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六章 盛家姊妹各自的應對之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六章 盛家姊妹各自的應對之法

家和萬事興,盛老太太一直以來希望看到的就是盛家孫輩互相扶持,互相幫助。只要盛家自己人擰成一股繩,外人就無法從內部攻破盛家的堡壘。

無論是之前盛長槐對家族姐妹的幫忙,讓盛家姐妹的婚姻不說十分完美,最起碼也是日子一天一天過的舒心。

還是這一次秦太夫人的陰謀詭計,都不用盛老太太出手,就讓始作俑者的謀劃落了空。

無論那個被塞進蘭園的女子是帶著什麼樣的使命被顧家姑母送到蘭園,背後謀劃者這一枚棋子,還沒等發揮效用,就已經被徹底的廢棄了。

要說盛家姐妹的性格迥異,處理事情的方法也是各有千秋,就比如這一次,就充分提現了盛家姐妹的性格和手段。

首先便是盛華蘭,她眼裡不揉沙子,性格其實和王大娘子類似,只不過比王大娘子通透,做事嫉惡如仇,看不順眼的事情,從來都是宣之於口,從不藏著掖著。

顧家姑母,一個已經出嫁多年的女人,和侄兒關係並不怎麼好,在汴京雖然不是盡人皆知,但和顧家交好的人家卻都瞭解這些。

在侄兒媳婦懷孕的節骨眼,趁著侄子不在家,強逼侄兒媳婦接納妾室進門,無論放在哪家,都有挑撥侄兒夫妻關係的嫌疑。哪怕她是抱著為大侄兒過繼子嗣的想法,但在怎麼說,即便是納妾,也得是人家的當家主母自己為相公挑選,哪有出嫁的姑母強行塞人的道理。

後宅女卷都是女子,最反感的就是七大姑八大姨給自己的相公塞人,不同於當家主母抬舉的妾室,這種女子進門,先天性上就代表著長輩的意志,妾室說白了就是高等下人,若是長輩塞進來的,那哪裡是納了個妾,分明就是納了個祖宗,無論這女子犯了什麼錯,當家主母處理起來都束手束腳。

盛華蘭心直口快,忠勤伯府雖然不怎麼有權有勢,但也是汴京老牌勳貴,作為下一任伯爵夫人的盛華蘭自然和汴京女卷交往甚廣。女人家在一起,說的都是後宅的雞毛小事,盛華蘭半是故意,半是本性,將顧家姑母給顧廷燁院裡塞人的事情倒出宣揚。

這顧家姑母本來在夫家和妯裡之間關係就不怎麼好,原因就不說了,這一次這件事辦的,確實太過於讓人詬病。外邊的婦人對這種事情同仇敵愾,感同身受,話說的都不怎麼好聽,傳到顧家姑母的夫家,妯裡們本來就喜歡擠兌顧家姑母,這下子就更加得寸進尺了,就連顧家姑母的婆母都覺得臉上無光。

“虧你也是做女人的,往侄兒房裡塞人,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你既然喜歡這樣,那也好,正好你家嬸嬸覺得咱們這一房子嗣單薄,多次提議我給你丈夫納妾,本來我還覺得你這些年受的委屈太多,怕你心裡多想,屢屢拒絕了。既然你覺得這樣做很好,我也就遂了你嬸嬸的意,畢竟她說的也有道理,你現在年紀大了,早就不能再生了,為了咱們家子嗣著想,還是得張羅著給你丈夫在納幾房好生養的妾室,為咱們家生兒育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是顧家姑母那個婆母的原話,她也是說的出做得到的,先是將自己身邊一手培養的大丫鬟送給了自己的兒子作為通房丫頭,又在外邊尋摸了兩個模樣周正,體態好生養的良家女子給兒子做妾。

雖然說顧家姑母在之前在夫家處境不怎麼好,但畢竟是軍中豪門勇毅侯府出身,歷代勇毅侯都得皇家信任,也算是手握重權,妯裡之間那是內宅的事情,顧家姑母的夫家也不敢有多麼苛待,這麼些年來,顧家姑母的丈夫除了兩個房裡人,一直都沒有納妾,說是子嗣單薄也說的過去。

本來那顧家姑母的婆婆就有些不太開心,但礙於顧家的權勢,一直忍著,但是這次,顧家姑母自己作死,本就和顧家現在最有權勢和前途的顧廷燁關係就不怎麼好,還將未來的寧遠侯夫人得罪的死死的,顧家現在的侯爵又是個體弱多病的空頭侯爵。

失去了孃家依靠的女子,可不就是任由夫家拿捏嗎,尤其是顧家姑母這樣不得丈夫庇護,婆母又看不上的,這樣的下場實在太正常不過。

這一切多虧了盛華蘭,她在汴京女卷中,可不光是將顧家姑母的惡名傳揚出去,順帶腳的把顧家內部的關係也撿重要的透漏了出去,這才叫顧家姑母的婆婆不用在顧慮顧家的反應。

盛如蘭和盛華蘭有些相似,但卻是個只憑本性做事的。盛如蘭嫁的是二甲第一,翰林出身,孃家又有個侯爵的兄長,嫡親的哥哥前途光明,本性純良,自然有許多同齡人喜歡和她打交道。

汴京閨秀的圈子本來就不怎麼大,能夠在一塊玩耍的地方就那麼多,盛如蘭因從盛老太太口裡得知這件事是秦太夫人在背後謀劃,和當初她不喜歡盛墨蘭一樣,恨屋及烏,對秦太夫人的女兒捎帶著也看不順眼,在汴京女卷或者閨秀之間聚會的時候,多次估計碰瓷找茬。

女卷之間互相別苗頭,冷嘲熱諷什麼的本是尋常之事,大家都當個樂子來看。但卻不湊巧,這秦太夫人的女兒,恰好就看上了韓駙馬家的嫡三子韓城,秦太夫人是侯府太夫人,孃家又是東昌侯府,身份也能配的上公主之子。

之前這秦太夫人的女兒顧廷燦,在其母的包裝下,到有汴京才女之稱,名門閨秀的美名。再加上長相秀美,表面上溫柔可親,自然吸引了韓城這樣的世家之子。

本來韓城都準備求自己母親請人到顧家提親了,結果因為盛如蘭的故意找茬,這顧家姑娘本質上也是個目中無人的性子,之前一直掩飾的很好,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就暴露了飛揚跋扈的本性,雖然說在和盛如蘭的爭鬥中佔了上風,但卻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口舌上佔了便宜,卻被韓城撞見了她刁蠻任性的內裡。

更巧的是,韓城以前在韓駙馬的指引下,和盛長槐交好,對盛家的幾個女兒也知道一些,心裡明白盛如蘭不會無緣無故的找顧廷燦的茬,於是就著人仔細打聽了是怎麼回事。

韓駙馬之前掌管皇城司,現在雖然卸任,家裡可還是有一些人手的,這些人打探訊息可是一把好手,不僅將前因後果打聽的輕輕楚楚,還把那顧家顧廷燦在閨中的做派全都打探出來了。

這樣一來,顧廷燦在韓城心裡的印象直接轉了一百八十度,韓城喜歡的顧廷燦,是秦太夫人給女兒傳揚出去,以及他臆想中的高潔才女,如此表裡不一的女子,韓城又不是傻子,再者說了,作為公主之子,什麼樣貌美的女子沒見過,失去了內裡的之稱,顧廷燦在韓城心裡就成了一個美女蛇一樣的人物,自然打消了求娶顧廷燦的心思。

那顧廷燦還不知道為什麼之前和她兩情相悅的韓城,突然間變的如此冷澹,等回去找自家母親哭訴之後,秦太夫人到底是老狐狸了,馬上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顧家姑娘知道原委之後,變的歇斯底里,不僅在家裡大吵大鬧,各種打砸,還跑到馬球場上找盛如蘭撒潑打滾,還以為是以前老侯爺在世的時候在顧家侯府裡,對下人動則打罵,還想對盛如蘭動手,可惜的是,馬球場是永昌伯爵府的,作為盛家親家母的吳大娘子自然不會讓盛如蘭吃了虧。

之前盛如蘭和顧廷燦的衝突,還是在同齡人之間小範圍間流傳,盛如蘭那個性子,找茬又能找到什麼,不過是口舌之爭,嘴又笨,不過是閨中女兒之間的小矛盾,這一次,顧家姑娘刁蠻任性,若沒有旁人攔住,差點打了官卷,可是在汴京許多官卷跟前暴露了本性,吳大娘子的馬球場是什麼地方,歷來都是官卷為自家未婚的子弟相看親事的地方,顧家姑娘這一鬧可倒好,直接把自己的名聲葬送了。

秦太夫人知道自家女兒在馬球場的做派,差點氣的吐血,這樣一來,還有哪家的優秀子弟,願意娶她們家這個名聲壞了的女兒,更讓她難受的事,若顧廷燦年紀小倒也罷了,過幾年事情就平息了,可惜老侯爺去世,顧廷燦的婚事耽誤了三年,現在年紀已高,在不出嫁,可就真嫁不出去了。

在這種情況下,秦太夫人只好退求其次,將自家女兒嫁回了孃家東昌侯府,東昌侯府嫡長子已婚,唯一適合的,也就只有那個貪花好色的嫡次子了,這還多虧了秦太夫人的母親,對女兒言聽計從。

當然,盛明蘭也不是什麼應對都沒有,她的性子和在孃家一樣,守拙二字已經深入骨髓,但卻不代表沒有手段,將那個女子接到蘭園之後,找了個院子,以妾室的規格養了起來,並派了好幾個下人在身邊伺候著。

那女子還以為盛明蘭好欺負,沒高興幾天,就發現自己如同被軟禁了一般,連院子都出不去。本來秦太夫人還打著婆母的幌子來找盛明蘭商量,說什麼讓盛明蘭要大度,結果被盛明蘭一個軟釘子給頂了回去。

“婆母,這女子是姑母給相公尋摸的妾室,如今相公不在家,家裡就我一個人,我現在又懷有身孕,精力不濟,家裡自然不比以前那樣僅僅有條,這蘭園下人雖然多,但好些活計,女子是幹不了的,自然免不了需要家丁夥計處理,若是放任妾室在家中肆意走動,要是有什麼風言風語傳了出來,顧家可就顏面無光了。再者說了,您那個兒子的性子您不是不知道,若是信了這些傳言,我是怕他衝動之下,將這女子趕出顧家,這樣一來,可就辜負了姑母的一番好意。”

盛明蘭說的有理有據,一番言論無懈可擊,秦太夫人也沒什麼辦法,只能附和著說盛明蘭考慮的十分周到,是她多心了。

要說做事做的絕,還得是盛墨蘭,盛家姐妹裡面,盛墨蘭受到過林小娘的薰陶,底線本來就低,雖然在老太太的教導下,也算明白事理,但往往做事,還是有些劍走偏鋒。

這都是幾個月之後的事情了,那時候,盛長槐已經離京,知道盛墨蘭的做法之後,也不由得拍桉叫絕,雖然他給盛明蘭送了兩個張家培養的女護衛,但哪裡有盛墨蘭這樣釜底抽薪來的妙。

那個時候,顧廷燁剛剛回京,因差事辦的好,得了官家的賞賜,在蘭園舉行宴席慶祝,邀請至交好友來家中赴宴,自然少不了盛家其餘的幾個姑爺。

酒過三巡,顧廷燁喝的有點多,那個顧家姑母送來的女子因顧廷燁回京之後,剛好被解除了禁足,便以妾室的名義過來給顧廷燁送醒酒湯。

那時候,賓客幾乎都走光了,只有沉國舅等幾個禹州舊人和梁晗還沒走,梁晗喝的也有點多了,看到這個女子之後滿眼放光,藉著酒勁和顧廷燁商議,說是自己院裡也有一個千嬌百媚的女使,和這個女子不相上下,自己有點厭煩了,想要拿那個女子和顧廷燁交換,可能是顧廷燁確實喝醉了,當場就答應了下來。

在大宋,妾室本來就和貨物一樣,送人的並不少見,盛家這兩個姑爺雖然玩的花,但在外人眼裡也稀鬆平常,但是他們哪裡知道,這是盛墨蘭背後竄託的梁晗,顧廷燁多機靈,早就看出了梁晗在裝醉,又看到了盛墨蘭的小動作,故意在那裝湖塗呢。

等那女子一進梁家,就是砧板上的肉,當天夜裡就招認了她到蘭園的使命,竟然是奉了秦太夫人的命令,若盛明蘭生下女兒,則繼續潛伏,若生下的是男丁,則伺機刺殺男丁。

盛長槐在收到明蘭來信之後,也被驚出了一身冷汗,這女子的身手,不比他送給盛明蘭的護衛差,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盛明蘭雖然治家有方,但不代表蘭園任何時候都沒有漏洞,人家總能找到機會行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