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一章 落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一章 落幕

盛紘已經懵了,他怎麼也沒想到,盛長槐竟然這樣膽大,唆使,甚至是威逼康家的下人給自家主母下毒。不比王家舅舅反應慢,盛紘從聽到康姨母被下人下毒,並且毒發身亡之後,就想到是盛長槐所為。

盛紘做人油滑,即便是猜到了,也沒敢說出來,他這會絞盡腦汁想的是,怎麼把盛家給撇開,畢竟人是死在盛家,還有,是怎麼把這件事給遮掩過去。

不是他有多麼為盛長槐著想,而是因為怕連累到自己。但是他萬萬沒想到,盛長槐一點隱瞞的意思也沒有。

“看來,你是吃定我們王家了,覺得我們王家不會把事情鬧大。”

王太夫人到底是老辣,哪怕是親生女兒去世,也就是慌亂了一會。事已至此,王太夫人想的不是先去看看康姨母的遺體,而是想著怎麼樣收尾。

盛長槐既然沒有隱瞞,自然也不怕王老太太破罐子破摔。

“太夫人這話說的,什麼就吃定王家了。王家和盛家是姻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對於老太太的寬仁大量,長槐還是非常佩服的,您剛才可不是這麼說的啊。”

王太夫人不過是嘴上厲害,康姨母已經死了,人死不能復生,哪怕是她有任何盤算,那都是以後的事情了,她之所以那樣色厲內荏,不過是在試探盛長槐,盛長槐到底年輕,雖然話說的沒錯,但是王老太太還是從盛長槐的言語中得到了一個訊息。

那就是盛長槐不會把事情鬧大,他還是顧忌盛家的聲譽的,王老太太最害怕的就是盛長槐會拿著康姨母毒害侯府太夫人的把柄繼續要挾王家。

這世上,有底線的人,總是比沒底線的人吃虧,哪怕盛長槐佔盡了便宜,是要他顧忌盛家,王老太太就有的是謀劃的餘地。

“是啊,王家和盛家是姻親,事情鬧大了,對兩家都沒好處。”

王太夫人的意思是,兩家互相有把柄,真鬧下去,兩家便是兩敗俱傷,但是她還有一句話。

“但是你別忘了,我女兒可是康家的管家大娘子,我們王家可以看在姻親的份上不計較,康家可不會那麼好說話,哪怕這些年康家落寞了,但他們家的主母死在盛家這麼大的事情,西平侯,你就沒想過康家會追究此事。”

是的,康姨母雖然欠下多少人命賬,王家怕和盛家互相揭底,但是康家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康大娘子頭上。

對於康家而言,不是這麼當家主母有多麼貴重體面,而是康大娘子對於康大人,甚至整個康家至關重要,有康大娘子在,康家有什麼事情,王家和盛家都必須得幫忙,無論是錢財上,還是什麼其他事情。

康姨母這一走,說個不好聽的,哪怕是為了表現給王家看,他們也不會善罷甘休。

而王老太太的意思很明顯,王家是王家,康家是康家,王家和盛家互相退讓,可是康家找盛家的麻煩,那就不關王家什麼事情了。

盛長槐自然知道王老太太打的是什麼算盤,估計後面就是慫恿康家狀告盛家了。明面上是康大娘子被盛家請來做客,然後卻不明不白的死在盛家。

至於康娘子死亡的真正原因和內幕,盛家自然是不能對外說的。

王太夫人這純屬耍流氓,哪怕明擺著是王家慫恿康家,也沒辦法和王家理論,說個不好聽的,真要是盛家在繼續和王家互爆其短,哪怕是在輿論上,也是盛家失信在先。

大家族之間結仇互相妥協,之後給對方使絆子的事情多了,但是約定好的事情,可是互相要遵守的,誰先違約,就是誰先失信於人,這可比之前那些名聲要重要多了。

一個家族可以聲名狼藉,但絕對不能失信,失信代表著以後沒人會和他們合作。王老太太到底是王老太太,老謀深算到了極致,打碎牙齒往肚裡咽,卻還是能想到反制盛家的辦法。

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盛長槐敢讓康大娘子死在盛家,那自然是做好了一切盤算。

“康家,關康家什麼事情,王家的女兒死在盛家,輪得到康家說話嗎,您說呢,王太夫人。”

“小子,你不要得寸進尺,老婆子我說了,王家是王家,康家是康家,王家和盛家互不追究,這是我們王家的底線,至於以後,各憑本事。”

王老太太氣的眼皮直跳,扭頭對著盛長柏說道。

“哪怕你不認我這個外祖母,但總得認你舅舅和外祖父,王家已經退讓至此,你們還要怎麼樣。”

哪怕是盛長柏和盛紘,也覺得盛長槐有些過了,即便是王家,也不見得對康家有多大把控能力,即便是他們不嗦擺康家,康家也一定會找盛家要個說法,而且九成以上是透過官府,畢竟康家和現在的盛家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如果康家在這件事上一點動靜都沒有,那麼康家就會被認為是人盡可欺,這樣的事情都能忍下來,那就是人人都能欺負到康家頭上,康家老大人在世的時候,康家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家,自然不缺少仇敵,作為汴京老牌家族,自然知道這時候露怯有什麼下場,說個不好聽的,康家哪怕是為了自保,也得把事情鬧大。

“槐弟,二哥哥說句公道話,到此為止吧。”

聽盛長柏這麼說,盛長槐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

“二哥哥,你們誤會了,我是真覺得,這件事和康家沒什麼關係。”

“放屁,我女兒是康家的當家主母,這麼就和康家沒關係了。”

王老太太咬牙切齒的說道,而盛長槐卻笑了。

“忘了給太夫人說了,之前幫忙追查王家逃奴,我聽說那賴家和祁家是姻親,懷疑他們是不是逃到康家投奔外甥一家,於是便到康家去了一趟,說道這裡,真是氣死長槐的,真為姨母趕到不值,您看看這個。”

說完,盛長槐從懷裡拿出一封文書,遞給王家舅舅,王家舅舅接過去一看,繼而破口大罵。

“康家欺人太甚,他們怎麼敢。

盛長柏見勢不對,連忙扶住了自家舅舅,拿過文書瞧個端倪,赫然便是一封休書。

“可說呢,這康大人也太不是東西了,不過是刑部那邊舊桉又起波瀾,過了這麼多年,官府哪裡就能找到證據了,他竟然膽小至此,怕姨母連累到康家,將所有的罪責推脫到姨母身上,我真為姨母感到不值。”

盛長槐因氣憤王太夫人剛才逼迫盛明蘭,這時候說起話來難免帶了冷嘲熱諷,陰陽怪氣語氣的如同方才王太夫人在顧廷燁面前給盛明蘭上眼藥一般。

聽到盛長槐這句話,王老太太再也繃不住了,今日王家可算是臉丟盡了,裡子面子全失,盛長槐一次有一次的用她的方式辦事說話,她總算體會到盛家之前的感覺了,喉嚨一熱,一口黑血噴湧而出,旋即便往地上倒去。

-------------------------------------

“子時三更,平安無事。”

已經是子時了,盛老太太的院子裡燈火通明,盛老太太看著一臉戾氣的盛長槐,長嘆了一口氣,是在不知道說什麼好。

“祖母,您身子弱,還是早些歇息的好,等到明日您睡醒,我就接您到侯府住,您孫媳婦張氏,一早就派人到侯府那邊報信了,連夜給您把院子收拾妥當,日後孫兒畢竟盡心照料您,再也不讓您遭受這樣的磨難。”

盛長槐雖然戾氣未消,但在自家祖母面前,竭力的收斂著自己的氣勢。而盛老太太知道,這一次盛長槐是氣到了骨子裡,她既欣慰,又心疼。

“哎,,,你叫祖母如何睡的著。槐哥兒,這次你可把王家給得罪慘了。”

“孫兒不怕,一個過氣的太師府,還不能拿我怎麼樣,不過就是給孫兒添點堵罷了,孫兒既然敢這麼做,自然也能承受的住,祖母不用擔心。”

盛老太太看到盛長槐這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生氣的在盛長槐頭上拍了兩下。

“這是擔心的事情嗎,給你說過多少次了,做事三思而後行,叫你多想想,多想想,你聽過嗎。那康娘子是該死,就算沒有給你祖母我下毒的事情,就她做過的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要是真被官府揪出來,最少也是個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盛明蘭趕緊給老太太倒了杯水,讓她順順氣,盛老太太喝完水之後,才稍微有些平緩。

“那康娘子就在再該死,也不能死在盛家人手裡,畢竟她可是你二哥哥的親姨母。這還不算,你既然已經設計好了,王家人也抓不到任何把柄,她們也願意讓步,這也就罷了。你何苦還要繼續激怒王家,非得逼康家寫下休妻文書。我就不信了,康家人有那個膽量,你手裡掌握著他們人命官司的證據,他們就是不讓步也得讓步,何必多此一舉。”

盛明蘭聽到這裡,終於明白老太太說的是什麼意思了。

康家人雖然有非告盛家不可的理由,但那也分情況,如果盛家和王家,康家達成協議,將康姨母的死遮掩下來,那麼外人就不會知道康家主母是被下人毒害在盛家,晚上悄悄把屍首運到康家,報個暴病身亡也就罷了。

康家人就是在不忿,把柄捏在盛長槐手裡,不認也得認了,沒有必要寫什麼休妻文書。

盛長槐不是不知道這一點,他逼康家寫下休妻文書,不過是為了給盛明蘭出一口惡氣。他從康家準備離開的時候,聽他派去打探訊息的下人說,盛明蘭被王太夫人各種言辭擠兌,甚至於挑撥和盛紘的關係,讓本來就面和心不和的父女兩差點翻臉。

臨了臨了,盛長槐臨時決斷,讓康家主君康大人臨時寫下了休妻文書,就是要讓王家人,主要是王老太太知道,盛家人是不好惹的。

“您別怪妹妹我多嘴,明兒雖然受了點委屈,但那王太夫人和我立場不同,自然會想盡一切辦法為康娘子脫罪,借力打力本來就是手段而已,不是明兒不感激兄長的恩情,只不過明兒也覺得祖母說的對。您既然已經為祖母報了仇,咱們佔了裡子就行了,何必在和王太夫人爭一時之氣,幸好她吐了口血,沒什麼大礙,要不然,您日後如何和二哥哥和大娘子相處,王老太太畢竟是大娘子的生母,二哥哥的嫡親外祖母,要是她被您給氣死了,二哥哥是替王家主持公道呢,還是偏袒您這個兄弟,這不是讓他處於兩難之地嗎。”

盛明蘭算是看明白了,老太太生氣的不是盛長槐設計毒殺康娘子,氣的是自家這個大哥哥只想著出氣,沒想過後果。王太夫人一死,盛長柏若是沒任何表示,那就是失了孝道,這才是盛老太太後怕不已的事情。

“你比明丫頭痴長那麼多年紀,難道這一點都看不出來,你以為明丫頭受了委屈,實際上明丫頭何嘗不是在演戲,整個盛家都在明丫頭掌握之中,說個不好聽的,明丫頭要想要康大娘子死,不過一句話的事情,你信不信,要是你二哥哥和顧廷燁沒有回來,祖母我又一直醒不來,你以為明丫頭不會替祖母報仇嗎。”

盛老太太知道,這一直是盛長槐的弱點,太重感情,並非他想不明白內情,而是遇到這種事情,他一般都會失去理智,所以做事很容易顧頭不顧尾,以後很容易被人利用,所以她要藉著這個機會在提點一下。

盛長槐當然也明白祖母的良苦用心,這一次他前半局做的很不錯,幾乎沒有什麼瑕疵,但是後半局,確實有些畫蛇添足了,不管是故意氣王老太太,還是逼康家寫休書,都是如此。

一者有和盛長柏產生隔閡的風險,二者,殺人不過頭點地,逼康家寫休書,這和羞辱沒啥區別,若沒有休書這回事,康家人理虧,也不敢記恨盛長槐,但是有了逼康大人休妻這回事,是徹底把康家得罪死了。

大家族行事,若非要斬草除根,還是會留點餘地的,盛長槐不留餘地,又沒辦法斬草除根,這才是老太太最生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