新任節度的顏面,這人看上去是個粗人,其實心細如髮,最明白新官上任,除了收攏人心之外,還需要殺雞儆猴立威,也最能看清自己的地位,所以這些細節,他一點都不在意。

對於包雄的做派,盛長槐早就十分瞭解了,全旭前些天在鳳翔說的很清楚,別看包雄名義上是雄武軍的一把手,沒有安撫使的帥令,他能調動的,估計僅有騎兵營中以自家部族為主的那一個營,剩下的,就算是名義上的客軍,雄武後軍的黃都統,都不會聽從他的號令。

俗話說,俗話說兵到一萬,無邊無沿,果然不錯,也幸虧是現在的城市人口少,放到後世,現在名為秦州的TS市,可是很少有這麼大的地方,一萬人站在裡面也顯得有些空曠。

看了看拱衛在自己兩側的將官們,在瞧了瞧嚴陣以待的傳令兵們,盛長槐才不僅不慢的對著一萬多名士兵大聲說道。

“本官是什麼人,你們應該已經知道了,本官來幹什麼,估計你們也猜到了。”

盛長槐的聲音雖然不足以叫所有人聽到,不過沒關係,盛長槐每說一句話,就有傳令兵們依次傳下去,確保每一個人可以知道他說什麼。

“大人是文武雙全的蜀縣侯,今天是來給我們發響的。”

盛長槐瞧了瞧包雄,這人也機靈,把全氏一族的人放到了最前面,有幾十個人在盛淑蘭出嫁的時候,盛長槐還曾經和他們見過,甚至還有四五個人,盛長槐當初在西北求學的時候聊過幾次,年紀和盛長槐相仿,也算是故人了。

這些人對盛長槐的感官良好,所以敢在下面插嘴。

“不錯,本官今天是來發響的,不過呢,規矩咱們得改一改,這次發響,欠大家的三個月餉銀,不分高低,都是以足一貫發放,少拿一文錢,等會都可以來本官軍賬找我,誰敢貪墨你們的餉銀,本官就要他的腦袋。”

不等下面開始交頭接耳,盛長槐直接爆出一個驚天大訊息,所謂足一貫,就是一千文,除此之外,平時士兵們拿到的一貫錢,其實只有八百文。

即便是這樣,基本上除了大戰開啟,底層士兵能拿到全響之外,其餘時間,領到手的只有半響,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大宋將士們有多麼憋屈了,文官掌管財權,給將士們發放半響,美其名曰漂沒,也不是說將官們就清白了,一貫錢分一千文的足一貫,和八百文的一貫錢,就是他們利用了民間和官方的一貫錢區別,不過比起文官直接剋扣一半,將官們已經很良心了。

至於吃空餉,只有軍中前幾號人物才有這個權利和能力,中層將領,哪有這樣的福利,只能耍耍這種小聰明。即便是全武,也只能嚴查吃空餉這種真正影響惡略的事情,將官們搞的小聰明,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西北苦寒,秦州這幾個邊州甚之,不給將官們一點實惠,誰還給他賣命,畢竟將官們的餉銀,比起文官來也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只要他們在其他地方安分守己,這點小瑕疵,基本上掌權的都不會計較。

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底層士兵們早就習慣了這種潛規則,只要能順利拿到手這些,他們已經謝天謝地了,總比之前什麼一季發兩月,甚至一個半月,現在已經好很多了,雖然餉銀還是那麼不及時,但最起碼每個月都能拿到自己想象中的那些。

“侯爺,您說的是真的,真的是按照每個人一月一千文發放,三個月全部是全響,而且不看個頭高低?”

這時候,哪怕是站在前排的全氏族人,也都激動的看著盛長槐,全氏一族人多示眾,自然也有貧苦的,靠餉銀養家的自然也有。大家族其實能享受到嫡系重點照顧的族人,基本上也就是和嫡支離的近的,其餘的族人,雖然不是不管,但也只能是最低限度的照顧,家中男人有能力,那就過的好,沒能力或者家裡運氣不好遭遇天災人禍的,也就是比單門單戶的貧寒人家好一些,能有族人幫派照料一下老弱,遇到別人欺負的時候,有族中長輩給幫忙出頭。

“不錯,你們沒聽錯,是足一貫,也就是每個人,都能領到三貫錢,是三千文的三貫錢,不是什麼兩千四百文。”

得到盛長槐的確認,前面的士兵不用傳令兵傳話,一個個主動往後面傳去,沒過一會兒,整個校場的歡呼聲幾乎能傳到十里之外,這哪裡是補三個月餉銀的,比之前半年拿到手的還要多,有些甚至是他一兩年的收入了。

盛長槐也不說話,靜靜的等待軍士們消化這個好消息,他知道為什麼大家會這麼高興,甚至於大部分人為什麼會這麼高興,心中也不由的在吐槽先帝定下的這個奇葩規定。

大宋西軍名義上一個正軍一千文,但也不是每個人能拿到一千文,當兵的自然也有上下等級之分,但卻不是按照戰鬥力或者技術能力區分的,是按照身高,身高五尺八寸以上,月薪千文:五尺七寸以上,月薪七百文;五尺六寸以上,月薪五百文,如果身高在五尺二寸以下,那就很對不起了,只管吃住,沒有月薪。

盛長槐說要補足餉銀的時候,雄武軍至少有一千人是沒有這個資格的,其實按照徵兵標準,低於五尺二寸的,是不能當正軍的,但因西軍名額一直補不齊,一直有在廂軍和鄉兵中挑選勇武之人補充的。

實際上這些人,戰鬥力不說很強,但卻是超過了西軍的平均水平,但可惜的是,他們卻是其中沒有軍餉的那一撥人,但這幫人也沒辦法,誰叫他們都是被充軍發配的,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賊配軍,他們除了包吃住,最期待的就是咱戰場上有所斬獲。

這波人雖然不是戰鬥力最強的,但卻是上了戰場最拼命的,只有立功受賞,改變命運,才有可能擔任伍長,什長,有餉銀拿,甚至成為都頭,那就真的和身高沒有關係了。

等到嘈雜聲音漸漸平靜下來,離盛長槐比較近的一些士兵,就一臉決然的看著盛長槐。

“侯爺,您說吧,要打哪,是打野梨部,還是剿滅一片雲,只要您一聲令下,小人們絕對聽從指揮。”

這些人一起頭,後面的聲音此起彼伏,全都是問盛長槐什麼時候出發,盛長槐可以肯定,哪怕他告訴這幫人,要帶著他們直接去掃平周邊的最強大的十三部,恐怕他們也只是稍微猶豫一下,就跟著他去赴死。

不錯,是去赴死,按照這幫人的說法,盛長槐發餉銀都這麼痛苦,那麼陣亡撫卹的銀子,自然也不會剋扣,在他們看來,盛長槐這麼大方,一定是有大仗要打。

聽到這裡,盛長槐差點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這就是大宋最精銳的部隊,他們大部分人都淡漠生死,他們之中,老秦人的比例很大,從先秦時期開始,善戰的因子就融入到他們的骨子裡。

老秦人的善戰,其實是窮苦逼出來的,秦國二十級爵位更是激發了他們立功受賞的決心,而無論是大秦滅亡,還是大秦瓦解,都是因為老秦人失去了奮鬥方向導致的戰鬥力急劇下降。

大宋西北之地因西夏叛亂,吐蕃諸部反覆橫跳,一直都不太平,隨著西北將門的崛起,老秦人生活窮苦,但至少在戰場上能得到他們所期盼的東西,所以才會重新激起他們善戰的基因。

而盛長槐這次的舉動,無疑放大了他們的期盼,西軍不怕死,就怕死的沒有價值,尤其是在每個月只能領導二三百文,真是一文錢都領不到的那部分人心裡,這些錢再加上撫恤金,足夠他們賣命了。

“不,我現在不需要你們賣命,還不到打仗的時候。”

盛長槐嘴上這麼說,想要安撫一下軍士們請戰的熱情,對於他之前下的那個決定,更加自信了,如果順利實施,不出半年,這只軍隊,一定會成為吐蕃諸部的噩夢。

“大家先安靜,讓侯爺把話說完。”

右軍都指揮董平,還有左軍都指揮全烈,再加上包雄,也被士兵們的熱情給驚呆了,看到盛長槐的聲音都被壓制住了,連忙一同幫忙平息,再加上傳令兵們聲嘶力竭的喊叫聲,才讓喊打喊殺的士兵們平息下來。

盛長槐頓了頓,這才開口說道。

“將士們,以後有的是仗要打,現在我要說的是,以後大家的餉銀,我會一分不少的發到大家手裡,之前那三貫錢,是給大家辛苦這些年的補償,以後要想拿到這麼多,就得看你們自己努力了,朝廷給的餉銀是有定數的,這次多發的,是我個人掏腰包,但是以後都這樣,你們家大人就算是再有錢,也會給你們吃光了不是。”

雖然盛長槐就算每個月都這樣發,他也不是承擔不起,但話不能這麼說,升米恩,鬥米仇的事情他還是懂的,在者說了,真要是這樣,恐怕傳到官家耳朵裡面,又要懷疑他心存不軌了,一次可以理解,此次都這樣,將來這只部隊,還是大宋的部隊嗎,恐怕是他盛長槐的私兵了,這放在哪朝哪代,都是取死之道。

盛長槐這麼說,士兵們自然也都理解,他們是想象不到盛長槐這樣在汴京排名前列的富貴人家,他們和底層百姓一樣,還有些人認為皇帝是用金鋤頭種地的,皇后頭上帶著幾十斤的首飾,太子頓頓吃的是蔥油餅呢。

雖然盛長槐這麼說,但是大家卻放下心來,錢雖然沒有拿到手,反而叫大家覺得盛長槐說的是真的,這次不是要打仗了才這麼大方,不,是比以前更大方,放在以前,一定是一場惡仗要發生了。

“侯爺,您說吧,以後要怎麼樣,才能拿到這麼多錢。”

這次不是全氏一族的兵這麼喊了,而是一些膽子大的,覺得盛長槐親近,大聲問了出來。

“問的好,以後雖然不是人人能拿到這麼多錢,但我向大家保證的是,達到標準的,該是多少就是多少,一文錢都不會剋扣,最低的,也有五百文錢可以拿。”

盛長槐這次沒有賣關子,連著把話說完,瞧了瞧下面,果然,之前五尺八以上的那些也都沒有怨言,按照盛長槐的說法,不按身高發餉銀,他們看似是吃虧了,但是盛長槐保證不剋扣一文錢,他們之前能拿到半響,還是以一貫錢八百文計算的半響,實際上還多了一百文,哪會有怨言。

再者說了,身高雖然不代表戰鬥力,但是長的高大的,大多數確實比同等條件長的低的有優勢,而那些自覺沒能力的,大部分比較懦弱,少部分也不敢當出頭鳥,在者說了,他們又沒有損失,安撫使盛侯爺要是改了主意,還按照之前一樣,當這個出頭鳥恐怕會被大家夥給恨死,軍中下黑手的機會和多的是,尤其他們是西北人,自然明白同鄉人隱藏著的狼性,二桿子的叫法,可是從唐朝就有了,這年頭的意思已經接近後世了。

“好了,你們家大人也就不多說什麼了,大家等了這麼久,估計都等的著急了,在不發錢,恐怕有些人心裡,是覺得你們家大人是在騙大家吧,看到校場旁邊的那群人了沒有,他們跟前每個人跟前都擺了桌子,認準自己所在行伍的旗幟,在都頭的帶領下,排好隊,依次領取餉銀,你們家大人和將官們在軍帳中商討事情,若是餉銀少了或者缺了,任何人都可以到軍帳門口找我的親兵,他們會替你們主持公道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完,盛長槐在軍士們的歡呼聲和注視之下,帶著營指揮以上的所有將官,前往軍中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