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三章 重逢,近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三章 重逢,近況

“孫兒不孝,沒有在祖母跟前盡孝,這兩年在西北,孫兒日思夜想的都是祖母,從未有一日不擔心祖母的身體,今日見到祖母面色紅潤,身體硬朗,孫兒也就放心了,就讓孫兒把這兩年欠下的頭都給祖母磕了吧。”

已經改名西平侯府的盛家大院,盛長槐跪在盛老太太跟前,哪怕兩世加起來都五十多歲的閱歷了,一見到老太太,眼淚還是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槐哥兒,我的心肝啊,你可想死祖母了。”

盛長槐剛磕了三個頭,就被盛老太太急忙忙啦了起來,抱在懷裡一邊哭一邊喊道,旁邊盛家家卷都在抹著眼淚。

盛長槐前世看紅樓夢的時候,看到賈府老太太抱著賈寶玉喊心肝的時候,還覺得一陣惡寒,真等到這個場景發生在自己身上,卻絲毫不覺得奇怪。

天底下的老人都這樣,都說自己不會偏心,但實際上在叫最喜歡的晚輩,用的稱呼就和別的晚輩不同,尤其是在心情最激動的時候,而且,哪怕子孫已經成人了,在他們眼裡還是孩子。

張大娘子和盛明蘭是最瞭解老太太為何是現在這種心情,她們又何嘗不是,並非是老太太太過於感性了,而是因為這次情況確實特殊。

秦風路及及可危,隨時有陷落的危險,身在汴京的他們不知道聽說過多少謠言,光盛長槐已經犧牲在鞏州的謠言至少得有七八個版本,各個都說的有鼻子有眼的,這次大戰,不僅僅是商路沒法暢通,信件也是一樣的。

趙其方一天一封信給汴京侯府女卷們報平安,但實際上也只能讓驛站幫忙送信,但是驛站都歸轉運司管轄,哪怕盛家下人帶了盛長槐的帖子,也只能找可靠的人手幫忙送信,實際上盛家收到的信件,基本上都是七八天才會一起送過來。

哪怕趙其方都是撿好聽的說,信件上也一直說鞏州堅若磐石,甚至英國公夫婦也時常過來安慰老太太他們,給她們闢謠,但是這種事情,最親近的人心裡總愛胡思亂想,沒辦法,誰叫汴京這邊謠言滿天飛,人人都這麼說,盛家人心裡也不禁在犯滴咕,是不是英國公夫妻在安慰他們,又或者官家下旨不允許透漏秦風路前線的訊息。

這邊盛家人正哭哭啼啼的埋怨盛長槐,既然鞏州後面已經可以把消息傳遞出來,為何不親自寫封信報平安,盛長槐有口莫辯,他是鞏州的主心骨,所有人都盯著呢,在那個節骨眼,探子們每每往熙州傳遞軍報都要冒著生命危險,利用將士們的性命給自己送一封家信,這種事情他還是做不出來的。

好在有另外一件事給盛長槐解了圍,另一邊的楊文廣,本來看到盛長槐平安回京,到底是男人家,剋制了很多,心裡雖然為盛長槐平安歸來又高興,又激動,但卻沒有圍上去添亂。

正準備上去安慰老太太她們,結果就從眼角余光中發現楊繼宗探頭探腦的往裡面瞧,想進又不敢的樣子,不由得怒火中燒,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的罵道。

“你記得我這個父親,你還有臉回來,這都幾年了,自己的親兒子放到你大哥家裡,就一點也沒想過回來看看。”

楊文廣這一聲怒喝,把那邊正激動的盛家人全都給嚇了一跳,哭聲頓止,全都瞧了過來,一看楊繼宗臉上帶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表情走了進來,跪在了楊文廣面前,馬上明白了是什麼回事,不約而同的破涕而笑,臉上漏出了看熱鬧的神色。

盛長槐也是拿楊繼宗現在沒辦法了,畢竟已經是大人了,在外邊野了幾年,心眼比以前多多了,也曾勸過楊繼宗帶著衛玲瓏回來看看,但楊繼宗是個死心眼,之前和衛玲瓏重逢的時候,立下誓言,一定要闖出個名頭,至少給衛玲瓏掙個誥命才行。

本來當初他們兩口子獻出熙州城這樣的功勞,盛長槐給衛玲瓏已經請了封賞的摺子,但盛長槐當初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衛玲瓏前朝皇室的身份,是不可能被授官的,誥命夫人卻是有可能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楊繼宗招安秦風路之後,只能成為武官,武官想給妻子求娶誥命,比文官的難度要大多了,區區熙州城的功勞不足以封妻廕子,所以就執意不肯帶著衛玲瓏到汴京見自己的父親。

哪怕衛玲瓏思念兒子,提前回了汴京,楊文廣也對這個兒媳婦十分滿意,但楊繼宗就是死活不肯回來,盛長槐勸了幾次,看見自己勸不動也就沒辦法了,這次歸來,是硬壓著他回來的,不過,按照楊繼宗這次斬將奪旗的功勞,給衛玲瓏求個誥命是完全可以的,只不過還沒到續功封賞的時候。

“父親,孩兒不孝,惹您生氣了。”

這時候,楊繼宗倒是老實了,伸頭縮頭都是一刀,臉上帶著豁出去的表情,惹的盛家人紛紛側目。

“義父,何必生這麼大氣,二弟這不已經知錯了嗎,您就原諒他這次把,給您說件高興的事情,繼宗這次可立下大功了,西夏國舅梁乙埋,就是被二弟生擒的,按照功勞,這次怎麼也得升個都指揮使,搞不好還能得個四品的勳官,也算是給楊家祖上爭了一口氣,現在他還年輕,假以時日,絕對能再現楊家老祖宗楊無敵的聲勢。”

這次秦風路還有一個最大的收穫,就是梁乙埋,此人仗著自己是國舅的身份,因為之前被宋軍火炮炸傷一條胳膊一個耳朵,再加上鞏州西夏軍隊統帥不在,他獨攬大權,逼著各部無休止的攻城,無端增加了很多傷亡。

在鞏州西夏軍隊撤離的時候,西夏軍方對他不知道積攢了多少怨氣,梁乙埋少了一條胳膊,騎馬自然是不太方便,但卻沒人願意救這個掉隊的統帥,結果被楊繼宗撿了個便宜,這可是這十多年,西夏俘虜中身份最高的,還是個讓大宋最痛恨的宋奸,他一個人,可比好幾名西夏大將。

在盛長槐到江州之後,楊文廣就把責罰楊繼宗的權利交給了盛長槐,因心疼兒子早早的沒了母親,也就對他沒有過多苛責,實際上是扮演了一個慈父的角色。

但是,往往是越不發火的人,在發火的時候才讓人覺得害怕,別看楊繼宗在戰場上威風凜凜,在楊文廣面前,他永遠都不敢造次,盛長槐這番話,恰好搔到了楊文廣的癢處,楊文廣自從知道自家乃是北漢楊無敵後人之後,最遺憾的便是自家的身體不好,沒辦法重振楊家聲威,聽到楊繼宗立下如此功勞,臉上的喜悅再也洋溢不住,這時候在苛責楊繼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有你兄長為你求情,我這次就饒了你,若有下次,別看你現在是朝廷高官,執掌幾千號人馬的將軍,你這個當過山大王的父親也不會饒過你,起來吧,趕緊看看你兒子去,可憐了我的嗣哥兒,長這麼大,還從來沒見過父親的面。”

盛長槐搖了搖頭,然後嘆了口氣,不光楊繼宗,就是自家的幾個孩子,也都躲在各自母親的身後,看自己這個當爹的眼神帶著一絲隔離,更何況楊繼宗的孩子楊延嗣。

在這個時候,盛家女卷也十分有默契,都沒有詢問秦風路那邊的詳情,一來怕盛長槐為難,畢竟現在仗還沒有打完,前線的訊息應該屬於軍事機密,這種事情,作為將門之女的張大娘子,早就給盛家人科普過了。

二來,在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說戰場上那些讓人心驚膽戰的事情,未免有些大煞風景。

這會子,盛長槐和老太太他們續完舊,正稀罕的抱著自己的女兒,他現在已經有了三個兒子,但卻只有這一個女兒,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不像她的幾個哥哥,除了老大盛承憲,之前見過自己的父親還稍微好點,其他兩個一時半會還沒法和盛長槐親近起來。

畢竟盛長槐才從沙場上下來沒多少日子,身上還帶著澹澹的殺氣,哪怕他極力收斂,但小孩子是最敏感的,還是覺得有些害怕這個沒見過面的父親,更何況他們還不懂事。

但是盛長槐的嫡長女盛靜萱卻有些像她的母親,小小年紀就不認生,在收到盛長槐從秦風路帶來的禮物之後,就接受了這個從來沒見過面的父親,再加上盛長槐刻意逗弄,咯咯咯的笑聲,倒是讓老太太屋裡更新增了一份家的溫暖。

沒過一會兒,得到訊息的盛家兄妹都紛紛趕了過來,之前只有盛明蘭恰好在這裡,其餘姐妹都不在,現在可好,難得大家夥又湊齊了,連王大娘子都跟著盛長柏夫婦過來了。

最讓盛長槐側目的是,自己那個三弟弟盛長楓,也破天荒的帶著他的大娘子柳氏一同過來了,這倒是盛家姐妹難得聚的這麼齊,兩年不見,盛長楓竟然有些穩重起來,倒是叫盛長槐對自己這個弟妹刮目相看,果然如同自家大娘子說的,柳家的女兒,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在汴京,官宦人家給家中兒郎娶妻,最理想的就是娶柳家女兒,在家長的角度來看,海家的女兒好歸好,但畢竟是清流人家,到底太守規矩了一些。若是家中子弟不爭氣,娶個柳家的女兒,卻能夠約束住自家的紈絝後輩,至少讓其不給家中惹禍。

柳家和海家不同,雖然也是官宦人家,但祖上在五代時期是將門出身,家風帶了一點將門的習氣,但更注意教育女兒家自立,自強,不一味的遵循三從四德。比如胡六郎的大娘子,人稱河東獅,不過是柳家的教育方法教出了一個朝綱的,盛長楓的大娘子,實際上才是真正的柳家女兒代表,只不過因為相貌平凡,得了一個無鹽女的稱號而已。

張大娘子在盛長槐回家之後就預料到了這種場景,早早吩咐下去準備家宴,聽王大娘子說盛紘有事來不了,便請諸位親捲入席。

席間,盛長柏還是和之前一樣不解風情,私底下詢問起了盛長槐在秦風路的情況,盛長槐撿能說的說了一些,惹得老太太她們又是各種後怕,盛家姐妹更加佩服起張大娘子和盛明蘭起來。

本來這二人,就是盛家女卷中的佼佼者,之前在謠言四處飛的時候,這兩人即便是心中各種擔驚受怕,但還是把家裡管理的井井有條,尤其是盛明蘭,在秦太夫人這段時間又開始作妖的情況下,還能讓整個寧遠侯府的下人們安安分分的,盛家其他姐妹之前還不覺得什麼,現在想起來,這兩人實在是不易,將門的大娘子,果然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

以前盛墨蘭還覺得自己比盛明蘭處處再上,現在也有些不太確信,如果她們異地而處,自己是否能做到如此,盛墨蘭在心裡盤算計較了一會,們心自問之下,最終得出了一個讓她難以接受的結論,不能。

盛家人萬萬沒想到,大宋這場三面皆敵的戰爭,竟然給盛家帶來了一個意外之喜,從此之後,盛墨蘭再也沒有在家中攀比的心思,日後雖然有私心,但卻沒有整出任何么蛾子,甚至在梁家也逐漸收斂鋒芒,向著張大娘子和盛明蘭學習她們的長處,許多年之後,就連盛老太太也不由的發出感慨,原來盛家最有天分的,竟然是她以前最看不上眼的四姑娘,認清現實的盛墨蘭,雖然不見得就是盛家最有能耐的,但卻是盛家最全面的,兼有諸位姐妹和嫂嫂的長處,單個比是差了點,但勝在全能,這都是後話。

河北和河東還在開戰,英國公等一干老臣整日被官家召見,講解戰局,晚間,盛家親卷散去之後,英國公夫婦才姍姍來遲,一見盛長槐,就讓示意張大娘子讓盛家下人遣散,英國公夫人親自在外邊放哨,而英國公面色凝重的問了一句。

“賢婿,你真的決定了,要參與到即將到來的亂局之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