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五章 真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五章 真相

“韓大相公的第三次選擇,也是最精彩的一次。因為他之前的言論,其實當初範文正已經對他產生了不滿,但他依舊表現的十分優秀,為範相公變法搖旗吶喊,甚至於明知道範相公變法已經失敗,卻仍然拒絕了舊黨奸逆的拉攏,導致他和範相公等人一樣,被貶至州府。正是由於此舉,奠定了他範相之後第一人的地位,也正是如此,範相等人故去,滿朝皆視他為撥亂反正的不二人選。”

“韓大相公後來的幾次選擇,盛家已經返京,你們幾個或多或少都聽說過,無論是藉著先帝立儲風波穩固權勢,還是插手二王奪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祖母就不做評價了,你們仔細體會。祖母要說的,似韓相這種能看清朝局和大勢的,朝中僅僅是小部分人,比如韓相在帝后相爭的時候,毫不猶豫的支援官家,哪怕因此名聲受損也在所不惜,那是因為他知道,官家一定是最後的贏家,這是大勢所趨,太后即便是不退讓,也只能贏的一時。”

說完,盛老太太再次提醒了自家孫女們。

“如今這個局面,其實也類似,官家既然對太子產生防備,那一定會推一個人出來和太子爭鋒,歷朝歷代,皇家莫不是如此,就連雄才大略的唐太宗也無法免俗。但是官家三有子,成年皇子僅太子一人,其餘二人皆年幼,李嬪之子過繼給先帝的皇長子,絕無可能立儲。那麼劉貴妃之子永王就是唯一的選擇。”

“永王年幼,自然由其母劉貴妃作為代言人,官家為了平衡兩邊勢力,自然會對劉貴妃一家人結交朝臣視而不見,那麼就會造成一種假象,那就是官家偏愛幼子,有易儲之心。”

聽到這裡,盛明蘭若有所思的說道,靈光一閃,馬上想明了一件事。

“祖母,您的意思是,秦太夫人投靠劉貴妃,是為了替顧廷煒免罪。”

盛老太太讚歎的點了點頭,指了指盛明蘭說道。

“這便是我為何說你湖塗的原因,官家要平衡,又不能明著支援劉貴妃,那麼他會怎麼做,自然是向宮中,甚至是朝中傳遞出一種態度,只要是劉貴妃所求,或者是劉貴妃的枕頭風,對官家有著非比尋常的影響。”

“雖說後宮不能干政,但是寵妃對於皇帝的影響,歷朝歷代皆有證明,況且咱們這個官家,朝中官員恐怕並沒有多少敬畏心,無論官家是不是真的會聽劉貴妃的枕頭風,但是只要朝中有人相信,那麼劉貴妃就大有可為。這便是我說的第二種官員。”

“這一類官員,看不清朝局,比如揚州封家的就是如此,他們眼光淺薄,一開始或許沒有參與奪嫡的想法,只不過是四處投機,比如討好壽亭侯,就是想走劉貴妃的路子。你們看著吧,或許過段時間,封家那個就會升官。這樣一來,封家就被綁在了永王的戰車上。而在這一類官員看來,投靠劉貴妃,是升官發財的捷徑,哪怕升官發財的以後只可能的部分人,但終歸還是叫人看出了官家易儲的可能性,不用多久,壽亭侯府和劉貴妃的姐夫家就會門庭若市,什麼時候都不會缺少這類投機者。”

“當然,第二類人裡面,大部分還是不偏不倚,不會參與到奪嫡裡面去,這第二類,也是朝中最多的一類人。”

“至於這最後一類人,介於前兩者之間,無論是眼光,還是能力,都算不錯的,但是眼光卻不夠長遠,能看清太子現在地位穩固,但又覺得永王也有登基的可能性。”

“這最後一類人,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兩頭下注,這也是大家族的通病,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面,即便是覺得太子繼承皇位的可能性最大,但也不會拒絕劉貴妃的拉攏,或者是暗中行使方便,兩頭下注,無論是太子登基,還是永王登基,他們都不會缺少好處。”

“另外一種,就是賭徒心理了,這種人家,要不就是有著深仇大恨的,要不就是有求於人的。王家和盛家已經結仇,如果按照正常發展,無論是柏哥兒,還是槐哥兒,都是前途光明,更不用說幾位姑爺也是難得的俊才,盛家蒸蒸日上,他們覺得這輩子都不會有報仇的可能性,這一種人,越是自負,便越有劍走偏鋒的可能性,只要他們覺得永王有登基的可能性,就會將全家作為賭注壓上去。”

聽到這裡,哪怕是盛如蘭,也聽明白老太太的意思了。王老太師在世的時候,也多有聽從王老太太的主意,王老太師去世之後,王老太太更是王家說一不二的人選。

盛老太太說的這種自負之人,王太夫人便是其中之一,最相信自己的判斷,這時候若是官家在給出一點訊號出來,定然會以為她猜中了官家的心思。尤其是王老太太這種認為自己眼光獨到之人,又被仇恨衝暈了頭腦,做出錯誤的判斷在所難免。

“祖母,您的意思是?”

盛華蘭想的更多,所以猜到了老太太沒說的話,又不太確信,只得開口求教。盛老太太嘆了一口氣,畢竟造成如今的局面,和盛長槐脫不了干係。

“我雖然不知道你外祖母和劉貴妃的姐姐是怎麼談的,但是槐哥兒被貶官,便是官家給王家釋放的訊號,或許還有其他事情,是我們不知道的,祖母今天這樣開誠佈公,其實也是想著你們能勸說你家外祖母儘早回頭,到時候越陷越深,王家就無法脫身了。”

盛華蘭感激涕零的謝過盛老太太的提醒,只不過她也沒有把握能勸說外祖母回頭,作為王太夫人最大的孫輩,當然知道王太夫人有多麼固執,哪怕是在自家外祖父在世的時候,都沒法讓外祖母改變心意。

看著一臉擔憂的盛華蘭,盛老太太搖了搖頭,她能理解盛華蘭,但自己既然能看出來,哪怕是為了王大娘子和她幾個孩子,也不能當啥也不知道吧。

盛明蘭看到氣氛有些凝重,連忙開口打岔。

“祖母,您說了這麼多,我們家那個秦太夫人是哪種人。”

盛老太太想了想,這秦太夫人隱藏的太深,自己不太熟悉,也不太確定她是哪一種。

“至於這秦太夫人,大機率是第三種,又或者是第二種,這秦太夫人,是祖母這輩子見過最難對付的人,最善於隱藏自己的真面目,屢屢算計他人,都是拿別人做法,而且一步三算,若不是只盯著顧家的一畝三分地,執念太深,恐怕整個汴京都沒有幾個女卷能比的上她的。”

因為說的都是些不能在人前說的話,老太太房裡除了盛家孫輩和祝元直這個姑爺,下人們都被趕的遠遠的,生怕她們把今日的談話給傳了出去,只有老太太最信任房媽媽在外邊守著,連張大娘子的親信都在院子外邊不敢進來。

這時候,房媽媽突然在外邊提醒了一下。

“侯爺,張順小哥在外邊求見,看他的樣子,好像有什麼著急的事情,要不要先請他進來,問下出了什麼事情了。”

盛長槐聽聞之後,連說不用,向盛老太太示意了一下,獨自出門找張順問個明白。

也就盞茶功夫,盛長槐一臉凝重的走了進來,盛老太太見狀,連忙開口問道。

“槐哥兒,怎麼回事,莫不是又出什麼大事了,和咱們家有多大關係。”

這些天事情太多,張順又找的這麼著急,盛老太太不得不擔心,是不是盛家又有什麼大事要發生了。而盛長槐卻搖了搖頭,苦笑著說了一聲。

“是宮裡來的訊息,和咱們家沒關係,有兩件事,一件是王家的,一件是顧家的。”

原來,今日盛家設宴,並未邀請外人,但是韓駙馬還是派人送來了賀禮,又替太后給盛長槐帶了兩個訊息。

王家的事情是,劉貴妃的姐夫有個妹妹,昨天夜裡,劉貴妃求官家下旨,為她姐夫的這個妹妹和王家舅舅的次子賜婚,官家已然答應了,這兩日就會降下恩旨。

至於顧家的訊息是,這段時間,揚州鹽稅一事進展順利,顧廷燁勞苦功高,且因鹽稅一事,不知道遭受了多少次刺殺,官家感念其功勞,按例當賞。但是顧廷燁剛剛升的官職,在武官裡面排行前列,散官勳官也是應有盡有,宅子田莊該賞的也都賞了,官家正頭疼這次如何封賞。

畢竟顧廷燁還年輕,不好恩賞過甚,況且,眼看著顧家侯爵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了,顧廷燁終歸還是要襲爵的,所以,該如何賞賜顧廷燁,成了官家這幾日的苦惱。

還是昨天夜裡,趁著官家心情好,劉貴妃建議官家加恩其親卷,比如因抵抗鹽稅獲罪的顧廷煒,赦免其流放之罪,放在軍中歷練,畢竟是將門之後,耳濡目染,說不定又是一個顧廷燁。還有,顧廷煒的一對兒子並沒有什麼過錯,受其父親連累,藉著這個機會免除他們庶人的身份,官家深以為然,只等顧廷燁回京之後,便下旨赦免顧廷煒父子。

“我知道秦太夫人為何突然提及過繼之事了,她這是一石二鳥,既在我身邊安插了她的人,哪怕不能接近顧廷燁,也能給她傳遞蘭園的訊息,又借顧家姑母之口,提出為寧遠侯過繼兒子的事情,其實她的意圖很明顯,是想把自己的親孫子過繼到寧遠侯名下,這個秦太夫人,果然算計頗深,恐怕她一早就知道。”

盛明蘭到底是最瞭解秦太夫人的人,馬上就領悟到之前秦太夫人到底是為何突然又開始鬧騰了。

“六妹妹,過繼了又能如何,嫂嫂聽我父兄說過,按照顧侯的從龍之功,官家登基之前幾次救駕,其實早該封爵了,官家之所以沒封爵位,就是想要他繼承寧遠侯的爵位,哪怕寧遠侯過繼嗣子,恐怕宗人府那邊也不會透過吧,僅僅是過繼,侯府那邊只剩下個空架子,用得著這麼大費周章嗎。”

海朝雲的父兄皆是朝臣,自然能瞭解到這些內幕,所以有些疑惑。盛老太太搖了搖頭,自己這個孫媳婦,心性純良,哪裡知道人心的險惡,另一旁的張大娘子,卻比海朝雲更知道爵位承襲的內幕,提醒的說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顧指使作為官家手下最得力的將軍,自然免不了要上戰場,六妹妹雖然已有身孕,誰也不知道是男是女,即便是個男丁,那秦太夫人借顧家姑母送到蘭園的那個女子,就是秦太夫人的後手,哪怕是顧指使還有個庶子,若寧遠侯沒有過繼,還有錄入顧家宗祠,承襲爵位的可能,但若有了嗣子,顧指使那個庶子,就徹底失去希望了。”

作為英國公府出身的張大娘子,自然知道戰場上的兇險,她們家到現在都沒有下一代男丁。

“槐哥兒媳婦說的不錯,柏哥兒和顧廷燁一同去巡鹽,遭遇刺殺的卻只是顧廷燁一人,身負重則的柏哥兒卻安然無恙,說不定這些刺客,就是秦太夫人派去的,你們別忘了,秦太夫人可是出身東昌侯府,和顧廷燁沒半點關係。”

盛老太太說完,終於理順了所有的關係。

“老婆子倒是小瞧了咱們這個官家,他這一出手,將王家和秦太夫人徹底綁上了永王的戰車,王太夫人早晚醒悟,用聯姻的方式讓她不能反悔,秦太夫人那邊,只要她還想讓自己的孫子,甚至是自己的兒子襲爵,就一定會不遺餘力的幫助劉貴妃,秦太夫人投靠劉貴妃之後,東昌侯府那邊也捎帶著就上了車,真是好謀劃。王家代表文臣勢力,秦太夫人和東昌侯府代表將門。這樣一來,永王的勢力就豐滿了,足夠和太子門下分庭抗禮。”

盛老太太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那就是無論是王家,還是東昌侯府,都是夕陽家族,走下坡路好久了,將來局勢失控,官家隨時能夠撥亂反正,不會叫他們真的威脅到太子,也有足夠的能力給太子帶來壓力,讓官家放心,正好代表了官家的心思,又要防備太子,又不想真的廢了太子,這種程度,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