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五章 太子的決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五章 太子的決然

“官家的家事,哀家本來沒想過要去參與,但是太子的一句話,讓哀家改變了主意。太子對哀家說,這個天下,不僅僅是官家的,也是先帝的,哀家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劉貴妃母子將大宋帶進絕地,如今的大宋,經不起任何折騰了。”

用太后的意思來說,誰當皇帝,她這個太皇太后的地位在那裡放著,只要她不沾惹朝政,劉貴妃母子也不會平白豎一個大敵,但是,如果劉貴妃母子掌握朝政,定然會剷除異己,尤其是現在正在河北與遼國打生打死的顧廷燁,更會是劉貴婦母子的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在這個節骨眼,一個不慎,就是覆國之災。

太后雖然沒說,但是盛長槐明白,不僅僅是顧廷燁河北前線,西北秦風路經略司上下,在劉貴妃心裡,也是不折不扣的太子黨,更何況,劉貴妃的依仗的是什麼人,文官領袖王家舅哥,勳貴領袖是高昌侯。

王家和盛家的恩怨,已經是化解不開了,即便是能化解,那也僅僅是王大娘子那幾個子女,但是盛長槐等非王大娘子所出的,王家一旦得勢,一定會為因康大娘子的死因秋後算賬。

高昌侯雖然和盛家沒啥恩怨,但是為他們家和劉貴妃牽橋搭線,高昌侯的親妹妹秦太夫人,可是對盛家的態度可是一目瞭然。

所以,昨天晚上英國公詢問盛長槐是不是決定要參與進來的時候,其實是一點也不奇怪的,而是找盛長槐做最終的確認的。

“娘娘,臣其實還有一個疑問,既然前段時間劉貴妃母子已經差點發動了,動靜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外朝都有人能猜出來,但是為何都快一個月了,官家竟然一點都沒發覺嗎,難不成他是樂見其成。”

說到這裡,曹太后往門口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後看著盛長槐說道。

“還是讓太子給你說吧。”

原來,這時候,朱內官從屋外進來了,給太后點了點頭,在這個時候,能讓朱內官前來通報的只有一個人有這個能力,那就是太子。

果然,得到太后的許可,朱內官剛剛出門,太子就自己掀開門簾走了進來,這才兩年不見太子,盛長槐竟然在他的頭上發現了絲絲白髮,要知道,太子的年紀,可比盛長槐大不了多少,現在也就是二十多歲的樣子,無論是皇家還是太子的母家,可是沒有少白頭這種遺傳的。

太子一進門,先是給太后行了一個禮,太后說的不錯,關於她裝病這種事情,果然太子是心知肚明的,算是合謀者之一。給太后見完禮之後,太子才一臉欣喜的瞧著盛長槐。

“孟英,可算把你等回來了,如今的局勢,孤能依靠的只有你了。”

說完,太后便躬身像盛長槐行了個重禮,這可是古之賢主求良才相輔的時候才會行的禮,把盛長槐嚇了一大跳,連忙躲過太子這一禮,然後上前將太子扶起。

“太子殿下,何至於此。”

太子苦笑的搖了搖頭,他已經發現盛長槐關注到自己的頭髮了,自嘲的笑了笑。

“孤本以為,有父皇在,即便是親近孤的軍隊和將領都不在朝中,劉貴妃母子也掀不起什麼大浪來,孤以前太過於自信了,誰知道竟然摔了這樣大一個跟頭,孤是萬萬沒有想到,父皇的疑心竟然大到如此地步,即便是孤現在在汴京軍中,已經沒有了任何親信,他竟然還要對孤嚴防死守。”

這時候,一旁的太后插了一句嘴,讓有些不敢相信的盛長槐終於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我還記得西平侯當時給靖王講過一個故事,一個狼群的狼王在年老的時候,最需要防備的是族群中年輕力壯的成年後代,但卻不會對剛剛出生,沒有自保之力的小狼產生防備。而且,狼王在受傷的時候,更要在年輕的後代面前展示它的能力,會不會和官家現在的病有關。”

靖王便是過繼給先帝早夭長子的皇三子,盛長槐之前回汴京拜見太后的時候,曾經見過他,因靖王沒有什麼玩伴,又是剛剛懂事的時候,太后覺得盛長槐博學多才,便叫他給靖王講個故事逗他開心,盛長槐正好瞧見了靖王頭上的帶著北遼那邊使臣送的狼皮帽子,於是就給他講了狼群的故事,少部分是前世從動物世界看的,大部分是自己杜撰的。

其實當初他講這個故事也是有其他用意的,朝中局勢他不好插手,但是借這個故事告訴太后,為什麼官家會對太子嚴防死守。

不過,從太后的語氣中,盛長槐得到了一個驚天的訊息,難不成官家生病了,沒聽說啊,要是這個訊息傳到外邊,盛老太太一定會提醒他,以老太太的政治嗅覺,一定會覺得此事事關重大,必然會提醒盛長槐有所應對。

“既然太后娘娘和孤都將寶壓在了西平侯身上,孤也就不瞞愛卿了,父皇一個月前,就已經病了,而且病的不輕,外朝都說父皇勤於邊疆戰事,連朝會都是好幾天才臨朝一次,但是母后從宮內給我傳來訊息說,父皇的頭風之病越來越嚴重了,每日大半時間都在劉貴妃宮裡修養。”

接下來,太子說了最近的局勢,算是將盛長槐的猜測一一落實。

原來,官家的頭風之病,在禹州的時候就有,是之前顧廷燁救下官家的時候,官家在因受驚過度,再加上戰場上腦部受了傷留下的後遺症,在登基之後,因太醫院院正醫術高超,已經緩解了很多,輕易不會再犯。

引發官家舊病復發的原因,還是以為西北的戰局,秦風路轉運司雖然沒有對安撫司戰局有什麼援助,但卻不敢在朝中隱瞞,秦風路的信件送不出來,但是轉運司可以。

吐蕃和西夏突然聯手,西北戰局及及可危,一旦西北發生重大失利,河北和河東的戰事也要受到影響,之前太子的提醒一一落實,在這種情況下,官家憂思過慮,再加上這段時間因為國事繁多,休息不到位,逐漸引發了頭風之病。

而且,局勢發展到現在,越來越證明太子原來的堅持是對的,朝中百官越來越覺得太子才是大宋的希望。

本來官家就對太子多有猜忌,在自己舊疾復發這個節骨眼,自然對太子就更加防備了。而太子卻是知道,自己在朝中的風評提升,對自己不是什麼好事情,自然是愈加小心翼翼。

太子如此,宮內的皇后自然也要打起十倍的小心,本來輕易不管後宮之事的她,為了自己兒子,不得不提起精神在宮內打探訊息,劉貴妃的異動,就是皇后打探出來的。

盛長槐這才明白,為什麼自家岳丈能夠察覺到汴京的異動,原來是太子有意無意的暗示,再加上自家岳丈對於軍事部署這塊的敏感性在大宋是有數的,自然能察覺到汴京軍隊似有謀逆的徵召。

這也是為何盛老太太他們竟然一點感覺都沒有。按照英國公的話,還有太子的說法,如今知道劉貴妃曾經一度想要謀反的事情,在汴京,僅有曹太后兄弟,太子和皇后母子,再加上英國公一家,實際上恐怕能察覺到的沒幾個。

而太子在得到皇后示警之後,知道自己在汴京已經沒有依仗,又瞭解自己的父皇為人,自己去告發,會被官家認為是挑撥離間,不僅不會叫官家有所防備,而且還會打草驚蛇,讓劉貴妃等人提前發動。

太子沒有辜負顧廷燁口中英明過人評價,還真讓他想到了緩兵之計。

第一步,太子以三邊戰事緊急,朝中要做好支援前線準備的藉口,聯合朝中親近他的文官,在朝中上書官家,請已經逐漸澹出朝野的英國公出山,力薦他執掌西郊大營,整備軍事,隨時準備支援前方戰事。

這一步不愧是妙棋,雖然在官家心裡,知道英國公的為人,但是在劉貴妃心裡不這麼想啊,之前太子就多次請教過英國公,這一次又是太子力主請英國公出山,西郊大營現在至少還有十幾萬禁軍,她現在能掌控的只有幾千負責宮防的禁衛。還有高昌侯執掌的五城兵馬司,況且他還不一定能將五城兵馬司的人馬全部掌控住。

第二步,為了避免劉貴妃狗急跳牆,太子連夜出宮,到曹家找到太后言明利害之處,勸說曹太后站在他這一邊。太子是瞭解太后的,哪怕太后已經不參與朝政,但也不會眼睜睜看著先帝的江山落到無才無德的劉貴妃手裡,永王雖然是皇家血脈,但他才多大,剛剛五歲而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旦劉貴妃得手,之後十幾年,大宋的權柄自然是掌握在劉貴妃手裡,劉貴妃手下都是什麼人,除了王家還能看過眼,剩下的都是趨炎附勢,倖進攀附的小人。

再加上太后雖然對官家看不順眼,但卻對太子令眼相看,太子沒費多少口舌,便說服太后裝病。官家自己頭風之病復發,即便太后放權,也怕太后發現他身體出現異常,在一次起了什麼心思,自然是不會親自去侍疾,這樣以來,太子竟順理成章的代替官家在太后面前盡孝。

而太后懿旨召回盛長槐,並非是一開始就計劃好的。太子本來想的是,等到河北那邊顧廷燁進展順利,穩定住局勢之後,神策軍畢竟是禁軍,又是負責接替河北軍駐防的職責,時間一到,肯定是要從新挑選軍隊換防的。

等到神策軍回師,在找機會將負傷的沉國舅招回來,太子在有準備的情況下,劉貴妃他們在想謀逆,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誰知道秦風路那邊的戰事出人意料的結束,汴京沒幾個人能想到在秦風路會帶給大宋這樣一個驚喜,吃了大虧的西夏無力在入侵大宋,不僅秦風路的危機解除,永興軍也能騰出手來支援河北和河東。

這樣以來,西郊大營那邊就沒必要在讓英國公整備了,讓老臣容養也就順利成章了。

幸運的是,秦風路現在的安撫使乃是王韶,不折不扣的太子黨,第一時間就派人八百裡加急,先把捷報送到了太子手裡,太子馬上預料到自己的緩兵之計就要失效。

太子專門將捷報壓了幾天,甚至太后召回盛長槐的懿旨,比轉運司的軍報還提前一步到達鞏州,畢竟轉運司那邊要等戰事徹底定局之後,才敢給朝中報捷,免的鬧出什麼烏龍來,太子太瞭解這些文官了。

“英國公恐怕已經給西平侯說過了,昨天夜裡,父皇已經下旨,讓英國公卸下西郊大營的差事,回家中修養。”

和太子猜的不錯,西北捷報剛剛來臨,朝中派去西北核對的信使,和盛長槐一前一後回到汴京,劉貴妃那邊也是有能人的,前兩天就開始在官家跟前吹枕頭風,有永興軍的西軍,汴京的禁軍就沒必要在調動了,畢竟汴京禁軍的職責,還是拱衛京師的。

“孤要是沒猜錯,英國公一旦卸任,劉貴妃那邊就坐不住了,恐怕她們近幾天就要開始發動莫逆了。”

說到這裡,太子臉上帶著一絲憂慮,不是他不信任盛長槐,而是盛長槐回京,最多也就是帶上一二百親軍,起不了什麼大作用,這也是他之前把希望放到神策軍回師身上的原因。

“盛愛卿,如今局面,劉貴妃他們發動之前,孤作為太子,不能擅動。為今之計,就是等到他們發動之後,愛卿率領孤手下的親衛和你帶回來的老兵,護送孤和太后出城。盛家那邊,你也悄悄通知下去,讓她們這段時間,藉口到城外躲避戰亂吧,如果孤在宮中陷入敵手,你便和國舅,還有寧遠侯他們,擁立靖王登基吧,絕對不能讓劉貴妃母子得逞。”

說道這裡,太子臉上漏出一絲決然,不禁讓盛長槐佩服,太子雖然是中人之姿,但是就這一段話,已經足以證明他一旦登基,成為一代明君的可能性非常大。